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对症养生堂—失眠吃什么?禁什么?
定价:29.80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柴瑞震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3887825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守住健康,从饮食开始。本书针对失眠的特点和性质,为患者提供**质、*美味、*健康的饮食方案及*贴心的饮食宜忌小百科,同时搭配美味的蔬果汁和中医药材食疗及中医传统手法,让你在吃出健康的同时,全方位调理身体,远离疾病烦恼。
为了更好地关注失眠群体,本书以失眠患者的调养为核心,内容上分为六个章节,首先从失眠的养生保健知识入手,将失眠的一些常识问题结合中医对失眠的认识与治疗、失眠的生活调养、饮食原则进行了介绍,帮助读者扫清知识障碍。其次收集整理出80种能防治失眠的佳品,并对每一种食物详解其食疗作用、搭配宜忌、助眠吃法等,让读者吃对食物。同时,书中还整理出32道美味的蔬果汁,让失眠患者不仅吃得健康,还能有更多种的选择。有相宜就有相忌,书中还收罗了64种失眠患者慎吃食物,帮助读者规避饮食误区。对于失眠,书中还介绍了中医保健的知识,对能治疗失眠的中药材和中成药都给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对失眠患者有所助益。书的后,还介绍了针对失眠的传统疗法,如按摩疗法、针灸疗法、点穴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扩充书籍内容的同时让读者能真正受益。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对症养生堂”这个系列持保留态度,总觉得这类书籍难免夸大其词。但这本书在处理“失眠”这一复杂问题时展现出的细致和系统性,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仅关注生理层面,还深入探讨了心理因素。其中关于“睡前情绪释放”的那一节内容非常触动我,作者建议建立一个固定的“担忧时间段”,把白天积累的焦虑在睡前“清空”。这个方法对我这个工作压力大的人来说尤其有效,我不再把工作上的烦恼带到床上。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是单一的解决方案,而是一个多维度的调整方案,涵盖了饮食、运动、环境和心理调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健康闭环。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文笔晓畅,不像有些养生书籍那样晦涩难懂。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各种“禁忌”时的态度,不是那种严苛的、让人有压力的禁止,而是循循善诱地解释为什么某些食物或习惯会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关于酒精,我一直以为睡前小酌有助于放松,但书里用清晰的数据说明了酒精如何破坏REM睡眠阶段。这种基于科学解释的劝诫,比简单的“别喝酒”更有说服力。此外,书中的“自我监测日志”部分也做得非常棒,它引导读者记录下自己的进食、活动和睡眠情况,帮助读者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这本书真正赋予了我掌控自己睡眠健康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依赖药物。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我被失眠困扰了快五年,试过各种方法,从褪黑素到各种草药茶,效果都不尽人意。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书,没想到它真的给出了很多我从未听过的实用建议。特别是关于睡前环境设置的那一章,作者详细分析了光线、温度、声音对睡眠周期的影响,我按照书里的建议调整了卧室的布置,比如换了遮光效果更好的窗帘,还在床头放了一个白噪音机器,效果立竿见影。而且,书里还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睡眠卫生”,它不仅仅是关于吃什么或者做什么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调整。我以前总觉得只要睡前喝杯热牛奶就行了,但现在我明白了,全天候的习惯都影响着夜晚的质量。我非常推荐给所有跟我一样,被顽固失眠折磨的朋友们,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食谱,更是在教你如何重建一个健康的睡眠系统。
评分这本书的版式设计和图文排版也值得称赞,阅读起来很舒服,一点也不觉得枯燥。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关键点上做的图表总结,比如不同时间段推荐摄入的营养素对比表,清晰明了,方便随时查阅。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找到信息的人来说,这比厚厚一本的理论书籍实用多了。我发现书里提到的一些传统中医的“食疗方”和现代营养学观点结合得非常好,没有那种“你死我活”的对立,而是互相印证,取长补短。比如,对于夜间容易抽筋的问题,书中不仅给出了补镁的建议,还结合了经络理论给出了拉伸的指导。这本书的综合性令人印象深刻,它成功地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编织在了一起,为我提供了一份既有温度又有强度的失眠解决方案。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吃什么能治失眠”这个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没有简单粗暴地罗列一堆“安神食物”,而是深入探讨了消化系统和大脑之间的复杂联系。比如,它详细讲解了色氨酸、镁元素以及肠道菌群如何共同影响血清素和褪黑素的生成。我以前总觉得失眠就是脑子太活跃了,但书里指出,很多时候是因为身体在夜间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支持来完成修复和放松。我尝试着调整了晚餐的结构,增加了富含特定微量元素的食材,发现入睡速度真的加快了。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关于“夜间低血糖”的观点,这解释了我好几次半夜惊醒的原因。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预期,绝对不是那种肤浅的养生手册,它更像是一本结合了营养学和神经科学的入门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