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傢庭 生活 健康:圖解特效經絡養生法
定價:19.80元
作者:王彤,王彤
齣版社:中國人口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10105746
字數:
頁碼:20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一本實用的傢庭經絡通暢養生手冊。
內容提要
《圖解特效經絡養生法》是以手、足三陰和三陽經以及任、督二脈為主體,網絡遍布全身的一個綜閤係統,它內聯五髒六腑,外布五官七竅、四肢百骸,溝通錶裏、上下、內外,將人體的各部分連接成有機的、與自然界陰陽屬性密不可分的整體。經絡的通與不通,事關著我們的健康。《圖解特效經絡養生法》係統而詳盡地介紹瞭各條經絡的相關知識,包括每條經絡的主治、作用、循行、病變癥狀、穴位分布以及重點穴位介紹。此外,還介紹瞭40餘種常見病的經絡治療法。
目錄
章 善用經絡無病一身輕
一、認識經絡
什麼是經絡
經絡的發現
現代醫學對經絡的解讀
經絡係統的構成
二、認識十二正經
十二正經的命名原理
十二正經的分布規律
十二正經的錶裏關係
十二正經的流注次序
十二經脈與五髒六腑
三、認識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的分布與功能
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的聯係
打通任督二脈
四、防病、治病的經絡
經絡如何養護我們的身體
經絡是我們隨身的保健醫生
經絡不通的錶現
五、如何用經絡養生
經絡養生的原理
常用的經絡養生方法
四季經絡養生
第二章 特效穴位是人體自有的靈丹妙
一、穴位分類
經穴
奇穴
阿是穴
二、特效穴位
特效穴位的概念
常用的穴位
三、常用取穴法
根據身體標誌取穴
利用手指度量取穴
骨度分寸法取穴
簡便定位法取穴
取穴的注意事項
第三章 循經養生法
一、肺經:容易感冒拍肺經
認識手太陰肺經
肺經的主要穴位
中府--胸悶咳嗽中府收
尺澤--肺熱尺澤瀉
孔--止咳是孔好
列缺--頸項不適尋列缺
太淵--肺虛咳喘太淵
少商--喉痛少商穴
二、大腸經:要想無病,需常清大腸經
認識手陽明大腸經
大腸經的主要穴位
閤榖--頭麵問題閤榖收
陽溪--陽溪閤榖治腱鞘炎
手三裏--肩周炎手三裏
麯池--大腸有熱瀉麯池
肩髃--肩周痛拍肩髃
迎香--鼻炎鼻塞按迎香
三、胃經:長壽須通胃經
認識足陽明胃經
胃經的主要穴位
四白--養顔美白找四白
頰車--下牙病痛頰車鬆
下關--上牙痛,下關通
缺盆--咽喉腫痛拍缺盆
天樞--便秘就要找天樞
歸來、氣衝--婦科下肢一齊通
梁丘--慢性胃病找梁丘
足三裏--人生長壽穴
上巨虛--大腸疾患專用穴
下巨虛--吸收不良專用穴
四、脾經:疲勞透支找脾經
認識足太陰脾經
脾經的主要穴位
隱白--月經不調有隱白
公孫--心胃氣痛找公孫
太白--健脾化濕取太白
三陰交--婦科三陰交
地機--血糖高按地機
血海--皮膚瘙癢找血海
五、心經:心煩心痛找心經
認識手少陰心經
心經的主要穴位
極泉--心髒急救找極泉
少海--心煩失眠拍少海
神門--鎮靜安神取神門
少衝--心髒頑疾揉少衝
六、小腸經:吸收不好須通小腸經
認識手太陽小腸經
小腸經的主要穴位
少澤--乳汁不通按少澤
後溪--頸椎腰痛取後溪
聽宮--耳鳴耳聾按聽宮
天宗--肩臂酸痛找天宗
七、膀胱經:頸肩腰背不適要通膀胱經
認識足太陽膀胱經
膀胱經的主要穴位
腎俞--腰肌勞損找腎俞
肺俞--肺病哮喘找肺俞
心俞--心動胸翳心俞知
肝俞--清肝明目瀉肝俞
脾俞--不思飲食找脾俞
胃俞一胃痛胃脹按胃俞
大腸俞--風濕腰痛大腸俞
八髎--痛經神效擦八髎
委中--腰背下肢委中求
承筋--容易抽筋拍承筋
至陰--急性腰痛找至陰
飛揚--行走無力靠飛揚
申脈--伸展筋脈找申脈
睛明--視力模糊找睛明
八、腎經:精力不足找腎經
認識足少陰腎經
腎經的主要穴位
湧泉--虛火上浮找湧泉
太溪--陰陽兩虛找太溪
照海--月經不調找照海
俞府--咽病頑疾找俞府
九、心包經:失眠多夢找心包經
認識手厥陰心包經
心包經的主要穴位
麯澤--心煩失眠麯澤清
內關--心煩心痛內關尋
大陵--神經衰弱按大陵
勞宮--口腔潰瘍取勞宮
中衝--心髒急救穴
十、三焦經:奇難雜癥找三焦經
認識手少陽三焦經
三焦經的主要穴位
中渚--坐骨神經痛按中渚
外關--怕冷怕熱內外關
肩髎--肩痛不舉拍肩髎
翳風--三叉神經找翳風
十一、膽經:廢物積滯找膽經
認識足少陽膽經
膽經的主要穴位
風池--一切頭痛風池通
肩井--乳房脹痛肩井鬆
日月--日月主治膽疾病
環跳--坐骨神經環跳通
風市--防治中風拍風市
陽陵泉--口苦口乾陽陵泉
懸鍾--耳聾眼朦找懸鍾
足臨泣--腰倦帶下足臨泣
十二、肝經:情誌抑鬱找肝經
認識足厥陰肝經
肝經的主要穴位
大敦--陰器疾病大敦醫
太衝--降壓穩壓找太衝
期門--拔期門疏肝解鬱
十三、任脈:怕熱汗多找任脈
認識任脈
任脈的主要穴位
關元--增強體質灸關元
神闕--汗多怕熱灸神闕
中脘--胃腸問題搓中脘
膻中--膻中摩一摩,活到一百多
十四、督脈:虛寒肢冷找督脈
認識督脈
督脈的主要穴位
長強--便秘痔瘡按長強
腰陽關--腰痛就找腰陽關
命門--強腰補腎壯命門
至陽--心痛胃痛至陽醫
大椎--身寒怕冷大椎通
風府--感冒即時擦風府
百會--下垂疾病灸百會
人中--人中用在急救中
第四章 四季經絡養生法
一、順應天時,自然養生
四季與24節氣
二、春季養生
立春時節的養生
雨水時節的養生
驚蟄時節的養生
春分時節的養生
清明時節的養生
榖雨時節的養生
三、夏季養生
立夏時節的養生
小滿時節的養生
芒種時節的養生
夏至時節的養生
小暑時節的養生
大暑時節的養生
四、鞦季養生
立鞦時節的養生
處暑時節的養生
白露時節的養生
鞦分時節的養生
寒露時節的養生
霜降時節的養生
五、鼕季養生
立鼕時節的養生
小雪時節的養生
大雪時節的養生
鼕至時節的養生
小寒時節的養生
大寒時節的養生
第五章 常見病對癥按摩
落枕
肩周炎
頸椎病
小腿抽筋
咽炎
感冒
哮喘
胃炎
便秘
痔瘡
高血壓
動脈硬化
冠心病
高血脂
失眠
頭痛
神經衰弱
糖尿病
肥胖癥
痛風
痛經
月經不調
乳房腫塊
更年期綜閤徵
性冷淡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簡直是為現代快節奏生活量身定製的。它不是那種必須從頭讀到尾的綫性讀物,而是可以隨時“打開即用”的參考手冊。我注意到,它將不同的健康問題分門彆類地劃分得非常清晰,無論是關於消化係統的睏擾、情緒壓力的緩解,還是日常的保健強身,都能迅速在目錄中找到對應的章節。而且,每個養生法的介紹都非常模塊化:先是問題描述,然後是涉及的經絡和穴位,接著是詳細的圖解指導,最後是注意事項和注意事項的總結。這種清晰的邏輯鏈條,讓我在需要查找特定信息時,能夠毫不費力地鎖定目標,極大地提高瞭學習和應用效率。周末有空時,我會係統地學習一個模塊;工作日晚上有點時間,我也可以快速翻閱一個感興趣的穴位進行操作。這種靈活性,讓養生不再是負擔,而成瞭生活中的一個可以隨時調配的“健康工具箱”。
評分這本書的插圖質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這對於理解經絡走嚮至關重要。我以前看過的很多圖譜,經絡綫條混亂不清,穴位標記模糊,常常讓我分不清自己摸到的到底是哪個點。但這本書裏的插圖,綫條清晰流暢,色彩區分明確,人體結構的標準性也做得非常好,幾乎讓人可以百分之百信賴圖示的準確性。特彆是那些動態的按摩手法圖,每一個動作的起止點、力度方嚮都通過細微的箭頭和陰影標注得非常到位,仿佛有真人示範在眼前。我甚至可以根據書中的圖示,對照鏡子來練習一些自我推拿的手法,準確性高瞭很多。可以說,這本書的視覺呈現部分,是其價值的巨大組成部分,它彌補瞭文字描述在空間指嚮上的不足,使得復雜的身體結構知識變得觸手可及,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看就懂”。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沒得挑,拿到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製作的。封麵那種淡雅的米黃色調,配上燙金的字體,顯得特彆有檔次,一點也不像那種廉價的養生書。內頁的紙張質量也相當不錯,摸起來很順滑,印刷的油墨顔色飽滿,字跡清晰銳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讓人感到眼睛疲勞。我特彆喜歡它那種留白恰到好處的排版,每一個章節之間的過渡都很自然,讓人在閱讀知識點的同時,也能享受到一種視覺上的放鬆感。而且,這本書的開本設計也很人性化,無論是放在書架上還是隨身攜帶,都顯得很方便,不會過於笨重。光是翻閱的過程,就讓人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雖然我還沒深入研究裏麵的經絡圖譜,但光從外在的精緻程度來看,就能感受到作者和齣版社在打磨這本書上所付齣的心血,這讓我對後續的閱讀體驗充滿瞭期待。這種對細節的打磨,是很多市麵上同類書籍所欠缺的,讓人覺得物有所值。
評分我最近迷上瞭傳統文化中的一些身體調理方法,但市麵上的書籍往往要麼過於晦澀難懂,充滿瞭艱深的術語,要麼就是流於錶麵,講的都是些人盡皆知的常識,缺乏係統性和可操作性。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平易近人,即便是像我這樣對中醫理論一知半解的“小白”也能輕鬆理解。作者似乎非常擅長將復雜的理論轉化為直觀的、生活化的描述,讀起來一點壓力都沒有,就像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在耳邊娓娓道來。我特彆欣賞它在講解每一個穴位和經絡時,都會配上一些貼近日常生活的應用場景,比如“工作疲勞時按壓哪裏最有效”,“睡眠不佳時該如何輔助調理”等等,這些實用的指導立刻就能讓人上手實踐,而不是停留在理論的空中樓閣。這種教學方法極大地降低瞭我們普通人接觸和應用傳統養生的門檻,讓人有信心真正把書裏的知識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觸是它在理論基礎和實際操作之間的平衡拿捏得非常到位。它沒有迴避深入的理論探討,比如對“氣”、“血”、“陰陽”等核心概念的闡述,但這些理論部分又被巧妙地穿插在具體的養生方案中,使得理論服務於實踐,而不是為瞭理論而理論。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特效”的定義非常科學和審慎。它不像有些養生書那樣誇大其詞,聲稱“包治百病”,而是非常負責任地告訴讀者,哪些方法可能在特定情況下有明顯的輔助效果,以及操作時需要注意的禁忌和個體差異。這種嚴謹的態度,讓這本書的可信度大大增加。我感覺作者是在真正為讀者的健康負責,而不是急於推銷某種“靈丹妙藥”。通過閱讀,我開始意識到,真正的養生是一個循序漸進、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