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老祖宗的养生经
定价:28.00元
作者:张妍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552007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养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种在生活经验中累积下来的养生哲学,不仅具有中医理论的基础,更以丰富的实际经验作为考验标准。这些养生理念不仅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同时兼具实用性、科学性。“饭养人,歌养心”、“三焦得调理,全身气血通”、“少时练身劲,老来少生病”……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养生典籍与民间广为流传的养生秘诀中,本书选出了*代表性、实用的七十八条养生秘诀,并将其分为养情绪、健体魄、调气血、学偏方四个方面,从秘诀解读、原理解说、方法应用三个方向来阐述这些秘诀所蕴含的深厚养生道理。打开本书,你所阅读到的不仅仅是五千年的养生智慧,更是有助于你获得丰富而美好生活的技巧。当你能够运用这些生动、有趣、从生活基础入手的养生秘诀时,你所期望的健康便会不期而至。
目录
章 养情绪
01.树怕伤根,人个白伤心
02.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03.怒伤肝,愁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04.心平气和,五体安宁
05.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
06.药补不如神补,身闲何若心闲
07.逢人借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08.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在心头瞌睡多,快活保寿命,气恼成了病
09.多交朋友消除孤寂,笑口常开疾病远离
10.乐观向上气轩昂,牢骚太盛断人肠
11.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12.贪心烦恼多,知足自常乐
13.不怕人老,只怕心老
14.人无忧,故自寿
15.劝君莫奏黄昏曲,老人应唱春之歌
16.心怀坦荡,福高寿长
17.精神空虚催人老,生活多彩寿缘高
18.难得糊涂方得寿
19.养生必先养德,大德必得其寿
第2章 健体魄
01.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02.饭养人,歌养心
03.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
04.冬天先护脚,病魔不来找
05.天天晒太阳,胜似吃药方
06.夏不露腹,冬不露肩
07.要想身体健,常灸足三里
08.好吃不痴胀,痴胀伤五脏
09.朝喝盐水如参汤,晚喝盐水如
10.早睡早起贪睡无益,劳逸适当作息有律
11.四季不离蒜,不用去医院
12.浓茶伤五内,隔夜茶水害脾胃
13.饭后千步走,常以手旋腹
14.少时练身劲,老来少生病
15.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
16.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17.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18.养花就怕不浇水,运动就怕不久长
19.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久立伤骨
20.行走疾如风,血脉上下通
21.早起打坐,一天快活
22.夏练三伏降酷暑,冬练三九傲霜寒.
23.常练筋长三分,不练肉厚一寸
24.白天多动,夜间少梦
25.锄头能壮筋骨,汗水能治百病
26.吃饭不要闹,饭后不要跳
27.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28.每天溜个早,保健又防老
29.动则不衰,乐则长寿
30.老人多摇扇,筋骨更舒展
31.要长寿,读书花月随前后
32.活到老,学到老,脑子灵,精神好
第3章 调气血
01.要想一身轻松,营养均衡气血通
02.人有三宝:气、血、精
03.精神不适则愚,血脉不适则病
04.四时百病,胃气为本
05.省言语以养气,戒嗔怒以养血
06.随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
07.常伸懒腰乃古训,消疲养血又养心
08.神气淡则气血和,嗜欲胜则疾病作
09.三焦得调理,全身气血通
10.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11.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12.女子不可百日无糖,男子不可百日无姜
13.补气补血两大宝,黄芪当归不可少
第4章 学偏方
01.一碗绿豆汤,清热解毒赛仙方
02.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03.萝卜缨子不要钱,止泻止痢赛黄连
04.止泻健脾补五脏,煮粥宜把扁豆放
05.一碗姜盐茶,开胃祛风寒
06.木耳抗癌素中荤,姜汤葱辣治感冒
07.嚼把黑芝麻,活到百岁无白发
08.常喝萝卜白菜汤,不用郎中开药方
09.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
10.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11.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12.明目找菊花,补血玫瑰茶
13.要治便秘补中气,煮粥加藕见效力
14.口渴心烦躁,粥加猕猴桃
作者介绍
张妍,北京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多年从事疾病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工作,著有《永远年轻十岁的养生术》、《老祖宗教你的自然养生方》、《搞定MC:补气、补血做个元气美人》等书。刘丽娜,出身于中医家庭,并执着于钻研中医中的养生智慧,曾编著过《易经里的养生奥秘》、《道德经养生大智慧》、《让乳房不生病的智慧》、《从头到脚说健康》等多本养生保健类书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的,毕竟市面上同类书籍太多了,大多数都雷同,要么过度神化某种食材,要么把理论讲得云里雾里。然而,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独特,它没有走那些“包治百病”的极端路线,而是更偏向于哲学层面的探讨——如何通过日常点滴的小习惯,潜移默化地提升生命质量。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持之以恒”的阐释。她没有鼓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速成法,而是用非常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真正的养生是融入生活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某些作息调整建议进行了一周的实践,虽然时间短,但确实感受到了精神状态的微妙变化,比如早晨起床不再那么昏沉,下午的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也很有讲究,读起来非常流畅,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它更像是手稿的集合,充满了烟火气和生活气息,而不是冰冷的教科书。对于想要系统性地构建一套适合自己生活节奏的养生体系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极佳的起点,它提供了框架,留下了让你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的广阔空间。
评分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养生不是花钱去买昂贵的保健品,而是对自身能量流动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这本书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它几乎没有提及任何具体的商业产品,而是将重点完全放在了“内观”和“自愈力”的激发上。作者的文字功力很强,行文流畅,逻辑清晰,尽管主题是传统养生,但表达方式却丝毫没有老旧感,反而充满了现代哲思的穿透力。它像一位高明的引导者,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阐述,引导你自己去探索和发现适合自己的“道”。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呼吸”的章节,看似简单的主题,作者却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拆解和深化,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习以为常的呼吸方式,并尝试进行调整,效果立竿见影,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放松感。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让你活到多少岁,而在于它能让你在活着的每一天里,都过得更清醒、更自在、更有力量。绝对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轻松愉悦,仿佛是收到了一份来自远方亲戚的包裹,里面装满了充满年代感的、但又恰到好处的宝物。我尤其喜欢它在论述理论时,穿插进去的那些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小片段”。这些片段并非为了凑字数,而是作为理论的生动注脚,让那些抽象的养生概念变得具象化、可触摸。比如,它讲到某个时辰的养生法时,会描述一个古代文人在那个时间点是如何享受他的静谧时光的,这种画面感极强,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去模仿那种意境。从装帧设计来看,也看得出出版方的用心,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被珍视的感觉。它不是那种快消品式的书籍,而是值得收藏和反复翻阅的“工具书+精神食粮”。我甚至把它放在床头,睡前随机翻开一页,总能找到一句能让自己会心一笑或引发深思的警句。对于追求生活品质,希望在精神和物质层面都找到平衡点的读者,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坚实、温暖的指引。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年度惊喜”!我最近迷上了各种关于慢生活和传统智慧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本来还担心它会是那种枯燥乏味,堆砌着晦涩难懂的中医术语的“养生宝典”,但翻开之后才发现,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亲切自然,就像是邻家长辈在跟你娓娓道来那些流传已久的生活小窍门。它没有给我任何压力,反而让我觉得养生是一件很轻松、很有趣的事情。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季节更替下如何调整饮食的建议,都是我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但实践起来却非常简单,不需要复杂的食材和繁琐的步骤。我特别喜欢它强调的“顺应自然”的理念,那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让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停下来喘息的角落。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都平静了不少,不再那么焦虑于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健康指标”,而是更注重身体发出的最真实的信号。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健康的指导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己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心灵地图”。强烈推荐给所有觉得养生是一件麻烦事的朋友们,这本书会彻底改变你的看法。
评分我通常不太相信市面上那些“古法传承”类的书籍,总觉得隔着一层时代的鸿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古人完全不同,生搬硬套只会适得其反。但这本让我刮目相看。它巧妙地架设了一座桥梁,将那些看似遥远的古老智慧,用现代人的视角进行了合理的“翻译”和“在地化”。它没有强迫读者去过苦行僧般的生活,而是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与现代都市生活兼容的修正方案。比如,它谈到如何应对长时间的电子屏幕使用对眼睛和心神的影响,给出的建议既实用又充满智慧,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让你“少看手机”。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情绪管理”的篇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才是现代人健康的大敌啊!作者将情绪的波动与身体机能的失衡联系起来,讲解得深入浅出,让我对自己的某些不良情绪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接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你如何“看”自己的身体,而不是被动地“治疗”身体,这种主动权交还到读者手中的感觉,非常令人振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