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基础自测1200题 死活篇
定价:28.00元
作者:黑棋非棋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1222967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① 从零基础开始,在难度上无门槛,初学者上手快,可增强信心,随后逐步提升难度。非常适合初学者自我强化练习。② 全部使用图解式答案,尽量不用文字注解,儿童亦可轻松使用。
内容提要
本套书适合初学围棋的儿童及自学围棋的爱好者。包含吃子、死活、对杀三个部分。本套书*的特点是难度低、答案详细、图解丰富,基本上把正确答案和错误的答案都囊括在内,解答全面,便于零基础的儿童及自学爱好者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黑棋非棋,北京文博围棋培训学校,围棋教师,业余5段棋手。上学时自学围棋,2003年进入“北方围棋教师学校”深造,系统学习了围棋的教学法等知识,2005年起进行围棋的教育培训工作至今。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磨砂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露出一种专业和严谨。我特别喜欢它选用的纸张,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最小的棋形变化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特别疲劳。要知道,围棋书这种东西,阅读体验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很多低质量的印刷品,黑白灰之间的过渡模糊不清,光是辨认棋子和禁入点就能耗费不少精力,但这本完全没有这个问题。装帧的硬挺度也很好,即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出现书脊断裂或者散页的现象。而且,它在排版上似乎也下了一番功夫,题目的布局疏密有致,不会让人感到拥挤和压迫。这不仅仅是一本题集,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具书,看得出来出版社对细节的把控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对于我这种对书籍实体质量有较高要求的棋友来说,光是这份实体带来的愉悦感,就已经值回票价了。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也间接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质量产生了更高的期待,希望里面的题目也能像外表一样扎实可靠。
评分从“化学工业出版社”这个出版单位来看,虽然略感意外,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期待感。这或许意味着它在内容的审核和科学性上会采取一种近乎“工程学”的严谨态度。围棋的死活问题,本质上就是一种严密的逻辑推演,对精确度的要求极高。我希望这本“自测”不仅数量庞大,更在每一个题目的设置上都经得起推敲,没有丝毫的含糊或模棱两可之处。在很多老旧的题集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已经被现代棋理推翻的“旧定式”,我非常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本书会严格遵循现代围棋理论,提供最优化、最精确的解法。这种源自非传统体育出版社的严谨性,或许能为这本死活题集注入一股清新的、不带任何情感偏见的逻辑力量,让练习过程更加高效纯粹。
评分对于一个渴望进步的围棋学习者来说,数量庞大的题目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吸引力。1200题这个数字意味着长时间的、持续性的训练投入。这种投入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能极大地提高我们对各种棋形的第一反应速度。在实战中,很多时候胜负就在于对局部死活的瞬间判断,慢了半拍,局势可能就会逆转。因此,高频次的重复训练,让大脑形成肌肉记忆般的反应模式,是提升实战力的关键。我希望这套题集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变例,让我即便在同一个棋形上,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反复练习,直到彻底掌握其内在的规律。如果能附带一个详细的索引或者错误率统计功能(即使是自己手动记录),那就更完美了,这样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反复出错的那些“盲点”,然后集中火力进行攻克。一本能够持续提供挑战、并陪伴我走过数月甚至数年训练周期的书,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工具。
评分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在题目分类和编排逻辑上是如何处理的。一本优秀的死活题集,绝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堆砌题目数量,更重要的是其内在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理想情况下,它或许会按照棋形复杂程度,或者按照攻防双方的优势劣势来划分章节,这样读者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例如,是先侧重于“活棋”的基础步骤,还是侧重于“杀棋”的精确点位?亦或是将一些“共活”、“假活”等微妙局面作为难点单独拎出来解析?如果它能够提供详尽的解题思路解析,而不是仅仅给出一个最终答案,那就更好了。因为对于我们这些业余棋手而言,知道“为什么”比知道“是什么”重要得多。一套好的教材,应该能够引导读者思考,培养他们发现变化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机械地记住若干个死棋谱。我期待它能提供那种“恍然大悟”的瞬间,那种对围棋真谛的又一次深刻体会。
评分我对这类以“自测”为导向的围棋教材一直抱有很高的兴趣,因为它强调的是主动学习和即时反馈机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这本书的结构设置,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应该是非常注重循序渐进的难度递进。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初学者不会因为一开始就被难题吓倒而产生挫败感,而中级棋手也能通过系统性的练习,发现自己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我个人非常推崇这种“以题带学”的学习方法,毕竟围棋的理解往往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才能真正内化。我期望它能在不同的死活场景中,覆盖到各种常见的定式、手筋以及被遗忘的陷阱。如果它能针对性地设计出那些“看起来好像有变化,但实际上已经无路可走”的经典布局,那将是对棋力提升的巨大助益。通过这种大量的实战化练习,相信能有效提升我在对局中对局部变化进行快速、准确判断的能力,这对于提高胜率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