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 时令美食料理与餐桌布置设计技巧指南书籍 餐桌装饰设计

一席.在似水流年里-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与餐桌美学 时令美食料理与餐桌布置设计技巧指南书籍 餐桌装饰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二十四节气
  • 时令美食
  • 餐桌美学
  • 美食料理
  • 餐桌布置
  • 家居生活
  • 生活方式
  • 中国传统文化
  • 美食指南
  • 装饰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凤凰新华书店旗舰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3775
商品编码:2871937928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铜版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花艺设计师,软装设计师,陈设设计师,室内设计师,中高档餐厅、酒店,以及对餐桌布置有兴趣的大众。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称“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原来越多的人远离了自然,对节气的感知也越来越迟钝。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将二十四节气的宝贵文化传承和保护和保护下去,就要积极的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 

本书的作者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季节感、纤细的感性与审美意识,将古老的二十四节气的历法与相应的时令食材引入日常的餐桌设计,让人们在一日三餐中感受到二十四节气的魅力。

内容简介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祖先对一年四季变化的观察与总结,以非常美丽的词汇概括了一年之中不同时间的自然特征。时至今日,更多的成为城市中人们感悟自然、感悟生活的文化通道。在日子越来越雷同的现代,久居都市的人们越来越难以感受细微的季节变化,本书作者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季节感、纤细的感性与审美意识,将古老的二十四节气的历法与相应的时令食材引入日常的餐桌设计,让人们在一日三餐中感受到季节感、文化感与幸福感,成就了一本让人们对餐桌设计进行再认识的珍贵餐桌设计书。

作者简介

浜 裕子 
Yuko Hama 

花艺与空间装饰设计师。在经历了英语、日语的讲师工作之后,现如今主要从事花艺、室内装饰、餐桌设计、饮食空间设计、
晚会及大型表演活动策划、广告策划与现场表演等工作。近年来,研究了岁时记与日本的生活文化,并将其精髓融入了以和风与西洋的融合以及提高精神性设计为主题的生活方式的提案之中。使花一样的生活、以及生活空间艺术化成为一种新的概念,并主创了「花艺生活空间」。在此期间,还举办了「花与餐桌设计的培训讲座」。 
出版著作:『情景演出 花的餐桌设计』『花的餐巾折叠法』『和风餐桌设计』『宴会派对的餐桌设计』『Finger Food 50个秘方』『餐桌餐巾折叠法100种方式』『和风Finger Food 50个秘方』『美的Finger Food 50个秘方』『中式Finger Food 50个秘方』『Finger Food 50个秘方 点心』『待客鸡尾酒 100个秘方』(诚文堂新光社) 
共同著作:『餐桌设计的工作』(优雅食桌)。 
幸商事(株)代表取缔役(董事长)。

内页插图

目录

感受季节变迁的生活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002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日历 004 
四季器皿 006 
基本器皿 007 
花材搭配的乐趣 010 
使用布制品的乐趣 012 
餐巾的折叠法 013 

春 
立春 —— ● 东风解冻 016 ● 黄莺睍睆 019 ● 鱼上冰 021 
雨水 —— ● 土脉润起 022 ● 霞始叇 022 ● 草木萌动 023 
启蛰 —— ● 蛰虫启户 028 ● 桃始笑 030 ● 菜虫化蝶 032 
春分 —— ● 雀始巢 033 ● 樱始开 034 ● 雷乃发声 039 
清明 —— ● 玄鸟至 040 ● 鸿雁北 041 ● 虹始见 042 
谷雨 —— ● 葭始生 044 ● 霜止出苗 044 ● 牡丹华 045 

夏 
立夏 —— ● 蛙始鸣 048 ● 蚯蚓出 049 ● 竹笋生 054 
小满 —— ● 蚕起食桑 056 ● 红花荣 057 ● 麦秋至 059 
芒种 —— ● 螳螂生 062 ● 腐草为萤 062 ● 梅子黄 063 
夏至 —— ● 乃东枯 064 ● 菖蒲华 065 ● 半夏生 067 
小暑 —— ● 温风至 068 ● 莲始开 068 ● 鹰乃学习 068 
大暑 —— ● 桐始结花 071 ● 土润溽暑 071 ● 大雨时行 072 

秋 
立秋 —— ● 凉风至 074 ● 寒蝉鸣 075 ● 蒙雾升降 075 
处暑 —— ● 棉柎开 076 ● 天地始肃 079 ● 禾乃登 080 
白露 —— ● 草露白 084 ● 鹡鸰鸣 088 ● 玄鸟去 088 
秋分 —— ● 雷乃收声 089 ● 蛰虫坯户 090 ● 水始涸 095 
寒露 —— ● 鸿雁来 096 ● 菊花开 096 ● 蟋蟀在户101 
霜降 —— ● 霜始降 103 ● 霎时施 103 ● 枫茑黄 104 

冬 
立冬 —— ● 山茶始开 106 ● 地始冻 109 ● 金盏香 109 
小雪 —— ● 虹藏不见 110 ● 朔风拂叶 111 ● 橘始黄 115 
大雪 —— ● 闭塞成冬 116 ● 熊蛰穴 118 ● 鳜(鲑)鱼群 118 
冬至 —— ● 乃东生 119 ● 麋角解 120 ● 雪下出麦 120 
小寒 —— ● 芹乃荣 128 ● 水泉动 131 ● 雉始雊 131 
大寒 —— ● 款冬华 132 ● 水泽腹坚 133 ● 鸡始乳 133 

四季时令食材与料理 134 
结语 138 

五大传统节日 
上巳节(偶人节、女儿节、雏祭、桃花节) 024/ 端午节 050/ 
七夕节 069/ 重阳节 100/ 人日节(七草节) 130 
专栏 
春彼岸 032/ 品味秋季的和果子 095

精彩书摘

近来,我时常思索,缘分与相遇,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必然的。 
一个人终究会遇到自己命运里注定要遇到的人、物和事......而且,你会发现,每个季节,必然会有正好适合那个季节的花开,人亦如此,总是会在恰当的时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 



即使居住在大都市,清晨梦醒时,也会不由地感叹:“前几日的此刻,天色还是微微发暗的呢……”,身体也会随之感受到天气细微的变化。推开窗,拂面而来的草木芳香也会使人发现一些新的景象,这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实每一天都是不同的。

前言/序言

首先,向手捧此书的您表示由衷的感谢。 
近来,我时常思索,缘分与相遇,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必然的。 
一个人终究会遇到自己命运里注定要遇到的人、物和事,这是我在研究日式生活文化、餐桌文化以及岁时记时所悟到的一个浅显的道理。而且,你会发现,每个季节,必然会有正好适合那个季节的花开,人亦如此,总是会在恰当的时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 
但是,如果想逆着自然潮流来捕获它,是万万实现不了的…… 
我认为随着季节的变化,年复一年的活动仪式及其他所有现象,皆是与地球的活动以及自然息息相关的。 
如果每天都生活在忙碌之中,是很难有闲情逸致来欣赏自然的。你是不是也有过蓦然回首,“居然已经到了这个时间,这个时节”的感叹?是的,每时、每刻、每天都在变化着的季节,是不会等待我们的。 
即使居住在大都市,清晨梦醒时,也会不由地感叹:“前几日的此刻,天色还是微微发暗的呢……”身体也会随之感受到天气细微的变化。推开窗,拂面而来的草木芳香也会使人发现一些新的景象,这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实每一天都是不同的。
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轻松愉快地汇入到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餐桌里,怀着这一初衷,写作了此书。不论是一朵季节之花还是一份时令食材,只要运用于餐桌设计时不会显得过于突兀,就可以立刻着手开始行动了。即便恰巧未能寻得当季应时之物,也可用相似的物品来替代,这应该也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智慧、美的意识以及风雅情怀。 
自古以来,人们就尊重和珍惜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事物,因此我衷心希望能从这些细微的征兆、迹象的变化以及沿用至今的历法中,给予活在当下的我们一些丰富精神生活的启示,这将是我最大的荣幸。 

浜 裕子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家庭园艺与自然生活方式的指南,聚焦于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打造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都市小花园。 《城市角落的绿色秘境:阳台、露台与室内微景观营造指南》 书籍简介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自然角落。本书并非专注于宏大的园林设计,而是将目光投向每一个都市人触手可及的微小空间——无论是狭窄的阳台、闲置的露台,还是窗台和室内的一角。我们相信,即便是最不起眼的角落,也能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心选择的植物,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净化心灵、滋养生活的“绿色秘境”。 本书旨在成为您从零开始打造理想微型花园的全程指南,内容涵盖从基础规划到植物选择、从土壤配比到病虫害防治的各个环节,力求实用、详尽且充满美感。 --- 第一部分:微观空间的美学规划与设计哲学 第一章:重新认识你的“微空间” 城市住宅的限制并非障碍,而是激发创意的起点。本章首先教导读者如何科学评估阳台、露台或窗台的光照强度、风力条件、承重限制以及私密性需求。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空间朝向(南、北、东、西)来制定初步的植物选择策略,以及如何利用垂直空间和悬挂系统,打破传统平面种植的局限。 第二章:风格定位与主题设定 一个成功的微景观,需要清晰的风格导向。我们深入剖析了数种流行的都市园艺风格,包括: 极简日式枯山水风格(微缩版): 强调禅意与留白,适合小面积空间。 地中海香草花园: 聚焦于耐旱、芳香的植物,兼具观赏与实用性。 垂直生态墙与空中菜园: 充分利用墙面,实现高密度绿化与小规模自给自足。 “室内森林”的营造: 探讨如何在光照不足的室内,通过组合搭配,模拟自然森林的层次感。 本章提供了一系列启发性的设计图例和情绪板(Mood Board)制作指南,帮助读者确定自己的设计主题。 第三章:容器的选择与搭配的艺术 容器是微型花园的“骨架”。本书详细比较了陶盆、塑料盆、木箱、金属容器乃至回收材料的优缺点。重点讲解了: 1. 功能性考量: 排水孔的重要性、容器材质对水分蒸发速度的影响。 2. 美学搭配法则: 如何通过容器的颜色、纹理和高度差异,创造视觉上的节奏感和层次感,避免视觉拥挤。 3. 自制与改造技巧: 教授如何利用废弃物品,如旧轮胎、木托盘等,进行DIY改造,实现可持续的园艺实践。 --- 第二部分:植物的甄选、配置与养护实务 第四章:城市生存家的植物图谱 针对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如空气污染、日照变化剧烈),我们精选了一系列高适应性植物,并将其分类介绍: 光影舞者(低光照适用): 适合室内背阴处的观叶植物,如常春藤、龟背竹、白掌的栽培要点。 阳光信徒(全日照向阳): 适合南向阳台的景天科多肉、小型月季、薰衣草的抗逆性培养。 功能性植物的智慧: 详细介绍可食用的香草(薄荷、迷迭香、罗勒)和小型可结果蔬菜(樱桃番茄、辣椒、草莓)的容器种植技术,强调它们的最佳伴生植物。 第五章:土壤、营养与生命之源 成功的容器园艺,一半在于土壤。本章深入讲解了不同植物对介质的需求: 1. 完美配土配方: 如何用泥炭土、椰糠、珍珠岩、蛭石、腐叶土等基础材料,根据植物的需水性,调配出透气、保水且富含营养的专属土壤。 2. 科学施肥管理: 区分有机肥与化肥的使用时机与剂量,特别是针对盆栽植物的“薄肥勤施”原则。 3. 水分的艺术: 掌握“见干见湿”的浇水哲学,以及如何利用滴灌系统或自吸水花盆,实现高效的自动补水。 第六章:病虫害的早期识别与生态防治 在密闭的阳台环境中,一旦发生病虫害,传播速度极快。本书倡导无毒、低残留的生态防治方法: 常见威胁的辨识: 详细图解蚜虫、红蜘蛛、白粉病等城市园艺常见问题的外观特征和发生条件。 自制天然驱虫剂: 教授如何利用大蒜水、辣椒水、稀释的酒精溶液等进行预防性喷洒。 生物防治的应用: 介绍如何引入瓢虫等有益昆虫,在微观生态系统中实现平衡。 --- 第三部分:季节性维护与生活美学的融合 第七章:四季更迭中的微景观维护 城市环境的季节变化往往比自然界更加极端(例如夏季的“城市热岛效应”)。本章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季节调整养护重点: 春季唤醒: 换盆、修剪与催芽的技巧。 夏季避暑: 遮阳、增加空气流通与预防根系灼伤的策略。 秋季储备: 促使植物休眠准备与球茎的储存。 冬季保暖: 室内植物的越冬管理,以及如何利用LED补光灯延长生长季。 第八章:工具与收纳的实用哲学 好的工具能让园艺事半功倍。本章推荐了适用于小空间的精简工具清单,并提供了高效的工具收纳方案,确保小空间既是花园,也是整洁的工作区。 第九章:花园之外——感官体验的深化 真正的绿色秘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本章探讨了如何将感官融入设计: 声景营造: 利用水景装置(如微型喷泉)或风铃,为阳台引入自然的声音元素。 嗅觉疗愈: 如何巧妙布局芳香植物,让微风拂过时,释放出令人放松的气味。 光影游戏: 探讨夜间照明的设计,利用LED灯带或太阳能灯,将阳台变成夜晚的静谧休憩地。 通过本书的指引,读者将能够把对自然的热爱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美好日常,在都市生活的喧嚣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而丰盛的绿色角落。本书强调的不是大规模的种植,而是对现有空间的深度挖掘与个性化表达。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将“吃”这件日常小事,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我一直以为,所谓的“餐桌美学”离我很遥远,只属于那些专业设计师或者美食博主。但这本书用非常亲切和易懂的语言,打消了我的顾虑。它告诉我,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技巧,让自己的餐桌变得与众不同,充满生活情趣。我喜欢书中对于不同节气美食的介绍,不仅仅是罗列菜名,而是融入了对时令食材的理解,以及这些食材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当我读到书中关于“立春”的描写时,我仿佛看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开始期待着能用书中介绍的那些色彩鲜艳、充满活力的菜肴来迎接新的一年。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餐桌布置的实用建议,从色彩搭配到材质选择,再到小小的点缀物,都给出了很多启发。我最近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家庭聚会头疼,这本书就像及时雨,为我指明了方向。我打算借鉴书中的一些理念,尝试用一些当季的花材和简单的餐具,来打造一个温馨而有格调的用餐环境。这本书让我觉得,生活的美,其实触手可及。

评分

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的老者家中,他一边细细地为你讲述着每个节气的由来和意义,一边又手把手教你如何在厨房里将这份天地精华转化为舌尖上的享受。书中的文字娓娓道来,没有那种冰冷的教导感,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文关怀。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餐桌美学”的章节,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摆盘,更是教你如何营造一种氛围,如何通过细节来传递情感。比如,书中提到用不同的材质和颜色的餐具可以烘托出不同的季节感,用植物和花卉作为装饰可以增添自然的生机。这些看似微小的建议,却能极大地提升用餐的整体体验。我最近正在为家里的一次小型聚会做准备,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灵感。我打算从一个简单的节气小点心开始,然后尝试用书中介绍的餐桌布置技巧,让我的朋友们感受到我对这场聚会的用心。我相信,当大家围坐在一张充满节日气氛和美食的餐桌旁,那种快乐和满足感是无法言喻的。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引路人,把我从日常的琐碎中拉了出来,让我重新审视和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并将它们放大,变得闪闪发光。

评分

我一直认为,美食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将二十四节气的时令美食与餐桌美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个节气的解读,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介绍,更融入了对气候、物产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深刻洞察。读到书中关于“秋分”的描述,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份丰收的喜悦,以及餐桌上那些温暖而醇厚的味道。书中对菜肴的介绍,也并非一味地追求繁复,而是强调食材本身的鲜美,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烹饪技巧来展现其最佳风味。而餐桌布置的部分,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并非流于表面,而是强调与菜肴的呼应,与节气的契合,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来营造氛围。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返璞归真”的理念,它鼓励我们在追求美的同时,不要忘记食物的本质和用餐的初衷。我正在为下个月的家庭聚会做准备,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灵感。我打算从书中选择一道适合秋季的菜肴,再结合书中关于餐桌布置的建议,为我的家人打造一个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用餐体验。我相信,这本书不仅能提升我的烹饪技巧,更能让我对生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真的太长了,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甚至有点犹豫要不要买。但名字长总归有它的道理,我猜想内容一定很充实。翻开书页,我立刻就被那些精美的图片吸引住了。虽然我还没有真正动手实践书中的菜谱,但光是看着那些摆盘,感受着那种“时令”和“美学”的融合,就已经足够让人心动了。我一直觉得,吃饭不只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对生活的热爱。这本书仿佛在我心中点燃了一簇火苗,让我开始憧憬着在中秋节用书中介绍的那些带着桂花香气的菜肴招待家人,再搭配上精心布置的餐桌,让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温馨和诗意。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将自然节律与人间烟火巧妙结合的理念,仿佛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韵味,而这种韵味,可以通过餐桌上的食物和装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迫不及待地想在这个周末尝试一下书中关于秋季餐桌的布置灵感,也许会用一些落叶和南瓜来点缀,再配上一道暖暖的炖汤,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就觉得生活的美好扑面而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经营生活、如何创造美好回忆的指南,它的价值远超乎一本简单的料理书。

评分

我是一个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人,但我承认,在很多时候,我更倾向于购买成品或者追求效率,而不是花心思去“经营”生活。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给我敲响了一记警钟。它让我意识到,所谓的“美学”和“仪式感”,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化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书中对二十四节气的阐释,让我对时间有了更深刻的感知,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个季节的馈赠。我一直觉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的东西,而这本书正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融入了现代生活。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传统食材的挖掘和创新,它没有停留在复古,而是用一种现代的视角去重新解读,让这些古老的味道焕发新生。我正在计划着在某个周末,专门花一天时间,跟着书中的步骤,从采购食材到烹饪,再到餐桌的布置,完成一个完整的“节气餐桌”体验。我相信,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与自然对话、与生活和解的独特方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吃和装饰的书,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生活中可能被忽略的美好,并鼓励我去积极地创造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