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文化与学校教育
定价:26.00元
作者:(日)坂淳一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178219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坂淳一*的《围棋文化与学校教育》主要从围棋 教育理论、围棋必修学分认定、亚洲围棋教育、围棋 教育与新学校构想等方面阐述围棋文化与学校教育的 发展。全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围棋文化传入日本后的 发展,以及中日韩三国围棋发展的现状,并对未来日 本的围棋教育发展进行了展望。
目录
作者介绍
坂淳一,1948年生。1991年,任大阪府高中围棋联盟事务局长、近畿高中围棋联盟副会长。1996年,任大阪府高中艺术文化联盟围棋部副部长。2000年,任大阪府高中围棋联盟副会长。2004年,卸任大阪府高中艺术文化联盟围棋部副部长一职。2012年起,任NPO法人围棋教育振兴会代表。
文摘
序言
对于我这样的资深围棋爱好者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再认识”我们所热爱的事物的机会。我们常常沉浸于棋局的精妙计算和布局的艺术,却鲜少有人能系统地梳理出围棋背后所蕴含的完整的教育学体系。坂淳一的分析角度非常独特,他把棋手的成长路径,比拟成一个完整的“人格养成”模型。从入门阶段对规则的尊重和棋盘的敬畏,到中级阶段对变化和应变的学习,再到高级阶段对全局的统筹和对对手心态的理解,每一步都对应着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书中对“礼仪教育”在围棋教学中的重要性着墨不少,这在如今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通过阅读,我深刻体会到,围棋教育的真正目的,或许并非培养出多少个顶尖棋手,而是通过这种高强度的智力活动和文化熏陶,培养出更具责任感、更懂得协作与谦逊的未来公民。这种深刻的文化反思,远超出了我对一本教育类书籍的预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质量也值得一提。作为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物,细节之处彰显了专业水准。纸张的质感很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需要反复研读和标记重点内容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版式的设计非常注重可读性,图文并茂的部分安排得恰到好处,使得复杂的理论阐述变得直观易懂。例如,当涉及到不同棋形和布局的讨论时,清晰的图例能够立刻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避免了纯文字描述可能带来的歧义。在当前图书市场普遍追求速度和低成本的背景下,能看到这样一本在工艺和内容质量上都保持高标准的书籍,实属难得。它让阅读本身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也表明出版社对引进和推广高质量外文教育专著的认真态度,而非仅仅追求商业效益。
评分这本《围棋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生根发芽的绝佳视角。我首先关注的是其理论框架的构建,作者坂淳一对围棋这门古老艺术的理解,显然超越了单纯的棋盘对弈层面。他巧妙地将围棋的哲学意蕴——比如“大局观”、“平衡”、“取舍之道”——与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精妙的对接。读来仿佛走进了一座精心规划的知识迷宫,每一步探索都指向更深层次的启示。尤其是关于如何将围棋的“思考过程”而非仅仅“胜负结果”纳入教学评估体系的探讨,这一点极具启发性。这不仅仅是教育方法论的革新,更是一种价值观的重塑,引导学生从关注短期得失转向关注长期规划和整体和谐。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的这次引进和出版,体现了其在人文社科领域敏锐的洞察力,也为国内教育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我期待看到更多基于此书理念的实践案例被分享出来,让围棋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而非流于形式的兴趣班。
评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此书的实用性并未被其学术深度所掩盖。它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份可操作性极强的参考蓝图。坂淳一没有停留在宏大的理论构建上,而是探讨了具体到课堂实施的各种细节,比如如何设计一个既能激发兴趣又不至于让初学者感到挫败的“入门课程包”;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围棋教学,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效率的提升。尤其是书中关于教师培训的建议部分,清晰地指出了当前许多推行围棋教育的机构在师资储备上存在的短板。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教围棋”,更在于“如何通过围棋来教人成长”。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工具箱,其设计精巧,结构严谨,能够真正帮助教育者在实践中找到平衡点,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符合现代教育对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要求。这是一部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的佳作。
评分坦白说,最初拿起这本书时,我有些担心内容会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教育模型。然而,阅读过程却出乎意料地流畅且引人入胜。坂淳一先生的文笔,或许是翻译的功劳,也或许是他本人驾驭复杂议题的功力,呈现出一种清晰而富有节奏感的叙事风格。他没有堆砌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历史背景梳理,将围棋的文化基因是如何影响和塑造了日本乃至东亚的思维模式娓娓道来。特别是书中对比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棋类运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差异,这种跨文化视野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格局。这让我不禁反思,我们本土的传统棋类,如象棋或中国象棋,在融入现代教育体系时,是否也应借鉴这种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并系统化纳入课程设置的思路。这本书不仅是写给教育工作者的,对于任何希望理解东方智慧如何与当代生活交织的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