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力量与搏击训练-风靡世界的形体训练宝典
定价:55.00元
作者:弗雷德里克·德拉威尔,米歇尔·甘地,尹承昊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33175511
字数:
页码:1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搏击手没有很多的时间进行肌肉训练,他们的身体恢复时间是有限的,用在肌肉训练上时间的多少会导致其搏击技术的训练时间受到影响。因此,搏击手的肌肉训练计划需要包括以下两个重要方面:
●只训练效果优化的训练动作。
●力争训练很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动作。
在本书中我们将聚焦这个方面的问题,以便让搏击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的成绩。
内容提要
搏击手没有很多的时间进行肌肉训练,他们的身体恢复时间是有限的,用在肌肉训练上时间的多少会导致其搏击技术的训练时间受到影响。因此,搏击手的肌肉训练计划需要包括以下两个重要方面:
●只训练效果化的训练动作。
●力争训练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动作。
在本书中我们将聚焦这个方面的问题,以便让搏击手可以在短的时间内获得的成绩。
目录
前言:为何要进行肌肉训练? -----------------------7
章 肌肉训练基础理论------------------10
制定你的训练计划----------------------------------13
20条基础训练法则---------------------------13
训练周期的作用-------------------------------------29
提高力量与爆发力的窍门----------------------------31
搏击力量训练的八大核心问题------------------------31
搏击所需的五大力量类型分析------------------------32
如何让搏击训练更具效率? ------------------------------34
肌肉力量训练时该如何呼吸? -------------------------35
让肌肉训练满足搏击需求--------------------------------36
增长耐力的方法----------------------------------------41
爆发力与耐力:互相对立的两大肌肉特性-----------------41
五个缓解爆发力与耐力兼容矛盾的方法-------------41
理想的专项训练——循环训练法---------------42
改善柔韧性的技巧---------------------------------44
柔韧性与硬度:两种矛盾的肌肉特性-----------------44
拉伸的时间--------------------------46
拉伸的方法-------------------------------------------48
恢复肌肉与预防伤病的常识-------------------------49
热身的技巧----------------------------------------49
放松运动------------------------------------------------50
泡沫轴自动按摩法--------------------------------------51
肌肉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受伤的关键因素----------------52
遇到伤病时使用交叉训练法----------------------------53
营养补充------------------------53
第二章 搏击专项肌肉力量训练---------------------54
颈部、斜方肌与颌部-----------------------------56
颈部肌肉力量训练--------------------------------------60
颈弯举-----------------------------------------------60
颈屈伸----------------------------------------------61
颈侧屈-----------------------------------63
强化颌部肌群---------------------------------64
把你的颈部埋入粗壮的斜方肌----------------------------65
耸肩----------------------------------------------66
腹部肌群---------------------------------------------69
仰卧起坐--------------------------------70
器械卷腹----------------------------------73
转体卷腹----------------------------------------74
悬垂转体卷腹---------------------------------------77
静力桥训练---------------------------------78
拳击与肘击------------------------------------------80
增长爆发力--------------------------------------------81
卧推,窄距------------------------------------------81
弹力带或滑轮训练拳击与锤击能力-----------------------83
重球投掷训练----------------------------------------85
前臂肌群肌肉力量训练--------------------------------86
腕屈伸--------------------------------87
腕弯举---------------------------------------------88
强化根基力量---------------------------------------90
半蹲----------------------------------------------90
提踵,站姿-------------------------------------------92
腿法与膝击------------------------------------------94
腰肌的悖论---------------------------------------95
增强力量------------------------------------------96
屈髋训练,站姿-----------------------------------------96
屈髋训练,悬垂姿势--------------------------------98
弹力带膝击训练------------------------------99
抓、拖与绞技--------------------------------100
引体向上---------------------------------------------100
肱三头肌臂屈伸----------------------------------101
悬垂腕弯举--------------------------------------102
锤式弯举----------------------------------------------104
使用或抵御锁技----------------------------------------105
增强的抵抗能力-----------------------------------105
器械吊带悬垂训练--------------------------------105
内收肌静力训练------------------------------------106
腿举,全程幅度-------------------------------------108
坐姿深蹲--------------------------------------------109
腿弯举,卧姿--------------------------------------109
胫前肌屈伸练习------------------------------------111
臀桥--------------------------112
呼吸肌在耐力训练中扮演的角色---------------------113
负重呼吸练习-------------------------------------114
髋关节柔韧度的重要性--------------------------------115
旋转髋关节拉伸练习--------------------------------115
扭倒技--------------------------------------117
屈腿硬拉--------------------------------------------117
直腿硬拉-------------------------------------------120
高翻挺---------------------------------------------121
划船-------------------------------------------------123
第三章 训练计划------------------------------126
初级全身肌肉力量训练计划---------------------------128
熟悉性肌肉力量训练计划--------------------------128
增加训练强度阶段---------------------------------128
初级全身肌肉力量训练计划,进阶级-------------129
第5页
进阶级训练计划----------------------------------130
进阶级训练计划,基础阶段--------------------------130
进阶级训练计划,进阶阶段----------------------130
进阶级训练计划,高难度阶段--------------------------131
针对性训练计划--------------------------------------132
拳击训练计划---------------------------------------132
踢击训练计划------------------------------------------133
地面搏击训练计划----------------------------------133
增强对抗能力训练计划---------------------------134
循环耐力训练-------------------------------------------135
基础循环训练,初级阶段-------------------------135
基础循环训练,中级阶段--------------------------------135
基础循环训练,进阶阶段--------------------------136
针对性循环训练-----------------------------------------137
拳击循环训练---------------------------------------137
踢击循环训练-----------------------------------------137
地面搏击循环训练--------------------------------138
增强对抗能力循环训练--------------------------138
家庭循环训练----------------------------------------139
保护颈部训练计划---------------------------------139
腹部肌群训练计划--------------------------------------140
预防伤病训练计划------------------------------------140
预防肩部伤病------------------------------------------140
预防腰部伤病-------------------------------------------141
预防颈椎伤病-------------------------------------141
预防髋部伤病-----------------------------------142
预防膝关节与腘绳肌肌群伤病---------------------------143
作者介绍
力量和肌肉训练对于搏击类运动是不可避免的,它可以提高搏击手在五大不同方面的能力:
●获得击打力量。
●提高耐力与防御能力。
●提高动作幅度,如鞭腿击打时的动作幅度。
●为身体打造的装甲,减少伤病。
●预防伤病,持续猛烈的击打会导致肌肉与关节过早衰弱。肌肉可以帮助搏击手预防这些伤病,让搏击手不至于被不必要的伤病所困扰。
文摘
序言
德拉威尔(法),世界的健身训练大师,著有《力量肌肉训练图解》《女性腹形体与健美训练图解》和《女性健美训练图解》《肌肉健美训练图解》等健美类畅销书。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首先被它严谨的排版和详实的图示吸引住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它不像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而是充满了实战智慧的指南。对于初学者来说,它提供的清晰的动作分解图和对常见错误的纠正,能让他们避免走弯路。而对于像我这样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而言,书中对“心肺适应性”和“无氧阈值提升”的专项讨论,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进阶参考。它不仅教你怎么练得更强壮,更教你怎么练得更有“斗性”——比如,如何在高心率下保持技术动作的稳定性。书中对不同量级的运动员(轻量级到重量级)的体能要求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和调整建议,这一点体现了作者对这项运动深刻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从入门到精通,都能提供持续价值的优秀搏击体能指导手册,我已经准备好按照它来制定我下一阶段的训练计划了。
评分我是一名健身教练,平时会接触到很多希望通过训练提升运动表现的客户,其中不乏对格斗抱有兴趣的朋友。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让我更专业地指导他们进行“运动专项体能”的书籍。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在讲解动作技术时,总是能从生物力学和神经控制的角度进行阐述,而不是停留在“做这个动作”的层面。比如,关于爆发力训练的讲解,书中不仅提到了奥林匹克举重的一些衍生动作,还结合了跳跃和抛掷训练,来模拟搏击中蹬腿和出拳时的地面反作用力应用。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对“恢复”和“预防损伤”的重视程度。书中有一整个章节专门讨论了高强度搏击训练后的筋膜放松技巧和针对肩关节、髋关节的强化练习,这对于延长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平衡点,是我工具箱里不可或缺的一本工具书。
评分这本册子简直是为我这种“力量训练老手”量身定做的“升级包”!我已经系统地训练了近十年,对于基础的力量训练体系早已滚瓜烂熟,但总感觉自己的搏击能力在力量转化上遇到了瓶颈,出拳速度和后程耐力总是差那么一点意思。这本书的妙处就在于它敢于挑战传统,提出了很多前沿的训练理念。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神经系统疲劳管理”和“高频次低容量的搏击特定肌群训练”的章节印象深刻。作者似乎非常了解职业运动员的真实需求,很多训练组的设置和间歇时间的设定,都精确到了秒的级别,旨在追求训练效益的最大化,避免过度训练。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获得了一位顶级体能教练的私人指导,它教会我如何更聪明地训练,而不是一味地增加训练量。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训练思路被彻底打开了,从一个单纯追求大重量的举铁者,转变成了一个更注重效率和专项性的训练执行者。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体能训练的书籍多如牛毛,但真正能把“力量”与“搏击”这两个看似独立领域完美融合的,我还没发现比这本更出色的。我是一名业余散打爱好者,一直苦于无法找到一个将力量房的增肌效果直接转化为擂台上有效输出的方法。这本书恰恰解决了这个痛点。它没有空泛地谈论“变强”,而是给出了精确的量化指标和周期化训练模型。例如,书中对于“最大力量构建期”、“力量耐力转化期”的划分,以及如何在不同阶段进行饮食和休息的配合,都写得极其专业和细致。我按照书中的建议调整了我的训练周期,短短两个月,我感觉自己的拳腿力量有了质的飞跃,出拳时那种“打穿”目标的感觉让我信心倍增。对于那些不满足于简单举铁,而是追求将力量转化为实战优势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无法估量。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健身爱好者和武术迷的福音!我最近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讲解力量训练和搏击技巧的综合性指南,朋友强烈推荐了它。拿到手后,我立刻被它详实的内容和清晰的图解所吸引。作者在讲解力量训练时,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卧推、深蹲这些动作上,而是深入剖析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搏击项目(比如拳击、泰拳或者综合格斗)来调整训练计划。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复合动作构建全身力量基础,同时又强调了针对性的核心稳定性和爆发力训练,这对需要快速反应和强劲打击的搏击运动员来说简直是宝典。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动态拉伸与激活”的部分,它彻底改变了我以往的赛前热身习惯,让我在训练和实战中都能更快进入状态,减少了受伤的风险。而且,书里还穿插了许多顶尖选手的训练秘诀,读起来充满了代入感和激励作用,感觉自己仿佛也能摸到高手的门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