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光编著的《基本乐理简明教程》是一门系统 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整个音乐教育 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专为音乐院校演 奏、演唱系科的学生编写的。其他系科、音乐团体、 以及广大音乐爱好者采用本教程时,根据不同专业、 对象、水平、目的进行适当的增删是必要的。学习基 本乐理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以我国传统的民族、民 间和古典音乐为范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指导 我们现今的艺术实践,这样才能学得活,领会得深, 记得住,用得上。基本乐理虽说是一门音乐理论课, 但在技能的掌握上要求具有一定的熟练程序。因此, 在书面、口答、钢琴练习时,必须有一定量的保证。
本书在章节划分、次序编排、理论阐述等方面,都作 了一些新的探求。
**章 乐音体系
**节 什么是音
第二节 音的性质
第三节 乐音与噪音
第四节 乐音体系 音级 音列 全音 半音
第五节 音名
第六节 音组
第七节 标准音和中央C
第八节 十二平均律 等音
第九节 复合音 分音列 基音 泛音
第十节 音域和音区
第二章 五线谱
**节 记谱法
第二节 音符与休止符
第三节 增长基本音符和休止符时值的记号
第四节 五线谱
第五节 谱号
第六节 变音记号
第七节 音符与休止符的正确写法
第八节 省略记号
第九节 演奏法方面的记号
第三章 节奏节拍
**节 节奏与节拍
第二节 各种拍子
第三节 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第四节 音乐进行的速度
第五节 节拍中的强弱关系在节奏中的体现
第六节 切分音
第七节 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
第四章 音程
**节 什么是音程
第二节 音程的名称与标记
第三节 单音程与复音程
第四节 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第五节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第六节 音程的转位
第七节 等音程
第五章 和弦
**节 什么是和弦
第二节 三和弦
第三节 七和弦
第四节 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
第五节 等和弦
第六节 构成和识别和弦的方法
第六章 调及调关系
**节 什么是调
第二节 升号调与降号调
第三节 等音调
第四节 调的五度循环及调关系
第七章 调式
**节 调式 调性 主音 音阶
第二节 大调式
第三节 小调式
第四节 五声调式
第五节 调与调式
第六节 关系大小调 同宫系统
第七节 同主音调
第八节 等音调式
第九节 如何确定调式
第八章 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
**节 调式中的音程
第二节 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第三节 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第四节 如何确定一个音程可能属于哪些调式
第五节 音程在音乐表现中的应用
第六节 调式中的和弦及其标记
第七节 属七、导七及其解决
第八节 如何确定一个和弦可能属于哪些大小调
第九节 和弦在音乐表现中的应用
第九章 转调
**节 什么是转调
第二节 转调的意义
第三节 转调的类别
第四节 近关系调中的各调式
第十章 调式变音及半音音阶
**节 调式变音
第二节 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第三节 半音音阶
第十一章 移调
**节 移调及其应用
第二节 移调的方法
第十二章 装饰音
**节 什么是装饰音
第二节 倚音
第三节 回音
第四节 波音
第五节 颤音
第十三章 关于旋律的基本知识
**节 什么是旋律
第二节 旋律发展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旋律进行的方向及高潮
第四节 旋律的分段
第五节 乐曲的基本形式
我一直是个对音乐充满好奇的人,但又苦于找不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去深入了解。市面上的乐理书籍大多要么过于晦涩,要么过于简略,很难让我找到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填补了我的一个空白。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字句句都透露着作者的用心。它没有把乐理当作一种高深的学问来讲述,而是把它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任何人理解和掌握的工具。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音程和和弦的时候,会结合很多大家熟悉的歌曲来举例,这样一来,那些原本可能让人觉得枯燥的理论,就变得生动有趣了。我甚至能在听到某些歌曲的时候,立刻联想到书中讲到的某个和弦进行。书中的插图也极具匠心,它们不仅清晰地展示了乐谱的结构,还巧妙地将抽象的乐理概念可视化,让我能够更直观地去理解。我之前一直觉得学乐理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规则,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乐理也可以是一种“玩”出来的学问。它鼓励读者去探索,去发现,去用自己的耳朵去感受音乐的奥秘。
评分我是一个从零开始学习乐理的人,之前对音乐只有模糊的感知,但对它的内在结构却一无所知。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它的讲解方式非常系统化,从最基础的音高、节奏开始,一步步地深入到和弦、调式等更复杂的概念。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于每一个概念的解释都力求清晰易懂,即使是像“减七和弦”这样听起来就让人头疼的术语,在书中也得到了非常巧妙的解释。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和弦的构成和变化时,会使用大量的图表和乐谱示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不同音符是如何组合成和谐的声音的。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那种冰冷、机械的学术气息,读起来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音乐老师在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它不仅教给我“是什么”,更告诉我“为什么”,让我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乐理背后的逻辑。我之前一直觉得学习乐理很枯燥,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理解乐理可以这么有趣,这么有成就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初看上去是那种简洁大方的风格,但仔细一看,封面上的各种符号和线条组合又暗示着一种深邃的音乐知识。我一直对乐理抱有敬畏之心,总觉得那是音乐的骨架,但又常常被那些复杂的术语和公式吓退。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希望它能用一种更易懂的方式打开乐理的大门。读了开头几页,我发现它并没有直接扑面而来一堆理论,而是从一些非常基础的概念入手,比如音高、节奏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的一些音乐元素。它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乐理概念具象化,让我这个初学者不至于一头雾水。而且,书里的插图也恰到好处,清晰地展示了音符的排列、节奏的划分,以及一些和弦的构成。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一些和弦进行的时候,会举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旋律片段作为例子,这样一来,理论就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和实际听到的音乐联系了起来,感觉非常亲切。我感觉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循序渐进,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而且会反复强调一些关键的概念,直到你真正理解为止。我之前学过一些断断续续的乐理,但总感觉学而不精,这本书的系统性让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
评分我一直是个音乐爱好者,但对于“乐理”这两个字,总觉得有点高高在上,像是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触及的领域。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乐理也可以这么有趣,这么贴近生活。这本书的作者像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一种非常耐心和幽默的口吻,一步步地引导我走进乐理的世界。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乐理书,一上来就抛出大量的理论公式,而是从最基本的“声音”开始讲起,什么是音高,什么是节奏,什么是音色,这些概念在书中得到了非常清晰的阐释。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用了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音程和和弦。比如,它把不同的音程比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些亲近,有些疏远,而和弦则像是几个人一起唱歌,他们的声音组合在一起会产生不同的“味道”。这种生动的讲解方式,让我瞬间就对那些抽象的理论产生了兴趣。而且,书中的插图也非常有用,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示意图,而是能够直观地展示乐谱的构成、音程的视觉关系,甚至是不同调式之间的联系。我一直觉得学习乐理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在讲解完一些理论后,会立刻给出相应的乐谱片段,让我可以边学边听,边学边弹。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并不高,因为市面上乐理类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写得枯燥乏味,要么就是过于学术化,普通人根本看不懂。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惊喜。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一些相对复杂的概念,作者也能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比如,它在讲解节奏的时候,会用我们走路的步伐、心跳的声音来类比,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节奏感的核心。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文字大小适中,留白也恰到好处,读起来一点也不费眼。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在每个章节的末尾都会有一些小练习,这些练习题并不难,但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巩固刚刚学到的知识。我做完这些练习,感觉自己对乐理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我之前一直觉得乐理是学音乐的“必修课”,但好像离我这个普通听众有点远。但这本书让我发现,乐理其实离我们生活很近,理解它能让我们更好地欣赏音乐,甚至激发我们自己创作的灵感。我是一个喜欢在家弹弹吉他的人,这本书让我对和弦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现在我弹奏的时候,能更自觉地去思考和弦的走向和色彩,音乐感觉也变得更丰富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