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汙染毒性、基準及風險管理/土壤汙染與修復理論和實踐研究叢書 [Toxicity,Criter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Soil Pollution]

土壤汙染毒性、基準及風險管理/土壤汙染與修復理論和實踐研究叢書 [Toxicity,Criter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Soil Pollutio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駱永明 等 著
圖書標籤:
  • 土壤汙染
  • 風險管理
  • 土壤修復
  • 環境科學
  • 環境工程
  • 重金屬汙染
  • 有機汙染物
  • 土壤健康
  • 汙染評價
  • 基準值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521859
版次:1
商品編碼:12269350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土壤汙染與修復理論和實踐研究叢書
外文名稱:Toxicity,Criter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Soil Pollution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土壤汙染毒性、基準及風險管理》是作者近20年來開展土壤中重金屬和有機汙染物的生態毒性、環境基準和風險管理等研究工作的全麵總結。係統介紹瞭土壤汙染的生物毒性、風險評估和診斷指標等研究方法,闡明瞭土壤中重金屬、有機汙染物及重金屬-有機復閤汙染物的生物毒性效應與機製。並以電子廢舊産品拆解區、冶煉區、化工區等為典型案例,介紹瞭工業場地及周邊土壤汙染的生態風險、健康風險和環境遷移風險的評估與臨界值製定方法,設計瞭土壤環境信息係統,建立瞭土壤環境安全預警方法與指標體係。在此基礎上,構建瞭基於風險削減—環境改善—成本降低(REC)模型的汙染土壤修復決策支持係統,提齣瞭土壤汙染防治和土壤環境管理對策建議。這些研究成果對認清土壤汙染風險、製定土壤環境標準和監管土壤環境質量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目錄

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篇 土壤中汙染物的毒性、風險與基準
第一章 土壤汙染物的生物毒性 3
第一節 土壤汙染物對植物的毒性 3
第二節 土壤汙染物對微生物的毒性 48
第三節 土壤汙染物對動物的毒性 114
參考文獻 154
第二章 汙染場地及周邊土壤風險評估 162
第一節 汙染土壤的風險評估理論與方法 162
第二節 電子廢舊産品拆解場地及周邊土壤的健康與生態風險評估 190
第三節 冶煉區及周邊土壤的健康和生態風險評估 245
第四節 化工廠區汙染場地及周邊土壤的健康風險評估 295
參考文獻 313
第三章 土壤汙染的環境臨界值方法製定和模型建立 326
第一節 基於土壤類型的土壤環境地球化學基綫估算 326
第二節 基於提取態的土壤臨界值 352
第三節 基於生態風險的土壤臨界值與評估模型 373
第四節 基於人體健康的臨界值與評估模型 376
參考文獻 423
第二篇 土壤汙染與修復決策支持係統與管理策略
第四章 土壤環境信息係統的設計與開發 431
第一節 係統總體設計 431
第二節 子係統的開發與主要功能 432
參考文獻 435
第五章 土壤環境安全預警與風險管理 436
第一節 土壤環境安全預警方法和預警指標體係 436
第二節 土壤環境安全預警案例分析 437
第三節 土壤環境風險管理的措施與建議 443
參考文獻 444
第六章 汙染場地修復決策支持係統 445
第一節 汙染場地修復決策原理 445
第二節 基於REC 模型的汙染場地修復決策支持 452
第三節 重金屬汙染土壤的植物修復決策係統和規範 456
參考文獻 465
第七章 基於DPSIR係統的土壤環境質量管理策略 466
第一節 DPSIR係統及模型參數 466
第二節 基於DPSIR係統的區域土壤環境質量管理框架 468
第三節 DPSIR模型的適用性 481
第四節 典型廢舊物資迴收再利用區土壤環境質量的DPSIR策略 483
參考文獻 511
第八章 土壤環境管理對策與建議 513
第一節 土壤環境管理的政策與法律法規製定 513
第二節 土壤環境監管能力建設與提高 517
第三節 土壤環境基準與質量標準的修訂與製定 519
第四節 土壤環境科學管理與汙染修復技術支撐 524
第五節 土壤環境治理的投融資機製建設 527
第六節 土壤環境保護的宣傳與教育 529
第七節 土壤環境管理的中長期發展目標 529
參考文獻 530

精彩書摘

  《土壤汙染毒性、基準及風險管理/土壤汙染與修復理論和實踐研究叢書》:
  第一篇 土壤中汙染物的毒性、風險與基準
  土壤中的汙染物及其代謝産物種類繁多,含量、形態及生物有效性各異,單一的化學方法通常難以錶徵復雜土壤環境的復閤汙染及其生態風險。發展基於土壤生態係統中土著生物的生態毒理與風險評估體係是國際生態毒理學與環境生態風險研究的熱點。本篇以土壤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動物為敏感受體,建立瞭從基因到群落的土壤生物毒性診斷方法體係;開展瞭設施農田、電子廢舊産品拆解場地、冶煉場地、化工廠區汙染場地及周邊土壤的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風險評估;探討瞭土壤汙染的環境臨界值製定方法與模型,以期為土壤環境風險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第一章 土壤汙染物的生物毒性
  汙染土壤生態毒理診斷包括高等植物毒性試驗、蚯蚓毒性試驗、陸生無脊椎動物試驗、土壤原生動物毒性試驗、土壤微生物試驗等。當生物體暴露於各種逆境時,其體內組織、細胞以及分子結構會産生特定的生物信號,可用於土壤生態係統中土壤汙染的生態毒理學診斷,並能夠為土壤汙染的預防和修復提供依據。本章以重金屬、有機汙染物以及重金屬-有機復閤汙染為研究對象,開展瞭土壤-植物-動物-微生物係統的生物毒性和生態毒理學評價研究。這些研究成果為汙染區土壤的環境質量評價提供瞭生物毒性數據,也為汙染土壤生態毒性的研究和發展提供瞭科學方法和研究實例。
  第一節 土壤汙染物對植物的毒性
  當土壤中的重金屬和有機汙染物超過一定的限值,會引起植物的吸收和代謝失調。汙染物在植物體內的吸收、富集和轉化,會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破壞植物根係的正常吸收和代謝功能,甚至導緻遺傳突變。本節分彆介紹瞭重金屬(鎘、鉛、鋅、銅)、有機汙染物(多環芳烴、殺綫劑)以及重金屬-有機復閤汙染對植物(蔬菜和小麥)的毒性效應與機製。
  一、重金屬對植物的毒性
  (一)鎘高背景土壤對蔬菜生長的影響
  我國西南地區,尤其是貴州沉積石灰岩分布地區土壤存在著明顯的鎘(Cd)自然高背景現象。貴州地錶土壤與沉積物中Cd的地球化學背景值為0.31mg/kg(錶1.1),是我國平均水平的2.5~3.5倍,錶現齣貴州地錶環境介質中具有Cd的高背景含量特徵(何邵麟等,2004)。
  錶1.1 貴州不同地層單元發育的土壤和水係沉積物中Cd的平均含量(單位:mg/kg)
  供試土壤采自貴州省碳酸鹽岩地區,土壤中Cd含量呈現一定的梯度,是選齣的具有代錶性的碳酸鹽岩發育的農田土壤,其中6個樣點土壤分彆采自貴陽、黔南和畢節地區農田,1個樣點(BJ-6)土壤采自於某已廢棄的土法煉鋅場附近的菜地,受Cd汙染嚴重,同樣也對該樣點土壤中Cd經食物鏈對人體的健康風險進行評價,將其作為受到人為活動強烈影響的Cd汙染土壤與其他地球化學異常土壤相對比。供試土壤主要的理化性質見錶1.2。供試植物為葉菜類蔬菜(小青菜與生菜),種子購於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錶1.2 供試土壤主要的基本性質
  在所考察的土壤上種植青菜和生菜發現,畢節地區BJ-6和BJ-7兩處土壤上兩種蔬菜生長受到嚴重抑製,蔬菜可食部分鮮重顯著低於其他5處土壤上的蔬菜鮮重(圖1.1)。
  ……
土壤汙染毒性、基準及風險管理 土壤汙染與修復理論和實踐研究叢書 [Toxicity, Criter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Soil Pollution] 導論 土壤,這片承載生命、孕育萬物的基石,正麵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以及農業生産模式的變遷,各種汙染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進入土壤環境,對其生態功能和人類健康構成瞭嚴重的威脅。理解土壤汙染的本質,科學評估其潛在風險,並製定有效的管理和修復策略,已成為當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領域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本書《土壤汙染毒性、基準及風險管理》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它匯集瞭土壤汙染與修復領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係統、深入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指導。本書並非簡單羅列零散的知識點,而是緻力於構建一套完整的邏輯體係,從汙染物的毒性機製齣發,深入探討如何設定科學閤理的基準值,進而分析風險評估方法,並最終提齣係統的風險管理和修復策略。全書內容嚴謹、論證充分,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不乏生動的案例分析,力求為科研工作者、政策製定者、工程師以及相關領域的學生提供一份寶貴的參考資料。 第一部分:土壤汙染毒性:揭示汙染物的內在危害 土壤汙染的根源在於汙染物的存在及其對生物體和生態係統的負麵影響。本書的開篇,便直指問題的核心——土壤汙染物的毒性。本部分將深入剖析各類常見土壤汙染物的來源、遷移轉化規律,並著重闡述其毒性機製。 重金屬的毒性: 鉛、鎘、汞、砷等重金屬因其難降解性和生物纍積性,在土壤中一旦積纍,便會長期威脅生態係統。本書將詳細介紹重金屬在土壤中的賦存形態,解析它們如何通過氧化還原、絡閤沉澱等過程發生變化,並重點闡述其對植物生長、微生物活性以及土壤動物生理功能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將深入探討重金屬的毒性作用機製,例如乾擾酶活性、損傷DNA、引起氧化應激反應等,以及它們在食物鏈中的傳遞途徑和對人體健康的潛在風險,如神經毒性、腎毒性、緻癌性等。 有機汙染物的毒性: 農藥、多環芳烴(PAHs)、多氯聯苯(PCBs)、石油烴等有機汙染物,由於其結構復雜性和多樣性,展現齣多變的毒性特徵。本書將係統梳理各類有機汙染物的來源,如農業活動、工業排放、交通運輸等,並分析它們在土壤中的降解轉化過程,包括生物降解、光降解、化學降解等。針對有機汙染物的毒性,本書將重點關注其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功能的影響,如抑製固氮菌、硝化菌等關鍵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土壤肥力。同時,也將深入研究有機汙染物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生理代謝以及種子萌發的影響,並探討其潛在的內分泌乾擾效應、緻癌緻畸效應以及對人類健康的長期危害。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 盡管相對小眾,但放射性核素一旦進入土壤,其危害性不容忽視。本書將簡要介紹土壤中常見放射性核素的來源,如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為放射性核素,並闡述其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特性。重點將在於放射性核素的輻射效應,包括對生物體的基因損傷、細胞凋亡以及潛在的緻癌風險。 毒性評估方法: 為瞭科學量化汙染物的毒性,本書將介紹一係列經典的毒性評估方法。這包括: 生物測定(Bioassays): 利用不同生物(如指示藻類、浮遊生物、蚯蚓、植物種子)對土壤樣品進行暴露實驗,通過觀察其生長、繁殖、死亡率等生理生態指標的變化,來評估土壤的毒性水平。 分子毒理學(Molecular Toxicology): 運用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手段,研究汙染物對生物體DNA、RNA、蛋白質的損傷,以及基因錶達、代謝通路的影響,以揭示更深層次的毒性機製。 生態毒理學模型(Ecotoxicological Models): 基於實驗數據和理論模型,預測汙染物在生態係統中的暴露劑量和效應,從而評估潛在的生態風險。 第二部分:土壤汙染基準:設定科學的警戒綫 在瞭解瞭汙染物的毒性之後,如何確定一個能夠有效保護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安全值”便成為關鍵。本書的第二部分將聚焦於土壤汙染基準的製定。 基準的定義與類型: 本部分將首先明確土壤汙染基準的概念,並區分不同類型的基準,如: 土壤環境質量基準(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Criteria): 用於評估土壤環境質量的總體水平,以及對生態係統的潛在風險。 人居土壤接觸基準(Human Health-Based Soil Guidelines): 用於評估居民暴露於受汙染土壤中的健康風險,並為風險管理提供依據。 生態風險評估基準(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Benchmarks): 用於評估土壤汙染物對特定生態敏感區或目標物種的潛在危害。 基準製定的理論基礎與方法: 本部分將詳細介紹國內外土壤汙染基準製定的通用方法論。 暴露評估(Exposure Assessment): 深入分析不同人群(如兒童、成人)和不同生態物種(如植物、土壤生物)通過不同途徑(如食入、皮膚接觸、吸入、吸收)接觸土壤汙染物的可能性和劑量。 劑量-效應關係(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利用毒理學實驗數據,建立汙染物劑量與生物效應之間的數學模型,確定“無明顯不良效應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或“最低不良效應水平”(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LOAEL)。 不確定性分析(Uncertainty Analysis): 考慮實驗數據、模型參數、物種差異等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並引入安全因子(Safety Factors)來確保基準值的保守性。 區域化與本土化: 強調土壤汙染基準的製定需要考慮區域的氣候、土壤類型、生態特徵以及人群暴露習慣等因素,進行必要的區域化和本土化調整,以提高其適用性和科學性。 典型汙染物的基準值探討: 本部分將結閤具體案例,深入探討重金屬(如鉛、鎘)、有機汙染物(如PAHs、農藥)等典型汙染物的基準值製定過程和數值。例如,將分析不同國傢和地區針對鉛、鎘等設定的土壤接觸基準,並討論其背後的科學依據。 第三部分:土壤汙染風險管理:構建多層次的防護體係 明確瞭汙染物的毒性和基準值後,下一步便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製土壤汙染帶來的風險。本書的第三部分將全麵闡述土壤汙染風險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實踐。 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風險錶徵(Risk Characterization): 結閤暴露評估和劑量-效應評估結果,對土壤汙染的潛在健康風險和生態風險進行定性或定量描述。例如,計算風險商(Risk Quotient)或概率風險評估。 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 識彆對風險評估結果影響最大的關鍵參數,為後續的風險管理提供重點關注對象。 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風險源控製: 從源頭上減少汙染物進入土壤,包括工業汙染源的治理、農業麵源汙染的控製、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等。 暴露控製: 降低人群和生態係統接觸土壤汙染物的可能性。例如,對高風險區域進行隔離,設置警示標識,推廣安全行為準則,改善居住環境等。 風險溝通(Risk Communication): 建立與公眾、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有效溝通機製,提高公眾對土壤汙染風險的認知,並促進相關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土壤修復技術與策略: 修復技術概述: 本部分將全麵介紹當前主流的土壤修復技術,並對其適用性、效率、成本等進行評估。包括: 物理修復: 如土壤挖掘與填埋、固化/穩定化、熱處理等,適用於高濃度汙染區域。 化學修復: 如氧化還原處理、淋洗、化學吸附等,通過化學反應改變汙染物形態,降低其毒性或遷移性。 生物修復: 如植物修復(phyto-remediation)、微生物修復(bio-remediation),利用生物體的生理生化過程來降解、固定或去除汙染物,具有環境友好、成本較低的優勢。 組閤修復: 結閤不同修復技術的優點,實現更高效、更經濟的修復效果。 修復策略的選擇與優化: 強調修復策略的選擇需要基於詳細的風險評估結果、土壤汙染特性、場地條件、經濟成本以及社會環境因素等綜閤考慮。並介紹如何根據不同修復目標(如降低總濃度、降低生物可利用性、消除毒性)來優化修復方案。 修復效果的監測與評估: 講解修復完成後如何通過係統的監測和評估,驗證修復效果,並確保修復後的土壤環境質量達到預期標準。 政策法規與管理體係: 本部分還將探討土壤汙染風險管理相關的政策法規框架、監管體係以及國際閤作的經驗,為讀者提供政策層麵的參考。 結語 《土壤汙染毒性、基準及風險管理》一書,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全麵的實踐指導,為我們描繪瞭一幅清晰的土壤汙染防治藍圖。本書不僅是一部學術專著,更是一份麵嚮未來的行動指南。通過深入理解土壤汙染物的毒性,科學設定環境基準,並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和修復體係,我們能夠更有效地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壤資源,守護人類健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宏偉目標。本書的齣版,必將有力推動土壤汙染與修復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為建設美麗中國,乃至全球生態文明貢獻智慧和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基準”部分,對於我來說是最實用的。我之前在做土壤調查的時候,常常不知道什麼樣的土壤汙染物濃度是“安全”的,或者說,什麼樣的濃度需要引起重視。這本《土壤汙染毒性、基準及風險管理》在這方麵提供瞭非常清晰的指引。它不僅介紹瞭國內外各種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製定原則和方法,還詳細列舉瞭不同國傢和地區針對各類汙染物的土壤質量基準值。這對我理解現有法規和進行土壤環境評估至關重要。更重要的是,書中可能還探討瞭如何根據具體的土壤特性、生態環境和人類活動,動態調整這些基準值,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基準值來指導土壤汙染的監測和治理工作。這種“理論聯係實際”的講解方式,對於我這種需要將科學知識應用於實際工作的人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評分

作為一個對環境科學充滿好奇的學生,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拓展我知識邊界的書籍。這本《土壤汙染毒性、基準及風險管理》似乎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它不僅僅局限於某個單一的方麵,而是將土壤汙染的毒性、基準和風險管理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我注意到書中可能還探討瞭土壤汙染的社會經濟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公眾參與和跨部門閤作來共同應對土壤汙染的挑戰。這讓我意識到,土壤汙染問題遠不止科學技術層麵的問題,它還涉及到社會、經濟、文化等多個維度。這種宏觀的視野和跨學科的整閤,是我非常看重的,它能夠幫助我構建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

我最近在做一個關於土壤修復的項目,所以在找相關的理論書籍,這本《土壤汙染毒性、基準及風險管理》雖然書名裏有“毒性”和“基準”,但我更看重的是它在“風險管理”這部分的內容。我大緻翻閱瞭一下,發現它在風險評估和管理策略方麵提供瞭非常詳盡的指導。從土壤汙染源的識彆、暴露途徑的分析,到風險特徵的確定,再到風險控製和緩解措施的選擇,整個邏輯鏈條非常清晰。尤其是它對不同修復技術(例如物理、化學、生物修復)的適用性、優缺點以及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進行瞭深入的比較分析,這對於實際項目決策非常有參考價值。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土地利用規劃、環境法規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如何融入土壤風險管理的內容感興趣,這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問題,更是政策和經濟層麵的考量,能夠提供一個更宏觀的視角。

評分

我是一名環境保護領域的初學者,對土壤汙染的瞭解還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麵。《土壤汙染毒性、基準及風險管理》這本書,雖然書名聽起來比較專業,但從我的初步瀏覽來看,它似乎也考慮到瞭像我這樣的讀者。我注意到書中在介紹復雜的概念時,會提供一些背景知識和基礎理論的鋪墊,這讓我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例如,在講解土壤汙染物的化學性質和環境行為時,它似乎也融入瞭一些基礎的化學和生態學原理,這對於鞏固我的基礎知識很有幫助。而且,書中可能還包含瞭一些案例分析,通過具體的汙染事件來闡述理論,這讓我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科學概念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起對土壤汙染問題的係統性認識。

評分

這本《土壤汙染毒性、基準及風險管理》我關注瞭挺久瞭,一直想找一本係統介紹土壤汙染問題的書。拿到手後,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每一個章節,但從目錄和部分章節的瀏覽來看,它涵蓋瞭土壤汙染的各個關鍵環節。首先,毒性部分,我看到它深入探討瞭各種汙染物在土壤中的形態、遷移轉化以及對生物體的影響,這對於理解土壤汙染的本質非常重要。特彆是關於重金屬、有機汙染物和新興汙染物(比如一些農藥殘留、藥品和個人護理用品的代謝産物)的毒理學研究,這部分的內容看起來非常紮實,引用瞭大量的實驗數據和案例,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瞭期待。它不僅介紹瞭傳統的毒性評估方法,還似乎涉及瞭一些最新的生物監測技術和生態毒理學模型,這對於我這種想瞭解前沿研究的讀者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書的排版和插圖也都很清晰,圖文並茂,讓復雜的科學概念更容易被理解。

評分

趕快

評分

這本書對於想學習瞭解土壤汙染修復的人員來講是本不錯的書

評分

趕快

評分

good

評分

The book is very good

評分

書的質量很好,京東非常給力!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good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