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学中庸
定价:20.00元
作者:(春秋)曾参,子思著;中华文化讲堂注译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26458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人必读的国学经典 ★荟萃儒释道三家经典 涵盖经史子集精华★专业古籍整理团队 历时六年的成果荟萃★内容更全 译注更精 字体够大 阅读更宜同类好书推荐★中华经典诵读教材product../23563475.html★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第二辑)product../23841156.html
内容提要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文章,相传为曾子所作。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全篇以'中庸'作为*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战国初鲁国武城人。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后世尊其为“宗圣”。
子思,鲁国人,姓孔,名假,孔子之孙,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历史上被称为“述圣”。
中华文化讲堂是一个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整理与出版的编辑团队。现已编辑出版有《群书治要考译》《群书治要(原文版)》《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第二辑)》《国学治要》《文白对照史记》《纳兰词笺》等,广受读者的喜爱。
文摘
序言
无
我对这本书的注译部分格外欣赏,编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他们的工作绝非简单的字面翻译,而是深入到了那个时代背景和语境中去考量。很多原本晦涩难懂的古文,经过他们的梳理和阐释,变得清晰明了,逻辑链条也一下子被串联了起来。特别是那些涉及古代礼仪和哲学思辨的段落,编者没有回避其复杂性,而是用现代人易于接受的语言进行剖析,同时又巧妙地保留了原著那种韵味和力量。这种平衡做得非常高明,既照顾了初学者入门的需求,又不至于让深究者觉得流于肤浅。读到一些关键的解释时,我常常会停下来,回味文字的妙处,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古人的智慧,这种“被引领”的感觉是阅读其他版本难以体会的。可以说,这套注译是打开那扇通往古代圣贤思想大门的钥匙。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的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仿佛一眼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拿到手里的时候,就有一种被它蕴含的文化气息所感染。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上很舒服,翻页的时候也没有那种廉价感。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布局非常用心,字里行间留出的空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使得整体视觉效果非常大气。对于这种经典著作来说,好的外部呈现不仅仅是面子工程,更是对内容本身的尊重。它让我在阅读之前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了更深的敬意,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普通的书,而是在触摸一段鲜活的历史。那种仪式感,让阅读体验拔高了一个层次,完全配得上它所承载的深刻内涵。即便是放在书架上,它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随时提醒着我知识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老道,尽管内容是关于古代思想的阐述,但它读起来丝毫没有拖沓或枯燥的感觉。编者在处理不同章节之间的过渡时,运用了一些非常巧妙的衔接手法,让原本可能显得零散的论点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思想洪流。我发现自己能够很自然地跟随着作者的思路深入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每读完一个核心概念,都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一些概念的反复强调和不同角度的论述,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层层递进的深化,就像雕刻家在不断打磨一块璞玉。这种结构上的精妙设计,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和对主题的记忆深度。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哲学漫步。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选材和引证方面也做得非常扎实,体现了编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在解释核心文本的同时,穿插引用的古代文献和后世名家的解读,为理解增添了多维度的参照系。这使得整本书的论述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建立在一个广阔的思想谱系之上。对于像我这样希望进行系统性学习的读者来说,这种详实的旁证资料简直是如获至宝,省去了自己再去翻阅大量参考书的麻烦。每一次阅读,似乎都能从这些丰富的背景资料中汲取到新的营养,感觉到自己接触到的不仅仅是单一文本,而是整个传统学问的脉络。这种全面而深入的铺陈,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收藏意义。
评分从一个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完整思想体系的理解。过去总觉得这些教诲是高高在上的道德要求,但通过阅读,我开始领悟到它实际上是一套极其务实且具有操作性的生活哲学。它教导的不是如何做表面文章,而是如何从内心的纯净与平和入手,逐步影响外部的世界。书中的观点,即使放在今日的社会环境中审视,依然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比如关于自省、关于对待他人的态度等等。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感,是阅读这部作品最宝贵的收获之一。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言行,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更加符合那个至高无上的“中正”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