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基础教程9787539854663 安徽美术出版社 赵锦杰

绘画基础教程9787539854663 安徽美术出版社 赵锦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锦杰 著
图书标签:
  • 绘画基础
  • 绘画入门
  • 素描
  • 速写
  • 构图
  • 透视
  • 美术教学
  • 赵锦杰
  • 安徽美术出版社
  • 绘画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安徽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9854663
商品编码:2954280142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10-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绘画基础教程
作者 赵锦杰
定价 36.00元
出版社 安徽美术出版社
ISBN 9787539854663
出版日期 2014-10-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学绘画,从素描开始。一本《绘画基础教程》,涵盖了素描基础学习中的所有要点,从几何体到静物、头像,一应俱全。全书讲解细致,步骤清晰,范画扎实、规范,便于初学者快速上手。拥有这样一本书,零基础,也能轻松入门,快速掌握重难点。让我们翻开书,拿起笔,跟师一起学习吧!

   作者简介

   目录
章 素描起步
一、素描基础知识
1.素描的概述
2.物体的明暗规律
3.素描构图
4.透视分析
二、素描工具及材料
三、素描的姿势及用笔
1.位置的选择和作画姿势
2.握笔方法
3.排线方法
第二章 石膏几何体
一、单个几何体写生
1.正方体
2.球体一
3.四棱锥体
1.六棱锥体
5.圆锥体
6.六棱柱体
7.八棱柱体
8.圆柱体
9.切面圆柱体
10.正五边形多面体
11.正三角形多面体
12.四棱柱穿插体
13.方锥穿插体
14.圆锥穿插体
二、组合几何体写生
1.两个形体组合A
2.两个形体组合B
3.三个形体组合A
4.三个形体组合B
5.多个形体组合
三、石膏几何体写生范例
第三章 结构静物
一、基础知识讲解
1.结构静物的概述
二、结构静物写生
1.苹果
2.梨
3.陶罐
4.玻璃水壶
5.三个水果组合
6.瓷瓶与水果组合
7.面包、水果与器皿组合
8.喷水壶与水果组合
三、结构静物写生范例
第四章 明暗静物
一、基础知识讲解
1.静物素描的概述
2.立体感与空间感
3.静物与几何体的关系
二、明暗静物写生
1.苹果
2.梨
3.青椒
1.香蕉
5.柠檬
6.花菜
7.生姜
8.蘑菇
9.高脚玻璃杯
10.玻璃碗
11.宽口陶罐
12.瓷瓶
13.陶壶
14.砂锅
15.铝壶
16.盐袋
17.洗面液
18.台灯
19.牛皮背包
20.衬布
21.水果与白盘组合
22.陶罐与香蕉组合
23.陶罐与黄瓜组合
24.器皿与水果组合
25.金属器皿与水果组合
26.小酒坛与水果组合
27.酒坛与蔬菜组合
三、明暗静物临摹范例
第五章 石膏头像
一、基础知识讲解
1.石膏头像的概述
二、石膏像局部写生
1.眼睛的画法
2.耳朵的画法
3.鼻子的画法
4.嘴巴的画法
5.头骨的画法
三、石膏像整体写生
1.阿格里巴的画法
2.伏尔泰的画法
3.小卫的画法
1.马赛的画法
5.塞内卡的画法
6.荷马的画法
四、石膏像临摹范例
第六章 素描头像
一、基础知识讲解
1.素描头像的概述
2.头骨结构
3.头部肌肉
1.五官比例
5.头部基本特征
二、五官的画法
1.眼睛的结构与画法
2.嘴巴的结构与画法
3.鼻子的结构与画法
1.耳朵的结构与画法
三、素描头像的画法
1.男青年的画法
2.女青年的画法
3.男中年的画法
4.老年人的画法
四、素描头像临摹范例

   编辑推荐
由美术教育领域一线人士倾力编著的《绘画基础教程》重磅来袭!
全书容量丰富,要点齐全,三大类别,四大步骤,助你轻松学素描。
精选优质哑粉纸,用纸讲究,印刷精美,便于临摹。
开本适宜,方便携带,实用性更强。

   文摘









   序言

《形色之间:铅笔素描入门指南》 引言 素描,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石,是通往色彩斑斓世界的第一道门。它不仅仅是线条的勾勒,更是对形体、光影、质感和空间理解的深刻表达。无论您是刚刚萌生对绘画的兴趣,还是希望巩固和提升绘画功底,《形色之间:铅笔素描入门指南》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本书旨在以最清晰、最易懂的方式,引领您走进素描的奇妙领域,让您从零开始,一步步掌握绘画的基本语言,捕捉眼前世界的真实与美妙。 第一章:认识你的画笔——铅笔与纸张的对话 在开始绘画之前,了解你的工具是至关重要的。本书将带您认识素描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具:铅笔和纸张。 铅笔的秘密: 您将了解到不同硬度铅笔(H、HB、B系列)的特性,它们如何影响线条的粗细、深浅和表现力。从最硬的H系列,适合描绘细腻的轮廓和明暗交界线,到最软的B系列,能够绘制出深邃的阴影和丰富的层次感,我们将逐一解析。您还将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和画面需求,巧妙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硬度的铅笔,让您的线条更具表现力。 纸张的选择: 纸张的纹理、厚度和颜色都会对最终的画面效果产生影响。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素描纸,如光滑的、粗糙的、有纹理的和无纹理的,并探讨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您将学会根据自己的绘画习惯和对画面质感的追求,选择最适合您的纸张,为您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握笔的艺术: 不同的握笔方式会影响线条的力度和流畅度。我们将详细讲解三种主要的握笔姿势:食指与拇指捏住笔杆的“手指画法”,用整个手掌握住笔杆的“手腕画法”,以及用胳膊带动笔尖的“胳膊画法”。您将学习如何在不同情况下运用这些握笔技巧,以达到更自如、更富有表现力的线条。 第二章:线条的语言——勾勒世界的轮廓 线条是素描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本章将引导您掌握各种线条的运用,让您能够自如地描绘出物体的轮廓和结构。 基本线条练习: 从最简单的直线、曲线、圆弧开始,您将进行大量的线条练习。这些练习不仅能帮助您熟悉笔触的控制,更能培养您对手的稳定性和对线条方向的感知能力。我们将通过直线练习来训练您的稳定性,曲线练习来培养您的柔韧性,圆弧练习来掌握物体的弧度。 不同质感的线条: 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不同的质感。例如,粗犷的线条可以表现金属的硬朗,细腻的线条可以表现丝绸的光滑,断续的线条可以模拟布料的褶皱。您将学习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疏密、长短和方向来传达物体的不同质感。 轮廓线的运用: 轮廓线是描绘物体外形的关键。我们将探讨如何准确地捕捉物体的轮廓,避免出现变形和失真。您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测量,将物体的外部形状准确地呈现在纸上。 结构线的意义: 除了外部轮廓,物体内部也存在着看不见的结构线,它们决定了物体的形态和立体感。我们将引导您理解并绘制这些结构线,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物体的结构,使其描绘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光影的魔术——塑造立体与体积 光影是赋予物体生命和立体感的关键。本章将带您深入理解光影的原理,并学会如何运用明暗关系来塑造物体的体积感。 光源的认知: 您将学习如何判断光源的方向、强度和性质。了解光源是理解明暗关系的基础,我们将通过实例解析不同方向和强度的光源对物体造成的影响。 明暗五大调: 高光、亮部、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这五大明暗调子是构成物体体积感的要素。我们将详细讲解每一种调子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并指导您如何在画面中准确地表现它们。 灰度阶梯的练习: 通过绘制灰度阶梯,您将训练自己对不同灰度层次的感知能力,并学会如何将这些灰度准确地呈现在画面中。这将是您掌握明暗关系的重要练习。 体积感的表现: 掌握了明暗五大调,您就能开始塑造物体的体积感。我们将通过对简单几何体(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的描绘练习,让您体会到光影如何赋予这些几何体生命。 环境光与投影: 物体不仅仅受主光源影响,环境光和自身产生的投影也对画面效果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环境光如何影响亮部和明暗交界线的变化,以及投影如何帮助我们判断物体的位置和与地面的关系。 第四章:材质的描摹——捕捉万物的肌理 不同的材质拥有不同的视觉和触觉特征。本章将教您如何通过细致的笔触和对细节的观察,来表现物体的不同材质。 光滑表面的表现: 如金属、玻璃等光滑材质,它们的特点是反射强烈,通常有清晰的亮部和锐利的边缘。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细腻的线条和微妙的灰度变化来表现光滑表面的反光和光泽。 粗糙表面的描绘: 如石头、木头等粗糙材质,它们的表面细节丰富,反光较为柔和。我们将尝试运用点触、短线和交叉的笔触来模拟粗糙表面的肌理感。 柔软表面的描绘: 如布料、毛发等柔软材质,它们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体积和柔软的质感。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流畅的线条和层次丰富的阴影来表现其自然的褶皱和蓬松感。 透明与半透明材质: 如玻璃、水等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它们的描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对光线的穿透、折射以及背景的模糊处理来表现这些材质的特点。 第五章:透视的法则——营造空间与深度 透视是绘画中表现空间关系和深度感的科学原理。掌握透视,您的画面将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 一点透视: 最基础的透视原理,适用于表现物体正面或背面朝向观察者的场景。我们将通过描绘方形、长方形等物体来理解一点透视的汇聚线和消失点。 两点透视: 当物体的一个棱边朝向观察者时,我们将用到两点透视。您将学习如何找到两个消失点,并根据它们来绘制具有复杂角度的物体。 三点透视(仰视与俯视): 当我们从低角度仰视或高角度俯视物体时,就需要引入第三个消失点。我们将探讨三点透视如何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戏剧性。 透视的实际应用: 将透视原理应用于风景、建筑和室内场景的描绘,让您的画面更具空间深度和视觉冲击力。 第六章:构图的智慧——组织画面的和谐 构图是将画面元素进行合理安排,以达到视觉平衡和艺术感染力的过程。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 介绍两种经典的构图法则,帮助您找到画面中的视觉焦点,使画面更具美感和吸引力。 平衡与对比: 学习如何通过元素的疏密、大小、明暗来创造画面的平衡感,以及如何运用对比来突出主体,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引导线与视线: 了解如何利用画面中的线条和元素来引导观众的视线,使其自然地浏览整个画面。 留白与画面节奏: 探讨留白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画面的节奏来控制观众的观看速度,营造画面的韵律感。 第七章:静物的描绘——从简单到复杂 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本章将引导您一步步描绘各种静物。 几何体的素描: 从最基础的球体、立方体、圆锥体开始,掌握它们在不同光照下的明暗变化和基本形体。 水果与蔬菜: 描绘具有不同质感和形状的水果和蔬菜,学习如何表现其表面的光泽、纹理和体积。 器皿的描绘: 如杯子、瓶子、碗等,学习如何处理它们的形状、材质和反光。 组合静物: 将多种物体组合在一起进行描绘,学习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遮挡关系、空间距离以及整体的构图。 第八章:人物素描初探——捕捉生命的姿态 人物素描是素描领域中最具挑战性但也最迷人的部分。本章将为您的人物素描之旅打下基础。 人体比例与结构: 介绍人体基本的比例关系和骨骼、肌肉结构,帮助您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 五官的描绘: 分别讲解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造型特点和描绘方法。 头部与面部表情: 尝试描绘不同角度的头部,并表现不同的面部表情。 动态人物的简化: 在初步掌握人物静态描绘的基础上,尝试捕捉人物的动态,并通过简化线条来表现身体的姿态。 第九章:风景素描掠影——自然的无限魅力 将素描的视角转向大自然,感受线条与光影在描绘自然景物中的应用。 天空与云的描绘: 学习如何用不同的笔触和灰度来表现天空的广阔和云彩的形态。 山川与树木: 描绘山峦的起伏、树木的形态和枝叶的疏密。 水与石头的质感: 尝试表现水的流动感和石头的坚硬质感。 远近景的虚实处理: 运用透视和明暗关系来表现景物的远近层次,使画面更具空间感。 第十章:进阶之路——不断探索与实践 素描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章将为您指明进一步提升的道路。 观察力的培养: 强调持续观察生活和周围世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日常事物中汲取灵感。 临摹与写生结合: 讲解临摹优秀作品的好处,以及如何将临摹的技巧运用到写生中。 个人风格的形成: 鼓励您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和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材料的拓展: 简要介绍除了铅笔之外的其他素描材料,如炭条、钢笔等,为您的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结语 《形色之间:铅笔素描入门指南》不仅是一本技法手册,更是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窗户。愿本书能激发您对绘画的热情,引领您在素描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画笔记录下您眼中世界的精彩,创造属于您自己的艺术篇章。绘画的乐趣在于过程,在于每一次下笔时的专注与投入,在于每一次观察时的细致与用心。拿起您的画笔,与形色对话,感受绘画带来的无限可能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非常吸引人,封面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既有艺术感又不显得花哨,初次拿到手中就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纸张的质感也非常棒,印刷清晰,色彩还原度高,这一点对于一本绘画教程来说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书脊的装订牢固,翻页顺畅,即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而且,这本书的大小也很适中,方便携带和使用,无论是在画室练习,还是在咖啡馆里找灵感,都能轻松应对。包装也很到位,没有任何破损,送货速度也超出了我的预期,整个购买过程让人心情愉悦。作为一个对绘画抱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一本好的工具书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内容,更要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外在呈现,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让人在学习之余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愉悦。

评分

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在教学思路上的严谨和循序渐进。从基础的线条、形状入手,逐步深入到光影、色彩的运用,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细致,并且通过大量的图例辅助说明,让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抽象的绘画原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绘画媒介的介绍,比如铅笔、炭笔、水彩、油画等,都进行了简要的特性分析和基础技法展示,这为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也让我对各种材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一味地灌输理论,而是穿插了一些实际的创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比如如何握笔、如何调色、如何处理画面细节等等,这些都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更快地提升绘画能力。看完一部分内容后,我立刻就想动手尝试,感觉自己离画出满意的作品又近了一步。

评分

这本书在实操性方面做得极其出色,每一章节都配有精心设计的练习题,难度循序渐进,能够有效地巩固学习到的知识点。我尤其喜欢书中提供的一些临摹范例,它们不仅是技法的展示,更是构图和色彩的优秀范例,引导我进行有针对性的模仿和学习。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常常会分享一些自己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这些“过来人”的经验分享对于我这个绘画新手来说,简直是宝藏。比如,在处理人物的比例和结构时,书中提供了详细的测量和观察技巧;在描绘风景时,则教会了我如何捕捉光影的变化和景物的层次感。这些实用的建议,让我在练习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让我更有信心去挑战更复杂的绘画主题。

评分

从这本书的整体编排来看,我能感受到作者和出版社对绘画教育的深刻理解和严谨态度。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过渡自然,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流畅而高效。封面设计、内页排版、字体选择,乃至图片的高质量印刷,都展现了专业水准。我喜欢书中提供的丰富的案例,它们涵盖了从静物到人物,从风景到写意的多种题材,为我提供了多样的学习范本。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技法时,还会涉及一些色彩心理学和构图的黄金法则,这让我了解到绘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地引导着我一步步探索绘画的奥秘,让我对艺术的热爱更加深厚,也激发了我不断尝试和创新的勇气。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在艺术史和美学理论方面的触及相当到位,虽然它是一本绘画基础教程,但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画”的层面,而是融入了一些对艺术发展脉络的梳理和经典作品的赏析。通过这些内容,我不仅能了解到绘画技法的演变,更能体会到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这对于我理解绘画的深度和广度非常有帮助。作者在讲解一些构图原理或者色彩搭配时,会引用一些大师的作品作为范例,并进行深入的分析,这种方式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会了技法,更领悟到了艺术的魅力所在。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导师,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也在启迪我的艺术思维,让我看到了绘画背后更广阔的天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