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血脂患者的1000个生活宜忌
定价:49.80元
作者:李立祥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1213049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医生来不及讲解的,本书都有!
★生活中遇到困难的,这里解惑!
★高血脂患者需要的知识一本就够!
内容提要
得知自己患了高血压、糖尿病,不少人会紧张,可听说自己患了高血脂,很多人都不当回事。事实上,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在此呼吁要重视血脂问题。本书以宜与忌的方式,针对日常生活中高血脂护理的的相关知识及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脉络清晰,语言简洁,内容全面,涉及高血脂患者所需知道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包括饮食营养、康复运动、生活起居、日常工作、心理调养、诊疗用药、并发症防治、不同人群调养等诸多方面。
目录
章 有关高血脂认识的宜与忌
宜知道什么是血脂
宜清楚人体正常血脂值
宜了解血脂的代谢过程
宜知道年龄影响血脂水平
宜知道性别影响血脂水平
宜知道职业影响血脂水平
宜了解什么是胆固醇
宜知道什么是总胆固醇
宜清楚胆固醇的生理作用
宜分清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
宜明白胆固醇升高的原因
宜知道什么是甘油三酯
宜清楚甘油三酯的生理作用
宜明白甘油三酯升高的原因
……
第二章 高血脂患者饮食营养宜与忌
宜合理控制热量摄入
宜选择科学的烹饪方式
高血脂患者宜控制饭量
高血脂患者宜饭前饮汤
高血脂患者宜细嚼慢咽
高血脂患者宜采用分食法
宜控制脂肪的摄入
宜控制胆固醇的摄入
宜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高血脂患者宜食用植物蛋白
高血脂宜食用植物固醇
宜适当补充膳食纤维
……
第三章 高血脂患者运动康复宜与忌
宜知道运动为何能降血脂
宜把握好运动的强度
宜掌握合适的运动量
宜注意运动时间
宜选择在傍晚运动
宜做好运动计划
宜在运动前做好身体检查
宜根据体质选择运动
宜在运动中正确呼吸
运动后宜多吃碱性食物
有氧运动适宜
宜每天坚持步行
高血脂患者宜快走
宜适当进行倒行运动
宜常登楼梯降血脂
宜慢跑跑出好身体
高血脂患者宜试试变速跑
宜打羽毛球来降脂
高血脂患者宜经常跳绳
宜转一转呼啦圈
宜经常游泳降血脂
宜每天打打太极拳
宜量力而行去登山
……
第四章 高血脂患者生活起居宜与忌
宜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宜睡眠充足
宜放松情绪调节失眠
宜试试“松笑导眠法”
宜试试“逆向导眠法”
宜试试“紧松摇头法”
宜选择有益健康的床
宜营造安静的居室环境
宜保证居室采光良好
宜保证居室通风良好
宜温度、湿度适宜
宜选择右侧卧
……
第五章 高血脂患者日常工作宜与忌
工作餐宜保证主食的食入量
上班族宜经常食用水果
上班族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上班族宜小心“垃圾食品”
上班族患者宜科学补水
上班族患者宜巧吃应酬饭
上班族患者宜饮山楂荷叶茶
上班族患者宜饮普洱菊花茶
上班族患者宜饮山楂决明子茶
上班族患者宜饮绞股蓝茶
上班族患者宜饮荷叶双花茶
上班族患者宜饮三宝降脂茶
高血脂患者宜走路上班
……
第六章 高血脂患者心理调养宜与忌
高血脂患者宜正视病情
高血脂患者宜调整状态
患者宜保持愉悦心情
宜学点“精神胜利法”
宜学会转移注意力
宜学适当哭泣释放压力
宜学会用运动释放压力
宜找朋友、家人倾诉
……
第七章 高血脂患者诊疗用药宜与忌
宜看懂检查单上的英文代号
宜清楚检测血脂的常规项目
宜了解血脂检查各项的正常值
宜清楚高血脂的诊断标准
宜知道什么是他汀类药物
宜了解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宜知道什么是树脂类药物
宜了解树脂类药物的副作用
宜知道什么是贝特类药物
宜了解贝特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服用贝特类药物宜注意
宜知道什么是烟酸类药物
宜了解烟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
第八章 高血脂并发症防治宜与忌
防治并发症宜早不宜晚
高血脂患者宜了解高血压
高血脂患者宜监测血压
高血脂患者宜自测血压
宜清楚并发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脂患者宜积极降血压
并发高血压宜控制热量摄入
并发高血压宜清淡饮食
并发高血压宜摄入膳食纤维
并发高血压患者宜补充钾元素
并发高血压患者宜补钙质
并发高血压宜戒烟限酒
并发高血压宜科学运动
高血脂患者宜了解糖尿病
宜清楚并发糖尿病的症状
高血脂患者宜监测血糖
宜了解并发糖尿病的治疗
……
第九章 高血脂不同人群调养宜与忌
儿童宜注意预防高血脂
儿童宜重视血脂检查
宜重视儿童肥胖
宜了解儿童肥胖的标准
宜了解是否属于高危儿童
宜了解儿童高血脂的治疗
儿童高血脂宜以饮食治疗为主
宜从小养成运动的习惯
宜了解儿童降脂的目标值
宜了解需要药物治疗的适应证
宜了解儿童禁用的降脂药
儿童服药宜从小剂量开始
儿童高血脂宜加强监测
……
作者介绍
李立祥,河北省廊坊市爱德堡医院执行院长,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研究员。
长期从事内科临床专业科研、教学管理工作。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均有较深造诣。注重科学研究和经验总结,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九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相关著作二部。
冯艳军,河北省廊坊市爱德堡医院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曾在北京总队第三医院内科、急诊科、ICU工作,熟练掌握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介入诊断及治疗,擅长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对内科常见病及急危重症的抢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李政,河北省廊坊市食品工程学校教师。从事《食品营养与卫生》等食品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是“构建廊坊青少儿童营养防火墙”发起人,常年义务进行营养科普宣教等活动。其个人教研成果颇丰,荣获河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三等奖,参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培训项目公共营养师二、三、四级技能试题实训教材,河北和省药监局《舌尖上安全》等著作。
文摘
序言
我给这本书的评价是,它绝对是一部下了大功夫的作品,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但它的目标读者似乎定位得偏向于医学专业人士或对生物化学有基础了解的深度学习者,而不是我这样的普通患者。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学术化,很多术语没有做足够的白话解释。例如,当提到“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氧化损伤”时,如果能配上一个简单的比喻——比如把血管比作水管,氧化LDL是如何造成“锈蚀”的——会让概念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我尝试去寻找那些真正能改变我日常习惯的小技巧,比如在超市购物时,哪些标签上的词语是需要警惕的,或者如何快速判断一个外卖菜品的健康等级。很遗憾,这方面的“实战演练”内容相对较少。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为一位已经了解基础知识的患者提供的“进阶深化指南”,而不是一本面向“小白”读者的“入门生存手册”。它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但如何将这块基石转化为日常生活中轻松愉快的实践,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些方向,但没有给出足够多的“拐杖”。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说实话,我心里是有些犯嘀咕的。毕竟名字里带着“1000个”这种数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种堆砌信息的、缺乏深度的工具书。我以前也买过不少类似的健康指南,很多都是把零散的知识点东拼西凑,读起来就像在翻阅一本很厚的、排版很挤的说明书,重点不突出,实践性不强。我更希望的是那种能提供一套清晰、可执行的生活框架,而不是一堆互相矛盾的建议。翻开第一页,初步印象是文字排版还算清爽,但内容的第一部分似乎并没有立刻抓住我。它花了比较大的篇幅在介绍高血脂的生理机制,这本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个已经确诊,急需知道“明天该怎么吃”的读者来说,这种基础理论的展开稍显冗长了。我赶紧翻阅后面的章节,试图寻找那些传说中的“宜”与“忌”。如果这本书只是简单地罗列“少吃油炸”、“多吃深海鱼”,那它的价值就非常有限了。我期待看到的是对不同烹饪方式的细致对比,比如同样是炒青菜,用什么油、火候如何控制,对血脂的影响会有哪些量化的差异。另外,关于运动的部分,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体能水平的人群是否有细分的推荐?比如一个刚开始走路的老年人和一个有慢跑习惯的中年人,他们的“宜”和“忌”显然是不同的。现在看来,初步的浏览并没有立即给我带来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更像是在走一个比较平缓的导入期,不知道后续的实操性内容能否真正撑起“1000个”的份量。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它试图用一种非常全面、几乎是百科全书式的态度来覆盖高血脂管理的所有方面。我翻阅了其中关于情绪管理和睡眠质量的部分,这部分内容我非常欣赏。很多健康书籍往往只聚焦于“吃”和“动”,而忽略了心理状态对新陈代谢的巨大影响。书中对于长期压力如何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血脂水平的论述,相当有见地。然而,这种全面的铺陈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重点不够突出。在阅读时,我需要不断地做笔记来区分哪些是核心的、必须立即执行的改变,哪些是辅助性的、锦上添花的建议。如果能有一个清晰的“紧急行动清单”或者一个“三阶段调整计划”(比如诊断初期、稳定期、风险期),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阅读效率会大大提高。此外,书中对于某些“食疗”的描述,似乎比较保守,多用“可能有助于”而非“明确有效”,这或许是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但对于急切寻求替代疗法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信息量不足,期待能看到更多基于现代营养学研究的、且具有明确操作指引的食疗方案,而不是泛泛而谈。
评分初读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的“广度”令人印象深刻,但其“温度”略显不足。健康书籍,尤其是针对慢性病的管理书籍,需要兼具科学的精准度和人性的关怀。这本书在科学精准度上做得非常到位,对各种指标的解读和建议都显得非常审慎。然而,在高血脂的管理过程中,遵从性往往是最大的挑战,患者常常因为觉得生活变得太受限制而放弃。我希望书中能有更多关于“如何聪明地打破规则”的探讨。比如,如果遇到重要的家庭聚餐,是否有提供“补救措施”或“替代选择”的灵活方案?而不是简单地建议“那天就什么都不吃”。此外,对于运动和药物治疗的结合点,这本书的处理也显得比较谨慎,似乎更多是在强调非药物干预。如果能更明确地阐述在什么血脂水平下,生活方式干预是主要手段,而何时必须与药物治疗紧密配合,并且如何与医生沟通药物调整的细节,那它对患者的指导意义会更加具体和全面,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在高风险时刻做出理性的决策。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立刻被它封面那种略带严肃的专业感所吸引,但阅读体验上,我觉得它在“实用性”和“理论深度”之间的平衡点把握得有些微妙。我本来是期待一种更贴近日常生活的叙事方式,比如通过几个典型患者的案例来引出特定的生活调整策略。但是,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更偏向于一种教科书式的陈述。每一个“宜”和“忌”的提出,后面都紧跟着一段详细的医学解释,这对于理解“为什么”是有帮助的,能让人知其所以然。然而,对于我这种希望快速找到行动指南的人来说,这阅读节奏就有点慢了。举个例子,当提到“膳食纤维摄入的重要性”时,它会详细分析不同类型膳食纤维(可溶性与不可溶性)如何影响胆固醇的吸收和排出,这部分内容无疑是严谨的,但如果能用更直观的图表,或者提供一个“一周高纤维食谱示例”来辅助理解,效果可能会更好。我注意到,书里似乎对“隐形”的高风险因素讨论不够深入,比如某些看似健康的零食,或者某些传统中药材的潜在影响,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的陷阱。如果能有专门的章节去揭示这些“知识盲区”,这本书的价值就会立刻提升一个档次,因为它能帮助读者避开那些自以为做得对,实则适得其反的行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