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跆拳道理论与实践研究
定价:39.00元
作者:饶英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15476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其经过千余年的演变和发展,已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现代体育项目。跆拳道寓修身养性于技击格斗之中,对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意志品质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提高有着独特的作用。
本书在我国跆拳道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跆拳道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对跆拳道理论、技能训练、身体素质训练进行了阐述,对跆拳道运动员和跆拳道爱好者了解跆拳道、练习跆拳道具有的指导意义。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对跆拳道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涵盖了跆拳道运动概述、跆拳道运动的基本技、战术与实践研究,竞技跆拳道主动进攻技术,跆拳道运动的身体素质训练,品势训练实践以及跆拳道医务保健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内容全面、逻辑层次清晰,对跆拳道运动的学习具有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目录
作者介绍
饶英(1966— ),男,汉族,湖北英山人,硕士,副教授,先后就职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圳卫生学校,现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校跆拳道运动队主教练,深圳市巴西柔术协会副秘书长、深圳市武术技击研究会推广发展部部长。连续十年带队参加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共获 28 金 38 银 59 铜,男女队竞技与品势团体总分名十一次,竞技与品势团体总分第二名十一次;2013 年参加全国高职高专体育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中年组一等奖”。 2012、2013、2016、2017 年获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教练员奖”。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甚至有些年代感,让人不禁好奇它究竟蕴含了怎样的真知灼见。拿到手里,分量感十足,那种厚重的纸张和装帧,让人立刻感受到作者在内容上下的功夫。我首先被吸引的是目录结构,条理清晰,从历史渊源到技术要领,再到现代发展趋势,逻辑链条非常完整。阅读初期的章节时,我发现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注重基础的夯实,对于每一个技术动作的分解和解析,都配有详尽的图示和文字说明,即便是对这项运动知之甚少的新手,也能大致领会其精髓。特别是对于“品势”的讲解部分,作者似乎花了大笔墨,不仅仅是动作的模仿,更深入到每个动作背后的哲学意涵,比如如何通过呼吸控制来协调全身力量,如何将“刚”与“柔”在瞬间的转换中达到完美统一。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技术理论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能透过文字感受到汗水滴落和木板碎裂的声音。整体来看,这是一本非常扎实的入门与进阶参考书,其价值在于对技术细节的极致追求,为学习者构建了一个坚实的知识框架。
评分阅读完这本书的近三分之二,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那就是作者对“传承”二字的深刻理解。这本书不是在创造新的理论,而是在系统地整理和巩固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宝贵经验。它的文字风格非常注重细节的还原度,比如在描述基础站姿“准备势”时,作者不仅精确到了脚尖外展的角度范围,甚至连双手在胸前的距离都有明确的建议值。这种对精确性的执着,反映了作者对武术精髓的敬畏。书中对于不同年龄段练习者的训练侧重点分析也十分到位,比如针对青少年如何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生长发育问题,与针对中老年人如何保持关节柔韧性和平衡感的建议,都是基于现实考量的。读到最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结构严谨、内容充实的马拉松式学习。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愿意沉下心来,把“武道”而非仅仅“体育竞技”作为终身追求的人士,量身打造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虽然传统,但内容的新鲜度和广度却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侧重于介绍传统套路和历史背景的偏文科式的书籍,但事实是,它在现代竞技体系的解析上投入了大量的篇幅。特别是关于评分标准演变和裁判视角分析的章节,写得非常到位。作者似乎采访了多位不同层级的裁判,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解释了为什么某些看似完美的动作可能不会得到高分,以及如何根据现代赛事的规则,对传统动作进行必要的“现代化”调整。这种“从规则中寻找最优解”的思路,对于有志于参加高水平比赛的运动员来说,简直是福音。此外,书中还附带了一份关于运动营养与伤病预防的附录,内容详实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主体内容形成了很好的互补。这种全方位的覆盖,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教练员的案头必备,对于认真对待这项运动的每一个学员来说,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作战地图”。
评分翻开这本厚重的著作,我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激昂,而是一种沉静的力量。它的行文风格犹如清晨的山泉,源远流长,且不疾不徐。作者似乎有意将读者从日常的喧嚣中抽离出来,引导我们进入一个专注于内在修炼的场域。在谈及“精神修养”的部分时,书中引用了大量东方哲学中关于“道”与“气”的阐述,但这些引用并非生搬硬套,而是巧妙地融入到对跆拳道精神内核的诠释之中。例如,书中描述了如何将“克己复礼”的理念贯彻到每一次踢击的力度控制上,使之不至于成为单纯的暴力发泄,而是成为一种有节制、有目的的力量展现。这种对“礼”的强调,在如今快节奏的体育文化中显得尤为珍贵。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或许不在于教你如何踢得更高更快,而在于它提供了一面镜子,让你反思自己习练武术的初衷和持续的动力。它引导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持久的自我完善过程。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坦率地说,更像是在聆听一位经验丰富、但又不失谦逊的武术宗师的谆谆教诲。它没有那种浮夸的、鼓舞人心的口号式语言,而是用一种近乎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剖析着这项运动的内在规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讨论“对抗性实战”章节时所展现出的客观与冷静。他没有一味地推崇某一种流派的优势,而是将不同风格的技法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和分析,指出了各自的适用场景和潜在的弱点。这对于一个希望全面提升实战意识的习练者来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书中对人体运动学原理的引用也令人耳目一新,很多过去仅仅依靠“感觉”来修正的动作,通过作者基于生物力学的解释,突然变得清晰明了,理解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这种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写作手法,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手册”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人体潜能开发的深度报告。唯一略感不足的,或许是对于一些高阶、前沿的训练方法着墨稍显保守,但瑕不掩瑜,其核心价值依然无可替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