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唐宋八大家文选
定价:28.80元
作者: 韩愈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8062805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0开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唐宋八大家分为唐二家(韩、柳)和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唐宋八大家文选(*经典珍藏)》主要选录的是唐宋八大家文中一些富有思想教育意义和艺术上具有借鉴性、启发性的作品,广大读者通过对相关文章的了解和学习。从中可以陶冶情操、揣摩文理,并充分领略古代散文的文章之美。
目录
韩愈
马说
师说
原道
原毁
讳辩
净臣论
论佛骨表
获麟解
进学解
答李翊书
蓝田县丞厅壁记
送孟东野序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送石处士序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柳子厚墓志铭
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
封建论
段太尉逸事状
钴锶潭西小丘记
小石城山记
愚溪诗序
箕子碑
梓人传
童区寄传
种树郭橐驼传
欧阳修
与高司谏书
朋党论
纵囚论
《五代史宦者传》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
送徐无党南归眨序
醉翁亭记
苏轼
范增论
贾谊论
晁错论
留侯论
刑赏忠厚之至论
日喻
喜雨亭记
超然台记
记承天寺夜游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文与可画贫笃谷偃竹记
黠鼠赋
三槐堂铭
潮州韩文公庙碑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方山子传
苏洵
六国论
管仲论
辨奸论
心术
广士
木假山记
谏论
苏辙
六国论
上枢密韩太尉书
黄州快哉亭记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答司马谏议书
伤仲永
祭欧阳文忠公文
曾巩
墨池记
道山亭记
醒心亭记
越州赵公救灾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厚厚的典籍,捧在手里便觉沉甸甸的,光是封面那古朴的装帧,就透着一股子经年的味道,仿佛能从指尖感受到历史的温度。我初翻开时,就被其中那些精妙的篇章所吸引,文字的张力、意境的深远,真不是当代那些浮躁的文学作品能比拟的。尤其是那些描述山川景色的段落,简直就像一幅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你看那“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境,一个“笼”字,将水汽、月光、沙洲的朦胧感描摹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想放下书卷,去实地探访一番。再比如那些论述政见的文章,逻辑之缜密,说理之透彻,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阅读这些文字,不仅仅是在欣赏优美的辞藻,更像是在与那些古代的智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忧思、他们的抱负,都通过这些墨迹,清晰地传递到了我的心中。那种震撼感,是言语难以尽述的,它会悄无声息地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让你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一份难得的清醒与定力。我尤其欣赏其中几篇关于人情世故的散文,笔触细腻入微,对人性的洞察入木三分,读来常有“原来如此”的会心一笑,但那笑声背后,又隐藏着一丝对人生无常的喟叹。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它不是快消品,而是值得反复咀嚼的珍馐。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乎其作为文学资料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我们民族精神内核的某些恒久特质。我特别关注那些批判时弊、直言敢谏的篇章,那些笔锋如剑,字字珠玑的文字,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对比当下社会中各种声音的嘈杂与浮躁,那些古代文人的“风骨”显得尤为可贵和稀缺。他们的学问,是立足于对天下苍生的深刻体悟之上的,而非空洞的理论推演。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注意到,即便是描写个人际遇的诗文,也常常将小我的悲欢融入到大我的时代洪流之中,体现出一种超脱的豁达与担当。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的叙事传统,是中华文化中一股强大而绵延不绝的力量。这本书有效地重塑了我对“士人”这一身份的理解,它不再是一个模糊的历史概念,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担当、有温度的群体形象。
评分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概括阅读这本书的感受,那便是“充实”。它不像某些文学选集那样,只停留在文字技巧的层面,而是真正深入到了思想的腹地。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的探讨部分,那些关于“义”与“利”的权衡,关于“进”与“退”的抉择,至今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作者们在面对困境时的那份沉着与智慧,令人肃然起敬。他们并非是只会舞文弄墨的书生,而是深谙世事、胸怀天下的智者。书中的一些典故和引经据典,在阅读过程中,我不得不时常查阅其他工具书进行补充理解,但这非但没有造成阅读的疲劳,反而像是在探寻一条知识的脉络,每打通一个知识点,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喜悦。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它开启了我对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它不仅仅是一堆文字的集合,更是一座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和哲学智慧的宝库,值得我花费时间反复挖掘和品味。
评分我是在一个需要重新构建自己阅读体系的阶段接触到这套书的。过去,我偏爱节奏快、情节紧凑的小说,对这种沉静的散文和议论集有些敬而远之。但这本书,以其强大的文本引力,成功地“驯服”了我的注意力。其中有些篇章的结构布局极为精妙,并非线性叙事,而是层层递进,通过对比、排比、反复咏叹等手法,将情感推向极致。例如,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彻底消化完其中一篇关于友谊的论述,作者如何细腻地描摹了知音难觅的惆怅,又如何赞颂了高山流水的默契,其间的转换和把握,如同高明的棋手走每一步棋,都深思熟虑,绝无闲笔。这种需要慢下来、细细品的阅读体验,恰恰是现在数字信息爆炸时代里最稀缺的资源。它迫使你放慢呼吸,去体会每一个停顿背后的意义,去感受那些被精心雕琢的句式所带来的回响。这本书对阅读耐心的培养,远胜过任何所谓的“专注力训练法”。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我对这类被冠以“选本”之名的书籍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经过后人的筛选和编排,难免会失却原汁原味,带着浓厚的时代烙印或编者个人的偏好。然而,当我真正沉下心来逐字逐句地研读后,这种疑虑便烟消云散了。这本书的选篇之精到,令人拍案叫绝。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古文,用一种既尊重原文的韵味,又易于现代人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某几篇骈文的节奏感,读起来简直就像听一场气势恢宏的管弦乐演奏,抑扬顿挫之间,情绪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编者在某些关键的篇章后,附带的简短注释或背景介绍,恰到好处地点拨了迷津,既不过分赘述,又精准地切中了阅读的难点,仿佛有一位博学的导游,不喧宾夺主地为你指明了欣赏的重点。这种编排上的匠心独运,极大地降低了普通读者亲近古代经典文学的门槛。我发现自己不再是囫囵吞枣地“看”过去,而是真正开始“品”这些文字的内涵。它让我对那个辉煌的文学时代有了更立体、更鲜活的认识,不再是教科书上干巴巴的几个名字和几个标签,而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灵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