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孤影八千
定价:68.00元
售价:46.2元,便宜21.8元,折扣67
作者:李国平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2040142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世界极高山摄影师、户外专家李国平先生频与死神擦肩,冒死拍摄世界第三极14座8000米雪山!十余年拍摄之旅中独特的冒险经历,和超震撼的极地照片成就了这部《孤影八千》。《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与“高原之女”、“森林女神”徐凤翔联袂推荐!
内容提要
他不怕高,是一个专注拍摄喜马拉雅无人区的摄影师;他不怕苦,世界极高山摄影师李国平先生用精练而质朴的文字,记录了他拍摄世界第三极14座8000米雪山之旅中那一段段充满紧张与惊险、激情与豪迈的经历,并精选100多张其他摄影师所无法拍到的超震撼的绝美照片。拍摄这些照片背后的精彩励志故事和独特冒险经历成就了这部书稿。本书全面、生动地再现了李国平所涉地域之广,所攀海拔之高,所摄景观之幻与奇,以及为了拍摄这些极高山风景所经历的常人不能及的付出和牺牲,励志而又感人。
目录
作者介绍
李国平,世界极高山摄影师、户外专家。常年行走在海拔6000米以上的西部高原冰川地区,《中国国家地理》首席高山摄影师,《山野》《中国西部》《西藏旅游》等专业杂志人文地理专题特约摄影师。代表作品有:《孤影八千》《的八千米》《喜马拉雅孤影》《遇见喜马拉雅》《喜马拉雅的孤行者》《高镜头:至高音至高影》等。
文摘
14座8000米雪山对于登山家和摄影师来说是高的梦想,今天我得以完成,过去我从没想过能够全部拜见它们,这真的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1998年,中外掀起雅鲁藏布江的科学考察热,我恰好有空闲时间,在同学杨勇带领的民间雅鲁藏布江漂流队帮忙,这次行动重新点燃了我儿时的梦想。
n2005年,次与《中国国家地理》的执行主编和摄影师来到珠峰,这已满足儿时想看见终年不化的雪山冰川的愿望。不仅如此,在海拔6000米以上的东绒布冰川上,张超英脱光衣服让我给他拍照,欲拍一张行为艺术图片,气温太低搞了半小时也没拍成,张超英还逼我次在雪山上没皮没脸、一丝不挂地面对大自然。此后更是在单之蔷、王彤、张超英的鼓励下,我一次次走向世界上的极高山,尤其是单之蔷和张超英给我极大的帮助和鼓励。我就像被这些朋友打了鸡血一样对雪山上了瘾,只要有机会就往极高山跑,让张超英羡慕不已。他对夫人说,一个人是不敢独自去极高山拍片的,只有李国平这头野牦牛敢去。
n2007年,我和张超英又一次来到珠峰,又到中绒布冰川拍冰塔林。为了找到一个很漂亮的冰蘑菇,我坚持要走完冰塔林。远看排列成长长方队的冰塔林,像极了西安秦始皇兵马俑,近看是座座晶莹剔透几十米高的白色冰体。置身于水晶般的晶体世界里,这又一次勾起我童话般的幻想。
n2005年以后,我每年都不止一次地来到珠峰跟前,来到卓奥友跟前,我对雪山冰川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冰川改变地貌、冰碛(冰川夹带的碎石、岩石块)、冰川遗址、侧碛垄、终碛垄、冰桥、冰斗、冰蘑菇……对雪山敬畏的同时,我爱上了雪山,我观察雪山、歌唱雪山,在雪山上寻找着人生的快乐。
n2005年至今,我不断地有机会接触8000米雪山,来过珠峰地区已不下20次,到藏区近百次,对高原有太多的感性理解和记录。《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合出版了我的本个人摄影画册《喜马拉雅的孤行者》。在友人的张罗下,2011年11—12月在南京和苏州先后举办了李国平摄影展,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以至于苏州博物馆周林馆长感慨地说:“做了35年的馆长,从未见过任何一场展览像‘李国平摄影展’这样,老百姓自愿争先恐后地来观看展览,这在近年来是很少见的展况。”
n上海的粉丝和友人觉得应该让上海百姓也能看到影展,主动联系洽谈好于2012年10月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免费展期。为此,我又在完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冰川之乡”专题的同时,为扩大影展规模添加人文地理图片。84张中国高原鲜为人知的图片,已经把刘海粟美术馆的五个展厅装点得满满的,其气势、规模远超南京、苏州,同时上海美术出版社也为我出版了第二本超大型画册《高镜头》,这是我做梦都未想到的。影展期间,来自全国的粉丝们纷纷邀请我前往展出,这让我受宠若惊,特别是北京朋友盛情难却的邀请,更是让我倍加珍惜,我认为应该有比上海展出时更好的图片。此事被巴基斯坦驻北京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吉拉里先生知道后,特别向大使汇报,并向我发出去巴基斯坦拍摄的邀请。此后大使先生邀请我到大使馆单独面谈,更是让我受宠若惊。同时也接到尼泊尔国家旅游局让我赴尼泊尔拍摄的邀请,接连收到国外的邀请我做梦也没想到。
n于是2013年4~5月我独自去了喜马拉雅南侧的尼泊尔。在尼泊尔受到旅游航空部部长的接见。这两个月本没打算去珠峰,但在旅游航空部的帮助下,我在一个海拔4000多米叫贡德的地方,远远地在喜马拉雅南侧看了一眼珠峰和洛子峰,其余的8000米雪山我徒步至山脚下,那是一次极其痛苦的“长征”。我到尼泊尔的目标是拍摄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旅游局、探险公司和所有的尼泊尔人都说:从加德满都出发到大本营,再回到加德满都快要23~25天。特别是从海拔1400米要徒步爬到5000多米的雅隆冰川大本营,是一个漫长的山地起伏路程。低海拔处的起伏徒步,让人每天都在汗水浴中度过,蚊子、跳蚤、臭虫、虱子、蚂蟥每天都会光顾你,让人遍体鳞伤。那里不卫生的咖喱饭,让我至今听到“咖喱”二字就下意识地浑身起鸡皮疙瘩。
n3000米以上到大本营的山区起伏相对轻松许多,我到达干城章嘉东南主峰下的雅隆冰川大本营再返回到加德满都,来回总共12天的时间。当我见到尼泊尔探险公司的高亮经理时,高亮诧异地问我:“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中途回来?”我说从干城章嘉山脚回来了。他死也不信,认为我在开玩笑。当看了我拍的图片后,他惊奇得好久都闭不上嘴,这在尼泊尔徒步界炸开了锅,前往干城章嘉的徒步时间被一个中国老头改写了,也为我本打算放弃的马纳斯卢拍摄之行赢得了时间。
n向导阿比先生陪同我走完全程。他说过去都是我们向导在前面等欧美徒步者,今天是一个中国徒步老头在前面等我们。说我一见到雪山立即就会变成超人,他们就再也追不上我,于是航空旅游部部长再次接见了我。
n结束了尼泊尔喜马拉雅南坡的8000米之行,2013年6月我又受邀来到巴基斯坦的北部山区。离开康科迪亚营地,在没有翻译和助手的情况下,独自与向导前往乔戈里和加舒尔布鲁木等8000米雪山。在喀喇昆山仑山脉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的乔戈里雪山的冰川上,遇上暴风雪迷路,险些回不了人间。在前往加舒尔布鲁木雪山的冰川路上,我爬到高海拔处过夜,可背夫因高原反应帐篷送不上来,没有过夜营地,不得已连夜返回,我差点被冻死。在海拔8034米的世界第十三高峰加舒尔布鲁木Ⅱ雪山跟前,周围360度都是雪,以为这里是世界的尽头。至此,我完成了14座8000米雪山的报到,兴奋之时,一曲歌剧《图兰朵》的《今夜无人入睡》咏叹调歌声在雪山间回荡。接着是雪山的雪崩,惊恐的向导赛义弗先生冲上来捂住我的嘴。激情与雪山交相辉映之后,坐在雪地上的我却泪流满面,悲喜交加,万千情感涌上心头,痛苦与快乐并存,逃生与死亡接力。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心态重新恢复平静,回程的路是那么艰难,冲刺过终点,心中的动力就会消失,以至于抬不动腿迈不开步。人啊!永远都需要有新的梦想鼓舞着我们走下去。
n加舒尔布鲁木Ⅰ和Ⅱ,很少有人在巴基斯坦见到它们的尊容。2013年6月我运气比较好,因为我比别人提前了一个月来到它们的跟前。冰天雪地,一路艰难,但老天因此而特别眷顾让我一次就目睹了其尊容,顺利地完成8000米的拍摄。而晚一至两月的另外几位摄影师就没有我那么幸运,连续去了几次加舒尔布鲁木大本营都没有见到其尊容,有的五年以后才见到。所以我算是幸运的,想见到加舒尔布鲁木对每位摄影师来说都不是容易的事。
n在巴基斯坦,我们先去了世界第九高峰、喜马拉雅山脉西端海拔8125米的南伽峰雪山。我们出来时恰逢的登山家杨春风等11人进去,几天后就传出他们被全部在雪山上的消息,以至于我们从斯卡都回伊斯兰堡都困难重重,不得已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军方专门派出越野车和六名荷枪实弹的军人护送我们回到伊斯兰堡。比起被的那11人我们幸运得多,毕竟我们还活着。雪山永远在那里矗立着,我的8000米雪山拍摄之行的收获,在生命面前什么都不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更显渺小。珍惜生命,过好每一天。
n这本书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拖到现在才出版,不过这让我后来又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很多雪山的图片。为此,2015年和2016年我又两次到喀喇昆仑山脉四座8000米雪山的中国侧的克勒青河谷,把四座8000米雪山重新拍了两遍。从珠峰东坡的嘎玛沟进去,把珠峰、洛子峰和马卡鲁重新拍了一遍,三次到西藏岗巴县的中印边境寻找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的佳角度,以便让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深对这些8000米雪山的认识和印象,这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n序言
你拍的不如他,是因为你爬得不够高!
n——《中国国家地理》执行主编单之蔷
n一个傻拍大山的人—— “中国第yi高原摄影师”李国平。
n——《上海艺术家》吴凌云
n成都籍高原摄影第yi人:李国平独自穿越喜马拉雅,探寻冰川之美。
n——新华网、《华西都市报》
n李国平:他不仅该感动中国,还该感动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n——《行李》专访李国平
n翻开《孤影八千》,仿佛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心门,里面涌动着许多复杂的情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特别的魔力,能够瞬间将我带入书中那个世界,让我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它不是那种会让你捧腹大笑的书,也不是那种会让你惊声尖叫的书,但它一定是一本能够让你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共鸣,不断地产生思考的书。我喜欢书中那种对“孤独”的探讨,作者并没有将孤独描绘成一种负面的情绪,而是将其升华为一种力量,一种与自我对话的机会。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广袤的荒野中,独自一人仰望星空,感受宇宙的浩瀚,也审视自己内心的渺小。书中人物的命运,并非总是那么如意,充满了坎坷与失意,但他们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却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放下”的描写所打动。作者用一种非常温柔的方式,告诉我们,有时候,放下比拥有更加重要。那种释然,那种解脱,即使是在书中,也能感受到那份纯粹的喜悦。这本书,就像是一杯温水,看似平淡无奇,却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你最恰当的滋养。
评分这部《孤影八千》所营造的氛围,总让我联想到那种秋日午后,阳光斜斜地洒在落叶上的景象。它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又夹杂着一丝不经意的诗意。作者的叙事方式,不急不缓,却有着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让人忍不住一页页地翻下去。我欣赏书中对细节的刻画,那些微小的动作,那些细微的表情,都能够透露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思绪。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我仿佛能看到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能够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波澜。它不是那种需要你费尽心思去解读的“烧脑”小说,但它一定是能够让你在阅读中,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一同成长,一同感悟的书。我尤其被书中关于“选择与承担”的描写所触动。作者没有回避生活中的残酷,也没有刻意美化人生的艰难,而是用一种非常坦诚的态度,展现了人物在面对抉择时的痛苦与挣扎,以及他们为自己的选择所付出的代价。这种真实感,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故事,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的注解。它教会我,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要有承担后果的勇气,都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评分初次接触《孤影八千》,是被书名那种带着金属质感的冷峻所吸引。八千,数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沉淀感,仿佛是时间的累积,又像是某种目标的遥远。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作者对于人性的洞察,简直是入木三分。他没有刻意去塑造完美的人物,反而更加真实地展现了他们身上的缺点、弱点,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挣扎。这种真实感,反而让我更加愿意去理解他们,去原谅他们,甚至去爱上他们。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成长”的叙述,它不是那种一夜之间的蜕变,而是循序渐进、充满痛苦与顿悟的过程。看着书中人物从青涩懵懂走向成熟稳重,从迷茫无措走向坚定执着,我仿佛也跟随他们经历了一场属于自己的成长。那种感觉,就像是看着一株幼苗,在风雨中摇曳,却依然顽强地向上生长,最终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书中有很多让我深思的段落,那些关于“选择”的探讨,关于“失去”的解读,都让我反复咀嚼。作者用一种非常温和但又极具穿透力的方式,触碰到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它不是一本读起来轻松愉快的书,但它一定是能够让你在合上书本后,依然久久不能平静,并且从中获得力量的书。
评分《孤影八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阴郁的天气里,偶然瞥见了一抹透过云层的阳光。它并没有张扬的华丽,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就是那种淡淡的,却能渗透到心底的温暖,让人觉得无比慰藉。作者的文字,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我常常在阅读中停顿下来,细细品味那些精妙的比喻,那些充满哲理的句子。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描写,却能勾勒出广阔的意境,引人无限遐想。书中人物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曲折和无奈,但他们身上那种不向命运低头的韧劲,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它让我明白,即使身处困境,即使孤独无助,我们依然可以选择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出路。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陪伴”的描写,那种即使身处绝境,也能找到彼此依靠的温暖,让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共鸣。它提醒着我,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给你力量,给你希望。这本书,就像一位沉默的朋友,在你最迷茫的时候,静静地陪伴在你身边,给你指引,给你安慰。
评分这本《孤影八千》在我书架上静静地躺了有一阵子了,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孤寂感,像是独自一人走过漫漫长路的背影,又像是心中埋藏了许许多多无人知晓的故事。每一次翻开它,我都能感受到作者那种深沉的、不加掩饰的情感流露。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面对着浩瀚的星空,思考着生命的意义,思考着那些我们曾经以为坚不可摧的东西,是如何在时间的洪流中悄然崩塌,又如何在废墟之上孕育出新的希望。故事里的那些人物,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的选择,他们的迷茫,都仿佛是我自己某个时刻的缩影。我看到了他们在人群中的孤独,看到了他们在追求理想时的执着,也看到了他们在面对挫折时的挣扎。这种共鸣,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孤身一人在阅读,而是与作者,与书中的角色,一同在人生的迷宫里探索。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力量,他能用最朴素的语言勾勒出最复杂的内心世界,能用最寻常的场景渲染出最动人的情感。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关于“坚持”的描写,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着我,即使前路布满荆棘,即使孤独是常态,也要勇敢地向前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