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5岁儿童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关系
定价:56.00元
作者:王元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6198629
字数:
页码:1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3-5岁儿童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关系》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了35岁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各成分与心理理论发展水平间的关系。
《3-5岁儿童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关系》共分四个专章,在内容上可以归纳为两个部分。部分系统地梳理了自我调节能力、心理理论能力,以及二者关系的概念、理论、测量范式和发展性实证研究资料;第二部分考察了自我调节、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以及二者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儿童自我调节的成分包含认知一行为、情绪和需要动机自我调节。自我调节各成分和心理理论两成分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变化而增长。5岁儿童的认知一行为自我调节与社会认知关系密切,情绪自我调节成分与社会知觉关系密切。控制心理理论中自我调节成分,不会影响二者关系。
目录
章 引言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节 自我调节
一 自我调节基础概念辨析
二 自我调节的相关概念辨析
三 自我调节的主要成分及其测量指标
四 自我调节的主要成分间关系
五 自我调节的研究范式
六 自我调节的发展性研究
第二节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
一 心理理论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 心理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
三 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四 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以情绪理解为代表
五 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
六 心理理论的发展性研究
第三节 自我调节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一 执行功能及其成分
二 冷执行功能能解释心理理论的发展吗?——冷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三 自我调节其他成分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第四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实证研究部分
节 自我调节各成分间的相关研究
一 研究目的与方法
二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三 结论
第二节 心理理论两成分的发展及其相关的研究
一 研究目的与方法
二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三 结论
第三节 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心理理论两成分间的关系研究
一 研究目的与方法
二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三 结论
第四节 改变心理理论任务难度条件下,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成分关系的研究
一 研究目的与方法
二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三 结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节 总讨论与结论
一 总讨论
二 结论
第二节 自我调节研究的新取向
附录
后记
作者介绍
王元,教育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持省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企业委托课题2项。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已发表SSCI论文、CSSCI论文等11篇。参编多部学术专著和教材。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自我调节、执行功能发展与干预以及儿童汉语阅读。
文摘
《3-5岁儿童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关系》:
根据上一个研究的结果,本研究选取了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作为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成分任务难度变化的对应因素。通过系统变化心理理论任务中的抑制控制难度和工作记忆难度,均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任务得分仍1日呈现出随年龄变化而有显著提高的趋势,即3、4岁组的差异不显著,3、4岁组的得分显著低于5岁组,在4岁出现了发展的加速。这与研究二和以往研究的结果都是一致的。说明变化心理理论的任务难度并没有影响心理理论任务的测量效果,任务难度并不是影响心理理论水平的因素。
在通过增加提示数量降低抑制控制难度的嵌套条件下,发现在3岁组和5岁组自我调节的抑制控制能力与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成分的相关依然存在。具体来说,在3岁组,共变关系体现在中等难度和高难度任务上;而在5岁组,共变关系体现在低难度和中等难度任务上。这说明对3岁儿童来说,中高难度的抑制控制水平上存在着个体差异,故与心理理论的个体差异存在共变,即二者存在真实联系。在低难度任务中,由于抑制控制能力不发挥作用,二者的相关也就消失了。即3岁儿童在自我调节和心理理论水平上得分普遍偏低,少数儿童得分较高,因此共变是出现在中高级上。
……
序言
章 引言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节 自我调节
一 自我调节基础概念辨析
二 自我调节的相关概念辨析
三 自我调节的主要成分及其测量指标
四 自我调节的主要成分间关系
五 自我调节的研究范式
六 自我调节的发展性研究
第二节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
一 心理理论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 心理理论的相关理论研究
三 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四 心理理论的社会知觉成分——以情绪理解为代表
五 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
六 心理理论的发展性研究
第三节 自我调节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一 执行功能及其成分
二 冷执行功能能解释心理理论的发展吗?——冷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三 自我调节其他成分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第四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 实证研究部分
节 自我调节各成分间的相关研究
一 研究目的与方法
二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三 结论
第二节 心理理论两成分的发展及其相关的研究
一 研究目的与方法
二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三 结论
第三节 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心理理论两成分间的关系研究
一 研究目的与方法
二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三 结论
第四节 改变心理理论任务难度条件下,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成分关系的研究
一 研究目的与方法
二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三 结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节 总讨论与结论
一 总讨论
二 结论
第二节 自我调节研究的新取向
附录
后记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又不失童趣,淡蓝色的背景搭配着一个正在玩耍的卡通小动物,让人一看就觉得亲切。书名【XH】3-5岁儿童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关系,虽然听起来有些学术,但我想对于有孩子的父母来说,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深入探讨的书籍。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各项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而“自我调节”和“心理理论”这两个概念,更是孩子未来健康成长和适应社会的基础。我一直很好奇,孩子是如何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这本书的标题恰好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疑问。
评分作为一个对儿童心理学略有了解的家长,我一直对3-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发展轨迹充满好奇。尤其是“自我调节”和“心理理论”这两个概念,它们就像是孩子构建内心世界的基石。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把金钥匙,能够帮助我解开孩子们行为背后隐藏的奥秘。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自我调节的各个具体成分,比如情绪的表达、冲动的控制、注意力的集中等等,以及这些成分是如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逐渐显现的。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XH】 3-5岁儿童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关系,吸引了我,因为它触及了我作为家长最关切的方面之一: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3-5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初步的心理理论,无疑是孩子融入社会、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来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支持和引导孩子在这两个方面的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3-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但也常常伴随着情绪的爆发和对规则的挑战。而“自我调节”和“心理理论”,这两个词汇,恰恰概括了孩子在这个阶段所面临的重要发展任务。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如何一点点建立起来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背后,又隐藏着怎样发展的心理理论。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源于它所探讨的主题——3-5岁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心理理论发展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观察到我的孩子在面对挫折时的情绪反应,以及他们如何尝试去理解其他小朋友的想法,这些细微之处都让我思考,是什么在影响着他们呢?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这两个关键因素,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孩子在这个关键发展阶段的行为模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