1、东方出版社在成功运作了郎咸平“财经郎眼”、稻盛和夫《活法》等系列出版策划后,意识到在中国需要有更精细的管理之道和方法,中国制造才有可能真正崛起,为此,东方出版社制定了“双百工程”战略,日本精益制造大系就是其中之一。本系列专门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思想武器。此次首批推出了《5S推进法》、《现场改善》、《标准时间管理》、《生产管理》、《不良品防止对策》、《生产现场分析法》、《生产计划》、《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丰田现场的人才培育》、《TPM推进法》、《BOM物料管理》《成本管理》、《物流管理》《新工程管理》《工厂管理机制》《知识设计企业》、《本田的造型设计哲学》、《佳能单元式生产系统》、《丰田可视化管理方式》、《丰田现场管理方式》、《零浪费丰田生产方式》、《畅销品包装设计》、《丰田细胞式生产》《经营者色彩基础》《TOC工厂管理》《工厂心理管理》《工匠精神》《现场管理》《TQM全面品质管理》《丰田现场完全手册》《工厂经营》《3D打印》《现场安全管理》等35本,深受制造业一线员工和管理者喜爱,并可作为高职高专教材和参考用书。现已结成套装发售。
2、94%的事故源自技术人员所判断的技术性原因
96%的失败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故重现
树立危机意识,培养风险感受,实施风险评估,关注安全管理
投入安全管理的费用至少可以产生2.7倍的经济效益
工厂经营高层、生产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必读书!
本书以安全管理的现状为课题,总结了“风险评估”、“规则遵守的彻底化好变更管理”、“信息传达与交流”等方面,提出今后的安全管理应从“绝对安全”向“风险库的安全管理”转变的观点。
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工业化学系。1968年进入LION株式会社。期间一直从事将无磷洗剂、小型化学洗剂等技术工业化的工作。1991年作为开发责任人所导入的工厂发生了爆炸事故,此后,对于安全相关事项以及技术人员的行为关注颇深。担任今年发生的化学工厂事故的事故调查委员,劳动安全卫生综合研究所的外部评论委员。
0.1日常安全活动中应当实施的重点事项
(1)风险感受与风险评估
(2)遵守规定与变更管理
(3)信息传达与沟通
0.2今后的安全管理
(1)超越个人责任的安全对策的必要性
(2)从“零风险”到“风险基础”
(3)今后安全管理的重点
0.3本书的结构
1.1本章的重点
1.2从最近的事故发生情况中看到的安全管理课题
(1)劳动灾害发生情况
(2)车间的安全对策实施事项
(3)车间的规模与劳动灾害发生情况
(4)招标企业与相关承包商的灾害发生情况
(5)日本与欧美的劳动灾害发生情况比较
(6)与英国的比较
(7)日本的劳动灾害发生情况
1.3劳动灾害发生的背景
(1)单位高层的安全管理活动
(2)经营资源的分配与灾害发生率
(3)招标企业与相关承包商的合作情况
(4)对设备、作业的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价的实施情况
(5)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系统(OSHMS)的引进与灾害发生率
(6)灾害发生率低的岗位所实施的事项
1.4现场管理能力的降低与根本原因
(1)现场危机感薄弱
(2)怎样培养“与危险相关的感受”?
(3)只要根据规定操作,就不会发生事故
1.5从最近的事故中看到的背景因素
(1)三菱化学鹿岛事业所的火灾事故
(2)东曹南阳事业所的爆炸火灾事故
(3)三井化学岩国大竹工厂的爆炸火灾事故
2.1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
2.2安全的4M(劳动灾害的基本原因)
(1)Man-人
(2)Machine-机械?设备
(3)Media-作业方法?作业环境
(4)Management-管理
(5)Mission-使命
2.3对策的4E
(1)Engineering(工程学对策)
(2)Education(教育)
(3)Enforcement(强制)
(4)Example(规范)
2.44M4E分析方法
2.5硬件对策与软件对策
(1)硬件对策
(2)软件对策
(3)4S活动
(4)安全巡逻(岗位巡视)
(5)危险预知(KY)
3.1本章的重点
3.2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
(1)确定危险性或是有害性
(2)预估风险
(3)为降低风险而设定优先度以及讨论风险降低措施的内容
(4)讨论风险降低对策
(1)实施体制与教育研修
(2)实施风险评估带来的效果
(3)从风险评估的实施情况所观察到的课题
3.4风险容许
(1)可以接受哪一程度的风险?
3.5使用风险评估的安全卫生对策
(1)设备设计者与设备使用者的责任分担
(2)采用风险评估的工程中的安全卫生对策
(3)相关承包商实施的风险评估
(4)风险评估与危险预知
3.6风险评估的课题
4.1本章的重点
4.2为什么会出现不恰当的行为?
4.3知识不足
4.4技能不足与技能传承
(1)技能传承的方法
(2)技能传承的事例
4.5变更管理
(1)与变更管理相关的事故
(2)由于变更管理不周全而发生的事故事例
(3)这些事例共通的问题
4.6变更管理的计划
4.7变更计划中对重要度的判定
(1)变更管理系统的对象
(2)变更重要度的判定
(3)紧急作业
(4)变更的实施
(5)脱离标准是变更管理的对象
(6)对现有设备的风险评估进行重新评价
4.8人为错误对策
(1)JR福知山线的脱轨事故
(2)防错系统化
5.1本章的重点
5.2由于信息传达不明确而发生事故的情况
5.3与信息传达相关的事故事例
(1)源于作业间联络与协调不当的事故事例
(2)向上层报告为重要事项的事例
(3)与报告联络方法相关的事例
(4)信息传达的课题
5.4制造业招标方指针的信息传达体制
(1)制造业招标方指针的目的
(2)招标企业的责任
(3)综合安全卫生管理体制
5.5信息传达方法(信息传达的典型事例)
(1)信息的传达方法与灾害发生率
(2)确保贯彻、定期审核作业标准手册与灾害发生率
(3)信息传达的典型事例
6.1本章的重点
6.2经营高层的责任
(1)经营高层亲自带头实践安全管理活动
(2)经营高层致力于安全活动的事例
6.3贯彻“安全第一”
6.4从事安全活动的事例
(1)丰田汽车
(2)住友化学
(3)杜邦
6.5考虑安全的义务
7.1本章的重点
7.2日本的安全管理课题
(1)日本的风险认识
(2)制造现场所面临的问题
(3)法律规定的动向
(4)日本的安全管理方向
7.3日本与欧美的比较
(1)对安全的认识
(2)ALARP原则
(3)人还是技术?
(4)防止重大事故
7.4风险基础的安全管理
(1)风险基础安全管理的思路
(2)劳动安全的基本思路
(3)如何思考异常的危险?
7.5风险基础维护
(1)追求RBM的背景
(2)RBM的重点
(3)RBI的思路
(4)RBI/RBM的效果
7.6人为条件与物质条件的结合
7.7安全文化
(1)安全文化的必要条件与责任所在的明确化
(2)安全文化是什么
(3)福岛核电站事故是日本社会所造成的事故
(4)关于事故原因调查
《劳动安全卫生法》
(1)修改的背景
(2)变更的重点
(3)《劳动安全卫生法》修改版11个重点
(4)《修改劳动安全卫生法中一部分的法律》(2014年法律第82号)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系统
(1)OSHMS的概要
(2)OSHMS的特点
(3)引进OSHMS的背景
制造业招标方指针
(1)指针的背景与主旨
(2)基于制造业招标方指针的安全管理体制
机械综合性安全基准的相关指针
(1)修改的主旨
(2)特点
与危险性或有害性等调查相关的指针(风险评估指针)
(1)制定的主旨
(2)具体的实施内容
(3)实施体制
(4)实施时期
(5)风险预计以及在其基础上设定优先度的方法的事例
结语
第一段: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力量,深蓝色的背景搭配白色的字体,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印象。“精益制造034:现场安全管理”,光是书名就让我对书中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如何在生产一线切实有效地推行安全管理,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很多时候,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导致事故频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帮助我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例如,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机制?如何通过培训和教育,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安全生产的自觉践行者?又或者,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时,如何制定出既能保证效率又能最大程度保障安全的流程?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到精益思维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如何通过消除浪费、持续改进来提升安全绩效。这本书的编号“034”也暗示着它可能是一个系列作品中的一环,这让我对这个系列的整体性产生了兴趣,也许它涵盖了更广泛的精益制造理念,而安全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评分第五段: 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安全管理的指导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构建高绩效安全团队的智慧之书。书中对于“团队协作”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如何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成为安全的主人翁,共同承担安全责任,这是我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我从书中了解到,精益制造的理念不仅仅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升,更应该渗透到安全管理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例如不安全的操作),消除隐患(例如潜在的危险源),持续改进(例如优化安全流程),最终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生产。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更多关于如何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让员工的声音能够被听到。
评分第四段: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堆砌,读起来既专业又不失亲切感。作者似乎深谙现场操作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建议都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关于“设备安全”和“工艺安全”的部分,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制造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如何确保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到位?如何在新工艺引进时做好风险评估?这些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书中似乎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工具和模板,比如安全检查清单、风险评估表等,这能极大地节省我准备工作的时间,并保证检查的全面性。我希望书中能够更深入地探讨如何利用新技术来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例如物联网、大数据在安全监测和预警方面的应用。
评分第三段: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安全专家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于“人”的因素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安全管理固然离不开制度和流程,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行为决定了安全的结果。书中对于如何识别和管理员工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提供了不少实用的方法。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非暴力沟通”在安全沟通中的应用,这对于改善团队内部的安全交流,化解潜在的冲突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对于“持续改进”的理念贯穿始终,它不是一次性的安全检查,而是将安全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安全绩效的持续提升。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量化安全绩效的指标,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指导安全管理的改进方向。
评分第二段: 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排版和丰富的图表。尽管我还没有深入阅读每一个章节,但从目录和章节标题来看,这本书的内容相当详实。它似乎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着重于实践操作。我看到了一些诸如“安全行为观察”、“风险评估矩阵”、“应急预案演练”等章节,这些都是我工作中急需的工具。我特别想了解的是,书中对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否有针对性的建议。比如,对于小型企业来说,资源有限,如何才能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效益?而对于大型制造企业,人员众多,流程复杂,如何才能确保安全管理不出现漏洞?另外,书中对于安全文化的建设有哪些深入的探讨?我认为,只有当安全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看看其他企业是如何成功推行精益安全管理的,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我能从中获得哪些可以借鉴的启示。
评分好书,好快物流,还会再买
评分给班组长选的必读书目
评分跟工作有关的,,好好学习下。物流也快,
评分京东的就是好,包装好,物流快。
评分学以致用,较好
评分可以看看,不符合中国现状
评分喜欢这个书,很有用,对工作有帮助。
评分还没看,买了很多。慢慢看吧
评分②提高生产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