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明帝国的新技术战争
定价:79.80元
作者:李湖光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168148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火器这种颇具威力的武器在明王朝开国时便大显身手,为明朝开疆拓土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为明朝永宣强盛之世的到来奠定了军事上的基础,而在明代中后期抵御外敌时,火器在军中更是厥功至伟。但自古以来兵器的发展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旦被明王朝的敌人所掌握,必定会带来不测的后果,火器从另一角度上也间接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火器与明朝的盛衰息息相关,从中可以对风云激荡的明代军事史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 。
本书角度新颖,明代战争同样可以出现类似现代战争那样的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的场面。
内容提要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明帝国的建立与存续都始终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争,军力强盛的明帝国在史上数次北伐蒙古,南平云南、安南之地,于东南沿海荡平抗倭,后又于山海关外抗击女真,其中誓死捍卫国家兴亡的北京保卫战、万历三大征、明清战争更是波澜壮阔。而在这些后人耳熟能详的战役中,火器为首的新技术开始在战争中显现出应有的威力,明帝国依靠火器所赋予的强大威力,结合日益更新的作战技术数次平定内忧外患,做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即使是在明清朝代更替以后,火器的影响也并没有随着明王朝的灭亡而销声匿迹,而是仍旧在清朝、郑明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战斗中发光。可以说火器在明帝国的内外征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起到了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作用。
本书通过讲述火器在明朝历次重大内外战争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其发挥的应有作用,以及中西方关于火器、攻城守备技术的碰撞、交流等,从明朝火器的诞生及运用、改良、对战争形势乃至整个帝国走向的影响等方面,以一个个生动的战争故事描绘出大明帝国军事从建立到鼎盛,再到衰落的历史画卷。
目录
作者介绍
湖光,自由撰稿人,笔名“大好河山”,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历史研究与写作,已出版《霸者逐鹿?明蒙战争》等多部专著,发表字数过百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事手法简直是匠心独运,作者对历史细节的把控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他并非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微观的人物命运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读到某个关键节点时,那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让我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特别是一些对当时社会风貌、市井生活的细致描绘,足见作者深厚的功底和扎实的田野调查基础。整个阅读过程就像是在跟随一位技艺精湛的向导,穿梭于历史的长廊,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不失文学的灵动。那种流畅自然的叙述,让人一页接一页地读下去,丝毫没有枯燥感,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观点之独到,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打破了许多传统史学家的陈旧论断,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新见解。尤其是在探讨一些经典历史事件的成因和影响时,作者展现出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敢于挑战既定的“定论”。这种学术上的勇气和深度,是如今许多通俗历史读物所欠缺的。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那个时代的认知被彻底刷新了。这本书不只是在讲述故事,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和复杂性。每一次阅读,都能带来新的启发,让人忍不住合上书本,静下心来回味一番,那种思维被激活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变化多端,这一点非常吸引我。有时候,它用词考究,古雅庄重,如同史官的记录,充满了历史的肃穆感;而转眼间,笔锋又变得诙谐幽默,仿佛邻家老友在耳边讲述着过去的奇闻轶事,让人忍俊不禁。这种在不同语境下自如切换的能力,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它成功地避免了纯粹学术著作的艰涩,也避开了纯粹文学作品的浮夸,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作者的文字功力深厚,遣词造句之间,既有文学的美感,又不失历史的准确性,读起来酣畅淋漓,酣畅淋漓。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历史人物时的那种平衡感。他没有将人物简单地脸谱化,无论是功臣还是反派,都被赋予了多维度的性格和复杂的动机。你能在书中看到他们的光辉时刻,也能窥见他们的挣扎与局限。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书中的历史人物仿佛从书页中走了出来,变得鲜活而真实。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刻画,使得历史不再是僵硬的年代划分,而是充满了人情冷暖的生动画卷。正是这种对“人”的关注,使得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具有了超越一般历史论著的情感共鸣。
评分从装帧和印刷质量来看,这本书的出版方显然是下了真功夫的。纸张的手感非常舒适,墨色浓淡适宜,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配图的选用和排版布局,无一不体现出设计者对内容精神的深刻理解。那些精选的历史地图、文物照片,不仅起到了辅助说明的作用,本身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整体而言,这是一本从内到外都散发着品质感的书。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物质泛滥的时代,能够拥有一本如此精心制作的实体书,实在是一种享受,让人更愿意珍藏和反复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