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组织南方八省师范大学编写的心理学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本书从测量学基本原理、测验编制技术、知名测验性能三个方面总结前人所编教材的经验,力求反映测量研究领域的当代特色。本书既可作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专业的测量课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心理咨询、考试评价、人员测评等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戴海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曾任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测量分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测量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心理学教材多部,教材被多所院校采用。
张锋,浙江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宁波大学心理学教授(二级)。曾任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心理学学科负责人;现任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心理学学科负责人。2012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高校优秀教师称号。长期从事基础及应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格心理及应用,其特殊人群(海洛因戒除者、病理性网络使用者等)心理与行为问题研究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
目录
第四版前言
编写说明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第二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简史
第三章 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
第四章 测量信度
第五章 测量效度
……
第十七章 测量理论与应用的新发展
附录一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
附录二 心理测验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
附表一 正态分布表
附表二 t分布检验临界值表
附表三 积差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表
参考文献
这本《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简直是我的救星!之前看其他教材,总是觉得枯燥乏味,概念一大堆,但实际应用却摸不着头脑。翻开这本书,立刻就被它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讲解吸引了。特别是关于信度效度那一章,作者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让我这个对统计一直感到头疼的人,竟然也能理解得七七八八。不像有些书,上来就给你一堆公式和术语,看得人云里雾里。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以及“怎么用”。每个测量方法的介绍,都紧密联系着实际的教育和心理学研究场景,让我觉得这些知识是有生命力的,不是死记硬背的条条框框。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很多案例分析,这些案例都非常贴近我们学习和未来可能遇到的工作内容,让我能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经典测量工具时,会追溯其发展历程,介绍其优缺点,这让我对这些工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容易在实际应用中做出选择。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心理与教育测量这门学科的兴趣大大提升,也为我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阅读《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启发。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心理测量方面的书籍,但很多都侧重于理论的阐述,缺乏对实际操作的指导,有时甚至会觉得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兴趣。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在理论深度上毫不含糊,但又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统计概念,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和实例,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我尤其欣赏它对测量误差来源的深入剖析,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和减小这些误差,这对于我们今后进行严谨的心理研究至关重要。书中关于不同类型测量工具的介绍,也让我对如何选择、编制和评价测量工具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引导我学会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各种测量结果,去思考其背后的科学依据。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求,更激发了我对心理测量领域更深入的探索欲望。
评分我之前一直为312学硕考试的心理测量部分而苦恼,感觉资料太多,不知道从何下手。偶然间听同学推荐了这本《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有条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理论,层层递进,一点点地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而是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中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设计得既有代表性,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有效地检验我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这些习题的难度和题型都非常符合312考试的要求,很多知识点在考试中都以类似的形式出现。我花了不少时间做习题,反复琢磨解析,感觉自己的解题思路清晰了很多,也掌握了许多解题技巧。这本书让我不再感到迷茫,而是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和高效的学习方法。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我一步步攻克难关。对于备考312学硕的同学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神器,强烈推荐!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这种标签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认为可能只是学术界的一种标志。但是,当我真正翻阅这本《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后,我才明白它背后的意义。这本书在内容上非常系统和全面,涵盖了心理与教育测量领域的核心知识点,而且更新及时,符合当前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理论讲解的同时,非常注重培养读者的实践能力。书中提供了许多实际的应用案例,让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如何编制一份有效的问卷时,它不仅列出了步骤,还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了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陷阱。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指导我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测量工作者的实操指南。它的逻辑清晰,结构严谨,每一章都像是为前一章打基础,又为后一章做铺垫,整体性非常强。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心理测量这门学科的学生,这本书无疑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选择。
评分我本来对心理与教育测量这门课抱有一种“听天书”的心态,觉得里面充斥着各种统计公式和复杂的概念,自己可能永远也学不会。直到我遇到了这本《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我的看法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聊天一样,娓娓道来,一点点地消除了我对这门学科的恐惧感。作者在解释一些高深的理论时,会用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把信度比作一把尺子的稳定性,把效度比作这把尺子是否真的在测量它应该测量的长度,这样的类比让我瞬间就茅塞顿开,理解了很多以前难以理解的概念。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人性化,重点内容会有突出显示,公式也会有详细的解释,让我能够清晰地把握知识的重点。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作者对初学者的关怀,会提前提醒读者注意一些容易混淆的地方,并给出避免错误的建议。这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而是有人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心理测量也可以如此有趣和易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