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HIV-1:分子生物学和发病学:临床应用(导读版)
定价:138.00元
售价:93.8元,便宜44.2元,折扣67
作者:(美)蒋观德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0302222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HIV-1:分子生物学和发病学:临床应用》(第二版)具有以下特色:①是系统综合论述抗HIV治疗的科学专著,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系统论述了抗HIV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和疫苗研制的临床应用、新进展与面临的挑战,为临床医生抗HIV治疗提供了**的科学依据;②全书贯穿一个明显而突出的主线,即通过深入探讨HIV-1致病机制、抗HIV-1药物作用机理及耐药产生的分子机制,提出了设计和研制抗HIV新药的**理念和临床策略,为抗HIV治疗指明了方向;③随着对HIV分子生物学和发病机理认识的深入,本书收集了大量抗HIV药物、基因疗法的应用及疫苗临床试验数据,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新资料和新成果,本书实为资料新颖、全面论述HIV分子致病机制和HIV治疗的性科学专著。
2006年,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全球HOV感染者为395万人,其中新发感染430万,这一年中有29万人死于。一项联合国的预测认为。到2025年,仅在非洲就将累计夺去8000万人的生命,HIV-1是研究广泛的病毒之一。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本书为《HIV-1:分子生物学和发病学:病毒机制》的姊妹篇,HIV领域的*研究者在此描述了关于HIV-1表达与复制分子机制的*理解,为攻克此病毒提出了*的临床策略,27个专家团队阐明了HIV-1与宿主细胞在结构及功能上的相互作用与病理结局,回顾了现有治疗方法,并描述了动物模型的开发及预防性用药方面的*进展。
1.HIV全球分子流行病学:AIDS流行的起源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HIV基因型的分类
Ⅳ.HIV基因型的全球分布
Ⅴ.HIV基因型的检测方法
Ⅵ.HIV的来源及HIV-1流行的起源
Ⅶ.HIV-1变异与重组的生物学意义
Ⅷ.结论
参考文献
2.AIDS临床治疗现状
Ⅰ.章节总论
Ⅱ.HIV药物
Ⅲ.HIV治疗
Ⅳ.结论
参考文献
3.HIV-1特异性免疫应答
Ⅰ.前言
Ⅱ.HIV-1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Ⅲ.HIV-1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
参考文献
4.以HIV吸附及侵入为靶点的治疗
Ⅰ.章节总论
Ⅱ.背景
Ⅲ.病毒吸附的抑制
Ⅳ.趋化因子受体在HIV感染中的意义
Ⅴ.共受体结合的抑制
Ⅵ.融合抑制剂
Ⅶ.病毒侵入抑制剂的耐受
Ⅷ.侵入抑制剂作为微生物杀灭剂的应用
参考文献
5.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靶标
Ⅳ.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Ⅴ.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
Ⅵ.其他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Ⅶ.结论
参考文献
6.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抗HIV-1耐药变异的尝试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针对病毒蛋白酶(PI)的研究
Ⅳ.HARRT、治疗中PI的作用和挑战
Ⅴ.“激动剂”:调整PI临床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Ⅵ.病毒对PI的耐药性
Ⅶ.拮抗耐药HIV-1毒株的PI
Ⅷ.结论
参考文献
7.HIV-1整合酶抑制剂:新研究和前景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整合:HIV生存周期的重要步骤
Ⅳ.抑制HIV整合的手段
Ⅴ.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整合酶抑制剂
Ⅵ.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整合酶抑制剂
Ⅶ.前景
参考文献
8.微生物杀灭剂:逆转录病毒锌指抑制剂是控制AIDS流行的有效手段
Ⅰ.章节总论
Ⅱ.AIDS流行及微生物杀灭剂的应用
Ⅲ.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微生物杀灭剂
Ⅳ.理想微生物杀灭剂的特征
Ⅴ.HIV-1 NCp7的锌指结构是微生物杀灭剂的潜在靶点
Ⅵ.SAMT、化学型的特征
Ⅶ.将硫酯用于微生物杀灭剂
Ⅷ.SAMT、NCp7抑制剂的靶向特异性
Ⅸ.结论
Ⅹ.附录
参考文献
9.病毒的耐药和适应性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参考文献
10.基因疗法诱导细胞对:HIV-1感染产生抵抗:来自临床试验的经验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我们是否需要基因疗法
Ⅲ.HIV感染基因疗法:来自早期临床试验的经验
Ⅳ.HIV感染基因疗法:研究现状
Ⅴ.HIV感染基因疗法: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11.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潜在药物靶点:系统方法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病毒靶点
Ⅳ.病毒蛋白与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
Ⅴ.病毒诱导的胞内改变
Ⅵ.其他手段
Ⅶ.结论
参考文献
12.从SIV感染猿猴模型中得到的与AIDS疾病快速进展相关的宿主及病毒性因素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SIV毒株多样性
Ⅳ.SIV生物学特性
Ⅴ.猿猴体内SIV的致病机制
Ⅵ.疾病快速进展独特的免疫学、病毒学及病理特征
Ⅶ.影响疾病进展的宿主因素
Ⅷ.病毒基因型/表型在疾病快速进展中的作用
Ⅸ.总结
参考文献
13.HIV-1感染的非灵长类模型和致病机制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SCID-Hu Thy/Liv小鼠
Ⅳ.hu-PBL-SCID小鼠
Ⅴ.NOD/LtSz-SCID小鼠
Ⅵ.Rag2-/-γc1/1和NOD-SCID γC-/-小鼠
Ⅶ.具有免疫能力的人源化大鼠和小鼠
Ⅷ.HIV-1 Tg小鼠
Ⅸ.HIV致病机制的兔模型
Ⅹ.结论
参考文献
14.HIV-1保护性疫苗的前景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目前HIV-1疫苗的开发策略
Ⅳ.结论
参考文献
15.HIV-1垂直传播的分子机制和HIV-1在婴儿中的致病机制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HIV-1垂直传播的时机和机制
Ⅳ.HIV-1垂直传播的相关因素
Ⅴ.新生儿及婴儿HIV-1感染的诊断
Ⅵ.HIV-1垂直传播的预防
Ⅶ.HIV-1与垂直传播相关的特征
Ⅷ.趋化因子受体和HIV-1垂直传播
Ⅸ.母婴垂直传播的HIV-1分子特征
Ⅹ.与HIV-1垂直传播相关的基因功能区特征
Ⅺ.不易产生垂直传播的HIV-1特征
Ⅻ.与垂直传播相关的HIV-1分离株免疫学相关变异分析
Ⅻ.婴儿HIV-1致病和疾病进展机制
ⅪⅤ.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16.AIDS相关恶性肿瘤的病毒性病因
Ⅰ.章节总论
Ⅱ.前言
Ⅲ.Kaposi肉瘤
Ⅳ.AIDS相关淋巴瘤
Ⅴ.AIDS相关NHL
Ⅵ.HPV相关肿瘤
Ⅶ.HPV--相关肿瘤的诱因
Ⅷ.结论
参考文献
我之所以选择《HIV-1:分子生物学和发病学:临床应用(导读版)》,是因为我对这个主题本身就怀有极大的兴趣,而且“导读版”的字样暗示了它可能适合初学者或希望快速建立知识框架的读者。我对这本书最主要的期望是它能够以一种循序渐进、逻辑清晰的方式,带领读者逐步理解HIV-1这个复杂的病毒。我希望它能从病毒的基本结构和遗传物质开始,然后详细介绍其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包括进入宿主细胞、逆转录、整合、复制和组装。对于发病学部分,我期望它能深入浅出地解释HIV-1如何攻击免疫系统,特别是CD4+ T细胞,以及由此引发的免疫功能障碍。如果它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恰当的图表和示意图,来解释这些关键的分子事件和生物学过程,那么它将极大地帮助我建立对HIV-1整个疾病进程的宏观认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对《HIV-1:分子生物学和发病学:临床应用(导读版)》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对科学传播的重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突破传统教材的刻板印象,以一种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方式来讲述HIV-1的故事。我期待它能够不仅呈现枯燥的科学事实,更能融入科研探索的历程,揭示科学家们如何一步步揭开HIV-1的神秘面纱。例如,我希望能看到关于发现HIV病毒、解析其基因组、以及开发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历史性进展。在发病学方面,我希望它能探讨HIV-1的演化和变异,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其传播和致病性。对于临床应用,我希望它能展示医学界在应对HIV/AIDS挑战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总而言之,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的好奇心,让我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并深刻理解HIV-1研究对于人类健康事业的重大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直击核心,让我对其潜在的实用价值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关注着HIV/AIDS的临床治疗进展,并且深信,对疾病分子生物学和发病学机制的透彻理解,是优化治疗策略、开发新疗法的基础。因此,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有效地连接基础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例如,它是否能解释病毒的耐药性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些分子层面的变化如何影响临床用药的选择?它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分子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在抑制病毒复制和恢复免疫功能方面的差异?此外,我非常希望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关于功能性治愈、长期缓解或预防性治疗(如PrEP)的分子基础。如果这本书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这些复杂的临床应用是如何建立在对HIV-1分子生物学和发病学深入理解之上的,那么它将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指导临床实践、启发科研创新的宝贵参考。我期待它能提供一条清晰的路径,将抽象的分子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临床决策。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给我一种既有深度又不失实用性的感觉,我特别希望它能为我提供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能引导我理解这些理论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应用。我非常看重其“分子生物学和发病学”部分,希望它能提供关于HIV-1基因组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病毒蛋白功能等方面的详细解析,让我能理解病毒是如何进行自我复制和与宿主细胞进行复杂互动的。在发病学方面,我希望能深入了解病毒如何感染和破坏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以及这种破坏是如何最终导致免疫系统崩溃的。同时,我极其期待“临床应用”部分能将这些基础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临床指导,比如,它是否会解释不同类型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如何针对病毒生命周期的不同环节起效?是否会探讨病毒的耐药性问题,以及临床上如何应对?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从分子层面到临床治疗的完整认识,那将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阅读体验。
评分我一直对病毒的分子机制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类健康非常着迷,尤其是像HIV-1这样具有深远社会影响的病毒。当我看到《HIV-1:分子生物学和发病学:临床应用(导读版)》这本书的名字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可能提供了对这个复杂主题的深入解读。我特别希望它能清晰地解释HIV-1在分子层面是如何运作的,比如病毒RNA如何转化为DNA,如何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以及这些过程中的关键蛋白质起什么作用。同时,我对病毒如何攻击免疫系统,特别是T细胞,导致免疫缺陷的病理过程也非常感兴趣。如果这本书能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但又不失科学严谨性地阐述这些机制,那将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体验。我期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HIV-1分子世界,理解其狡猾的发病机制,并为我提供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我希望它能解决我心中关于病毒复制周期、免疫逃逸策略以及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种种疑问,让我能够对这个疾病的根源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