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啓功詩詞日曆2018 | ||
| 定價 | 198.00 | |
| 齣版社 | 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
| 開本 | 32開 | |
| 作者 | 啓功先生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303229949 | |
| 重量 | ||
2018,農曆戊戌,北京師範大學齣版集團精編上市《2018啓功詩詞》日曆,將傳統文化的詩詞、書畫和啓功先生的筆墨手跡結閤編輯。
日曆每天的日期,選擇書法曆史上的名人字帖展示。每天選編一件啓功先生有關詩詞的書畫,作為欣賞主體,作品上全部真書行草字跡,都用印刷體注明排印,方便學習和欣賞。
日曆54周,選擇54個詞牌代錶,在一周的7天之內,展示詞牌名傢名作,並展示該詞牌各種變體,反應詩詞文化的精微豐富。
閤開兩頁為一天,閤理安排瞭空白便箋位置,以供記事和學習臨寫當頁法書。總之,將傳統文化的優美雅正,與日常工作的方便使用相結閤,相信是新一年的一個可心文具和稱心禮品。
《中國詩詞大會》評委康震教授
《百傢講壇》主講人李山教授
中央文史館館員趙仁珪教授
聯袂推薦
啓功先生是著名的書畫傢、教育傢、文物鑒賞傢和詩詞大傢,不僅精於傳統格律詩詞的創作,更在背詩、論詩、解詩、改詩等方麵堪稱獨絕。 《2018啓功詩詞日曆》以啓功自作詩詞和前賢詩句為主綫,將日曆日期與詩詞創作、書畫欣賞巧妙融閤,共收錄書法作品 269幅,繪畫作品 96幅,集中體現瞭啓功先生對詩詞格律的駕馭能力和對書畫創作的嫻熟技巧,使讀者在欣賞書畫的同時感受詩詞博大精深的魅力,是集實用性日曆與啓功先生詩書畫為一體的藝術珍品,值得品鑒和收藏。
啓功先生(1912-2005),字元白,又作元伯,北京人,滿族。著名教育傢、國學大師、古典文獻學傢、書畫傢、文物鑒定傢、詩人,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國傢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書法傢協會名譽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關於“啓功收藏”這個定位,我理解這可能是指這批作品的稀有性或者首次公開展示的意義。但作為讀者,我更關心的是,如果我購買瞭這本日曆,我能獲得什麼超越“看圖”的附加值?比如,日曆內是否附帶瞭一篇關於這批作品的導讀文章?或者,是否有關於啓功先生的書法或繪畫風格的簡要介紹,幫助初次接觸其藝術的讀者建立起初步的認知框架?一本有深度的藝術日曆,不應該隻是作品的展示櫥窗,更應該是藝術的“入門嚮導”。如果它能提供一些背景知識,讓我不僅能欣賞到“美”,還能理解到“為什麼美”,那它的收藏價值和教育意義就會大大提升。畢竟,我們期待的“收藏”不僅僅是擁有實物,更是對其中蘊含的文化信息和藝術精神的占有。如果隻是簡單地把圖片印上去,那它離真正的“收藏級”日曆還有一段距離。
評分這本《包郵 啓功詩詞日曆2018》裏提到瞭“書法作品269幅”和“繪畫作品96幅”,數量相當可觀,這讓人聯想到,它在內容排布上一定下瞭不少功夫。我比較好奇的是,這兩種藝術形式是如何穿插齣現的?是固定地“周一書法,周二繪畫”,還是根據內容主題來自然過渡?對於一本日曆而言,節奏感非常重要。如果連續齣現太多篇幅相近的書法作品,讀者的視覺焦點可能會趨於單一,從而降低瞭每日翻閱的新鮮感。而如果穿插瞭繪畫作品,就能形成一種張弛有度的美感,讓每日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立體。而且,269個書法作品,若都是詩詞,內容會不會顯得過於嚴肅?如果能有部分是啓功先生的題畫詩或者是一些日常的隨筆墨跡,那會更加生動有趣。這種內容編排的“配比”和“節奏”,是衡量一本精選集是否用心良苦的關鍵指標。
評分衝著啓功先生的名字去的,這位泰鬥級的書法大傢的作品,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一本“日曆”的價值,尤其是一本跨年的日曆,其內容的新鮮度和深挖的程度纔是關鍵。我比較好奇的是,這269幅詩詞書法,是否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篇佳作”,還是能看到一些先生較為少見的、更具生活氣息的作品?如果能配上一些簡短的題跋或創作背景的介紹,哪怕隻是寥寥數語,對於提升這本日曆的文化厚度都將是巨大的加分項。畢竟,收藏級作品的價值,不僅在於其技法的高超,更在於其背後所承載的文人情懷和時代印記。如果隻是簡單地羅列作品,那和購買一本畫冊無異。我更期待的是,這本日曆能夠像一位老友,每天陪伴我,通過這些精選的作品,讓我能窺見啓功先生不同時期、不同心境下的藝術軌跡。這種“日日有新知”的感覺,纔是收藏級日曆的靈魂所在,遠比“包郵”二字來得有吸引力。
評分從“實用性日曆”這個定位來看,我不得不關注它的裝訂和結構。2018年已經過去很久瞭,但如果以當時的角度來審視,一本能用一整年的工具,其耐用性至關重要。這本日曆是活頁的、還是膠裝的?如果是膠裝,經過一年的頻繁翻動和拉扯,邊角是否容易捲麯或脫落?啓功先生的作品是國寶級的,如果裝幀質量跟不上,那對作品本身也是一種潛在的損害。而且,對於日曆來說,背麵是否有足夠的留白空間供使用者記錄當日要事?如果背麵完全是印刷圖案,那它就徹底淪為瞭純粹的觀賞品,大大削弱瞭“實用”二字的份量。我希望齣版方在追求藝術展示的同時,能夠兼顧到日常生活的“磨損”和記錄的需求。畢竟,我們購買的不是一張張易碎的紙片,而是一個陪伴我們度過特定年份的“時間載體”。這種細節處理,往往決定瞭一本書籍的口碑和收藏價值的持久性。
評分這本《包郵 啓功詩詞日曆2018》的宣傳語著實吸引人,光是“啓功著”、“書法作品269幅”、“繪畫作品96幅”就讓人對它的藝術價值充滿期待。然而,作為一本號稱“實用性日曆”的齣版物,我更關注它在日常使用中的便利性和設計感。比如,日曆的紙張質感如何?書寫上去是否容易洇墨?翻頁的阻尼感是否順暢?畢竟,如果隻是把這些精美的藝術作品堆砌在一起,而忽略瞭作為“日曆”最基本的使用體驗,那它的實用價值就會大打摺扣。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掛在牆上欣賞的畫冊,而是能真正融入我2018年每一天的生活。比如,日期和節假日的標注是否清晰易讀,會不會因為版麵被書法和畫作擠壓得太小而影響查看?另外,269幅書法和96幅繪畫的搭配是否和諧?是按月份輪換,還是隨機分布?這種排版上的巧思,往往決定瞭一本日曆能否讓人愛不釋手,持續使用一整年而不生厭倦。如果設計得過於“滿”,讓人感到視覺疲勞,那即便內容再精彩,也難以成為每日的良伴。我非常期待看到這種藝術與實用的完美平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