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初级-围棋阶梯练习
定价:26.00元
作者:吕睿超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34966217
字数:
页码:34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围棋阶梯练习·初级》中的习题都是围棋教练在长时间的授课中积累、精选出来的,习题设置能做到有的放矢。
内容提要
《围棋阶梯练习·初级》精选练习题约1500个,后附有答案,针对1~2段的学生,可用于围棋培训班的课后配套练习,在使用完《围棋阶梯练习·启蒙》后《围棋阶梯练习·初级》可使用约10个月。书中原题图形较大,利于小孩做题,答案利于自检。
目录
作者介绍
吕睿超,11岁进入河南省围棋队训练,15岁开始参加全国定段赛。17岁开始从事围棋教育工作,在13年的教学中曾培养出国家二级运动员二十多个,连续六年被评为河南省教练员,现任新星围棋学校分校校长,超博围棋道场总教练。
文摘
序言
部分 活之篇
第2部分 死之篇
第3部分 手筋
第4部分 对杀
答案
阅读这本书的体验,简直就像是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在对弈,只不过这位棋手非常懂得如何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易于消化的知识。我最欣赏的是它对“目数”概念的引入,这是我以前一直很模糊的地方。书里并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计算公式,而是通过对比不同形状的“眼位”,让我直观地感受到“活棋”和“死棋”之间的价值差异。这种视觉化的教学方法,对我这种偏向于形象思维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书中的练习题设置得很有层次感,前后的关联性很强,你做完一个章节的练习,会发现下一个章节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就衔接上了,没有那种生硬的章节跳跃感。这种平稳的知识积累过程,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信心,让我觉得围棋并非遥不可及的“智力游戏”,而是可以通过系统训练掌握的技能。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实用性”,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围棋书那样,上来就堆砌那些高深的定式和复杂的布局理论,读起来让人心生敬畏。这本书显然是为那些真正想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扎实基本功的人准备的。我特别喜欢它在“手筋”部分的处理方式,那些小小的局部技巧,被拆解成一系列连续的“怎么办”和“为什么”,每一步的思考路径都清晰可见。举个例子,书中对于“双活”的解释,没有用过于学术的语言,而是用“如何让你的棋子活下来”这种更直观的方式来表达,这让学习的动力更足了。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提示,在电子棋盘上练习了几个示例,发现即便是最简单的“提子”练习,如果用书里推荐的思路去思考,效率都比我之前瞎走的要高得多。这说明作者深知初学者的认知曲线,知道在哪一步添加知识点最为有效,而不是一股脑地倾泻知识。
评分坦率地说,一开始我对“阶梯练习”这个名字持保留态度,觉得可能又是那种枯燥的重复性训练。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阶梯”体现在它的难度递进非常科学和人性化。它不是简单地增加棋子的数量,而是巧妙地引入了新的“约束条件”和“情景变化”。比如,当你在练习基础连接时,它会突然引入一个“断点”的威胁,迫使你必须在连接的同时考虑如何应对对方的攻击。这种设计,让练习不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训练。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受控的环境中进行“压力测试”,每一次的成功破解,都能带来实实在在的进步感。而且,书中对“禁入点”的讲解也十分到位,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地方不能走,这些细节体现了编者对围棋规则和逻辑的深刻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吸引眼球的,那种深邃的蓝色调,搭配着简洁的白色字体,给人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感觉。我本来对围棋了解不多,也就是知道个大概规则,拿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好奇心。翻开第一页,感觉排版非常清晰,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密密麻麻让人望而生畏。它似乎很注重引导性,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非常自然。我记得其中有一小节专门讲了“打吃”和“提子”的几种常见变化,用图例讲解得非常透彻,即便像我这样完全的新手,也能一下子就明白其中的奥妙。作者在这些基础概念的阐述上,显然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一位耐心十足的老师在身边手把手地教你。尤其是那些针对新手容易犯的错误进行的提醒,真是太及时了,感觉像是提前避开了好几个“坑”。这本书的整体结构,从基础点到局部战斗的介绍,逻辑性很强,让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心里踏实。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也值得一提,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即使用眼过度也不会感到太疲劳。但最打动我的,还是它对“全局观”的培养所做的铺垫。虽然这本书主要聚焦在初级阶段,但作者非常巧妙地在每一组练习的最后,增加了一段“思考延伸”,引导读者思考局部战斗如何影响到整个盘面的均衡。例如,在讲完如何“做活一块棋”之后,它会让你思考,如果这块棋多占了两目,对另一边的厚薄会产生什么影响。这种从小处着眼,却始终不忘记大局的教学思路,对于初学者建立正确的围棋观至关重要。它教会了我不仅仅是“如何走”,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样走更好”,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习。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个入门教材的范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