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读唐诗

给孩子读唐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夏昆 著
图书标签:
  • 唐诗
  • 儿童诗歌
  • 启蒙教育
  • 亲子阅读
  • 传统文化
  • 诗词
  • 文学
  • 少儿
  • 经典
  • 唐诗三百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ISBN:9787545914498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107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语文统一采用全新“部编本”教材,其中小学1-6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总计124篇,初中7-9年级古诗文总数也提高至124篇。可谓得古诗文者得语文。而唐诗称得上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成就,重在情与意。懂诗的孩子,更有内涵和格调,诗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与情感,也能让孩子变得更美好。

推荐一:父亲的温情教导与陪伴

《给孩子读唐诗》是在夏昆老师给儿子的睡前唐诗故事的基础上,以《在唐诗里孤独漫步》为蓝本修改完成的,全书体现了一位父亲对孩子深沉、浓厚的爱与温情的教导。

推荐二:独特的选诗角度

《给孩子读唐诗》所选126首佳作,为初唐、中唐、盛唐、晚唐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人的代表作品,而且每一首诗都有故事可讲,告诉孩子这首诗的出生与成长。

推荐三:全新的讲读方法

《给孩子读唐诗》打破了传统的背景+译注的形式,完全以讲故事的方法解读唐诗,生动有趣地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唐诗世界,让唐诗更加贴近孩子的思维,不再曲高和寡。

推荐四:塑造孩子更美好的人格

对孩子来说,读诗词,不只是为了背诵,更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生出对诗词的兴趣,并将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高尚人性之光,内化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石,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夏昆老师专门写给小学和初中孩子看的唐诗故事集。全书以夏昆老师之前出版的《在唐诗里孤独漫步》为蓝本,针对小学和初中孩子的认知特点,选择了126首唐诗佳作,这些唐诗,每一首都有故事可讲。夏昆老师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让所有的父母与孩子都能拥有这样美好的时光:在静静的夜里,孩子听着爸爸或者妈妈给自己讲那些美丽的诗词,讲那些有趣的诗人,讲那些好玩的故事。

作者简介

夏昆,《在唐诗里孤独漫步》《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中国*美的语文》《历史知道答案》的作者,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五期擂主。“70后”,早生一年就成了“60后”,本想做音乐,因考了师范学校只好当老师,毕业后开始教一群“70后”。现在成天跟一群“00后”厮混,于是发现教育*浪漫的事就是孩子长大自己变老。爱看电影,爱听音乐,有时间也写字。写了不少文章,出了几本书,多关于教育、历史、音乐、电影、诗词,但想出的不是书,而是专辑。


目录

被公认的唐代第一位诗人是谁? 001

谁在六岁就开始写诗、九岁就出版学术专著? 006

搅了人家的宴会,还被再三感谢的是谁? 010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对这个排名最不服气的是谁? 016

你最早知道的“初唐四杰”是他,我说得对吗? 020

哪位诗人专门写诗称赞“初唐四杰”的成就? 025

因摔碎名贵古琴而一举成名的诗人是哪一位? 028

诗词小地理:关于长安的诗词有哪些? 033

李白“诗仙”的名号是谁起的?金龟换酒的故事讲的是什么? 035

张旭的《桃花溪》讲述了一个怎样美丽动听的故事? 041

王维的“状元”是作弊考上的吗? 04

茱萸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古人在重阳节要佩戴茱萸? 050

哪首诗救了王维的命? 053

诗词小地理:关于洛阳的诗词有哪些? 057

为什么苏东坡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059

古人离别的时候最喜欢唱哪一首诗(歌)? 062

唐代诗人中的宅男之首是谁? 067

妈妈给你讲过这首诗吗? 071

诗词小地理:关于襄阳的诗词有哪些? 075

你知道“旗亭画壁”的故事吗? 077

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哪位诗人? 082

古代诗人大多命运坎坷,但是盛唐却有一个人例外,他是谁? 086

你是怎么理解这首诗的? 092

李白的“户口”究竟在哪里? 096

李白为什么要写《上李邕》? 100

翰林供奉李白为什么被赐金还乡?他得罪了谁? 104

汪伦是谁?他为什么要“骗”李白? 109

杜甫小时候竟也是“熊孩子”? 113

杜甫为什么要写《春望》? 118

杜甫为什么要去成都? 121

诗词小地理:关于成都的诗词有哪些? 126

杜甫不仅是“诗圣”还是“情圣”? 128

为什么说杜甫其实是李白的粉丝? 133

哪位诗人的作品让李白都自愧不如? 139

《题都城南庄》背后有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 143

寒食节是怎么回事?哪位诗人因为写《寒食》而当了大官? 146

章台是什么地方?韩翃为什么要写《章台柳》? 150

张籍的《节妇吟》真的是首情诗吗? 154

朱庆余是怎样用“香草美人法”打听考试情况的? 159

谁曾拿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之后又被他的才华折服? 163

白居易为什么要写《卖炭翁》? 166

请朋友来喝酒也要写首诗,谁这么有趣? 170

白居易为什么如此喜欢江南? 174

诗词小地理:关于杭州的诗词有哪些? 178

元稹为什么写《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180

唐代悼亡诗写得最好的是谁? 184

哪位神仙向钱起泄露了“高考作文题”? 189

韩愈因为什么事得罪了皇帝而差点丢了性命? 194

你知道“推敲”的故事吗? 200

你知道写给妈妈最著名的唐诗是哪一首吗? 205

他因为父亲的名字终身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是为什么? 210

柳宗元为什么写《江雪》? 214

为什么刘禹锡写一首看桃花的诗就再次被贬? 218

谁写的咏史诗让白居易都叹服? 222

杜甫和杜牧是一家人吗? 227

唐朝最繁华的城市是哪一个?杜牧和这个城市有什么渊源? 233

为什么说杜牧是咏史诗高手? 240

《贾生》写的是哪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 248

第一个写无题诗的诗人是谁? 255

为什么这首诗被称为千古谜诗? 259

参加“高考”竟是为了帮人作弊,谁这么大胆? 264

附?录 270


精彩书摘

01

被公认的唐代第一位诗人是谁?

当我们说起唐诗时,你会想起哪些名字?李白?杜甫?白居易?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代表着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也可以说,唐诗是我国诗歌史发展的顶峰。唐代的确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这些伟大的诗人,但是被后人公认的开辟唐诗天地的诗人却不是他们,而是初唐时候的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王绩。

王绩出生于隋朝年间,是一个天才小神童,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称为“神仙童子”。但是,聪明的他也看到了当时隋朝政治的腐败,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即便身在官场,他也只是天天喝酒。后来,他干脆辞官不做,逃回故乡去了。

隋朝灭亡之后,唐朝建立了,王绩还是很喜欢喝酒。后来,他被朝廷召去做官,他弟弟问他:“你做官做得还愉快吗?”王绩回答说:“这个官职,官府每天能供应我三升酒喝,所以也还算不错。”看来,王绩对做官的兴趣还是没有对喝酒的兴趣大啊!而他的上司听说之后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说:“王先生这么有才华,三升酒怎么够他喝呢?从今天起,每天供应他一斗酒!”于是,人们就给王绩起了个外号,叫“斗酒学士”。

我国历史上,很多诗人都喜欢喝酒。在王绩之前,最有名的喜欢喝酒的诗人就是陶渊明了。

陶渊明是东晋的隐士,他因为厌恶当时官场的黑暗,毅然辞官不做,回家种田。他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其中很多句子传诵千古,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写过一篇自传体的文章,他说自己家门前有五棵柳树,于是就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五柳先生”。而王绩非常佩服陶渊明,所以也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五斗先生”——你有五棵柳树,我能喝五斗酒。是不是很好玩?

不过,不管是在隋朝还是在唐朝,王绩对做官都没有多大兴趣,所以,他最终还是辞去官职,回到了家乡。

王绩的隐居生活闲散安适,每天看农人在地里耕作,听鸟儿在树上鸣叫。

一个傍晚,太阳渐渐落山了,王绩站在自己家门前,看着这夕阳下的美景: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美丽了;黄昏中,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了,骑在马上的猎人带着猎获的禽鸟回家了。每个人都收获满满,非常高兴。这时候,王绩突然想到了自己:大半生过去了,我的人生道路是怎样的呢?

这时,他想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商朝末年,商纣王残暴昏庸,于是周武王决定讨伐他。讨伐的大军刚刚出发,两个商朝的贵族——伯夷和叔齐便拦在了马前。他二人对武王说,商纣王再昏庸也是君主,你不应该讨伐他。周武王没有听他们的,继续进军,最后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周朝建立之后,伯夷和叔齐觉得自己对不起商朝,也不愿意吃周朝的粮食,两个人就相约到首阳山上去采薇草充饥。可薇草怎么能吃得饱呢?所以,后来两个人都被饿死了。

伯夷和叔齐虽然死了,但是他们两个人却成了美好坚定的节操的代称。

在这个秋天的傍晚,王绩想到了他们,他想: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的位置也许就是和伯夷、叔齐一样,做一个内心坚定、品德高尚的读书人吧。

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后人把这首诗称为唐诗的开篇之作,因为它不仅在思想感情上,更在诗歌体裁上为唐诗打开了大门。所以,人们也把王绩看作唐代的第一位诗人。

王绩为唐诗打开了大门,一代代伟大的诗人就此开始登场。不过别着急,这时候还是初唐,李白、杜甫等人还没出生呢。那么,在初唐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呢?

初唐最著名的当数“初唐四杰”,而“初唐四杰”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绩的侄孙——王勃。

小贴士

王绩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你知道什么叫律诗吗?

《野望》一诗共八句,每句五字,古人把每个字称为“一言”,所以这种诗就叫五言诗。中国古代诗歌,最早是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之后是以《楚辞》为代表的六言诗,汉魏、南北朝则以五言诗为主,这些诗歌在音韵、词性、句法上都有严格的要求。而这首《野望》,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句式相同、词性一致,形成了严格的对仗,第五句和第六句也对仗。唐诗每两句称为“一联”,这种对仗的联就称为“对联”;其他没有对仗的,如第一联和第四联,就称为“散联”。每联末尾一个字称为“韵脚”,就是必须押韵的字,按照这种方式组织起来的诗歌,就叫“五言四韵诗”,后来称为“五言律诗”。而王绩这首诗,被公认为唐代最早的五言律诗。

08

李白“诗仙”的名号是谁起的?金龟换酒的故事讲的是什么?

我们在小学课本里都学过这首诗: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前言/序言

给孩子他们喜欢的唐诗

有些事情其实非常简单,只不过我们一直没想到可以这么做。

我意识到这一点是在十年前,天天刚刚五岁的时候。

天天是我的儿子,和几乎所有的五岁男孩一样,天天喜欢听故事。那时,一到睡觉时间,他就自己去洗漱,之后上床、关灯,然后开始呼唤:“爸爸,该讲故事了。”

那时候,每天晚上我都要给他讲睡前故事,诸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但是我对幼教不熟悉,故事又都是在关灯之后讲的,所以,每次我都得先“备课”。可是有一天,我忘记“备课”了。直到天天躺在床上叫我讲故事时,我才想起今天的功课还没完成。

忐忑地走进孩子的卧室,斜靠在他旁边,我决定“忽悠”一下孩子。于是我对他说:

“今天我们不讲童话故事,爸爸给你讲一种新的故事,好吗?”

孩子很好奇:

“什么故事?”

“爸爸给你讲诗词故事。”

“好听吗?”

“当然好听。”

“那好吧。”

得到“恩准”,我松了口气——童话咱不熟,唐诗宋词肚子里还是有几首的。于是,我们的第一次睡前诗词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今天我们讲什么呢?”天天问。

“我们讲白居易的一首诗好吗?”

“白居易是大诗人!”

“是啊!不过今天我们讲的不是你以前听过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我们讲《问刘十九》,好吗?”

“好!”

我靠在天天身边,开始讲: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为人正直,皇帝很赏识他,封他左拾遗的官职。可是后来,白居易因为得罪了权贵,被贬到江州当司马。”

“江州是什么?”

天天是每一个细节都要弄清楚的孩子。

“是一个地方。”

“司马呢?”

“是一个小官。”

“哦。”

“江州很小、很穷,人也很少,但是人们听说大诗人白居易来了,都很高兴,也都很喜欢他。因此,白居易在江州也交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刘十九。有一天,和现在一样,是一个很冷的冬天,马上就要下雪了,白居易坐在家里,想:这么冷的天,干什么好呢?干脆喝酒吧!”

“古人就喜欢喝酒。”天天很老练地作出了总结。

“是的,”我笑着说,“不过古代的酒是用粮食酿成的,刚酿出来的时候,上面浮着一层细小的、绿色的泡沫,就好像小蚂蚁一样,特别可爱。而且古代人冬天喝酒的时候都要用火炉温一下。”

“这样就不会感冒了。”天天从医学角度进行了解释。

“对。”我又笑了。

“但是一个人喝酒很寂寞,如果能请朋友一起来喝就好了。要请谁呢?”

“请刘十九!”天天替古人作出了选择。

“对!于是,白居易就给刘十九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喝酒。白居易是诗人,所以,他的信也是用诗来写的。”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刚酿出来的酒啊,上面浮着绿色的泡沫,像小蚂蚁一样,真好看。红泥做成的小火炉烧得正旺。天晚了,马上要下雪了,你能来跟我喝一杯吗?”

“‘无’是什么意思?”

“‘无’相当于‘好不好’,‘能饮一杯无’就是‘能不能来喝一杯’的意思。”

天天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开始评论:

“诗人写信都用诗写,真好玩。后来呢?”

我愣了一下,诗里面没有写后来怎样,但是为了满足天天的好奇心,只好杜撰:

“后来啊,刘十九看到白居易的这封信,心里十分高兴,马上就到了白居易的家里,两个人围着火炉一起聊天、喝酒,开心极了。然后就完了。”

第二天,我早早地“备课”,准备继续给天天讲童话故事,谁知道小家伙不干了:

“我想听诗词故事,你还是给我讲诗词故事吧!”

于是,讲诗词故事由救急变成了新常态。

最开始,我给天天讲诗词故事采用的都是“背景+释义”的方法。这种方式固然简单,但相对来说,内容上也单薄一些,讲多了,天天也有些厌倦了。怎么才能像真正地讲故事那样给孩子讲诗词,让孩子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更好地理解诗词呢?我想到了诗话和词话。

诗话是中国古代评论诗歌、诗人、诗派,记录诗人议论、事迹的著作。我国最早的诗话是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不过,相当一部分诗话侧重于诗歌评论,对父母给孩子讲诗词作用有限,因此我选择的主要是有作者介绍以及故事情节的诗话,比如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以及元代孟棨(qǐ)的《本事诗》。词话与诗话一样,大部分侧重于对词的艺术特点的评介,所以,我主要使用的是我当年邮购的一本《词林纪事》。

可能很多父母对这几本书都比较陌生,但是我们知道的很多诗人的故事其实都是从这几本书里摘录出来的,比如陈子昂摔琴扬名、骆宾王点拨宋之问、钱起遇“仙”得诗、徐德言破镜重圆、顾况赏识白居易、贺知章金龟换酒等。而且现在的很多成人诗歌读本也收入了这些故事,如韩欣主编的《唐诗地图》、孙涛编著的“同一首诗”系列以及拙著《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这些书将诗话中的文言文故事翻译成了现代文,很容易阅读,实在是父母陪孩子读古典诗歌很好的参考资料。

此外,还有一些诗话记录了诗人们的交往,这些故事将那些原本在孩子们头脑里互相孤立的诗人串联了起来,不仅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诗歌的创作缘由,还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历史文化知识储备,可谓一举两得。

那时,每次我讲完故事,总是回到书房,把刚才讲的故事录进电脑。后来天天知道了,就吵着也要看。那时候他还不怎么认字,就叫我给他读。再后来,每次讲完故事,他总要提醒我:

“爸爸,你记得要录下来哦。”

感谢天天的提醒,给他讲的绝大部分诗词故事我都做了记录。而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前面也说了,我们的诗词故事都是在黑暗中讲的,最多第二天他在电脑上再看一遍,我从来没有要求他背诵任何诗。可是不久之后,我惊讶地发觉,我给他讲过的诗词他基本上都会背诵!我问他怎么背熟的,他奇怪地看了我一眼,说:

“你讲了故事,我当然就会背诵了啊!”

天天在上小学的时候,古典诗词的积累量已经相当于高中生的水平了。更重要的是,小小的睡前故事培养了他对诗词的浓厚兴趣,使得他在这方面的领悟也明显强于其他孩子。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得飞快。十年前吵着要爸爸讲诗词故事的小男孩现在已经上高中了,身高一米八几,都超过我了。但是,每每提起小时候讲诗词故事的事情,我俩心里满满的都是温馨。

鹭江出版社的董曦阳知道了我和天天的故事,建议我写一本专门给小朋友讲唐诗故事的书。我想也好,虽然我自己的儿子长大了,但是能把我的经验与其他的父母共享,给他们以启发和帮助,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以我的《在唐诗里孤独漫步》(鹭江出版社2015年出版)为蓝本,以小学生和初中生为对象,修改了文字风格,并针对小读者们的认知特点加入了一些新内容,写了这本书。这本书既可以孩子独立阅读,也可以作为父母与孩子亲子共读的资料。我希望所有的父母与自己的孩子都能拥有那样美好的时光:在静静的夜里,孩子听着爸爸或者妈妈给自己讲那些美丽的诗词,讲那些有趣的诗人、有趣的故事。这样的童年,是美好的;这样的陪伴,更是美好的。

感谢鹭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读者,感谢童年,感谢成长,感谢所有心灵如水一般明净的孩子。

夏昆

2017年8月30日



《诗韵童心:穿越古今的唐诗之旅》 内容梗概: 《诗韵童心:穿越古今的唐诗之旅》是一本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唐诗鉴赏与解读读物,旨在打破传统唐诗教学的枯燥模式,以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孩子们走进唐诗的璀璨世界。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诗歌,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章节结构和多角度的解读,让孩子们在理解诗歌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更能体会其背后蕴含的情感、意境、历史文化以及作者的心路历程。 本书的开篇,便以“诗意的种子:唐诗初体验”为题,选取了如《静夜思》、《悯农》等脍炙人口、意境浅显的诗歌,为孩子们播下诗歌的种子。在这一部分,我们不求深度,但求启蒙,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场景还原,让孩子们对唐诗产生亲切感和好奇心。例如,在解读《静夜思》时,我们会引导孩子们想象李白在月光下思念家乡的场景,体味那份淡淡的乡愁;在讲述《悯农》时,我们会结合古代农耕生活的画面,让孩子们理解“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随着孩子们的兴趣逐渐被激发,《诗韵童心》将进入“诗心冶炼:情感与意境的探索”。这一部分将聚焦唐诗中丰富的情感表达,如友情、亲情、思念、离愁、豪情壮志等。我们将选取不同诗人、不同主题的诗歌进行对比解读,例如,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高适的《别董大》进行对比,分析送别诗中虽有离愁,却更多地体现了豁达与祝福;将李白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与杜甫的“昔年十四五,吏中破我瓜”进行对比,探讨诗歌中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我们也将深入挖掘诗歌的意境之美,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帮助孩子们理解诗歌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情感,营造独特的艺术氛围。 “诗魂穿越:历史与文化的对话”是本书的核心章节之一。唐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唐代社会风貌、历史事件、哲学思想的缩影。本部分将带领孩子们走进唐代的长安城,感受盛唐的繁华与开放;了解安史之乱的烽火,体会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探寻佛教、道教等思想对唐诗的影响。我们会选取与特定历史事件相关的诗歌,如岑参的边塞诗,展现边疆的壮丽与战士的豪情;选取描绘宫廷生活的诗歌,让孩子们一窥唐代皇室的日常;选取表达民生疾苦的诗歌,引导孩子们关注社会现实。通过这些解读,孩子们将不再孤立地看待诗歌,而是能将其置于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理解,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认知。 “诗情万种:名家风采与时代印记”将为孩子们逐一介绍唐代最杰出的诗人及其代表作品。我们将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等大家入手,深入剖析他们的诗歌风格、人生经历及其在唐诗史上的地位。例如,在介绍李白时,我们会重点解读他浪漫主义的诗风,如《将进酒》、《行路难》等,让孩子们感受其奔放不羁的个性;在介绍杜甫时,我们会展现他现实主义的创作,如“三吏”、“三别”,体会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此外,我们还将适当介绍其他重要的诗人,如孟浩然、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展现唐代诗歌的多元化与辉煌。 “诗韵万象:生活中的唐诗智慧”旨在将唐诗的智慧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我们会选取与四季变化、自然风光、人生哲理相关的诗歌,引导孩子们发现身边的诗意。例如,在春天,我们可以一起欣赏“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在夏天,我们可以品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领略夏日的荷风;在秋天,我们可以诵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体会秋天的萧瑟与壮阔;在冬天,我们可以吟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感受冬天的寂静与纯净。同时,我们也将从诗歌中提炼出关于感恩、惜时、友爱、勇敢等人生哲理,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增强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诗绘童年:图文并茂的阅读体验”将通过精美的插画、漫画、历史图片等视觉元素,将抽象的诗歌意境具象化。每一首诗歌都将配有与之相符的艺术插画,让孩子们在阅读时能够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诗歌描绘的世界。例如,在解读描写山水的诗歌时,我们会配以水墨画风格的插图;在解读描写战争的诗歌时,我们会配以写实的场景图;在介绍诗人时,我们会配以他们的画像和生活场景图。 本书还特别设置了“诗话长廊:问答互动与拓展阅读”栏目。在每个章节的末尾,都会有一些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孩子们思考和讨论,例如“你最喜欢《静夜思》中的哪一句诗?为什么?”“如果让你来给这首诗配画,你会怎么画?”“你认为诗人为什么会写下这首诗?”此外,还会提供一些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唐代的生活趣事、相关历史故事、其他朝代的诗歌等,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诗韵童心:穿越古今的唐诗之旅》相信,通过这样一套系统而又充满趣味性的解读,孩子们不仅能够掌握大量的唐诗名篇,更能培养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诗歌的智慧滋养他们的心灵,陪伴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在领略古人情怀的同时,也拥有更加丰富和美好的童年。本书旨在成为孩子们进入唐诗世界的第一本,也是最值得信赖的启蒙之书。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次翻开这本《给孩子读唐诗》,就被它温润的封面设计吸引了。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插图,也没有刻意卖弄的文字,只是一张淡淡的水墨山水,仿佛一幅静谧的山居图,让人心生安宁。书页的纸张质感非常好,有点像那种老旧的书籍,摸上去温厚而富有弹性,翻动时会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的触感。我试着读了几首诗,那些熟悉的文字在指尖流淌,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编者的选诗很有考量,并没有一味地追求名篇,而是挑选了一些意境优美、语言朴实的诗歌,更适合孩子理解和感受。比如那些描绘田园风光、儿童生活、或是抒发淡淡离愁别绪的诗句,读起来格外亲切,也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而且,每一首诗的排版都很舒服,字的大小适中,行距也留得恰到好处,即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诗句下方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诗,没有进行大段的白话翻译,而是用了一些简练的注释,点出一些生僻字词的含义,以及诗歌的大意。这种方式既保留了古诗的韵味,又不会让孩子望文生义,而是引导他们去体会诗歌本身的美感,去感受诗人当时的情境。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风景。

评分

我购买《给孩子读唐诗》这本书,是抱着一种尝试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同类书籍实在太多了,很难找到一本真正让我觉得满意的。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它的整体风格非常沉静而内敛,没有浮夸的宣传语,也没有过度渲染。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字体都恰到好处,给人一种非常舒适的阅读体验。我最欣赏的是它对诗歌的选择和编排。作者并没有仅仅选取那些家喻户晓的“名篇”,而是精心挑选了一些更富有生活气息、更贴近孩子情感的诗歌,比如描绘自然风光、讲述友情亲情的片段。而且,每首诗的后面都配有简洁而富有启发性的解读,这种解读不是简单的释义,而是更侧重于引导孩子去体会诗歌的意境,去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比如,在解读“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时,并没有长篇大论地分析其政治抱负,而是着重描绘了年轻诗人那种初入仕途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解读方式,让孩子在理解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力量。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它没有刻意去“教导”,而是通过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孩子的心灵。

评分

对于一个本身就热爱唐诗,但又苦于找不到一本真正能打动我,并且适合与孩子分享的读物的家长来说,《给孩子读唐诗》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儿童诗集,但要么过于简单,缺乏深度,要么就是硬塞了很多“教育意义”,读起来一点都不诗意。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选的诗歌,大部分都是我心中那些温婉、含蓄、意境悠远的经典,比如李白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甚至是白居易那充满生活气息的《钱塘湖春行》。这些诗句,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思,不需要过度的解读,孩子们自然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一些意象的解读,比如“明月”在唐诗中常常是思乡、团圆的象征,而“流水”则常常代表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书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这些,而是通过引导性的问题,或者旁征博引的故事,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和发现。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比直接灌输要有效得多。而且,这本书在装帧设计上也非常用心,没有多余的装饰,一切都服务于文字本身,让阅读体验回归纯粹。

评分

这本《给孩子读唐诗》的出现,让我对“给孩子读什么诗”这个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觉得,给孩子读唐诗,不仅仅是让他们记住几首诗,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诗句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每一首诗后面都附带了详细的赏析,但这种赏析并非是枯燥的学术论述,而是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展开。赏析者像是和家长朋友们在闲聊,用生活化的语言,把诗歌背后的故事、诗人的情感、当时的社会背景娓娓道来。我记得读到《静夜思》的那段赏析,作者并没有像许多人一样简单解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是深入地挖掘了李白作为一个游子,在异乡深夜触景生情的那种复杂的心绪。这种解读方式,既让孩子理解了诗句的表面意思,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学会共情。另外,这本书还很有趣地引入了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习俗,比如讲到王维的诗,会顺带介绍一些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讲到边塞诗,会聊聊唐朝的边疆风貌。这些附加的内容,就像是给诗歌插上了翅膀,让孩子们在诗意的世界里,也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

评分

作为一名陪读家长,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点燃孩子对古诗词兴趣的书,《给孩子读唐诗》可以说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购书体验。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每一页都围绕着一首诗展开,前面是诗句,后面是相关的背景介绍和浅显易懂的解读。重点是,这本书的解读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用非常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挖掘诗歌的情感。我记得读到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时,作者就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绘秋日山林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当时那种沉醉其中的美好心情。这种解读方式,一下子就把孩子们拉近了诗歌的意境,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而且,书中还加入了一些与诗歌创作相关的趣闻轶事,比如苏轼曾经因为一首诗被罚款,或者李白写诗时的“酒兴”。这些小故事,让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古诗,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人情味。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用讲故事的方式,一点一点地引导孩子走进唐诗的世界,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这些古老的文字。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