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重磅作品,坦陈自己对微软的灵魂!新技术驱动商业变革,价值才是企业未来的生命线!比尔?盖茨、钱颖一、沈向洋作序推荐!
互联网时代的霸主微软,曾经错失了一系列的创新机会。但是在智能时代,这家科技公司上演了一次出人意料的“大象跳舞”。2017年,微软的市值已经超过6000亿美元,在科技公司中仅次于苹果和谷歌,高于和脸谱网。除了传统上微软一直占有竞争优势的软件领域,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微软也获得强大的竞争力。通过收购领英,微软还进入社交网络领域。
自萨提亚·纳德拉2014年接任执行官以来,微软的市值翻番,超过了互联网泡沫以来的高。《刷新》全景回顾了萨提亚的变革路径,如在硬件Surface电脑上的投入,在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三大领域的战略布局等;系统总结了他的核心管理思想,即任何组织和个人,达到某个临界点时,都需要自我刷新。为了迎接智能时代的挑战,他提出自我刷新的三个关键步骤:拥抱同理心,培养“无所不学”的求知欲,以及建立成长型思维。
序1 比尔·盖茨
序2 钱颖一
序3 沈向洋
01 从海得拉巴到雷德蒙德
马克思、梵文学者以及板球英雄与我的童年
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社会,在到达某一个点时,都应点击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
001
02 领导力的刷新
透过微软“视窗”去看“云”
必须同时看到外部的机会和内部的能力与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所有联系,并在这些洞察变得众所周知之前率先反应,抢占先机。这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科学。未必总能做到正确,但平均成功率将会决定他或她在行业中的资历。
043
03新使命、新动力
重新发现微软的灵魂
我们必须要回答的是: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我们为什么存在?我告诉他们是时候重新发现我们的灵魂了,也就是说,是什么使得我们与众不同。
077
04文化复兴
从“无所不知”到“无所不学”
微软的文化变革并不依赖于我个人,甚至也不依赖于和我密切共事的那几位高层管理者。它依赖于公司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广大的中层经理,他们必须致力于让每一个人每一天都能取得进步。
117
05 是敌是友?
建立伙伴关系, 以备不时之需云端
当我伸手从正装外套口袋里拿出一部 iPhone 时,会场观众发出了明显的惊讶声和阵阵笑声。在近期的记忆中,没有人见过微软执行官公开展示苹果产品,尤其是在一个竞争对手的销售会议上。
147
06云端
三大变革: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
如果说人工智能助理的发展历程总长是 100万公里,我们现在才刚刚走了几公里。但当我们思考可能的结果时,起初的这几个步骤却非常鼓舞人心。
171
07信任等式
数字时代永恒的价值观:隐私、安全和言论自由
仅凭科技创新不足以推动经济取得成功,法院等公正地执行合约的法律工具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确保随便某个军阀般的人物不会抢走你的财产?区分现代人类和穴居人的是信任。
205
08人与机器的未来
设计符合伦理的人工智能
今天,我们并没有把航空技术看成是“人工飞行”——它就是飞行。同样,我们也不应将技术智能视为“人工的”东西,而应把它看成是用来增强人类能力的智能。
235
09实现人人获益的经济增长
公司在国际社会扮演的角色
我更喜欢投资推动领英和 Office 这样的技术进步,这可以帮助人们展开创作、相互联系,还能提高人们的生产率,我不喜欢投资那些单纯以娱乐为目的的软件——它们带有炫耀性消费的特质。
255
后记 /283
关于作者/297
参考资料与延伸阅读 /299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微软CEO,自2014年上任以来,带领微软积极转型,三年时间使微软市值翻番,增加3000亿美元,达到17年以来的高点。
1992年加入微软,曾先后领导过微软企业部门和消费业务部门,亲手打造了全世界受欢迎的搜索引擎必应等明星产品。
纳德拉出生于印度的海得拉巴,现居美国华盛顿的贝尔维尤。他持有电机工程学士学位,以及计算机科学与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已婚,育有三个子女。业余时间,纳德拉喜欢读诗和追踪板球动态。
在开始阅读之前,我特别留意到了比尔·盖茨的作序。能请到这样一位科技界和商业界的传奇人物来为一本书作序,这本身就说明了本书内容的重量和影响力。盖茨的序言往往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充满真知灼见,并且能够精准地把握书籍的核心价值。我期待他的序言能够为我提供一个理解本书主旨的绝佳切入点,或许他会从宏观的科技发展趋势、人类社会的变迁,或是他对未来商业模式的独特洞察来展开论述。他的视角,结合他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深刻理解,无疑能够为本书的内容增添一份权威性和前瞻性。我甚至猜测,他可能会在序言中提及一些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者正在思考的关于“刷新”商业模式的案例,来印证本书的观点。有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的“背书”,这本书在我心中的份量又增加了很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它以一种简洁而又富有冲击力的方式传达了“刷新”的主题。主色调选择了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深蓝色,搭配上抽象的、仿佛在不断延展的线条,营造出一种科技感与未来感并存的视觉体验。书名“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被放置在醒目的位置,字体设计也颇具匠心,既有现代感又不失阅读的舒适度。封底的介绍文字虽然简练,却勾勒出了本书探讨的宏大议题,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期待。书的装帧材质也显得十分考究,纸张的触感细腻,印刷清晰,传递出一种精良的品质感,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籍。即使仅仅是翻阅封面,也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这无疑为我打开阅读之门增添了一份仪式感。我甚至联想到,这种封面设计或许也象征着本书试图为我们带来的思维“刷新”——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商业和未来。
评分从书籍的出版方——中信出版社,我看到了对内容质量的一贯追求。中信出版社在财经、社科类图书的出版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他们出版的书籍往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并且在装帧和排版上也力求精益求精。这让我相信,这本书在内容的筛选、编辑加工以及最终呈现上,都会经过严格的把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延续中信出版社一贯的严谨风格,提供扎实、有洞察力的内容。同时,他们的读者群体也相对多元,这可能也意味着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会兼顾专业性和可读性,让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能够理解和受益。我会仔细留意书中的细节,比如注释、参考文献,以及排版是否舒适,这些都能反映出出版方的专业水准。
评分这本书的副标题“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商业模式的迭代速度惊人,未来的形态更是充满了未知。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与商业活动息息相关,无论是作为消费者、生产者,还是作为观察者。而“重新发现”这个词,则暗示着本书可能并非简单地罗列趋势,而是鼓励读者去批判性地思考、去探索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商业逻辑背后隐藏的本质,并从中找到新的可能性。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定义“商业”的边界,以及他对“未来”的畅想是基于怎样的基础和逻辑。是颠覆性的创新,还是渐进式的演变?是技术驱动,还是需求牵引?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从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启发思考、拓宽视野的书籍情有独钟。这本书的标题和作者背景,似乎就指向了这样一个方向。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新鲜的观点,挑战我固有的认知,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敏锐和富有远见的方式去理解当下和展望未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变得尤为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股清流,洗涤掉那些陈旧的商业思维,为我注入新的活力。或许它能帮助我看到一些之前从未注意到的商业机会,或者为我提供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工具和方法。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对自己所处的商业环境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更清晰的把握。
评分挺好的,很喜欢的一套书!
评分中信的书一直都是高质量,趁活动期间买的
评分京东购书真方便
评分互联网时代,企业必须数字化,本书是极具价值的参考书。
评分还不错的,继续支持
评分好书收到先mark一下
评分正在看
评分比较一般,没有太多精华,不推荐
评分物流有点慢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