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庭訓語》包括《負暄閑語》《傢庭直講》和《傢庭談話》三部傢訓。這三部傢訓,有的已注明成書年代為晚清,有的雖無明顯標誌,但通過文內涉及的某些內容,亦可以看齣大體
為晚清時代的著作。其中,《負暄閑語》是李鴻章幕僚周馥的傢訓著作
這三部傢訓所涉及的問題,大至國傢大事,小到傢庭瑣事,方方麵麵,無所不及。。同時,較早地提齣瞭要根據國情、閤理地學習外國的看法。
夏傢善,男,山東省滕州市人。南開大學中文係畢業。南開大學研究員。長期研治中國文學,熟悉古代文化典籍,特彆屬意於古代傢訓的搜集、整理與研究。主要著作有:《南開話劇運動史料》《世界寓言精品大觀》《舊苑擷英》《留學生的足跡》等,並在《南開學報》《天津師
大學報》《曹禺研究集刊》《天津教育》《文談》等多種報刊、集刊上發錶論文多篇。
序
我國古代文化典籍沽如煙海,品類繁多。其中,各種形式的“傢訓”“傢誡”“傢規”“傢禮”,在普及傳統文化、規範人們的生活和行為方式,整齊傢風以至維持整個社會的諧調穩定方麵,發揮瞭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一部分文化遺産很值得重視。
“三代而下,教詳於傢。”清代學者錢大昕這句話,概括地說明瞭我國古代具有重視傢教的傳統。“傢訓”“傢誡”一類著作,起源於東漢而盛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它是當時世族社會教育製度的産物。人們十分熟悉的諸葛亮的《誡子書》,即産生於漢魏之際;而最早係統編撰成書的傢訓著作,當推南北朝時期顔之推的《顔氏傢訓》。作者撰寫該書的直接目的在於“整齊門內,提撕子孫”,而其更深遠的意義則是為瞭“軌物範世”“遺澤後昆”。這類著作以傢族和傢庭中長輩對晚輩耳提麵命的諄諄教諭的形式,將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和儒傢文化精神通俗地灌輸傳授給子孫後代,使其“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即利用血親倫常關係和長輩對晚輩的絕對影響力約束力,達到“助人君,明教化”的目的。各種傢訓中有關立誌、勉學、修身養性、待人接物的訓誡,無非是要求“養親事君忠孝為本”“言則忠信行則篤敬”“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以維持世族的社會地位。這種傢教的傳統之所以在我國古代社會一直延續下來,並且影響到近現代,是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的。正如梁啓超所說:“吾中國社會之組織,以傢族為單位,不以個人為單位,所謂傢齊而後國治是也。周代宗法之製,在今日形式雖廢,其精神猶存也。”傢族宗法製度的客觀存在和曆久不衰,就為傢教傳統的延續和“傢訓”一類著作的蓄衍提供瞭深厚的社會土壤。被視為“古今傢訓之祖”的《顔氏傢訓》一書問世後,曾輾轉流布,反復梓刻,雖曆韆餘年而不佚,存其影響示範之下,各種形式的傢訓、傢教、傢規、傢約、治傢格言之類著作層齣不窮,無代無之。如若將這類著作加以匯集,恐怕有數百韆傢之多,顯然這是一筆不容忽視的曆史文化遺産。
從文化的視角來審察,我國兩韆多年的封建文化,其內容豐富而蕪雜,但總的來說,占據主導地位的還是儒傢文化。受這種文化氛圍的熏陶,曆代傢訓也深深地打上瞭儒傢思想的印記,透過其或典雅精微或通俗易懂的言辭,其著力宣傳之要旨大抵不外乎“正心”“誠意”“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大學之道”,“立人”“達人”“愛人”“諒人”的“忠恕之道”,以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絜矩之道”。也就是說,儒傢所倡導的文化價值觀念、理想人格模式和倫理道德規範,作為曆代傢訓的主要精神支柱,是“儒者宣而明之”欲使其“傢至而戶說”的基本內容。當然,受釋道思想文化的影響,古代傢訓中也夾雜著若乾儒傢文化以外的其他思想成分或因素,如道傢之“無為”,佛傢之心性修養等等,這也完全是事實。傢訓作為在曆史上産生和發展的文化現象,它也不可能不帶有其所經曆的各個時代的烙印,但從實質和總體上來看,它還是以儒傢的忠孝仁義為本,吸納融匯某些佛道思想,不過是作為達到忠孝仁義的手段而已。
顯然,就思想內容而言,曆代傢訓並非如前人所誇譽的那樣,是“篇篇藥石,言言龜鑒”,但它也絕不是一堆糞土,不是一堆完全有害無益的封建糟粕。對於傢訓這種既包含著糟粕,又包含著許多人生智慧和真、善、美的啓示的曆史文化遺産,我們應該像對待古今中外的各種文化一樣,采取馬剋思主義的具體分析和批判繼承的態度。任何一種文化體係作為完整的結構,都可以分解為不同的層麵,每一層麵又可以分解為若乾要素;換言之,文化要素構成文化層麵,文化層麵構成文化係統。對它們是可以加以分析分解的,也可以根據新時代的需要進行重組或新的綜閤。我們對待曆代傢訓也要采取分析的態度,區彆良莠,批判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改造繼承吸收其富有生命力的或在今天仍有啓迪藉鑒意義的文化內容,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
既然古代傢訓是封建時代的産物,大多齣自曆代帝王、名臣仕宦、封建士大夫之手,而為封建統治階級所倡導,它就不可能不帶有封建地主階級意識形態的特徵,不可能不大量宣揚封建道德觀念。例如,曆代傢訓中反復強調必須遵從封建的綱常名教,倡導愚忠愚孝的封建倫理道德;反復鼓吹“學而優則仕”“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士大夫觀念;反復提倡安常處順、知足常樂、明哲保身的處世之道和保守思想,等等。毫無疑問,這些都屬於封建思想的糟粕,是應該批判和捨棄的。這方麵的思想流毒在今天仍不能忽視。
另一方麵,曆代傢訓中還包含著相當多的思想精華和在今天仍有積極意義的內容,在教育後代如何處世做人的論訓中,提供瞭前人豐富的人生經驗和智慧,自覺或不自覺地宣傳和弘揚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些富有生命力的內容,都可供我們發現剔抉、含英咀華和藉鑒吸收。從大的方麵來說至少可以舉齣以下幾點:
其一,鼓勵立誌。如諸葛亮《誡外甥書》說:“夫誌當存高遠,……若誌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溫氏母訓》說:“豈有子孫專靠父祖過活之理!……若肯立誌,大小自成結果。”
其二,奬掖進學。如諸葛亮《誡子書》說:“纔須學也,非學無以廣纔,非誌無以成學。”《顔氏傢訓》說:“幼兒學者,如日齣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
其三,勸勉勤儉。《硃柏廬治傢格言》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明吳麟徵《傢誡要言》說:“治傢,捨節儉彆無可經營。”“茹荼曆辛,自是儒生本色。”
其四,提倡清廉。《景氏傢訓》載鬍康公誨諸子曰:“予居官四十餘年,無他長,但‘清白’二字,平生守之不失。爾曹今日雖未有官守,務全名節,金帛易動人,遠而勿親。”高攀龍《傢訓》說:“世間惟財色二者,最迷惑人,最敗壞人。”
其五,導人行善。《硃柏廬治傢格言》說:“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官;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傢誡要言》說:“待人要寬和,世事要練習。”“惡不在大,心術一壞,即入禍門。”《弟子規》說:“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此外,曆代傢訓還在強調知行閤一,學以緻用,應世涉務,分陰惜時,遵守禮儀,尊敬師長,孝順父母,慎擇朋友,睦鄰友好,剋己讓人等許多方麵,都有一些精彩的議論和非凡的識見,有的至今仍能給人以真的啓迪、善的奉勸和美的鑒賞,展示齣永久的價值和魅力。這些積極的內容自然是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必須繼承和發揚的。經過批判的分析和創造性的轉化,完全可以用來作為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益資糧和曆史教材,倡導良好的傢風亦有利於促進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和協調發展。
《中國曆代傢訓叢書》的主編夏傢善同誌,是我剛調到南開大學工作時就已相識的老朋友。他長期研治中國文學,詳熟古代文化典籍,特彆矚意於曆代傢訓的搜集整理,用力甚勤,頗有心得。這套叢書就是他從我國曆代傢訓中精選匯輯齣來的,共計12冊,雖分類匯編而又構成一完
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真是一場及時的“心靈雞湯”。我最近總是在想,如何纔能讓我在忙碌的工作之餘,還能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充滿愛的成長環境。有時會覺得力不從心,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是否會讓孩子産生不必要的壓力。翻開《傢庭訓語》,雖然還沒深入閱讀,但書中的一些關鍵詞,比如“傢風”、“規矩”、“榜樣”,立刻觸動瞭我內心深處。我一直相信,一個傢庭的底色,很大程度上決定瞭孩子的未來走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係統性的指導,幫助我理清思路,明確傢庭教育的核心目標,並且能夠落到實處。我渴望找到一些能夠幫助我與孩子建立更深層次情感連接的方法,讓他們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同時也能理解並遵守傢庭的規則。我尤其關注的是,書中會不會講述一些真實的傢庭故事,通過他人的經驗來啓發我,讓我看到教育的復雜性與多樣性,同時也找到應對挑戰的勇氣和智慧。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在育兒道路上的一位良師益友,給予我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啓發,讓我能夠更好地成為一個值得孩子信賴和學習的父母。
評分最近一直思考著“傢”這個概念的深層含義,以及它對於一個人的成長究竟意味著什麼。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外界的潮流所裹挾,卻常常忽略瞭內心最根源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因此,當我在書店看到《傢庭訓語》這本書時,我的目光就被它深深吸引。書名本身就傳遞齣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信息,仿佛在呼喚我們迴歸傢庭,去審視和經營這份最珍貴的基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關於如何“教導”孩子,更能觸及到如何“養育”一個完整的人。我期待它能分享一些關於傢庭文化、代際傳承的智慧,讓我們瞭解一個傢庭的精神內核是如何形成並代代相傳的。我也很好奇,這本書是否會探討如何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找到與孩子共處的“慢時光”,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建立起深厚的親子情感,讓孩子感受到傢是永遠的港灣。我希望它能為我提供一些“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法,讓我們在日常的點滴中,潛移默化地傳遞愛與責任,培養齣有溫度、有擔當的孩子。
評分我一直覺得,傢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學校,而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種責任感讓我時常感到一種莫大的壓力,既想給予孩子最好的,又怕自己的不足會影響到他們。最近我入手瞭《傢庭訓語》,名字就很有分量,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我設想,這本書應該是一部關於如何構建健康、和諧傢庭關係的指南,它可能會從多個維度去闡述傢庭教育的意義和方法。我個人非常重視孩子的品德培養,希望他們能夠成為一個正直、善良、有責任感的人。因此,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如何塑造孩子的品格,如何引導他們辨彆是非,如何在生活中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和感恩之心。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夫妻關係、親子溝通的實用技巧,畢竟和諧的傢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不是一本說教式的讀物,而是能夠以一種溫和、啓發性的方式,引導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並找到更適閤自己傢庭的教育之道。我期待它能成為我育兒旅程中的一個重要支撐,讓我能夠更加從容、自信地麵對教育中的種種挑戰。
評分說實話,作為一個初為人母的傢長,我常常感到焦慮和迷茫。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我總是在思考,我做得夠不夠好?我是否給瞭他們正確的引導?市麵上關於育兒的書籍琳琅滿目,但很多時候讀完之後,反而更加不知所措。無意中看到瞭《傢庭訓語》這本書,被它的名字吸引瞭。它給我的感覺,不像是一些時下流行的育兒指南,而更像是一本沉澱著歲月智慧的書籍。我期待它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傢庭教育的“根”和“本”的思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一些具體的“術”的層麵。我尤其希望書中能夠深入剖析傢庭關係對於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一個充滿信任和尊重的傢庭環境。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為什麼有些教育方法在過去行之有效,而現在又需要調整,它是否能提供一些跨越時空的普適性原則,讓我們在遵循時代發展的同時,不失傢庭教育的初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大道至簡”的感覺,讓我明白,教育孩子,歸根結底,是對愛的理解和實踐,是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
評分我一直對傢庭教育這個話題很感興趣,總覺得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如何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建立良好的傢庭關係,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最近我入手瞭一本名為《傢庭訓語》的書,雖然我還沒來得及仔細研讀,但從它的封麵設計和書名本身,就給我一種沉甸甸、充滿智慧的感覺。書本的裝幀很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散發齣一種曆久彌新的力量,仿佛是先輩們留下的寶貴經驗總結。我初步翻閱瞭一下目錄,看到瞭一些關於孝道、仁愛、誠信、勤儉等傳統美德的章節,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思考如何與孩子溝通和傳承的方麵。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可行的實踐方法,而不是空泛的理論。我希望它能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哪些價值觀是需要我們傢長首先要去踐行和示範的,以及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將這些“訓語”融入到傢庭的日常生活中,讓它們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溫暖而有生命力的傢庭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我也有點好奇,這本書是否會提及一些現代社會背景下,傢庭教育麵臨的新挑戰,比如網絡沉迷、青春期叛逆等問題,以及如何用傳統智慧來應對這些新課題。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這套書紙質都比較粗糙,好在排版還算疏朗,看起來眼睛不纍
評分隨著狗年春節對“傢訓”的重視,應景購買,用於學習。
評分很好很不錯很喜歡下次再來買。
評分這套書紙質都比較粗糙,好在排版還算疏朗,看起來眼睛不纍
評分隨著狗年春節對“傢訓”的重視,應景購買,用於學習。
評分隨著狗年春節對“傢訓”的重視,應景購買,用於學習。
評分很好很不錯很喜歡下次再來買。
評分很好很不錯很喜歡下次再來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