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书名 | 政治传播简明原理 | ||
| 作者 | 荆学民 | ||
| 定价 | 68.00元 | ||
| ISBN号 | 9787565709333 | ||
| 出版社 | 中传媒大学出版社 | ||
| 出版日期 | 2015-01-01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重量:0.4 | |
| 版次:1 | 字数: | 页码: | |
| 插图 | |
| 目录 | |
| 内容提要 | |
| 本书主要从政治传播活动的基本结构、政治传播主体、政治传播内容、政治传播中介、政治传播客体、政治传播效应、政治传播形态几方面来研究探讨人类信仰的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和规律。对人类社会各种信仰领域和信仰现象以及人们对信仰的认识、思考、总结、概括进行科学的抽象、一般性的研究。本成果是学术界对于信仰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既有重大的“学科”建设拓新拓展意义,又有理论观点的学术创新意义。 |
| 编辑推荐 | |
| 作者介绍 | |
| 荆学民,男,1959年生,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中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传媒大学“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席专。 近年来先后主持并完成多个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专项、北京市社科研究规划项目、中广协社科研究项目。先后在人民出版社、中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传媒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多部;2008年转型致力于政治传播的研究,主编“中政治传播研究丛书”、《当代中政治传播研究巡检》,出版专著《政治传播活动论》。 在《中社会科学》、《求是》、《哲学研究》、《光明日报》、《文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现代传播》、《江海学刊》、《天津社会科学》等刊物共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 |
| 序言 | |
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既能满足学术研究者对系统性理论的需求,也能帮助那些希望提升自身传播能力的大众读者找到实用的方法论。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信息社会运作机制感到好奇的人,它无疑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优秀教材,为理解我们所处的复杂信息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很有条理,从宏观的传播模型讲起,逐步深入到具体的传播技巧和策略。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讨论信息流向和受众反应时,引入了许多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案例,这使得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我发现自己不仅在学习知识,更是在重新审视自己日常接触到的各种媒体信息,学会了如何更批判性地去看待它们。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于“效果”和“伦理”这两个议题的探讨。它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技术层面的讨论,而是深入挖掘了传播行为背后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考量。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传播的效率和速度,却忽略了其潜在的影响力。这本书提醒我们,强大的传播力量必须伴随着审慎的态度,这一点对于任何想进入相关行业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警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有设计感,色彩搭配沉稳又不失现代气息,拿到手里分量适中,纸张的质感也很不错,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之前在寻找关于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入门读物时,朋友极力推荐了它。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清晰的逻辑和流畅的文笔所吸引。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晦涩难懂,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和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层层剖析开来。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一次充满“顿悟”的旅程。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停下来回味一下,常常会发现自己之前对某个传播现象的理解存在偏差。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注重引导读者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灌输既定结论。这种启发式的写作风格,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积极参与探索的学习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