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基础自测1200题 对杀篇
定价:28.00元
作者:黑棋非棋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1222930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① 从零基础开始,在难度上无门槛,初学者上手快,可增强信心,随后逐步提升难度。非常适合初学者自我强化练习。② 使用图解式答案,尽量不用文字注解,儿童亦可轻松使用。
内容提要
本套书适合初学围棋的儿童及自学围棋的爱好者。包含吃子、死活、对杀三个部分。本套书*的特点是难度低、答案详细、图解丰富,基本上把正确答案和错误的答案都囊括在内,解答全面,便于零基础的儿童及自学爱好者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罗静,北京文博围棋培训学校,围棋教师,业余5段棋手。上学时自学围棋,2003年进入“北方围棋教师学校”深造,系统学习了围棋的教学法等知识,2005年起进行围棋的教育培训工作至今。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有力,黑白分明,那种棋盘的线条感扑面而来,让人立刻联想到棋局的深度和复杂性。我翻开目录,首先被“基础”和“自测”这两个词吸引住了。对于一个想系统性提升围棋实力的棋手来说,清晰的结构和即时的反馈至关重要。书中的章节划分得非常科学,从最基础的提子、打吃,到复杂的死活、手筋,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在身边,耐心地为你梳理知识点。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书籍,而是充满了实操性和针对性。每一道题的排版都很干净,留白恰到好处,让人在解题时不会感到压迫。我特别喜欢它引入的一些经典棋谱片段,这些片段不仅仅是用来考查计算的,更是为了培养棋手对局势的宏观把握能力。翻阅过程中,能感受到作者对于围棋教学的热情,那种把复杂的知识点拆解得井井有条的匠心,确实值得称赞。这本书很像是我的私人棋艺陪练,随时随地都能拿出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功力,查漏补缺。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有一种非常朴实的工匠精神在里面。没有花哨的颜色,没有过多无关紧要的图注,所有的篇幅都紧紧围绕着“有效练习”这一个核心目标。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工具书,但又比纯粹的工具书多了一层人文的关怀——它在引导你思考,而不是仅仅提供答案。我尝试用它来做赛前热身,效果出奇地好。因为它模拟了真实的对局压力,但又没有真正对局的时间限制,可以让你从容地、反复地去验证自己的思路是否站得住脚。尤其是书中对一些“手筋”的提炼,非常到位,很多都是我之前在对局中遗漏的关键点。它教你的不是招法本身,而是发现这些招法的思维模式。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比单纯的知识灌输要高明得多。
评分初拿到这本厚厚的练习册时,我内心是有些许敬畏的,因为它暗示着这是一条需要付出汗水和时间的精进之路。然而,一旦开始深入,那种挑战的乐趣就完全盖过了劳累感。书中对于不同复杂度的题目给出的难度标记清晰可见,这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灵活选择练习强度,避免了盲目自负或过度受挫。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一些看似简单的收官或打劫的题目中,往往设置了极其精妙的反制手段,这直接提升了我对全局价值判断的敏感度。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让你记住几百个定式,而在于它培养了你对“活棋”和“死棋”界限的敏锐直觉。它就像一个耐心的陪练师,不断地抛出难题,直到你能够轻松应对为止。对于任何渴望将棋力从“会下”提升到“精通”的棋手来说,这本教材无疑是一次宝贵的投资。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围棋的书籍汗牛充栋,大多要么过于偏重古谱的枯燥讲解,要么就是充斥着过于新潮却难以理解的AI下法,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似乎更侧重于“实战检验”。我拿到书后,立刻尝试了前几章的练习,感受非常直接:它强迫你把学到的知识立刻投入应用。那些看似简单的题目,往往隐藏着陷阱,需要你精确地计算每一步的得失。这种“测验”的性质,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斗志,每解开一个难题,成就感简直爆棚。而且,这本书的难度递进设计得非常平滑,不会让人在前几页就产生挫败感,而是循序渐进地将你推向更高的技术层面。阅读体验上,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长时间看棋盘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做题,更是在经历一场场微型的对局,对手是书本本身,而目标是战胜自我。
评分我一直觉得,围棋的进步不是看你读了多少书,而是看你“算清了”多少变化。这本书完美地抓住了这一点。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只是告诉你“应该这么下”,而是通过大量的变招和反驳来让你自己明白“为什么必须这么下”。比如在处理一些边角局部定型时,书中设置的那些“如果对手选择A怎么办?如果选择B又该如何应对?”的交叉测试,非常考验心智的沉稳和计算的深度。我发现,很多我以为自己已经掌握的定式,在书中的具体情境下,会暴露出我计算上的盲区。这本书更像是训练你的“计算肌肉”,让你在实战中,面对复杂变化时,能更快地锁定最优解。对于中级棋手来说,这种实战化的训练尤为重要,它把理论与实战之间的鸿沟,用一道道坚实的“题”给填平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