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1天1片阿司匹林
定价:35.00元
作者:凯思·苏特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538877267
字数: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救命神药阿司匹林,每个人口袋里的救命药!
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结肠癌和直肠癌、高血压、中风、静脉曲张、偏头痛、关节炎和心脏病
根据医学研究结果显示,有规律地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死亡率下降百分比很可观:
前列腺癌患者10%
肺癌患者30%
胃肠道癌症患者54%
食管癌(腺癌型)患者60%
如果你从现在起只能选择一种药物,你会选择哪一种?会是阿司匹林吗 阿司匹林,传说中的魔兽:一种神奇的药物。
阿司匹林如炸薯片那样便宜!
不要立即开始规律性地服用阿司匹林。在打算开始每天服用这种药物之前,应该咨询医生。
内容提要
救命神药阿司匹林,每个人口袋里的救命药!
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结肠癌和直肠癌、高血压、中风、静脉曲张、偏头痛、关节炎和心脏病
根据医学研究结果显示,有规律地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死亡率下降百分比很可观:
前列腺癌患者10%
肺癌患者30%
胃肠道癌症患者54%
食管癌(腺癌型)患者60%
如果你从现在起只能选择一种药物,你会选择哪一种?会是阿司匹林吗 阿司匹林,传说中的魔兽:一种神奇的药物。
阿司匹林如炸薯片那样便宜!
不要立即开始规律性地服用阿司匹林。在打算开始每天服用这种药物之前,应该咨询医生。
href='#' target='_blank'>
href='#' target='_blank'>
目录
作者介绍
救命神药阿司匹林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药物。每年全世界大约消费1000亿片阿司匹林。《救命神药·1天1片阿司匹林》讲述阿司匹林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如降低心脏病发作、癌症、中风、糖尿病等的风险。根据医学研究结果显示,有规律地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死亡率下降百分比很可观:
·前列腺癌患者10%
·肺癌患者30%
·胃肠道癌症患者54%
·食道癌(腺癌型)患者60%
凯思·苏特博士在书中详细说明在身体有疾病问题的情况下,如何每天吃1片阿司匹林来帮助身体抗病、控制病情,吃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副作用及如何咨询医生,让小小的1片阿司匹林为我们的健康发挥功效。
文摘
床头必放这3个物件随时可以救你的命
这三样东西是:一杯水,一根针,两颗阿司匹林。能马上要人命的病主要有两种:一是心肌梗塞;二是脑中风。以上这三样东西可以对付这两种要人命的病。
两颗阿司匹林
为什么要放两颗阿司匹林在床头柜上?一个值得重视的关于心肌梗塞的小提要:并不是所有的心肌梗塞都会先发生胸痛,通常先有其他的征兆发生,然后才会发生左上肢的疼痛。恶心和大量的发冷汗,这些也都不是常见的症状。剧烈的胸疼足以把人从沉睡中痛醒,但有些人心肌梗塞开始发作的时候,可能不会有胸疼的感觉,心脏病发作在睡眠的时候,60%的人没有再醒过来。
如果有上述任何一种状况发生的话,立刻口含两颗阿司匹林让它化开,然后和一点水吞下。接着立刻联络急救中心,救护车并告诉他们你已经服下两颗阿司匹林。坐在椅子或者沙发上静候救护车援助……
章关于阿司匹林
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阿司匹林,本书详细描述了阿司匹林这种药物在一系列疾病中如何起效,并对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药物的许多研究提供了深入解读。
研究已经证明服用阿司匹林有助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疾病、脑血管意外(中风)、癌症和等。一些结果相当令人吃惊——所以这里向您展示关于阿司匹林的研究精粹。科学研究已经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
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已经证实:阿司匹林对于有过心脏病发作的患者有保护作用。这一类病人常会有第二次心脏病发作或中风,每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将这一风险降低至少1/3。
研究表明,对于可能的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高危患者,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发生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一些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可以减少此类事件发生的风险达44%之多。
在治疗心脏病发作时,使用阿司匹林和链激酶联合治疗的患者死亡率降低了42%。
如果患者发生了非出血性中风,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协会推荐患者无限期地每日服用50~300毫克阿司匹林,作为防止发生下一次中风的预防性措施。
发生轻度中风的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研究显示,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将发生下一次中风的概率降低15%。
根据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的推荐方案,患有房颤这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的患者需要每日服用75~300毫克的阿司匹林,以预防中风和心脏病发作,因为房颤被认为是发生中风的低或中度危险因素。
癌症
已经证实,每日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将癌症患者总体死亡率降低至少1/5。
如果想降低发生癌症的风险,至少需要连续服阿司匹林5年。服用阿司匹林5年后,癌症患者死亡率可降低34%。
服用时间越长,风险降低越多。服用20~25年可以达到佳保护效果。在此之后发生出血的风险增加。
患者在40~50岁这个年龄段,是开始获得阿司匹林保护效应的高峰时间。
阿司匹林的预防作用与剂量无关——75毫克就足以产生效果。
……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那种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烫金的书名和作者名字,在书架上立刻就能抓住我的眼球。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非常棒,厚实又不失细腻,阅读起来手感极佳。我是一个比较注重书籍外观的人,很多时候,一本好书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于它的包装和排版。这本书的字体大小和行距处理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我这种喜欢一气呵成读完一本书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而且,书本的整体结构清晰,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看得出编辑在细节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虽然我还没完全深入内容,但仅从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来看,它已经在我心中建立了一个非常高的起点。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预示着内容的深度和作者态度的严谨,让人对接下来要翻开的篇章充满了期待和敬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房里,也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评分我最近对健康管理方面的内容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提供日常可操作性建议的书籍。我通常会先浏览目录,看看作者是如何组织和梳理复杂信息的。这本书的目录结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似乎将一个宏大的健康主题,分解成了若干个易于消化的小模块,逻辑性非常强。我注意到其中一些章节的标题很吸引人,用词精准,直击痛点,不像有些科普读物那样故作高深或者过于口语化。这种平衡感很难拿捏,但这本书似乎做到了。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论,而不是零散的建议堆砌。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信息,而是经过提炼、能够真正指导我们生活的智慧。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远远超出了普通健康指南的范畴,而成为了一本可以常翻常新的“工具书”。我特别看重作者的论证过程是否严谨,希望不是那种只凭经验之谈的书籍,而是有扎实基础支撑的可靠指导。
评分最近这段时间,我发现自己阅读的节奏变得越来越慢,需要更多沉浸式的体验。我喜欢那种能够把我完全拉入作者叙事氛围中的书籍,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但要求文字的密度和情感的真挚。我希望这本书的行文能够有一种娓娓道来的力量,即使讨论的是严肃的健康议题,也能让人读起来感到亲切和可信。我尤其留意那些作者引用个人经历或案例分析的部分,因为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往往比纯理论更能打动人,也更能体现作者的实践深度。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来解读复杂的医学或生活习惯问题,避免生硬的术语堆砌。如果能读到一些发人深省的故事,或者一些作者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与突破,那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无疑会提升一个档次。这种将知识与人情味巧妙结合的笔法,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阅读风格。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一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作者过往作品的信任,或者说,是基于对作者专业背景的认可。这位作者的名字对我来说很熟悉,他似乎在健康领域有一定的建树和声誉。因此,在选择这本书时,我的内心是带着一种“权威背书”的倾向性的。我更倾向于相信那些在专业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或实践者所分享的见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展现出一种沉稳、内敛的叙事风格,不急于给出耸人听闻的结论,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我更看重的是“为什么”而不是仅仅“是什么”。这种深层次的探究,往往能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判断体系,而不是盲目地听从任何单一的建议。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让人在读完后,对健康管理这件事有了更清晰、更科学的认识框架,那么它就具备了长久的价值。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理性的、有节制的智慧输出。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消费者角度来看,一本好书的价值体现也包括它在“可复制性”和“普适性”上的表现。我希望这本书的内容不是只针对特定人群或特殊体质的,而是能够让大多数普通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切入点并付诸实践的。购买健康类书籍,最怕的就是买回来后发现内容过于晦涩或者操作难度太大,最终束之高阁。因此,我非常关注这本书在方法论的可操作性上是如何设计的。好的指导书,应该像一个耐心的教练,它会告诉你每一步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且让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我期待这本书在提供理论支持的同时,也提供了清晰的步骤指南和阶段性的目标设定。如果它能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路线图”,帮助读者逐步建立起健康的新习惯,那么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就得到了最大的体现。我追求的是那种“读完就能用,用了就能见效”的即时反馈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