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小儿常见病特效按摩图卡
定价:49.90元
售价:36.4元,便宜13.5元,折扣72
作者:辛海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213252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线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实用:对每一种疾病的按摩方法,详细讲解 真人演示,一学就会。
高效:手机扫二维码,可看对症按摩视频,使用超便捷。
贴心:采用新型锁线不露脊装订,可完全平摊阅读,也可沿裁切线剪下当图卡使用。
小儿按摩是一种操作简便、易学易用的中医疗法,效果非常好。用按摩治疗小儿常见病有两个好处:一是在孩子患病之初,家长可以提前干预病情,不打针、不吃药,没有副作用;二是孩子生病后可用按摩来辅助治疗,增强体质,缩短病程。 《小儿常见病特效按摩图卡》介绍了18种小儿常见病证和8种日常保健的按摩方法。每种按摩方法都配有真人定位图和按摩手法图,同时还配有专家取穴视频,扫码即可观看,直观明了,一学就会。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家长朋友们来说,只要花一点时间,按照本书的提示学习,就可以成为孩子的私人保健医生,保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7/给孩子按摩,你必须知道的
7/小儿按摩前后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
7/哪些情况下不能给孩子做按摩
8/怎样选择适合孩子的按摩润滑剂
9/对证选穴——小儿常见病特效按摩
9/外感风寒发热
● 流清鼻涕
● 咳嗽、吐稀白痰
● 头痛或身痛
● 怕冷
11/外感风热发热
● 流黄色鼻涕
● 咳嗽、吐黄黏痰
● 咽喉肿痛
● 口干口渴想喝水
13/肺胃实热
● 高热
● 口干口渴、面红唇赤
● 小便黄、大便秘结
● 不怕冷,反而怕热
14/阴虚发热
● 午后发热、手足心热或颧红
● 口渴,咽干,喜饮水
● 身体瘦弱,皮肤干燥
● 舌红少苔,舌体瘦长
15/外感风寒咳嗽
● 咳嗽、吐稀白痰
● 流清鼻涕
● 怕冷明显
● 咽痒,咳嗽声重
17/外感风热咳嗽
● 咳嗽、吐黄稠痰
● 流浊鼻涕
● 口渴、咽喉疼痛
● 舌尖红、舌苔薄黄
19/内伤咳嗽
● 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
● 口渴、咽干,喉痒
● 手足心热,或潮热盗汗
21/寒哮(哮喘)
● 鼻流清涕
● 咽喉发痒
● 怕冷
● 痰少色白多泡沫
● 冬季哮喘症状加重
23/热哮(哮喘)
● 哮鸣气喘发作急
● 咳起来较重
● 面色发红
26/暑湿感冒
● 发热无汗,头痛鼻塞
● 腹胀,胸闷
● 头觉得沉重、昏昏沉沉、不清醒
● 不想吃饭,有时恶心或拉肚子
27/风寒型百日咳
●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
● 咳嗽接连不断,咳嗽声重,并吐出大量稀痰
29/风热型百日咳
● 发热、微恶寒
● 汗少、面色发红
● 咽喉红肿
● 咳嗽、有黄痰
31/痰热型百日咳
● 咳嗽急
● 喘气困难
● 痰黏稠且发黄
● 嘴和鼻子出热气
● 胸闷
33/脾肺气虚型百日咳
● 咳声较轻
● 身体发困
● 食欲不振
● 气短,劳累后咳嗽加重
● 大便稀薄
35/外感风热型咽炎
● 咽喉发干且痛
● 伴发热
● 稍微怕风或怕冷
● 偶尔咳嗽
● 痰黏稠难咳出
37/肺胃热盛型咽炎
● 口干,咽部红肿热痛
● 偶尔咳嗽
● 咳痰黄稠
● 大便干,小便黄
38/肺肾阴虚型咽炎
● 咽部不舒服,咽喉发干
且痒
● 可出现刺激性咳嗽
● 气短乏力,或头目眩晕、耳鸣
39/脾胃虚寒型流涎
● 口水清稀
● 面色苍白或又黄又瘦
● 大便稀
● 不敢吃凉的食品
41/脾胃气虚型流涎
● 口水清稀,少气无力
● 肚子发胀或下坠
● 不想吃饭,吃完饭后更困乏,想睡觉
43/脾胃积热型流涎
● 口水发黏
● 嘴角糜烂,有口臭
● 便秘,小便发黄
45/心脾郁热型流涎
● 流口水、口水黏稠
● 有口臭
● 大便干
● 舌尖红、舌面有红点
47/寒痛(腹痛)
● 着凉后腹痛发作
● 腹痛剧烈,不停哭闹
● 用热水袋敷腹部则稍有所缓和
● 面色苍白,四肢发凉
● 大便稀薄
48/伤食痛(腹痛)
● 肚子发胀且有痛感,不让按压
● 不想吃奶,不想吃饭
● 拉肚子后痛感减轻
49/虫痛(腹痛)
● 肚脐周围疼痛,一会儿痛一会儿不痛
● 能吃饭,但面黄肌瘦
● 睡觉不安稳或睡时咬牙
● 大便化验可见蛔虫卵
50/虚寒痛(腹痛)
● 肚子疼不剧烈
● 喜欢按揉肚子或把暖水袋放肚子上
● 平时大便稀,手足凉
● 平时没精神(神疲),懒动
51/寒湿泻(腹泻)
● 着凉受寒后拉肚子
● 大便清稀多沫但不臭
● 往往还伴肚子疼
● 面色淡白
53/湿热泻(腹泻)
● 大便急,肛门灼热,大便黄褐色且发臭
● 口渴
55/伤食泻(腹泻)
● 大便稀且夹有奶瓣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并有酸臭味
● 肚子痛,腹泻前哭闹不止
57/脾虚泻(腹泻)
● 腹泻时间较长
● 大便发稀
● 面色发黄,体形消瘦
● 不想吃饭
59/实秘(便秘)
● 大便干,或排便间隔时间长
● 面色发红,口臭唇红
● 喜欢喝冷饮,小便黄
● 饭量小,肚子胀
60/虚秘(便秘)
● 排便困难
● 肚子经常喜暖怕冷
● 平时懒动,神疲
61/寒吐
● 进食冷饮、寒凉食物后呕吐
● 面色苍白,全身无力,四肢发凉
● 常常腹痛,大便稀薄
63/热吐
● 吃后就吐,呕吐物有酸臭味
● 发热口渴,烦躁不安
● 大便臭,小便黄
● 嘴唇红
65/伤食吐
● 呕吐酸腐或不消化食物
● 口气发臭
● 肚子胀或痛
● 大便臭
67/积食
● 不思饮食
● 食而不化
● 小腹胀满
● 大便失调
69/疳症
● 体形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儿童
● 毛发枯焦
● 不想吃饭、肚胀腹圆、神疲乏力
71/脾胃不和型厌食
● 肚子发胀
● 不想吃饭,懒动神疲
72/胃阴不足型厌食
● 不想吃饭,口干,总想喝水
● 有便秘的情况,小便发黄
73/脾胃气虚型厌食
● 不想吃饭
● 面色发黄
● 没精神,不想说话,浑身乏力
● 大便里夹杂着食物残渣
75/心阴虚型盗汗
● 醒来后汗止
● 舌尖红少苔
● 手心发热
77/肺阴虚型盗汗
● 睡时汗出、醒则汗止
● 伴咳嗽、气短
● 痰少而黏
79/肾阴虚型盗汗
● 睡时汗出、醒则汗止
● 伴咽干,足心热,或见颧红、舌红少苔
80/脾寒啼(夜啼)
● 夜里腹痛
● 啼哭不止
81/心热啼(夜啼)
● 睡觉不安稳
● 不定时啼哭
● 烦躁不安
82/惊吓啼(夜啼)
● 面色发青
● 睡觉过程中突然哭起来或叫起来
83/伤食啼(夜啼)
● 夜里睡觉不安稳,经常哭
● 不想吃奶
● 腹部发胀,不让按揉肚子
● 大便臭味重
85/脾肺气虚型遗尿
● 晚上尿床,平时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排尿量减少
● 精神差,体形消瘦
● 食欲不振
87/肝经郁热型遗尿
● 晚上尿床,小便次数多,尿色发黄
● 性情急躁,舌边、舌尖发红
89/肾气不足型遗尿
● 晚上尿床,严重者每夜尿床1~2 次或更多
● 神情呆板,反应迟钝
● 四肢凉,怕冷,腰腿软弱无力
● 小便色清量多
91/脾胃虚弱型佝偻病
● 面色苍白、爱出汗
● 头发稀、枕后发秃
● 肌肉松软、腹部膨大、吃得少
● 睡觉不安稳
93/肾气不足型佝偻病
● 面色发白,出汗多
● 说话迟,出牙迟,站立、行走迟
● 头方,肋外翻,或有鸡胸,腿弯曲
95/未病先防
——常用小儿保健按摩
95/健脾和胃按摩法
96/强肺保肺按摩法
97/固表止汗按摩法
98/镇惊安神按摩法
99/健脑益智按摩法
101/科学增高按摩法
102/润肠通便按摩法
103/小儿眼保健按摩法
辛海,北京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国医科普传承人奖获得者,中国医师协会全民健康促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治未病办公室主推的中医治病专家和经络穴位食疗养生专家。名医张锡纯的四传弟子,中医理论根基深,中医临床疗效好。毕业于北京中药大学针灸专业。长期从事大众健康普及工作,已经做各类健康讲座和养生系列培训220多场次,累计培训各类学员近2万人次。已经在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8篇,其中作为作者在医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篇,作为主编出版3本医书,分别是《找准病根治对病》、《养生堂本草纲目中药养生速查全书》和《周耀庭临床经验集》。
我对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在小儿保健方面,总觉得推拿按摩是一种与生俱来、润物细无声的治疗方式。所以,当我在书架上看到这本《小儿常见病特效按摩图卡》时,我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我喜欢它没有把重点放在理论的堆砌上,而是直接切入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如何应对孩子生病。书中的“特效按摩”几个字,直接点明了它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我设想,当孩子因为感冒而鼻子不通气,或者因为积食而腹胀不适时,我就可以立刻翻出相应的图卡,按照精准的穴位指示和手法演示,为孩子进行按摩。那些清晰的插图,每一个穴位都标示得明明白白,每一种手法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完全消除了我之前对于按摩“摸不准穴位”、“不知道手法”的顾虑。而且,这本书的“图卡”形式,让我觉得非常便于携带和使用,我可以放在孩子的小书包里,或者家里的显眼位置,随时都能拿来查阅。我非常期待它能教会我一些真正有效的按摩技巧,让我能够更好地呵护孩子的健康,用一种更自然、更具中国传统智慧的方式,陪伴孩子度过一个个成长的阶段,成为一个更加得心应手的母亲。
评分作为一个对育儿知识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浩瀚信息淹没的家长,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不会让人望而生畏的书籍。这本《小儿常见病特效按摩图卡》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它没有堆砌复杂的理论,而是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呈现内容。当我看到书中那些精美的插图,清晰地标示出每一个穴位,并且附带详细的按摩手法说明时,我立刻感觉到了它的价值。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耐心地手把手教你如何照顾生病的孩子。我尤其喜欢它将“常见病”和“特效按摩”结合起来的思路,这直接解决了家长的痛点——孩子生病了,家长往往束手无策,希望能找到快速有效的方法。而且,它以“图卡”的形式呈现,意味着我可以将它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比如孩子床头或者家里常用的柜子上,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查阅,这比翻阅厚重的书籍要方便得多。我脑海中已经预演过无数次场景:孩子半夜发烧,我不再惊慌失措,而是冷静地翻出图卡,找到退烧的按摩方法,一边给孩子按摩,一边安抚他。这种掌控感和自主性,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希望能通过它的指导,更好地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各种小病小痛,用最自然、最温和的方式呵护孩子健康。
评分作为一个曾经因为孩子反复生病而焦头烂额的家长,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既能解决眼前问题,又能从根本上提升孩子免疫力的育儿方法。这本《小儿常见病特效按摩图卡》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特效性”和“图卡化”的设计。所谓“特效”,意味着它直击小儿常见的各种病症,从感冒、发烧到消化系统问题,再到一些常见的皮肤问题,几乎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绝大多数小毛病。而“图卡化”的设计,则让这些专业的中医按摩方法变得无比直观和易于学习。我能够想象,当孩子身体出现不适,我不再需要翻阅厚重的医学典籍,而是可以迅速抽出一张对应的图卡,清晰地看到穴位位置、按摩方向、力度和时间,甚至连手指的动作都演示得一清二楚。这大大降低了学习门槛,让每一个家长都有能力成为孩子的“家庭理疗师”。我相信,通过坚持按照书中的方法给孩子按摩,不仅能够缓解孩子当下的痛苦,更能潜移默化地调整孩子的身体机能,增强他们的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次数。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育儿工具书,更是一种能够让我安心、自信地陪伴孩子成长的力量。
评分一直对中医育儿很感兴趣,尤其是按摩疗法,感觉是一种温和又有效的方式。最近在书店偶然翻到了这本《小儿常见病特效按摩图卡》,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光看目录和插图就觉得非常实用。书里列举了许多孩子容易出现的病症,比如感冒、咳嗽、腹泻、便秘、发烧等等,并且针对每种病症都配有详细的按摩穴位图和手法演示。那些图卡式的呈现方式,我觉得特别适合我这种不太懂医学术语的人,一看图就能大概明白怎么操作。我平时带孩子就喜欢自己找些方法,不太愿意轻易给孩子用药,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我设想,当孩子一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我就可以赶紧翻出对应的图卡,按照指示来给孩子按摩,希望能缓解孩子的痛苦,也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而且,很多按摩手法看起来都挺简单的,即使是我这样的新手妈妈,应该也能很快上手。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捏脊”的部分,听说对孩子很多小毛病都有改善作用,希望能学到一些更专业、更有效的技巧。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易懂”、“实用”,非常期待它能成为我育儿过程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我平时对中医推拿一直抱有极大的信任,尤其是在儿童健康领域,更是认为按摩是一种非常温和且有效的疗法。最近注意到这本《小儿常见病特效按摩图卡》,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小儿常见的各种疾病对应的按摩方法一一呈现,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每一页都围绕一个具体的问题展开,配以清晰的穴位图和动作演示,让即使是完全没有医学基础的家长也能轻松理解和操作。我特别欣赏的是,它没有泛泛而谈,而是针对性地列出了“特效”按摩方法,这意味着它能够直击问题的核心,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设想,当孩子出现感冒流鼻涕、咳嗽不止,或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况时,我不再是茫然无措,而是可以快速找到对应的图卡,按照图示和文字指导,给孩子进行按摩。这种“即时指导”的功能,对于忙碌的父母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而且,通过按摩,不仅能够缓解孩子的症状,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培养孩子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是一种长远而健康的育儿方式。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习到更多实用的按摩技巧,成为一个更懂中医育儿的家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