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精版) 9787553734125 秦国伟,安百连-RT

山海经(精版) 9787553734125 秦国伟,安百连-R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秦国伟,安百连 著
图书标签:
  • 山海经
  • 古籍
  • 神话
  • 奇书
  • 地理
  • 民俗
  • 文化
  • 历史
  • 幻想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卷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34125
商品编码:2982088881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山海经(精版)

定价:88.00元

作者:秦国伟,安百连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53734125

字数:

页码:5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传承千年的故事,奇诡怪异,满纸悬奇,涉及天文、地理、神话、宗教、风土、物产、巫术、医药等领域,专家为你揭示《山海经》中的秘密。

  1.古今对照,易读易懂

  原文、译文、注释三者相互对照,通俗易懂,历史、地理、生物,全方位深入解读。

  2.研究考证,释疑解惑

  结合历代名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重点考证书中出现的地名、山名、水名,山河地图历历在目。

  3.图文并举,全彩奇书

  精选400多幅明清手绘线稿加以上色,生动形象,色彩逼真。

内容提要


  《山海经》是一部集地理志、方物志、民俗志于一体的上古奇书。全书共三万一千字,记载了约四十个邦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个历史人物。《山海经》的内容涉及神话、宗教、历史、民族、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医药等学科。本书对《山海经》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展示。首先原文、译文、注释三者相对照,三位一体,让读者毫不费力读懂《山海经》原文。其次,将《山海经》考证出山川、河流、国家的现今地理位置。后,本书选配400多幅明清手绘动物、人物图,并进行上色,将读者带入《山海经》的神奇世界。

目录


2/ 序言

4/ 阅读导航

18/《山海经》的基本构成

20/《山海经》中的帝王谱系

22/《山海经·山经》图鉴

35/《山海经·海经》图鉴

【卷】南山经

南山首经

42/ 招瑶之山、堂庭之山

44/ 猨翼之山、杻阳之山

46/ 柢山、亶爰之山、基山

48/ 青丘之山、箕尾之山

南次二经

52/ 柜山、长右山、尧光之山

54/ 羽山、瞿父之山、句余之山、浮玉之山、成山、 会稽之山

56/ 夷山、仆勾之山、咸阴之山、洵山、虖勺之山

58/ 区吴之山、鹿吴之山、漆吴之山

南次三经

62/ 天虞之山、祷过之山、丹之山

64/ 发爽之山、旄山之尾、非山之首、阳夹之山、灌湘之山、鸡山

66/ 令丘之山、仑者之山、禺槀之山

68/ 南禺之山

【第二卷】西山经

西山首经

74/ 钱来之山、松果之山、太华之山

76/ 小华之山、符禺之山

78/ 石脆之山、英山

80/ 竹山、浮山

82/ 羭次之山、时山、南山

84/ 大时之山、嶓冢之山

86/ 天帝之山、皋涂之山

88/ 黄山、翠山

90/ 騩山

西次二经

94/ 钤山、泰冒之山、数历之山、高山

96/ 女床之山、龙首之山、鹿台之山、鸟危之山

98/ 小次之山、大次之山、熏吴之山、厎阳之山、众兽之山

100/ 皇人之山、中皇之山、西皇之山、莱山

西次三经

104/ 崇吾之山、长沙之山、不周之山

106/ 峚山

108/ 钟山、泰器之山

110/ 槐江之山

112/ 昆仑之丘

114/ 乐游之山、蠃母之山、玉山

116/ 轩辕之丘、积石之山、长留之山、章莪之山

118/ 阴山、符惕之山、三危之山、騩山

120/ 天山、泑山、翼望之山

西次四经

124/ 阴山、劳山、罢父之山、申山、鸟山

126/ 上申之山、诸次之山、号山

128/ 盂山、白於之山、申首之山、泾谷之山、刚山

130/ 刚山之尾、英鞮之山、中曲之山

132/ 邽山、鸟鼠同之山

134/ 崦嵫之山

【第三卷】北山经

北山首经

140/ 单狐之山、求如之山

142/ 带山、谯明之山

144/ 涿光之山、虢山、虢山之尾

146/ 丹熏之山、石者之山、边春之山

148/ 蔓联之山、单张之山

150/ 灌题之山、潘侯之山、小咸之山

152/ 大咸之山、敦薨之山、少咸之山

154/ 狱法之山、北岳之山

156/ 浑夕之山、北单之山、罴差之山、北鲜之山、隄山

北次二经

160/ 管涔之山、少阳之山、县雍之山、狐岐之山

162/ 白沙山、尔是之山、狂山、诸余之山、敦头之山

164/ 鉤吾之山、北嚻之山、梁渠之山

166/ 姑灌之山、湖灌之山、洹山、敦题之山

北次三经

170/ 归山、龙侯之山

172/ 马成之山、咸山、天池之山

174/ 阳山、贲闻之山、王屋之山、教山

176/ 景山、孟门之山、平山、京山、虫尾之山

178/ 彭 之山、小侯之山、泰头之山、轩辕之山、 谒戾之山

180/ 沮洳之山、神囷之山、发鸠之山

182/ 少山、锡山、景山、题首之山、绣山、松山

184/ 敦与之山、柘山、维龙之山、白马之山

186/ 空桑之山、泰戏之山、石山、童戎之山

188/ 高是之山、陆山、沂山、燕山、饶山

190/ 伦山、碣石之山、雁门之山、泰泽

192/ 錞于毋逢之山

【第四卷】东山经

东山首经

198/ 樕 之山、藟山、栒状之山、勃亝之山

200/ 番条之山、姑儿之山、高氏之山、岳山、犲山

202/ 独山、泰山、竹山

东次二经

206/ 空桑之山、曹夕之山、峄皋之山、葛山之尾、葛山之首

208/ 余峨之山、杜父之山、耿山、卢其之山

210/ 姑射之山、北姑射之山、南姑射之山、碧山、缑氏之山、姑逢之山

212/ 凫丽之山、 山

东次三经

216/ 尸胡之山、岐山、诸鉤之山、中父之山、胡射之山、孟子之山

218/ 跂踵之山、踇隅之山、无皋之山

东次四经

222/ 北号之山、旄山、东始之山

224/ 女烝之山、钦山、子桐之山

226/ 剡山、太山

【第五卷】中山经

中山首经

232/ 甘枣之山、历儿之山、渠猪之山

234/ 葱聋之山、涹山、脱扈之山、金星之山、泰威之山

236/ 橿谷之山、吴林之山、牛首之山、霍山、合谷之山

238/ 阴山、鼓镫之山

中次二经

242/ 煇诸之山、发视之山、豪山、鲜山

244/ 阳山、昆吾之山、葌山

246/ 独苏之山、蔓渠之山

中次三经

250/ 敖岸之山、青要之山

252/ 騩山、宜苏之山、和山

中次四经

256/ 鹿蹄之山、扶猪之山、釐山

258/ 箕尾之山、柄山、白边之山、熊耳之山

260/ 牡山、讙举之山

中次五经

264/ 苟床之山、首山、县 之山、葱聋之山、条谷之山

266/ 超山、成侯之山、朝歌之山、槐山、历山、 尸山、良余之山

268/ 蛊尾之山、升山、阳虚之山

中次六经

272/ 平逢之山、缟羝之山、廆山

274/ 瞻诸之山、娄涿之山、白石之山、谷山

276/ 密山、长石之山、傅山、橐山

278/ 常烝之山、夸父之山、阳华之山

中次七经

282/ 休与之山、鼓钟之山、姑媱之山

284/ 苦山、堵山、放皋之山

286/ 大 之山、半石之山

288/ 少室之山、泰室之山、讲山

290/ 婴梁之山、浮戏之山、少陉之山、太山、末山

292/ 役山、敏山、大騩之山

中次八经

296/ 景山、荆山、骄山

298/ 女几之山、宜诸之山、陆陒之山、光山

300/ 岐山、铜山、美山、大尧之山、灵山

302/ 龙山、衡山、石山、若山、彘山、玉山

304/ 讙山、仁举之山、师每之山、琴鼓之山

中次九经

308/ 女几之山、岷山、崃山

310/ 崌山、高梁之山、蛇山

312/ 鬲山、隅阳之山、岐山、勾檷山、风雨之山

314/ 玉山、熊山、騩山、葛山

316/ 贾超之山

中次十经

320/ 首阳之山、虎尾之山、繁缋之山、勇石之山、复州之山、楮山

322/ 又原之山、涿山、丙山

中次十一经

326/ 翼望之山、朝歌之山、帝囷之山、视山

328/ 前山、丰山、兔床之山、皮山、瑶碧之山

330/ 支离之山、祑 之山、堇理之山、依轱之山

332/ 即谷之山、鸡山、高前之山、游戏之山、从山

334/ 婴 之山、毕山、乐马之山、葴山、婴山、虎首之山

336/ 婴矦之山、大孰之山、卑山、倚帝之山、鲵山

338/ 雅山、宣山、衡山、丰山、妪山

340/ 鲜山、章山、大支之山、区吴之山、声匈之山、 大騩之山

342/ 踵臼之山、历石之山、求山、丑阳之山、奥山

344/ 服山、杳山、凡山

中次十二经

348/ 篇遇之山、云山、龟山、丙山、风伯之山

350/ 夫夫之山、洞庭之山、暴山

352/ 即公之山、尧山、江浮之山、真陵之山、阳帝之山

354/ 柴桑之山、荣余之山

356/ 五臧山经

【第六卷】海外南经

360/ 结匈国、南山、比翼鸟

362/ 羽民国、神人二八、毕方鸟、讙头国、厌火国

364/ 三珠树、三苗国、臷国、贯匈国、交胫国

366/ 不死民、岐舌国、昆仑虚、寿华之野、三首国

368/ 周饶国、长臂国、狄山、南方祝融

【第七卷】海外西经

372/ 灭蒙鸟、大运山、大乐之野、三身国、一臂国

374/ 奇肱之国、常羊之山、女祭、女戚、 鸟、 鸟、 丈夫国、女丑之尸

376/ 巫咸国、并封、女子国、轩辕之国、穷山、诸沃之野

378/ 龙鱼、白民之国、肃慎之国、长股之国、西方蓐收

【第八卷】海外北经

382/ 无启之国、钟山、一目国、柔利国

384/ 相柳氏、深目国、无肠之国、聂耳之国

386/ 夸父与日逐走、夸父国、禹所积石之山、拘瘿之国、寻木

388/ 跂踵国、欧丝之野、三桑、范林、务隅之山

390/ 平丘、北海内、禺彊

【第九卷】海外东经

394/ 肆丘、大人国、奢比之尸、君子国

396/ 虹虹、朝阳之谷、青丘国、竖亥、黑齿国

398/ 雨师妾、玄股之国、毛民之国、东方句芒

【第十卷】海内南经

402/ 瓯闽、三天子鄣山、桂林八树、郁水四国、枭阳国

404/ 兕、苍梧之山、氾林、狌狌、犀牛、孟涂

406/ 窫窳、建木、氐人国、巴蛇、旄马、西北三国

【第十一卷】海内西经

410/ 危、大泽、雁门山、高柳、后稷之葬

412/ 流黄酆氏之国、流沙、东胡、夷人、貊国、孟鸟

414/ 昆仑之虚、赤水、河水、洋水、黑水、弱水、青水

416/ 昆仑南渊、开明西、开明北、开明东、服常树、开明南

【第十二卷】海内北经

420/ 蛇巫之山、西王母、大行伯、犬戎国

422/ 鬼国、蜪犬、穷奇、帝之四台、大蜂、蟜

424/ 阘非、据比之尸、环狗、 祙、 戎、林氏国、氾林

426/ 从极之渊、阳汙之山、王子夜之尸、舜妻登比氏、盖国、朝鲜

428/ 列姑射、射姑国、大蟹、陵鱼、大鯾、明组邑、 蓬莱山、大人之市

【第十三卷】海内东经

432/ 鉅燕、流沙中国、流沙外国、西胡白玉山

434/ 雷神、都州、琅邪台、韩雁、始鸠、会稽山

436/ 岷三江、浙江、庐江、淮水、湘水

438/ 汉水、濛水、温水、颍水、汝水

440/ 泾水、渭水、白水、沅水、赣水、泗水

442/ 郁水、肄水、潢水、洛水、汾水、沁水

444/ 济水、潦水、虖沱水、漳水

【第十四卷】大荒东经

448/ 少昊之国、甘渊、大荒、大言、波谷山、小人国

450/ 犁 之尸、潏山、蔿国、合虚、中容之国、东口之山

452/ 司幽之国、明星、白民之国、青丘之国、柔仆民、黑齿之国

454/ 夏州之国、折丹、禺虢、招瑶山

456/ 困民国、女丑、孽摇頵羝山

458/ 奢比尸、五采之鸟、猗天苏门山、綦山、壑明俊疾山、东北海外

460/ 女和月母之国、凶犁土丘、流波山

【第十五卷】大荒南经

464/ 踢、双双、阿山、荣山、巫山

466/ 不庭之山、成山、不姜之山、盈民之国

468/ 不死之国、去痓、不廷胡余、因因乎、襄山

470/ 臷民之国、融天、凿齿、蜮、宋山

472/ 祖状之尸、焦侥之国、涂之山、颛顼国

474/ 张弘、驩头、岳山、天台高山

476/ 羲和、盖犹之山、南类之山

【第十六卷】大荒西经

480/ 不周负子、淑士、女娲之肠、石夷、五采之鸟、 白氏之国

482/ 长胫之国、西周之国、方山、先民之国、北狄之国

484/ 芒山、五采鸟、 虫、丰沮玉门、灵山十巫

486/ 西王母之山、三青鸟、轩辕之台、龙山

488/ 女丑之尸、女子之国、桃山、丈夫之国、弇州之山、轩辕之国、弇兹

490/ 日月山、天虞、常羲、浴月、玄丹之山

492/ 孟翼之攻颛顼之池、鏖鏊鉅山、屏蓬、巫山、昆仑之丘

494/ 常阳之山、寒荒之国、寿麻之国、夏耕之尸、吴回

496/ 盖山之国、一臂民、大荒之山、三面之人、夏后开

498/ 互人之国、鱼妇、鸀鸟、大巫山

【第十七卷】大荒北经

502/ 附禺之山、胡不与之国、不咸山

504/ 大人之国、榆山、衡天山、叔歜国、北齐之国、 先槛大逢之山

506/ 阳山、大泽、毛民之国、儋耳之国、北极天柜

508/ 成都载天、无肠之国、相繇

510/ 岳之山、不句山、黄帝大战蚩尤

512/ 深目民之国、钟山、融父山、齐州之山、少昊之子、无继民

514/ 中 国、赖丘、苗民、若木、牛黎之国、烛龙

【第十八卷】海内经

518/ 朝鲜、天毒、壑市、氾叶、鸟山

520/ 朝云之国、司彘之国、不死之山、肇山、都广之野

522/ 若木、禺中之国、盐长之国、九丘

524/ 窫窳、巴国、流黄辛氏、朱卷之国、赣巨人、黑人、嬴民

526/ 苗民、鸾鸟、菌狗、三天子之都、苍梧之丘

528/ 蛇山、反缚盗械、氐羌、幽都之山

530/ 钉灵之国、炎帝谱系、乐风创制、黄帝谱系、舟车创制、弓矢创制、羿扶下国

532/ 创制琴瑟、创制歌舞、禹鲧布土

534/ 炎帝谱系、禹定九州

作者介绍


  秦国伟,1978年生人,山东日照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出路具有浓厚兴趣和深入研究。


  安百连,1962年4月生人,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具有深入思考和研究。

文摘


  大禹建立夏朝后,为了防止诸侯国之间。大禹决定召开一次诸侯大会。会后,诸侯纷纷聚拢起来,暗自表达对大禹的不满。大禹在一边悄悄观察,不服诸侯国共有三十三国。

  于是,大禹在阳城东南的涂山再次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会上,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地责备、规戒、劝喻能使我知过,使我改过。”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大禹大享诸侯后,对各诸侯又重加赏赐,并申明贡法,要求务必按照规则缴纳。同时,大禹也表示要竭力保护各诸侯国的权利,使其不受邻国的侵犯。

  大会结束后,各方诸侯为表示敬意纷纷来阳城进献青铜。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禹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就准备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但为免诸侯责备,大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哪一州所贡之金,就拿来铸哪一州的鼎,将哪一州内的山川形势都铸在上面。并将从前治水时所遇到的各种奇异、神怪等一并铸在鼎上。

  几年后,九鼎铸成,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

序言



《山海经(精版)》是一部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占有独特地位的著作,它以其庞杂的内容、瑰丽的想象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吸引了无数读者探寻其奥秘。本书并非对某个朝代、某个地理区域进行系统性的历史考证或地理测绘,而是以一种近乎神话传说的形式,勾勒出了一个远古时期中国及其周边世界的奇幻图景。 卷帙浩繁,内容宏富 《山海经》的结构并非严格按照现代学术的体系来划分,它更像是一部由无数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篇章组成的集锦。全书大致可分为《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山经》部分,又细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卷,详细记载了中国境内及周边山脉的走向、地理特征、物产、矿藏,以及栖息在这些山脉中的异兽、神怪、植物、药物等。每一座山,都仿佛拥有自己的生命和故事,被赋予了独特的属性和传说。 《海经》部分,则包括《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三部分,记载了海外和海内的山川、河流、国家、民族、神灵,以及一些更为宏阔的神话传说。这里的地理范围更加辽阔,想象力也更加奔放,描绘了许多超越日常认知世界的景象,如奇形怪状的民族、能言善语的鸟兽、掌控风雨雷电的神祇等等。 奇珍异兽,鬼神传说 《山海经》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中描述的无数奇珍异兽和神话传说。这些生物形态各异,能力非凡,有些令人惊叹,有些令人恐惧,有些则充满神秘的象征意义。例如,书中记载的“穷奇”是一种凶恶的怪兽,状如虎而长翼,叫声如同狗,能吃人。“浑沌”则是一种没有面孔的怪兽,象征着无序和混沌。还有“凤凰”、“麒麟”等祥瑞之兽,象征着吉祥和太平。《山海经》中的神灵同样多姿多彩,既有掌管自然力量的强大神祇,如雨师、风伯、雷公,也有各具特色的部落祖先和神话英雄。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之谜,文化密码 《山海经》的地理记载,常常让后人捉摸不透。书中描述的山川河流,与今日的地理格局存在诸多差异,这使得对其地理位置的考证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一些学者认为,《山海经》中的地理记载,反映了远古时期先民对世界的认知和想象,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著作。但另一些学者则尝试从古地质学、古气候学等角度,寻找书中记载与实际地理变迁的联系。 无论其地理记载的准确性如何,《山海经》都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民俗文化、天文历法、医学药物,乃至古代社会的政治地理和民族分布,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书中所记载的许多动植物,如“玉兔”、“九尾狐”等,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各种艺术创作和民间传说中的重要元素。 想象的边界,智慧的光芒 《山海经》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内容的奇特,更在于其所展现的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束缚,构建了一个光怪陆离、充满魅力的幻想世界。这种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不仅体现在对生物和神灵的描绘上,也体现在对宇宙、自然和人类起源的思考中。 《山海经》的语言风格质朴而生动,虽然简练,却能勾勒出鲜明的画面。它以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将零散的传说、记载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既独立又相互呼应的整体。这种叙事,并非线性发展,而是更接近于一种意识流的呈现,充满了跳跃和暗示。 历久弥新,启迪后世 纵观历史,《山海经》始终吸引着各行各业的人们。从古代的文人墨客到现代的学者作家,从艺术家到普通读者,都被这部古老著作的魅力所折服。它为后世的文学创作、艺术设计、影视改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许多经典的神话故事和文学意象,都可以在《山海经》中找到其最初的源头。 《山海经(精版)》的出版,旨在以精美的装帧、清晰的文字,将这部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经典呈现给广大读者。它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探古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它是一面镜,映照出中华文明深邃悠远的根脉。翻开《山海经》,就是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幻旅程,一次对未知世界和古老智慧的探索。它不只是一本书,更是中国古代先民留给我们的,一份充满想象力与哲思的宝贵遗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读完的这本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简直让人心跳加速,根本停不下来!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腻入微,每一个角色的动机和挣扎都写得非常真实可信。尤其是主角在面临重大抉择时的内心独白,那种纠结、那种彷徨,读起来让人感同身受,仿佛自己就是那个身处困境的人。故事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张弛有度,高潮迭起的地方酣畅淋漓,而那些需要沉淀情感的段落又处理得极其温柔克制。更难得的是,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其中还穿插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虽然没有直接说教,但那种引人深思的意味却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读完最后一页,我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还在回放着那些关键的场景和对话,这才是真正的好书——读完之后,它会继续在你心里生长。

评分

这次购买的这本诗集,语言的韵律感实在太迷人了。每一首诗都像是一段精心雕琢的音乐片段,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能听到文字本身在跳跃和呼吸。作者的意象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些抽象的情感和画面,通过他独特的词汇组合,变得具体可感,充满了灵动的生命力。我常常需要放慢速度,细细品味那些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句子,仿佛每一个词语都被赋予了特殊的重量和色彩。特别是几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作品,那种对光影、对气息的捕捉,简直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能闻到雨后泥土的芬芳,感受到月光洒在皮肤上的清凉。对于那些追求文字美感和精神共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难得的宝藏,它能滋养疲惫的心灵,让我们的思维重新变得敏锐和富有诗意。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简直是太让人惊喜了!首先,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分量十足,纸张的质感非常细腻光滑,那种微微泛着哑光的触感,让人爱不释手。内页的排版设计也看得出是用心打磨过的,字体大小适中,字间距和行距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书脊的装订处处理得非常牢固,可以平摊开来阅读,这点对于精装书来说太重要了。封面设计更是别出心裁,那种古朴又不失现代感的图文搭配,瞬间就把人拉入了一个神秘的古代世界。光是看着这本书放在书架上,就觉得整个书房的格调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这种用心做出来的实体书,才真正配得上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而不是那种轻飘飘的、随便印印就完事的感觉。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制作者对这本书的尊重和热爱,让人对即将开始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和仪式感。

评分

这是一部关于历史的著作,但它完全没有一般历史书那种枯燥乏味的年代堆砌感。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高明,他仿佛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导游,带着我们穿梭于历史的长廊之中。他善于从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提炼出那些鲜活的、充满人情味的小故事,将那些遥远的名字和事件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他分析问题时那种严谨又不失幽默的笔调,既有扎实的考据支撑,又不至于让人感到晦涩难懂。读这本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智力上的享受。它成功地颠覆了我对某些历史事件的固有认知,让我学会了用更批判、更全面的视角去看待过去。如果你对某个特定时期感兴趣,这本书绝对能为你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你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历史是如何塑造我们今天的世界的。

评分

我必须称赞一下这本关于哲学思辨的译本,翻译的质量简直堪称教科书级别!对于晦涩难懂的西方哲学概念,译者处理得极为清晰到位,不仅准确传达了原作者的核心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用非常流畅、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很多重要的术语都有清晰的注释和解释,避免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因为不理解某个关键概念而卡壳。更难能可贵的是,译者在译文的流畅性和对原意的忠诚度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完全没有那种生硬的“翻译腔”。通过这本书,我得以深入理解那些原本遥不可及的思辨体系,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次语言艺术的成功展示,让原本充满挑战性的学术内容变得既有深度又可亲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