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麻将常见错牌百例
定价:15.00元
售价:11.0元,便宜4.0元,折扣73
作者:王成槐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7-01
ISBN:97875009294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118kg
麻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文化娱乐,它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推动了社会精神文明。本书作者总结了麻将场上常常见到的失张混打、组牌错位、运筹差算、听张失和等。它具有个性,但也包含着共性,本书所列例子正是我们打麻将常常犯错的举证。只要我们对前车之鉴引以为戒,不打或少打错牌,就能打出高番品,玩出好花样来。王成槐编*的《麻将常见错牌百例》特点多诗词,且书中人名和牌型贴切一致,诗词与内容珠联璧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文化欣赏性。
王成槐编*的《麻将常见错牌百例》是参照国家 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编写的《中国麻将竞赛规 则》的要求编写的。在编写中查阅了不少资料,提炼 了一些共性的错点,它不仅列举了常见错牌,同时也 提出了怎样避免、如何应对的措施和战术。特别是麻 将文学热,给麻坛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本书特点 多诗词,且书中人名和牌型贴切一致,诗词与内容珠 联璧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文化欣赏性。
一、“推倒和”失招 1.牌张打飞 东风难回 2.东风对死 2奈锁住 3.万事俱备 单钓东风 4.甘棠蜜爱 遗憾千秋 5.操刀伤锦 嗟吁何及 6.单钧边张 决胜重张 7.一刻三连 间隔一张 8.舍牌丢张 打8来7 9.打牌丢张 自摸难成 10.扑朔迷离 和牌不知二、花样牌正误 l.7筒打落地 花龙竞飞天 2.7万瞎碰倒 长8无希望 3.定将2、5、8 错开3、6、7 4.沉舟侧畔过 单嵌连续中 5.异曲同工妙 嵌“6”牌品高 6.薛涛优改令 一筒定乾坤 7.8万已舍错 红中变风云 8.组搭不成五 边搭定不开 9.浪子终回首 打9又和9 10.打牌有策论 开南失番种三、运筹牌错算 1.双钓2、5 失听3、6 2.圣叹打“5” 腰斩“水浒” 3.三鑫不羡 单恋红中 4.听2舍3 扣中和边 5.运筹失中 5、6不听 6.两刻夹张 强胜三面 7.合纵失和 连横成功 8.门断不平 曲径缺门 9.欲和一色 折戟沉沙 10.天衣无缝 九莲宝灯四、战术牌庸打 1.刻子杠断牌6筒不再来 2.久等和不出 不知改换牌 3.多方易踩叫 痴迷不入套 4.择张不谨慎 成和希望空 5.不吃回头食 终将被困死 6.四连拆熟头 根据时空留 7.打牌无战术 必定惹人怒 8.行张不吊碰 对家连连顺 9.不跟牌风走 打得挺别扭 10.行张不懂变 大牌落小番五、成和牌缺憾 1.鱼目混珠 瞒天过海 2.喊碰2、3 索1、4 3.指鹿为马 探敌释疑 4.和牌连底 浑然不觉 5.掷骰整杠 开杠飞天 6.串抬轿 影射放张 7.有心打无 开番变有 8.单钓双嵌 更换失张 9.和牌错位 弃高就低 10.舍身取义 画龙点晴六、麻将牌演笑 1.败也麻将 远调西非小国 成也麻将 掌权太平洋司 2.洹上秋水 “一统江山”和出 宫中春黛 “皇帝龙梦”破灭 3.时艰局危花花太岁聚会 输银十万内 阁总理照当
这本书的叙述节奏把握得相当老练,绝不像一本技术手册那么枯燥乏味。它采用了大量的“故事化”案例,这些案例的背景设定非常贴近生活,不是什么虚拟的、高难度的比赛场景,而是邻里之间的“小局”、家庭聚会时的“闲聊局”。这使得每一个“错牌”的讲解都充满了人情味和共鸣感。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关于“放炮”的章节,作者没有简单地指责放炮者的愚蠢,而是深入分析了导致放炮的心理动因——是急于求成的心态、是对手牌面信息干扰、还是单纯的疲劳导致的判断失误。通过对这些心理层面的剖析,我不仅学会了如何避免自己放炮,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去“阅读”和“预判”对手的心理倾向,从而更有效地控制牌局的节奏。这种从“技术执行”到“心理博弈”的跨越,是很多其他麻将书籍所缺失的深度。它让我意识到,麻将的精髓,远不止于胡牌的那一刻,更在于牌局进行中,你如何与牌桌上的其他人进行无声的、高强度的信息交换与对抗。每次读完一个案例,我都会忍不住放下书,回忆起自己打牌时类似的经历,那种“啊,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是阅读体验中最大的乐趣所在。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信息不对称”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在麻将领域的书籍中是相当罕见的。大部分书籍都聚焦于如何优化自己的手牌,而这本书则花了不少篇幅讲解如何解读对手打出的“废牌”所蕴含的“假象”和“真实意图”。作者构建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弃牌频率分析法”,比如,当一个玩家在特定阶段频繁打出某张边张时,他究竟是处于“安全期”还是在“虚张声势”等待某张关键牌的到来。书中通过大量的图例展示了对手“刻意引诱”你打出特定牌的陷阱,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其“打牌的犹豫程度”(虽然书是文字版,但作者通过文字描绘出了这种动态感)来判断其真实听张。这种对“对手视角”的强调,彻底改变了我过去那种“闭门造车”式的打牌习惯。它教会我,麻将不仅是和牌面博弈,更是和桌上那几位活生生的人进行心智的较量。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看待牌局的层次一下子被拔高了,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三四张牌,而是开始考虑整个牌桌的“能量流向”,这对于提升实战的胜率,具有不可估量的实际指导意义,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老派的文人雅气,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巨大的亮点,也是一个潜在的门槛。它不像现在流行的快餐式读物那样追求短句和冲击力,而是用一种沉稳、略带思辨性的笔触来描绘牌局的起伏。作者在描述一个看似简单的“错碰”时,会用上一些典故或者哲学上的小思考,比如将牌局的进退比作“阴阳的消长”,将听牌的选择比作“取舍的艺术”。这种文风对于那些追求深度和文化内涵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享受。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慢阅读”的体验,它迫使我不得不停下来,细细品味每一个词句背后的深意。例如,书中对“不应碰的牌”的讨论,它不是简单罗列“什么牌不能碰”,而是探讨了“碰牌”这个动作对自身牌势结构、以及对后续信息暴露程度的长期影响。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开始将麻将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不是孤立的牌局堆砌。这种文学性和技术性的完美融合,使得这本书即使不以打麻将为目的,单独作为一本关于决策学或博弈论的趣味读物,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太抓眼球了,那种老式的印刷风格,带着点儿怀旧的油墨味儿,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小时候围观长辈打麻将的场景。我本来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讲麻将技巧的书籍汗牛充栋,大多无非就是些老生常谈的“番数计算”或者“牌面吉凶解读”,没什么新意。但这本书的装帧却透露出一种别样的用心,仿佛每一页都浸润着岁月的沉淀。我记得我翻开第一章时,正对着一张几乎要凑成“清一色”却因为一张“幺鸡”的失误而功亏一篑的牌局图,那种懊恼和不甘心简直要从纸面上溢出来。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口语化,没有那种教科书式的生硬,读起来就像是坐在你旁边,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手在慢悠悠地给你分析牌局,指出那些你明明看到却总是忽略的细微差别。特别是关于“听牌”的选择上,这本书给出的视角非常独特,不再是单纯追求高番,而是更多地从实战中的“容错率”和“威胁性”来衡量,这对我这种总是在追求完美听牌而常常错失良机的“完美主义”玩家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那种细节的把握,比如在特定番种下,手里留一张“边张”和留一张“嵌张”在不同阶段的心理价值差异,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规则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麻将哲学的启蒙读物。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排版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它没有采用那种常见的、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大量地运用了图示和表格,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构建“常见错牌情景”时所采用的对比手法。比如,它会并列展示两种极其相似的牌型,一种是标准听牌,另一种则是“只差一档”的次优选择,然后详细分析这“一档”之差在实战中意味着什么——可能是对手多摸三张牌的余裕,也可能是自己因此多打出了一张“杀张”。我过去总觉得,麻将的失误大多是“手滑了”或者“运气差”,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失误的根源在于对牌面结构的“惰性认知”,总是在潜意识里沿着最简单的思路去判断,而忽略了那些隐藏在复杂组合下的陷阱。这本书就像是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那些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逻辑盲区。举个例子,关于“断张”和“安全张”的判断,书中给出了一个基于“局势紧张度”的动态评估模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死规矩。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在打牌时,是不是过于依赖“老一套”的安全牌定义了。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更像是一次对自我麻将习惯的深度自我剖析与修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