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王者之路——北京男篮CBA四年三冠全纪实
定价:99.00元
作者:中国 新华社摄影部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2001144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本以“NBA”视角记录“CBA的书”,一本用汗水和泪水交织而成的书,一本记录金隅男篮“各种片段”的书,一本由马布里变成马政委的书,一个由闵鹿蕾、李根、孙悦、翟小川、朱彦西、莫里斯一起讲给你听的北京篮球故事。
北京男篮从西山脚下六千坐席的首钢篮球中心一路打到一万八千坐席的五棵松万事达中心的历程,这里是北京篮球的神奇之地。从 2012 年早春开始,北京男篮在此连续打了四个季后赛,分别获得2012 年、2014 年和 2015 年三个 CBA 总冠军。在北京王朝建立之时,会有更多的球迷呐喊,也有更多的激战发生,所以用这样一本继往开来的《王者之路》给 殿堂献礼,无疑会激发球员和球迷对于广袤未来更大的期待和对于光荣历史更多的柔情。
马布里亲笔、篮球评论员徐济成亲笔作序。
内容提要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通过200多张真实照片(70%)和文字(30%)记录了北京男篮四年来的拼搏历程。在这里,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北京男篮站在*的辉煌与荣耀,更向我们展示了在建立王朝的道路上,北京男篮历经风雨,背后的艰辛。本书给大家还原了一个真实、顽强、团结的北京男篮。
目录
章 问鼎
2011—2012 赛季
1. 钟情北京 马到成功
2“.双子新星”横空出世
3. 大战山西 惊心动魄
4. 黑马本色 独占鳌头
第二章 卫冕失利
2012—2013 赛季
1. 褒奖老马 树立雕像
2. 李根 亦喜亦忧
3. 半程大哥 虎头蛇尾
4. 卫冕冠军 惨遭横扫
第三章 卷土重来
2013—2014 赛季
1. 威尔金斯 超级临工
2. 首钢“炼炉” 钢花四射
3. 马莫合书 大感叹号
4. 当家鹿蕾 真正“大佬”
第四章 王朝建立
2014—2015 赛季
1. 历史重演 惊人相似
2. 昔日“冤家” 狭路相逢
3. 置之死地 勃然后生
4. 笑傲江湖 改朝换代
跋 为北京 三大球点赞
作者介绍
新华社摄影部拥有*秀的采访资源和图文资源,之前出版过《新华社体育摄影10年》、《林书豪:一个传奇的故事》等多本体育类图书,有着丰富的出版资源。
摄影部体育室是新华社下属部门,是掌握体育新闻的机构之一,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性,新华社摄影部参与报道各大体育赛事新闻、提供赛事手照片资料,在行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摄影部体育室自CBA职业篮球赛开赛以来,历届比赛都参与其中,它对CBA历史、赛前幕后的整个情况十分了解。
文摘
序言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颇为成熟,它成功地在客观报道和主观情感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作者似乎拥有记者般的敏锐洞察力,能够捕捉到赛场上转瞬即逝的情绪波动,同时又带着一位资深观察者特有的冷静和深度。我尤其喜欢它对特定球员性格侧面的挖掘,比如某位核心球员在遭受质疑时的自我对话,那种内心的挣扎与最终的释然,描绘得极其富有层次感,让人深感人物的立体与真实。不同于一些刻意煽情的体育传记,这里的文字更多是朴素而有力量的,它通过事实的堆砌和细节的描摹自然而然地引发读者的共鸣。书中对“失败”的讨论也十分精彩,它没有把失败简单地归咎于运气不好或对手太强,而是深入剖析了团队在心态调整、战术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的漏洞。这种坦诚的自我审视,才是真正体现一个冠军团队成熟标志的所在,也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体育范畴,具有了更广阔的人文关怀。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实的封面和精良的印刷质量吸引住了。那种沉甸甸的感觉,仿佛能触摸到那些热血沸腾的瞬间。光是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作者在时间线上精心铺设的叙事结构,从最初的蛰伏与磨砺,到关键战役的惊心动魄,再到最终捧起奖杯的荣耀时刻,脉络清晰得像一张完美的战术图。我特别欣赏这种编年体的叙述方式,它不像那种只关注高光时刻的流水账,而是让你真真切切地跟随球队的脚步走过每一个低谷和爬坡。比如,书中对那些不为人知的伤病恢复过程的描写,那些枯燥的体能训练细节,甚至是替补球员在场下默默付出的心路历程,都描绘得入木三分。这绝非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体育史记录,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坚持、关于团队精神的教科书。读到一些关键比赛的赛前动员场景,那种紧张到空气都要凝固的气氛,几乎要穿透纸页扑面而来。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情感,既有对胜利的讴歌,也有对挫折的深刻反思,让人在为他们的成功欢呼之余,更能体会到“王者”二字背后沉甸甸的重量。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控得极其高明,读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代入感,仿佛我自己就是坐在场边,亲耳聆听教练的战术布置,亲眼目睹球员们在关键时刻的眼神交流。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那些高强度的比赛时,大量运用了富有画面感的动词和精准的体育术语,使得那些复杂的战术配合和个人突破变得生动易懂,即使是对篮球规则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迅速进入情境。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作者并没有将焦点仅仅锁定在那些超级巨星身上,而是用大量的篇幅去刻画那些“幕后英雄”——队医、数据分析师、后勤保障团队,甚至包括管理层的决策过程。这种全景式的描摹,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感,让人明白了“三冠王”的背后,是无数个专业人士紧密协作的成果。它打破了大众对体育胜利的刻板印象,揭示了现代职业体育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每一章的过渡都衔接得天衣无缝,读完一节,你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阶段他们将面对怎样的挑战,这种强烈的求知欲,让我的阅读速度不由自主地加快,简直停不下来。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排版和配图设计也相当用心,这在体育纪实文学中并不多见。那些穿插在文字中的黑白老照片,捕捉到了许多极具时代感的瞬间,有些是赛场上的经典定格,有些则是训练场边的随意抓拍,它们有效地补充和佐证了文字所描绘的场景,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尤其是对几场决定性总决赛的场景再现,图片的选择极具匠心,比如某张特写镜头捕捉到的,球员在拼抢中扬起的尘土,或是替补席上教练组紧张到紧握的拳头,都无声地诉说着当时的激烈程度。此外,书籍的附录部分也十分详尽,包含了关键赛季的技术统计摘要和主要引援变动,这些硬核数据为那些喜欢探究细节的球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历史文献的厚重感和文学作品的感染力于一体的佳作,绝对是值得反复品读和珍藏的精品。
评分这本书的资料搜集工作无疑是极其浩大的,看得出作者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去挖掘那些尘封的细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了比赛结果,而是深入到CBA联赛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北京男篮的崛起。比如,书中对当时联赛环境的描述,包括不同阶段的规则变化、主要竞争对手的战术风格演变,都为理解北京队如何“因势利导”提供了绝佳的参照系。这种历史纵深感,让这份“全纪实”显得尤为珍贵。我留意到书中有不少关于季后赛关键时刻的裁判判罚争议的讨论,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得体,既陈述了当时球队的情绪反应,又没有陷入无休止的指责,而是将重点拉回到“球队如何在这种压力下调整战术”这一核心命题上,展现了一种成熟的体育精神。可以说,这本书为研究CBA近十年的发展史,提供了一份非常详尽且充满人情味的一手材料,其档案价值不言而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