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健身拳击训练完全图解教程
定价:39.80元
作者:【德】安德烈斯·里姆(Andreas Riem) 迈克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54169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拳击让人保持健康,拳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健身运动,也是一项真正适合所有人的运动。健身拳击训练的核心功能:释放压力,实现平衡塑身,发现潜能增强力量和耐力提高敏捷性和反应速度提升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内容提要
健身拳击训练介绍了如何让身体达到和谐、柔韧灵活、准确移动、动作协调,以及如何快节奏地呼吸,从而充分摄入氧气以及快速反应。简而言之,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个人的身体健康,这也是休闲运动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书中介绍的所有动作和练习都借鉴了拳击训练。在训练中还轻松融入自由搏击、空手道、健美操等其他运动的动作,以满足各种训练强度或训练目标。教学结构严格遵循体育教学指南,内容包括热身训练、肌肉拉伸练习、技巧训练和双人对练,以及结束放松运动。拳击以其剧烈的运动性一直备受推崇。本书专门用一个章节介绍了拳击从古至今的历史,让读者对这项运动有更深入的了解。本书重点介绍的健身拳击训练,适合喜爱或者有兴趣体验拳击运动的各类人群,尤其是健身教练及健身爱好者。
目录
目录
序16
序27
A导论8
1欢迎参加
健身拳击训练8
2健身和拳击
感受生活的美好12
3为了健康而拳击
医学背景知识17
4多元的训练目标
基础内容23
5迷你拳击学院
总论27
B主要章节健身拳击39
6训练团体和设施39
7热身运动
练习42
8跳绳
介绍与练习44
9技巧
训练与实践46
10对练
练习展示49
11心肺功能训练
练习51
12练习结束前的放松运动
放松练习54
13反思
理解与认知56
C健身拳击的方方面面57
14音乐的选择
营造情绪57
15教学课程示例
健身拳击课程60
16沙袋
各种类型的训练器材64
17在家训练
精选练习73
18在健身房里进行健身拳击训练
现代运动的不同需求85
19拳击
一项古老的运动89
20拳击
一种历史悠久的搏击运动94
21拳击
适合所有人的运动99
作者简介102
作者介绍
安德烈斯·里姆(Andreas Riem)有着多年的格斗运动经验,近年来对于健身运动的兴趣越来越浓。他曾多次荣获德国自由搏击冠军,并获得欧洲自由搏击健身操第三名。他也是一名培养竞技性、休闲健身类运动员的知名教练。迈克尔·克莱曼(Michael Kleymann)既是一名有着30多年工作经验的体育记者,也曾撰写过多本有关自由搏击和拳击的书。他在德国还担任健身拳击教练,推动拳击成为一种大众喜爱的休闲运动。
文摘
序言
我发现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人性化,它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教科书,更像是陪伴你一起训练的伙伴。内页纸张选择了哑光材质,即使在灯光下反光也不严重,阅读体验非常好。更贴心的是,很多关键动作的旁边都配有小小的“教练提示”卡片,这些提示往往是一两句话的点睛之笔,比如“出拳时想象你在‘切开’空气”或者“后撤步时要保持前脚的支撑力”。这些小贴士,往往比长篇大论的解释更能瞬间击中要害,让我茅塞顿开。此外,书本的尺寸设计得也比较适中,放在训练垫上不会占据太多空间,方便我在训练间隙随时翻阅查找。这种对用户使用场景的细致考量,让整本书的使用价值大大提升,它不再是躺在书架上的装饰品,而是真正进入了我的训练装备包。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就有一种厚重感,翻开来看,排版和图片质量确实没得说,色彩鲜明,动作分解图极其清晰,一看就是下了血本制作的。我之前看过一些网上的教程,动作要领总是说得含糊不清,或者图片特别模糊,练起来心里没底。但这本书不同,它对每一个基本拳架、每一次出拳、每一次步法的细节都标注得特别清楚,甚至连手腕角度、身体重心的转移都有专门的图示加以说明。我尤其喜欢它关于“核心发力”的那几个章节,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出拳总是软绵绵的,原来是少了那一下腰腹的爆发力。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初学者的困惑,从最基础的站姿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完全不会让人感到压力过大。对于想系统学习拳击,但又不想立刻去拳馆报名的我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私人教练的宝典,我甚至可以对着镜子,跟着书上的图一步步纠正自己的姿势。我试着按照书上的热身和拉伸部分做了几天,感觉身体的柔韧性和活动度都有明显的改善,这为后续更复杂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可以再探讨的地方,我认为是关于不同体型和力量基础的个体化调整建议可以更丰富一些。当然,鉴于这是一本“完全图解教程”,它必须覆盖到最大的受众群体,所以整体结构是普适性的。但在某些高阶训练动作的介绍后,如果能像附录一样,加入一些针对不同柔韧性或爆发力水平读者的“进阶/退阶”选项说明,那就更完美了。比如,对于柔韧性稍差的人,在做某些高抬腿或大幅度转体动作时,书上给出的标准动作可能暂时无法达到,如果有替代性的、能达到相同训练目的的简化动作指导,对那些想突破平台期的读者帮助会更大。但即便如此,这本书的综合性和指导性依然是顶尖的,它提供了一个扎实、科学的训练框架,剩下的就是我们根据自己的身体反馈去精调细琢,这本书无疑是最好的起点和参考。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深度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本以为它会停留在“怎么打一拳”的层面,但它竟然深入到了运动生理学和训练周期规划的层面。比如,书中关于“最大力量训练日”和“速度耐力训练日”的安排,就显得非常专业。它不仅仅告诉你要做什么动作,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在不同阶段应该侧重哪方面的能力。我特别欣赏它强调的“预防伤病”部分,详细列举了拳击运动中常见的肩关节和膝关节损伤,并给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性训练方案,这一点是很多市面上只讲套路的教材里看不到的。阅读这些内容时,我感觉自己仿佛在上一堂大学的运动科学课,但讲解方式又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枯燥的理论堆砌。我尝试根据书中的建议调整了我的训练频率和组数,效果立竿见影,训练强度上去了,但疲劳感反而减轻了,这说明科学的训练体系才是王道。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它的“实战应用”部分,它不像有些教程那样只注重器械训练,而是非常贴合实战中的场景模拟。比如,如何应对前手直拳的突然袭击,如何利用脚步进行有效的距离控制,甚至包括了如何利用假动作来迷惑对手的技巧。这些内容不是空泛的描述,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情景模拟练习”来展示的,比如“对墙滑步练习”或者“标记点打击练习”,操作性极强。我发现书中的步伐训练部分对我帮助特别大,我以前总觉得自己的重心不稳,跑位的时候容易被对手抓住破绽。现在我按照书上的“菱形移动”和“横向切入”的步骤练习,感觉自己的步法灵活性和稳定性都有了质的飞跃。这套教材似乎是为那些想在未来真正进入擂台或陪练环境的人量身打造的,它教会的不仅仅是招式,更是拳击的“思维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