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 卡耐基(1888—1955),二十世纪著名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作为精通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学的著名演讲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性问题的研究。他一生中写作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伟大的人物》等7部书。这些著作是卡耐基成人教育实践的结晶,也是卡耐基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至今在全球畅销不衰。这些书籍和卡耐基的成人教育相辅相成,改变传统的成人教育方式,影响了千百万人的生活,也使卡耐基由一个贫民之子一举成为20世纪颇负盛名的励志导师。
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就是美国的象征。
——《纽约时报》
我从八岁就开始读卡耐基先生的著作,现在的年轻人,你越早读卡耐基的作品,你的人生就越早获得启发。
——沃伦巴菲特(美国著名投资家)
我深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从生活中所得到的快乐,并不取决于我们在哪里,或我们有什么,或我们是什么人,而只取决于我们的心境如何,外在的条件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戴尔卡耐基
一味地悔恨昨日的错误和失意无济于事,忧虑明天可能会到来的恐惧与不安也于事无补,人应该全力以赴地活在当下。
——威廉奥斯勒
只有到逆境来临的那一天,你才会真正了解你自己,了解你结识的人。这种了解是真正的财富,虽然是用痛苦换来的,但是,它比我以前得到的任何证书都有用。
——JK罗琳
第1 章
摆脱忧郁的法则/ 001
1. 活在当下/ 002
2. 摆脱忧郁的神奇方程式/ 022
3. 忧郁乃健康之大敌/ 034
4.放任忧郁,等于慢性自杀/ 048
小结/ 053
第2 章
揭开忧郁的神秘面纱/ 055
1. 如何应对忧郁/ 056
2. 把工作中的忧郁减少一半/ 067
小结/ 073
第3 章
别让忧郁成为习惯/ 075
1. 把忧郁从思想中撵走/ 076
2. 去行动,而不是瞻前顾后/ 084
3. 别为小事愁眉苦脸/ 092
4.战胜忧郁的法则/ 103
5. 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 113
6. 为忧郁设定“适可而止”的点/ 129
7.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139
小结/ 144
第4 章
摆脱忧郁,重新认识自己/ 147
1. 改变人生的箴言/ 148
2. 报复的代价 / 165
3. 懂得感恩/ 175
4.珍视你已经拥有的/ 183
5. 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192
6. 六天摆脱忧郁/ 198
小结/ 214
第5 章
战胜忧郁的真人真事/ 217
1. 勇敢面对突如其来的烦恼/ 218
2. 一小时内转变为乐观主义者/ 222
3. 熬得过昨天,就过得了今天/ 224
4.忧郁是最凶残的对手/ 227
5. 时间是战胜忧郁的灵丹妙药/ 230
6. 本杰明·富兰克林战胜忧郁的秘方/ 233
《人性的优点》这本书,如同是一位智者,在静静地诉说着关于人性的故事。在关于“耐心”的章节中,作者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他并没有将耐心简单地理解为等待,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洞察事物发展规律、并与之和谐相处的能力。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失败,并非是因为缺乏努力,而是因为我们过于急躁,没有给予事物足够的时间去成熟。书中关于“勇气”的解读,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认为,勇气并非是无所畏惧,而是在恐惧面前依然选择行动,并为此承担责任。这种对勇气的定义,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曾经回避的挑战,并激励我去勇敢地面对它们。我曾一度认为,只要拥有强大的能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难,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勇气才是通往成功的起点。作者在谈及“慷慨”时,更是将人性中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指出,慷慨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一种分享精神,一种不求回报的付出,能够极大地丰富我们的人生。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十分合理,每一章节都紧密相连,共同构筑了一个关于人性的宏大叙事,让我对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评分这本《人性的优点》实在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初拿到这本书时,我被它朴实无华的书名所吸引,但翻开扉页,迎接我的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作者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剥开了层层人性的外衣,直击那些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与困境。书中对于“爱”的探讨,并非流于肤浅的情感宣泄,而是将其置于人际关系、社会责任乃至个体成长的宏大视角之下。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付出”与“接纳”的论述所打动,它教会我如何以一种更成熟、更无私的方式去爱,去理解那些在我们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灵魂。那种不求回报的付出,那种全然的接纳,仿佛是照亮我前行道路的一盏明灯,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爱,恰恰在于给予,在于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被珍视。书中的案例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些细微之处的描写,常常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曾经的困惑,早已有人给出了如此智慧的解答。它没有提供廉价的安慰,而是给予了解决问题的钥匙,让我们有机会去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去探索更健康、更具建设性的人际交往之道。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仿佛被洗涤了一般,对人性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与人相处之道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种被理解、被看见的温暖,弥漫在字里行间,让我觉得,我不再是孤单地在探索生命的奥秘,而是与作者,与书中无数的智慧先行者,一同前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在悄悄地引导着我,让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周遭的世界,去感受人性的光辉。
评分初次翻阅《人性的优点》,便被其对“真诚”的深刻阐释所吸引。作者认为,真诚是连接心灵的桥梁,是建立深刻人际关系的基础。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现了真诚的力量,以及虚伪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让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在沟通中的表现,是否总是能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书中关于“合作”的探讨,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作者指出,真正的合作并非简单的分工协作,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能够集思广益,发挥出大于个体之和的力量。我曾经因为团队内部的摩擦而感到沮丧,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积极主动地去理解他人,并寻求共同的目标,是解决冲突、促进合作的关键。作者在论述“成长”时,更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未来。他强调,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索,并勇于挑战自我。这种对成长的定义,让我不再满足于现状,而是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本书的语言流畅而富有感染力,读来如同品味一杯醇厚的美酒,越品越有滋味,越读越觉得豁然开朗。
评分捧读《人性的优点》,总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之光。书中关于“真诚”的论述,让我深受启发。作者认为,真诚是人际关系中最宝贵的品质,它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并建立深刻的情感连接。这让我意识到,在与人交往中,坦诚相待,不虚伪做作,才是建立长久关系的关键。书中关于“理解”的探讨,更是精辟入里。作者强调,真正的理解并非是停留在表面的认知,而是要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用同理心去回应。我曾一度认为,只要把道理讲明白就行,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情感的连接和共鸣,才是化解隔阂、促进理解的桥梁。作者在谈及“乐观”时,更是将人性中的积极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因为乐观是支撑我们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强大动力。这种对乐观的解读,让我不再畏惧失败,而是将其视为成长的一部分。本书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的宁静之地。
评分阅读《人性的优点》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博学的导师对话。书中关于“接纳”的章节,让我深受触动。作者认为,接纳并非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理解和包容,包括接纳自己的不足,以及接纳他人的不同。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总是在抗拒,而不是在拥抱。书中关于“沟通”的论述,更是精辟入里。作者强调,有效的沟通并非是单向的倾诉,而是双向的交流,需要我们学会倾听,理解对方的需求,并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表达。我曾一度认为,只要把话说清楚就行,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沟通的艺术在于“说对方听得懂的话”。作者在探讨“希望”时,更是将人性中的乐观与韧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要保持希望,因为希望是支撑我们前行的最强大的动力。这种对希望的解读,让我不再畏惧挑战,而是充满了迎接未来的勇气。本书的语言风格典雅而富有哲理,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智慧的殿堂。
评分《人性的优点》这本书,如同一本解剖人性的百科全书,让我对人类的内在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关于“自律”的章节中,作者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他并没有将自律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约束,而是将其提升到了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的高度。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达成目标,并非是因为缺乏外部的动力,而是因为我们缺乏内在的约束力。书中关于“合作”的探讨,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作者指出,真正的合作并非是简单的利益交换,而是建立在共同愿景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能够激发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我曾经因为团队的低效而感到沮丧,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明确共同目标,并积极地去协调彼此的关系,是提升合作效率的关键。作者在谈及“感恩”时,更是将人性中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指出,感恩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一种对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珍视。本书的结构设计十分精巧,每一章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思考单元,但又共同汇聚成一条关于人性的河流,让我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
评分《人性的优点》是一本让我欲罢不能的书,它的魅力在于其对人性深度挖掘的勇气和智慧。在探讨“责任”这一章节时,作者并没有将责任简单地理解为义务,而是将其提升到了个体独立与人格塑造的高度。他深入剖析了推卸责任的根源,以及承担责任所能带来的内在力量和成长。我被书中对于“成长”的解读所深深吸引。它指出,真正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每一次面对挑战时的坚持,每一次从失败中汲取的教训。这种关于成长的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意识到曾经的许多“停滞不前”,恰恰是因为缺乏一种持续的、内在的驱动力。书中关于“希望”的论述,更是如同一缕阳光,驱散了我内心的阴霾。它不是空洞的乐观主义,而是建立在对现实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坚定信念。作者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困境,也要怀揣希望,因为希望是支撑我们前行的最强大的动力。我常常在感到迷茫和沮丧时,翻阅这本书,寻找那份来自作者的鼓舞和力量。它让我明白,生命的韧性,恰恰在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希望的火种,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它终将熊熊燃烧,照亮我们的未来。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巧妙,每个章节都像是一块独立的拼图,但最终又共同构建出一幅完整的人性图景,令人回味无穷。
评分《人性的优点》这本书,如同一面清澈的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的许多渴望与困惑。在关于“坚持”的章节中,作者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他并非简单地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而是深入剖析了坚持背后的心理机制,以及如何在这种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动力。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半途而废,并非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我们缺乏对目标内在价值的深刻认知。书中关于“感恩”的论述,更是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生活。它教导我们,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并对那些给予我们帮助和关怀的人心存感激。这种感恩之心,能够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幸福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我常常在感到生活乏味时,翻阅这本书,重新找回那份对生活的热情与激情。它让我明白,即使是微小的善意,也值得我们铭记和回馈。作者在谈及“宽恕”时,更是将人性中的矛盾与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指出,宽恕他人,实际上也是一种解脱自己的方式,是让我们摆脱过去束缚,走向未来的重要一步。这本书的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每一章节的论述都层层递进,引人深思,让我对人性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第一次接触《人性的优点》这本书,就被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所折服。书中关于“信任”的论述,对我来说尤为深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信任定义为一种情感,而是将其视为人际关系中一种需要精心培育的基石。他详细分析了信任的建立过程,以及一旦信任被破坏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让我意识到,在与人交往中,言行一致,信守承诺是多么重要。书中关于“包容”的章节,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它告诉我们,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真正的成熟,在于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接纳他人的不完美,并从中看到人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我曾经因为他人的错误而耿耿于怀,这本书让我明白,放下执念,以宽广的胸怀去面对,反而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作者在描述“谦逊”时,更是点睛之笔。他指出,真正的谦逊并非是贬低自己,而是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并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这种对谦逊的解读,让我不再对“谦虚”一词产生误解,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让我对人性的理解更加透彻。
评分阅读《人性的优点》是一次令人振奋的智识之旅,它成功地将看似抽象的人性哲学,转化为了触手可及的生活智慧。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自我认知”这一部分时所展现出的细腻笔触。他没有简单地罗列一些心理学名词,而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们看到了“认识自己”的真正意义。书中关于“恐惧”与“勇气”的论述,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它揭示了我们内心深处隐藏的许多非理性恐惧,并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气并非没有恐惧,而是在恐惧面前依然选择前进。这种关于勇气的定义,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让我意识到,勇敢是一种可以习得的力量,一种能够战胜内心藩篱的决心。书中对于“同理心”的强调,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如何去倾听,如何去理解他人的感受,即使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也应该努力去设身处地地思考。这种同理心,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化解冲突、促进理解的良药。我曾一度认为,与人交往的关键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学会倾听,理解对方的需求,才是更重要的功课。它教会我,在沟通中放下自我,用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不同的声音,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言语背后的真诚。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迷人,既有哲人的睿智,又不失文学的温度,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像是在与一位充满智慧的朋友畅谈人生。
评分看着外包装还:不错:不知道印刷好不好看包装买的
评分希望你们给我的人生提供力量!
评分商品已收到,很满意,赶上活动购买,快递小哥辛苦了
评分减价时候买的,案头必须要一本卡内基的书
评分有人问我: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凡的工,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评分正在学习之中,值得够买,还会继续关注
评分一天就到了,还没看
评分不错的书,值得一看,很好
评分不错!别人推荐的书!很好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