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十二指肠溃疡防治300问(第二版)
定价:18.00元
售价:12.2元,便宜5.8元,折扣67
作者:侯天印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082749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果累累,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抗复发及预防并发症方面成绩突出,为人类*终彻底治愈十二指肠溃疡奠定了理论和临床基础。为此侯天印、候书灵等从理论到临床,从治疗到预防,以问答的形式,重新修订了《十二指肠溃疡防治300问》。
《十二指肠溃疡防治300问》以问答形式,通俗地介绍了十二指肠溃疡的基础知识,病因与病状,诊断与治疗,并发症与治疗,康复与预防五个方面的内容,以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的新技术和新药物。侯天印、候书灵编著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治300问》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既可供患者及广大群众阅读,也可供基层医护人员临床参考。
一、基础知识1.什么是十二指肠溃疡 2.十二指肠的部位及形态特点有哪些 3.十二指肠黏膜的结构有哪些 4.十二指肠有哪些功能 5.中医学对十二指肠功能有哪些认识 6.中医学中脾胃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7.中医学中脾胃与十二指肠有哪些关系 8.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9.为什么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男性比女性多 10.血型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有什么关系 11.十二指肠球部好发溃疡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12.球后十二指肠溃疡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13.什么是多发性十二指肠溃疡 14.什么是胃和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16.吻合口溃疡及表现有哪些 17.什么是胰源性溃疡 18.什么是急性应激性溃疡 19.有没有无症状的十二指肠溃疡 20.为什么有些十二指肠溃疡没有症状 21.小儿有十二指肠溃疡吗 22.小儿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情况怎样 23.为什么新生儿也会发生十二指肠溃疡 24.怀孕对十二指肠溃疡有什么影响 25.十二指肠溃疡会遗传吗 26.老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情况有哪些 27.什么是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 28.为什么有些十二指肠溃疡比较难治 29.十二指肠溃疡能根治吗 30.十二指肠溃疡会影响工作吗 31.十二指肠溃疡会癌变吗,它的预后如何 32.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死因是什么 33.世界各地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状况如何 34.我国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状况如何 35.发达国家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二、病因与病状36.季节变化对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有影响吗 37.过度劳累会引发十二指肠溃疡吗 38.精神因素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有关吗 139.饮食因素对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起什么作用 40.饮酒会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吗 41.吸烟会引起十二指肠溃疡吗 42.哪些药物能引发十二指肠溃疡 43.阿司匹林是怎样引起消化性溃疡的 4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吗 45.十二指肠溃疡发生与遗传素质相关的证据是什么 46.哪些疾病中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高 47.原发性十二指肠炎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有什么关系48.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的关系是什么
我得承认,这本书的内容深度绝对是毋庸置疑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挖掘得非常细致,从病理生理到最新的治疗进展,简直像一本小型医学百科全书。但是,这种“大而全”的写作方式反而成了它最大的弱点。它像一个巨大的信息洪流,知识点堆砌在一起,缺乏清晰的逻辑脉络和层次感。比如,当你尝试去理解溃疡的某些并发症时,你需要翻阅好几个章节才能将碎片化的信息拼凑起来,作者似乎没有花心思去构建一个容易被大脑接受的知识结构。对于我这种希望快速建立对某一疾病体系化认知的人来说,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实在让人抓狂。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重构”书中的知识体系,感觉自己像个侦探在解谜,而不是一个学习者在吸收知识。如果作者能在章节之间加入更多的过渡和总结,或者用更清晰的思维导图来辅助说明复杂的流程,这本书的价值或许能更有效地传递给读者。现在读完,脑子里留下的是一堆高密度的名词和概念,但整体的框架感却很模糊。
评分本书的目录编排逻辑简直是谜一样的存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它不像传统的参考书那样,按照病因、诊断、治疗、预防这样清晰的流程来组织内容,而是采用了一种非常跳跃和分散的问答模式,导致相关联的知识点被拆分到不同的章节,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串联和呼应。举个例子,关于某种特定饮食习惯对病情的影响,我需要在A部分找到一个笼统的回答,然后在D部分才能找到相关的药理学解释,最后在H部分才能找到一个实际案例的侧面印证。这种零散的知识点散布,极大地增加了阅读的碎片化程度,使得读者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认知地图。如果我是一个需要系统学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这本书的目录结构简直是最大的障碍。它似乎更侧重于“覆盖所有可能的提问”,而不是“构建一个易于理解的知识体系”,这种设计上的取舍,极大地牺牲了读者的学习效率和阅读的连贯性。
评分这本书在时效性和前沿性方面,表现得实在是不尽如人意,作为第二版,我期待看到更多近年来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的更新,但遗憾的是,我感受到的更多是停留在几年前的知识存量上。很多热门的、正在快速发展的领域,比如新型靶向药物的机制或者微创治疗的最新进展,在书中几乎找不到深入的讨论,或者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提了一句,然后又迅速回到了相对基础或成熟的讨论范畴。这让我对它的“时效性”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毕竟医学领域发展日新月异,一本滞后的参考书很快就会贬值。尤其是在涉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时,如果不能体现最新的指南和临床共识,那么它的指导意义就会大打折扣。读者花钱购买一本厚重的书籍,自然是希望获得最前沿、最可靠的信息支持,但这本书似乎更倾向于“经典知识的复述”,而不是“最新进展的导航”。这种错位感,让我在阅读时总有一种“信息滞后”的焦虑。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学术化”,充满了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式结构,读起来非常费劲,简直需要我边查阅其他资料边阅读。我本以为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问答集”,它的语言会更加通俗易懂,能用大白话解释清楚那些复杂的医学机制,但事实恰恰相反。很多段落的论述都非常冗长和绕口,即便是相对简单的概念,也被作者用极其繁复的修饰语包裹起来,让人看了就想打退堂鼓。例如,在解释某个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时,它会引用一长串的统计数据和拉丁文缩写,却很少用一句简洁明了的话来概括其核心意义。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挫败感,每一次理解一个概念都需要付出极大的认知努力。对于一个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无疑是非常不友好的,它更像是一本写给同行内部参考的综述,而不是一本大众科普读物。这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严重削弱了它本应具备的普及和教育意义。
评分这套书的排版和装帧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灾难,厚重的纸张拿在手里就感觉像捧着一块砖头,黑白印刷的内页更是毫无生气,完全没有阅读的欲望。我特意买了第二版,想着内容上应该会有所更新和优化,结果打开一看,那种陈旧的排版风格,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的教科书时代。字体大小不一,段落间距拥挤得让人喘不过气,看着看着就容易串行,查找特定信息简直是一场折磨。更要命的是,很多关键术语的解释和图表的呈现方式都极其晦涩,似乎作者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专业背景,对于初次接触或者需要快速掌握基础知识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的门槛高得吓人。我尝试着去寻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饮食禁忌的建议,结果找到的都是一些过于理论化的阐述,缺乏实际操作性,读完后仍然感到迷茫,完全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整体来看,这本书在“用户体验”这块做得实在是太差了,如果不是有特定的学习任务或者任务驱动,我绝对不会推荐给任何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