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武术百年转型历程研究(1900-2012) | 作者 | 申国卿 |
| 定价 | 87.00元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550002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商品重量 | 0.4Kg |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从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全新宏观语境出发,主要以1900—2012年的中国武术宏观发展轨迹为研究对象,兼顾1840—1900年等相关历史阶段的中国武术发展,旨在探讨和揭示近代以来百余年武术转型之旅不同重要历史节点的时代背景及其相应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百余年武术演变轨迹对于当代武术发展的战略启示,以期探研、反思近代以来的武术发展经验,助力当代武术文化发展,为服务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尽己所能。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一直觉得,衡量一项传统文化是否真正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否与时俱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找到新的表达方式。这本书的标题——《中国武术百年转型历程研究(1900-2012)》,让我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0年,中国正处于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古老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我想象着,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武术究竟是如何维系和发展的?是固守祖制,还是主动寻求改变?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体育运动开始蓬勃发展,武术如何被纳入国家体育体系,其教学、竞赛、推广模式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变得更加标准化、科学化,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去武术化”?而到了2012年,当今社会,武术又以怎样的面貌存在?它是否已经完成了它的“转型”,找到了自己在新时代的位置?这本书似乎就是一部武术的“成长史”,记录了它如何在历史的风雨中一次次涅槃重生。
评分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颇为着迷的人,我常常会思考,那些古老的技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本书的主题——“中国武术百年转型历程研究(1900-2012)”,正戳中了我内心的好奇点。1900年,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中国武术在民间是如何传承的?是各个门派独树一帜,还是有着怎样的交流与碰撞?我想象着,在那个没有现代科技的年代,武术的实用性或许更为突出,人们习武的目的也更加直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育概念的普及,武术的形态和功能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本书提到的“转型”,对我而言,意味着不仅仅是技法的演进,更可能是思想观念、社会功能、传承方式的全方位革新。我很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论述,武术是如何从最初的“江湖绝学”,一步步走向“国粹”,再到如今“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这种跨越百年的梳理,定能让我对武术的生命力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武术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影视作品和一些碎片化的印象中,总觉得它带着几分神秘色彩。但拿到这本书,我才意识到,武术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复杂的转型和挑战。1900年到2012年,这百余年间,中国经历了从帝制到共和,从战乱到和平,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的巨大转变。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社会层面的剧变,是如何具体地影响到武术的生存和发展。比如,辛亥革命后,传统的武术门派是否受到了冲击?近代体育的兴起,对武术的教学和训练模式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被纳入国家体育体系,这其中又经历了怎样的调整和改革?是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了,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精髓?作者通过“转型历程”这个视角,似乎意在揭示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以及它为了适应时代而做出的各种努力和改变。这本书就像一个历史的侦探,要去挖掘那些被尘封的真相,重现武术“活”起来的生动故事。
评分刚拿到这本《中国武术百年转型历程研究(1900-2012)》,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看目录和前言,就觉得它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中国武术怀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它不只是单纯的拳脚功夫,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这本书跨越了一百多年的时间维度,从20世纪初至今,这本身就意味着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尤其好奇的是,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古老的武术是如何在国家动荡、社会变革的洪流中挣扎求存,又如何在新中国成立后,被重新定义、传承和发展。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武林宗师们,他们的技艺在时代洪流中是怎样演变的?是走向衰落,还是找到了新的生命力?这本书似乎能解答我心中长久的疑问,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猜想,作者一定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去梳理那些零散的历史碎片,试图勾勒出一幅宏大而细致的画卷,展示武术如何从江湖的隐秘走向大众的视野,从实战技击转变为强身健体、文化传承。
评分我对中国武术的痴迷,始于少年时代那些行云流水的武打场面,但随着年岁渐长,我逐渐意识到,武术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本书《中国武术百年转型历程研究(1900-2012)》给我一种深入探索的冲动。1900年前后,那段百废待兴的岁月,武术在民間又是怎样的存在?是作为一种护身技能,还是某种社会秩序的象征?我想了解,那些旧时代的武术家们,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传承方式与现代有何不同?再者,书中涵盖的2012年,这漫长的一百年间,武术经历了怎样的“转型”?是人们对武术的认知发生了变化,还是武术的实践形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我迫切地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项古老的技艺在一次次历史变革中,没有被遗忘,反而焕发出新的生命。这不仅是对技艺本身的探究,更是对一种文化精神的追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