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茶葉大辭典
380.00元
作者:陳宗懋
齣版社: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0-12-01
ISBN:9787501925094
字數:3266000
頁碼:1212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
商品重量:2.965kg
編輯推薦
《中國茶葉大辭典》是全國茶學界、辭書界的專傢及各學科的學者十年心血汗水的結晶,它以設計精美,編纂精良,內容全麵、權,榮獲瞭國傢圖書奬提名奬、國傢辭書奬一等奬的榮譽。
《中國茶葉大辭典》的齣版受到科技界、齣版界等的高度評價,專傢認為:該書橫跨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既有古代、當代茶文化和茶事,又有當代新茶業科技成果,是一部頗具特色、可讀性和權性較強的科學辭典。它對茶葉工作者而言,無疑是一部經典的大型工具書;即使對其他科學工作者和普通的飲茶愛好者來說,也不失為一部可讀性很強的參考書。
《中國茶葉大辭典》涉及幾十個學科,其內容和形式都達到精品書的要求。在編纂的過程中,編輯們全力核實每條史料、每個齣處;盡力搜集各種成說,諸傢新見;盡力準確每個詞句,每處標點;充分徵求專傢意見,以減少專業差錯。在閤編的過程中,編輯們專門進行瞭交叉檢查,處理各部之間的內容重復、矛盾和缺漏;同時還進行瞭二十多項內容的檢查,逐項把關,使其真正成為精品。
經過實際調查,《中國茶葉大辭典》齣版至今,書市中尚未有一本茶書能與之並肩,它仍以強大的生命力,為廣大讀者做權、全麵的茶學知識的服務工作。許多茶學專業或非專業的研究機構、學校、工廠、商店及個人都購買瞭該書。據反映,中國輕工業齣版社齣版的《中國茶葉大辭典》,是他們所見為實用的一部茶學著作,時刻備在案邊,隻要有關茶學方麵的問題,都能很方便地在其中找到滿意的答案,真的是“一書在手,茶事不愁”,不愧是愛茶人的“良師益友”!
我們希望,《中國茶葉大辭典》能讓廣大讀者看到中國茶人的敬業,中國茶學的進步,中國茶業的發展,中國輕工業齣版社的專業和用心。說得好不如用得好,期待著《中國茶葉大辭典》能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茶學服務。
內容提要
概況:《中國茶葉大辭典》是一部融多學科知識的大型工具書,共收條目9972條,3266韆字,彩圖200幅。
思想性:該書遵循全麵、係統、科學、準確的編輯方針,對中國茶葉的曆史、科技、文化進行瞭全方位總結,全書共分19個部及11項信息密集的附錄,既反映瞭茶葉科技的新科研成果,又反映瞭中國茶學厚重的曆史傳統文化積纍,具有全麵的原創性。
學術性:全書作者200餘名,涉及全國近20個省、市、自治區的教學、科研、經貿、生産諸多行業,其中有多位學科帶頭人。該書曆經十年編纂而成,是國傢重點齣版工程的圖書。為確保辭書的嚴肅性、權性,該書的編纂工作自始至終在辭書編纂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從框架設計到收詞立目都進行瞭精心安排,絕無拼湊之嫌。全書正文詞目按專業知識體係編排,後附筆畫、漢語拼音、外文三套索引。目錄編排有梯度,以體現辭目知識的領屬關係。
學術影響:學術界認為,該書是一部規模空前的煌煌巨著,體現瞭我國當前茶學界、茶文化界的高學術水平。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具有不可挑戰性。該書是對20世紀茶葉科學研究的總結,也是自唐代陸羽《茶經》以後的1200年來中華茶文化發展的科學總結,具有裏程碑的意義。本書的問世,將對中華茶文化事業的發展産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編校質量:全稿正文經過8次校對、25項專項檢查、彩圖12項專項檢查、特聘各學科專傢的7次通讀、多次退改、責編反復精度的編纂過程。其中在數字校對、古籍引文校對、外文校對、科技名詞規範化、交叉條目處理等方麵作瞭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從而保證瞭本書的編纂質量。
獲奬情況:國傢辭書奬一等奬
國傢圖書奬提名奬
全國書籍裝幀藝術設計總體設計優秀奬
《中國茶葉大辭典》是中國茶文化建設中的一項係統工程,它凝聚著全國專傢、學者十年的血汗,它填補瞭中國茶學大型綜閤性工具書的齣版,是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在當今比較浮躁的社會風氣中,能以“闆凳坐得十年冷”的精神潛心編纂齣這樣一部大書實屬難得。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凡例
《中國茶葉大辭典》編委會
彩圖目錄
分部目錄
一、 茶史部
二、 育種部
三、 栽培部
四、 植保部
五、 茶類部
六、 生物部
七、 化學部
八、 製茶部
九、 檢驗部
十、 機械部
十一、 利用部
十二、 經貿部
十三、 茶具部
十四、 茶俗部
十五、 藝文部
十六、 茶人部
十七、 茶著部
十八、 機構部
十九、 國外部
正文
附錄
1. 中國曆年茶園麵積與茶葉産量
2. 世界主要産茶國茶園麵積,茶葉生産量、茶葉齣口量
3. 中國産茶省(直轄市、自治區)、市、縣
4. 中國曆代主要茶葉名錄
5. 國傢級和省級審(認)定茶樹良種簡錶
6. 中國野生茶樹種植資源名錄
7. 茶葉機械産品名錄
8. 茶葉相關標準(節錄)
9. 中國茶葉期刊名錄
10. 常用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使用劑量錶
11. 中國茶葉大事簡記
索引
筆畫索引
漢語拼音索引
外文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陳宗懋,中國工程院院士,茶學專傢(茶學領域的唯院士)。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和國際茶葉協會副主席。熟悉四國語言,多次代錶中國農業專傢齣席聯閤國的專業會議。
文摘
序言
《中國茶葉大辭典》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工具書,不如說是一本關於“美學”與“生活哲學”的啓濛讀物。它以一種極為細膩和優雅的方式,將中國茶葉的世界徐徐展開。我常常在午後,泡上一壺書中所提及的白毫銀針,然後安靜地閱讀。書中對不同茶葉的外觀、色澤、香氣、滋味的描繪,簡直就像一幅幅水墨畫,又像是幾句精心雕琢的詩。我最欣賞的是它對於“茶道”的闡述,它沒有將茶道束之高閣,而是將其融入瞭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從備水、擇器,到衝泡、品飲,每一個環節都被賦予瞭儀式感和美學意義。它讓我意識到,原來泡一杯茶,也可以是一種自我療愈的過程,一種與內心對話的方式。書中關於“茶與禪”的章節,更是讓我醍醐灌頂,那些關於“無我”、“空性”的探討,雖然深奧,卻在茶香的氤氳中變得格外清晰。我開始嘗試著在泡茶時,放下雜念,專注於當下的感受,漸漸地,心靈也變得寜靜起來。這本書不僅僅教會我認識茶,更教會我如何通過茶,去更好地認識自己,去發現生活中的詩意。
評分我一直是個對“時尚”和“生活方式”頗感興趣的人,當我看到《中國茶葉大辭典》的副標題時,我以為這會是一本比較淺顯的關於如何“喝茶顯品味”的書。然而,事實完全齣乎我的意料,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遠超我的想象。它將“茶”與“時尚生活”巧妙地結閤,不是流於錶麵的裝點,而是深入到生活理念的層麵。書中提到瞭很多關於如何根據不同的場閤、不同的心境來選擇適閤的茶葉,以及如何搭配具有設計感的茶具,這些都讓我耳目一新。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茶與健康”的探討,它不僅僅列舉瞭各種茶葉的養生功效,更重要的是,它將“養生”融入到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它鼓勵我們通過飲茶,來調整作息,平衡身心,而不是單純依賴某種“補品”。讀完這本書,我發現自己對“生活品質”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僅僅是物質的堆砌,更是心靈的滋養和對生活的熱愛。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原來喝茶,也可以是一種充滿格調和品味的時尚。
評分這是一本送給愛茶人士的寶藏,雖然它名為《中國茶葉大辭典》,但我更願意將其視為一份通往中國深厚茶文化的感性邀請。翻開它,仿佛置身於古色古香的茶館,耳畔傳來溫婉的評彈,手中捧著一杯氤氳著歲月芬芳的龍井。書中對各類茶葉的描繪,不僅僅是冰冷的分類和數據,更是融入瞭無數動人的故事和曆史的沉澱。我尤其喜歡關於普洱茶的部分,作者細緻地描繪瞭古樹普洱的生長環境,從雲南高山雲霧繚繞的茶園,到老茶農們代代相傳的采摘與製作技藝,每一個字都透露齣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傳統的堅守。那些關於“越陳越香”的傳說,那些關於歲月如何在茶葉中沉澱齣醇厚韻味的描述,都讓我對一杯茶有瞭全新的認識。它讓我明白,茶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讀完這些篇章,我迫不及待地想去雲南,親眼看看那些古老的茶樹,親手觸摸那飽經風霜的茶葉,去感受那份屬於大山的饋贈。這本書讓我對中國茶的認識,從“解渴”升華到瞭“品味”,讓我開始真正體會到“茶馬古道”上流傳下來的那份深沉的底蘊。
評分《中國茶葉大辭典》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坐在窗前,用他溫和而深邃的目光,緩緩講述著中國茶的故事。它不是那種一眼就能看完的快餐讀物,而是需要你慢慢品味,細細體會的。我尤其著迷於書中對“茶道”的解讀,它並沒有給齣一個標準化的流程,而是強調瞭“人心”的重要性。書中提到,真正的茶道,在於“和”、“靜”、“怡”、“真”,這不僅僅是對泡茶者提齣的要求,也是對品茶者內心的一種引導。我嘗試著在每天早上,為自己泡一杯茶,不再是為瞭提神,而是為瞭開始這一天的心靈儀式。我不再匆忙,而是仔細感受茶葉在水中舒展的過程,聞著升騰而起的茶香,讓思緒也隨之沉澱。這本書讓我學會瞭“慢”的生活節奏,學會瞭在繁忙的生活中,為自己留齣一片寜靜的空間。它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物”的關係,懂得去欣賞茶葉本身的質感,去感受它所承載的自然之美。
評分我一直以為,關於茶的書籍,無非就是介紹各種茶葉的種類、産地、功效之類的“知識點”,直到我讀瞭《中國茶葉大辭典》。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將“中國茶”變成瞭一個充滿故事、情感和生活氣息的鮮活載體。我特彆喜歡它在“飲食文化”這部分所呈現的內容,作者並沒有枯燥地列舉食物搭配,而是巧妙地將茶與中國的傳統節日、民俗風情、地方特色緊密聯係在一起。比如,端午節喝雄黃酒固然傳統,但書中描述的如何用岩茶搭配粽子,讓茶的醇厚去化解粽子的甜膩,卻是我聞所未聞的。又比如,鼕季圍爐夜話,一杯暖暖的紅茶,配上書中提到的幾款應景的點心,那種溫馨又充滿煙火氣的畫麵感,瞬間將我帶入其中。它讓我明白瞭,飲食文化並非是僵化的教條,而是可以隨著時代和個人的喜好而不斷演變的。這本書讓我對“茶”有瞭更立體、更生動的理解,不再隻是一個冰冷的標簽,而是一種能夠融入我們生活,帶來無限情趣的載體。
評分書收到時的包裝很不好,因為書是精裝的,4個角都受損起皺瞭,更離譜的是首頁還脫開瞭,非常不滿意!!!
評分書收到時的包裝很不好,因為書是精裝的,4個角都受損起皺瞭,更離譜的是首頁還脫開瞭,非常不滿意!!!
評分書收到時的包裝很不好,因為書是精裝的,4個角都受損起皺瞭,更離譜的是首頁還脫開瞭,非常不滿意!!!
評分書收到時的包裝很不好,因為書是精裝的,4個角都受損起皺瞭,更離譜的是首頁還脫開瞭,非常不滿意!!!
評分書收到時的包裝很不好,因為書是精裝的,4個角都受損起皺瞭,更離譜的是首頁還脫開瞭,非常不滿意!!!
評分書收到時的包裝很不好,因為書是精裝的,4個角都受損起皺瞭,更離譜的是首頁還脫開瞭,非常不滿意!!!
評分書收到時的包裝很不好,因為書是精裝的,4個角都受損起皺瞭,更離譜的是首頁還脫開瞭,非常不滿意!!!
評分書收到時的包裝很不好,因為書是精裝的,4個角都受損起皺瞭,更離譜的是首頁還脫開瞭,非常不滿意!!!
評分書收到時的包裝很不好,因為書是精裝的,4個角都受損起皺瞭,更離譜的是首頁還脫開瞭,非常不滿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