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数字电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专业课(工科)系列)
定价:19.80元
售价:14.5元,便宜5.3元,折扣73
作者:刘冬香,黎一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3001850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教材从电子技术的实用性出发,以简单抢答器引入,学习相关的逻辑的概念及门器件的应用,拓展抢答器的功能——带显示的抢答器的设计,引入常用逻辑部件如编码器、译码器等,再完善抢答器的功能——带限时抢答的功能,引入计数计时的概念,学习时序逻辑器件及计数器,后通过统一功能电路的不同设计理念开拓学生的思路。
项目一带数显的四路抢答器的设计与实现
任务一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应用
1.1内在含义——逻辑的基本概念
1.1.1逻辑关系
1.1.2电平
1.1.3正逻辑和负逻辑
1.2呈现的形态——基本逻辑关系
1.2.1“与”逻辑关系
1.2.2“或”逻辑关系
1.2.3“非” 逻辑关系
1.2.4复合逻辑关系
1.3外化的形式——门电路
1.3.1逻辑门的分类
1.3.2TTL门电路
1.3.3CMOS门电路
1.3.4门电路的使用注意问题
1.4实例说明——门电路的应用
任务二逻辑函数及其基本理论
2.1内在含义——逻辑函数的概念
2.1.1逻辑函数的基本概念
2.1.2逻辑函数的基本公式和规则
2.2呈现的形态——逻辑函数的化简
2.2.1逻辑函数化简的意义
2.2.2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化简
2.2.3逻辑函数的图形法化简
2.2.4具有约束项的逻辑函数的化简
2.3外化的形式——逻辑函数的简单设计
2.3.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2.3.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3.3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2.4实例说明——逻辑功能的实现
任务三常用逻辑部件的应用
3.1内在含义——常用逻辑部件的概念
3.2外化的形式——常用逻辑部件的功能
3.2.1编码器
3.2.2译码器
3.2.3加法器
3.2.4数据选择器
3.2.5数值比较器
3.3实例说明
3.3.1常用逻辑部件的应用
3.3.2两个1位十进制数的加法运算电路
任务四带显示的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
4.1功能要求
4.2设计思路——框图
4.3 器件选择——器件选择的一般方法
4.3.1抢答互锁电路采用与非门
4.3.2编码译码显示电路
4.4实例说明——带显示的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
项目二数字钟电路的设计制作
任务五触发器的基本应用
5.1内在含义——触发器的基本概念
5.2呈现的形态——触发器的分类及表示方式
5.2.1基本触发器RS
5.2.2同步触发器
5.2.3主从触发器
5.2.4维持阻塞触发器
5.3外化的形式——集成触发器
5.3.1集成JK触发器74LS112
5.3.2集成D触发器74LS74
5.4实例说明——触发器电路的应用
5.4.1分频器
5.4.2计数器
5.4.3寄存器
5.4.4消抖电路
5.4.5各种触发器的互换
任务六计数器的设计与实现
6.1内在含义——计数器的基本概念
6.1.1二进制异步计数器
6.1.2二进制同步计数器
6.1.3环形计数器
6.1.4扭环形计数器
6.2呈现的形态——数制与码制
6.2.1数制
6.2.2数制间的转换
6.2.3码制
6.3外化的形式——集成计数器
6.3.1集成计数器74LS90芯片及应用
6.3.2集成计数器74LS161芯片及应用
6.3.3集成计数器74LS160芯片及应用
6.3.4集成计数器74LS192芯片及应用
6.3.5计数器的其他应用
6.4实例说明——彩灯的设计举例
任务七秒信号产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7.1内在含义——秒信号的概念
7.2呈现的形态——555定时器
7.2.1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7.2.2555定时器的一般应用
7.3外化的形式——信号产生电路
7.3.1采用555定时器构成秒信号发生器
7.3.2采用晶振和分频器构成信号发生器
7.3.3采用集成运放构成方波发生器
7.4实例说明——频率计
任务八数字钟的制作与调试
8.1功能要求
8.2设计思路——框图
8.3器件选择——器件选择的一般方法
8.4实例说明——数字钟的制作与调试
参考文献
刘冬香,副教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高级考评员,广东省“家用电子产品维修”职业技能鉴定专家。
这本书的编排结构似乎更侧重于对“规范”和“标准”的罗列,而非对“思想”和“方法论”的深入探讨。举个例子,在涉及到逻辑电路优化和化简的部分,书中大量引用了卡诺图和布尔代数定理,这些都是基础,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它似乎止步于此,没有引导我们思考在实际的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中,现代EDA工具是如何进行更复杂的优化,比如考虑功耗、面积和延迟的综合权衡。我希望看到的是,在学习了基础的逻辑代数之后,作者能引出一个章节,讨论如何从功能需求文档出发,逐步推导出最优的电路结构,而不是仅仅给出几种不同的等效电路图让我们自行选择。此外,书中对一些前沿技术的涉及也显得有些保守,比如对于先进的CMOS工艺下的亚阈值功耗问题、或者异步电路设计这些在现代嵌入式系统设计中日益重要的议题,几乎没有提及。这使得这本书在时效性和前瞻性上显得略微滞后,更像是对上一个十年技术体系的总结。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倒是无可挑剔,纸张厚实,印刷清晰,这让它看起来确实像是一本“正规军”的教材。然而,内容上的设计逻辑似乎有些混乱,知识点的推进缺乏一条清晰的主线索。原本以为会按照“器件基础—组合逻辑—时序逻辑—存储器—接口电路”这样一个经典的顺序展开,但在实际阅读中,会发现关于时序电路的讨论突然插进来一段关于系统时钟产生与分配的复杂内容,紧接着又跳回到对锁存器特性的深究。这种跳跃性使得初学者很难建立起一个宏观的知识框架。我花了很多时间在试图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点重新组织起来,用我自己的方式构建联系。它更像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知识点“剪报集”,而不是一本经过精心雕琢的、具有逻辑流程的“教科书”。如果能有一个贯穿全书的、逐步递增复杂度的设计项目来贯穿这些章节,将理论的应用场景固定下来,这本书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大大提升。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专业术语使用得非常准确和严谨,这对于追求精确性的专业人士来说无疑是优点。但是,这种过度追求“准确性”的后果是,它牺牲了必要的亲和力。全书的行文风格都像是官方文件,缺乏任何鼓励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引导性提问。例如,在讲解编码器和译码器时,它只是平静地列出了真值表和对应的逻辑表达式,并没有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如果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支持奇偶校验的八选一数据选择器,在不增加额外逻辑门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修改现有结构?”这种缺乏互动和启发性的叙述方式,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学完了,但没真正理解”的感觉。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咀嚼干燥的学术论文,缺乏一点点将知识“消化”并内化为自身能力的愉悦感。对于需要通过提问和自我辩论来建立知识体系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支撑略显单薄。
评分阅读体验简直就像是进行一场高难度的智力解谜游戏,充满了挫败感和偶尔的顿悟。我对书中那些关于存储器阵列和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章节印象尤其深刻。作者似乎默认我们对半导体器件的物理特性了如指掌,直接跳到了系统级的描述。比如在讲解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的单元结构时,文字描述非常精炼,但对于其中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是如何保证数据不丢失的细节描述却语焉不详。我不得不去翻阅网络上其他更为详尽的资料,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特定的位线和字线电压组合能实现读写操作。这本书的图例数量偏少,而且很多图例都是静态的电路图,缺乏动态的波形图来展示信号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变化。尤其在分析复杂逻辑电路的定时约束时,没有清晰的时序图示,光靠文字描述那些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的逻辑关系,对于我这种需要视觉辅助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灾难。它更像是一本给已经拥有深厚基础的工程师准备的参考手册,而不是一本旨在培养新一代数字电子人才的规划教材。
评分这本关于数字电子技术的教材,从我这个初涉该领域的读者角度来看,简直就是一本“摸不着头脑”的指南。它似乎完全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读者已经对布尔代数、逻辑门的工作原理了如指掌,并且对于各种集成电路的型号和应用场景了如数家珍。我拿起书时,期望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入门过程,比如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什么是数字信号,然后慢慢引入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构建。但这本书上来就是一连串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电路图,图中的元器件符号我得频繁地对照附录才能勉强认全。更让人沮丧的是,书中对一些基础概念的讲解,比如“主从结构的JK触发器是如何解决竞态问题的”,仅仅是一笔带过,没有配上哪怕一个生动的例子或者对比图来辅助理解。对于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知识的实践型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理论深度固然无可指摘,但其“高高在上”的叙述方式,着实让人感觉自己像是在仰望一座高耸入云的知识之塔,却找不到攀爬的第一块台阶。如果能增加一些动手实验的指导,或者设计一些贴近实际工业应用的案例来串联起这些冰冷的理论,相信会更受工科学生的欢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