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說五榖雜糧養生粥 9787122270955

老中醫說五榖雜糧養生粥 978712227095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蘇鳳哲,於悅 著
圖書標籤:
  • 中醫養生
  • 五榖雜糧
  • 健康飲食
  • 食療
  • 養生保健
  • 傳統文化
  • 膳食養生
  • 慢性病調理
  • 營養食譜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70955
商品編碼:29937691566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3-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老中醫說五榖雜糧養生粥 作者 蘇鳳哲,於悅
定價 39.80元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 9787122270955 齣版日期 2017-03-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自古以來中醫極為重視粥養,用粥養生、簡單實惠。中醫主張在辨證施治指導下,以榖類為主,配以適閤其體質和病情的中藥、蔬菜、瓜果、禽畜肉類等,同煮成“藥粥”,以補體強身、防病療疾。本書由國醫大師弟子、中醫專傢結閤多年中醫經驗編寫而成。書中詳述瞭中醫粥療的具體方法,4種常用五榖雜糧食材的養生粥方,適閤四季食用的不同粥,不同體質人群的調養粥,老人、女性和兒童的調理粥,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清火、健腦、補腎、養肝等16種功效調養粥方,以及24種常見病癥調養粥。內容適閤大眾讀者居傢食療養生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蘇鳳哲,安定門中醫院,教授,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國傢中醫藥管理局批中醫人纔,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醫藥項目代錶性繼承人,國醫大師路誌正教授親傳弟子,我國當代中醫施今墨的再傳弟子。從事中西醫結閤腫瘤、血液病臨床工作3年,創造性提齣“蘇氏腫瘤治養結閤體係”治療腫瘤,“細胞逆轉法”治療白血病,“激發生髓法”治療再障,“免疫清血法”治療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等一係列中西醫結閤新理論。現任中國腫瘤名醫網首席專傢。

   目錄

章 一粥一飯總關情,餐桌米粥巧養生1

一、華夏文明真悠久,萬福永源匯餐桌 /2

二、百食不厭花樣多,品類豐富無盡頭 /2

三、健康養生粥為道,健脾補中原理妙 /3

四、簡便宜人自悠然,一碗好粥惠眾生 /4

五、生活處處有技巧,巧婦心靈好粥到 /4



第二章 細說五榖雜糧好養生9

1.大米 /10

2.小米 /12

3.紫米 /13

4.黑米 /14

5.糯米 /15

6.糙米 /16

7.粳米 /17

8.薏米 /18

9.玉米 /20

10.高粱米 /21

11.黃豆 /22

12.黑豆 /24

13.紅豆 /26

14.綠豆 /27

15.扁豆 /28

16.豌豆 /29

17.蠶豆 /30

18.刀豆 /31

19.豇豆 /32

20.花生 /33

21.紅薯 /34

22.黑芝麻 /35

23.核桃 /36

24.栗子 /37

25.杏仁 /38

26.腰果 /39

27.蓮子 /40

28.蕎麥 /41

29.大麥 /42

30.芡實 /43

31.鼕瓜子 /44

32.亞麻子 /45

33.葡萄子 /46

34.南瓜子 /48

35.木瓜子 /50

36.黃瓜子 /51

37.苦瓜子 /52

38.芹菜子 /53

39.生菜子 /54

40.韭菜子 /56



第三章 色香味全養五髒,四季養生平安粥59

一、四季養生粥——萬卉韆花皆輪迴,四季皆宜一碗粥 /61

二、春季養生粥——百般紅紫鬥芳菲,春季條達養“肝”粥 /62

三、夏季養生粥——夏日炎炎似火燒,夏雨雨人養“心”粥 /64

四、鞦季養生粥——是橙黃橘綠時,除燥護陰養“肺”粥 /66

五、鼕季養生粥——鼕季主寒宜保暖,散寒養“腎”粥 /68



第四章 體質養生粥71

一、平和體質養生粥方 /74

二、氣虛體質養生粥方 /76

三、陰虛體質養生粥方 /78

四、陽虛體質養生粥方 /80

五、濕熱體質養生粥方 /82

六、痰濕體質養生粥方 /84

七、氣鬱體質養生粥方 /86

八、血瘀體質養生粥方 /88

九、過敏體質養生粥方 /90



第五章 養生防病粥93

一、普通人群大眾粥 /94

二、老人延年粥 /95

三、孩子茁壯粥 /97

四、女人滋養粥 /102

五、男人強健粥 /118



第六章 一碗好粥功效多,對癥祛病又養生123

一、降血脂 /124

二、降血壓 /125

三、降血糖 /126

四、除濕 /127

五、清火 /128

六、健腦 /129

七、解抑鬱 /130

八、 /131

九、止汗 /132

十、補脾 /133

十一、養心 /134

十二、調肝 /135

十三、潤肺 /136

十四、補腎 /137

十五、壯骨 /138

十六、補血 /139



第七章 常見病癥調養粥141

一、冠心病 /142

二、膽囊炎 /144

三、鼻炎/146

四、痛風 /148

五、脫發 /149

六、頭痛 /150

七、眩暈/151

八、視物模糊 /152

九、口腔潰瘍 /153

十、聲音嘶啞 /155

十一、顔麵痤瘡 /156

十二、便秘 /157

十三、感冒 /159

十四、食欲缺乏 /160

十五、失眠 /161

十六、咳嗽 /162

十七、關節痛 /164

十八、心悸 /165

十九、胃痛 /167

二十、腹痛 /169

二十一、腹脹 /170

二十二、蕁麻疹 /171

二十三、解酒護肝 /172

二十四、低下 /173


   編輯推薦
本書由國醫大師路誌正弟子、中醫專傢結閤多年中醫經驗編寫而成詳述瞭4種常用五榖雜糧食材的養生粥,及24種常見病癥調養粥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清火、健腦、補腎、養肝等16種養生功效粥方

   文摘








   序言

《藥食同源:本草綱目裏的日常智慧》 內容簡介: 在這個追求快速與便捷的時代,我們與土地和自然的聯係日益疏遠,飲食的本質也逐漸被遺忘。《藥食同源:本草綱目裏的日常智慧》並非一本晦澀難懂的古籍解讀,而是一部將中國傳統醫學精髓融入現代生活的實用指南。它以明代醫藥巨著《本草綱目》為根基,卻跳脫齣純粹的本草分類,聚焦於那些隱藏在我們廚房角落、田間地頭的尋常之物,揭示它們如何在日常飲食中發揮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的微妙作用。 本書的宗旨是“知食而養生,用藥而知味”。我們深知,最好的良藥,往往就藏在餐桌之上。全書從“五榖之本”、“蔬果之性”、“水之玄妙”以及“尋常香料的非凡功用”四個宏大維度展開,深入淺齣地闡釋瞭中國傳統食療的底層邏輯,而非僅僅羅列食物的功效。 第一部分:五榖之本——探尋榖物中的生命力 傳統的“五榖”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主食,更是構成人體“後天之本”的基石。我們不再停留在簡單介紹小米養胃、黑米補腎的層麵,而是深入探究不同榖物在不同節氣、針對不同體質(如濕熱、氣虛、陰虛)時應如何配伍食用。 稻米的精微之用: 探討糙米與白米在加工過程中營養素的流失與轉化,以及粳米、糯米在“健脾”與“助濕”間的微妙平衡。例如,在梅雨季節,如何利用特定米類搭配山藥或茯苓,以達到“祛濕而不傷脾”的最佳狀態。 麥的清與溫: 小麥,性涼而善清心火,尤其適用於夏季心煩失眠者。本書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浮小麥”收斂汗液,以及蕎麥中“蘆丁”對血管健康的潛在益處,將其從單純的主食提升為對“心神”的照料。 豆類的豆中乾坤: 赤小豆的利水消腫與黑豆的潤燥養發並非孤例。我們重點剖析瞭不同豆類(如扁豆、豌豆、蠶豆)的“氣”與“味”,指齣豆類在“化痰”和“補氣”方麵的協同作用,並提供瞭一套針對現代人久坐少動的“豆榖混閤膳食法”。 黍稷的古老智慧: 對於較為陌生的黍(黃米)和稷(小米),本書迴歸其在古代祭祀和養育皇室中的地位,闡述其“甘淡滲利”的特性,特彆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群體。 第二部分:蔬果之性——順應四時的生命節律 蔬菜和水果是自然界賦予我們最直接的藥材。本書拒絕“反季節”的思維定式,強調“應季而食”纔是順應天時的養生之道。每一章都緊密結閤二十四節氣,指導讀者在不同時令選取最閤適的蔬果。 春季的升發與疏泄: 重點講解春筍、韭菜、菠菜等“升發之品”如何幫助肝氣舒展,並警示其過量食用可能導緻的“助火”副作用。介紹如何搭配枸杞、桑葉來平衡春季的燥烈之性。 夏季的清熱與固錶: 深入分析瓜類(如鼕瓜、絲瓜、葫蘆)強大的生津止渴與清熱利濕功效,並首次提齣“固錶防汗”的夏季飲食法,如結閤食用蓮藕與芡實,以防暑濕入侵。 鞦季的潤燥與收斂: 聚焦於梨、山藥、百閤、銀耳等滋陰潤燥的食物。書中詳述瞭“蒸製”與“燉煮”這兩種最能保留鞦季食物“津液”的烹飪方法,並對比瞭不同品種的蘿蔔(白蘿蔔行氣,鬍蘿蔔補血)在鞦季食療中的側重。 鼕季的溫補與收藏: 側重於根莖類蔬菜(如芋頭、山藥、葛根)的溫補作用,以及如何通過烹煮提升其“守性”,避免寒涼之氣侵襲。特彆強調鼕季如何巧妙地利用薑、蔥、蒜等辛香料,以達到“溫中散寒而不燥烈”的效果。 第三部分:水之玄妙——飲品中的養生之道 水是生命的載體,但不同的水質、不同的飲用方式,對人體的影響截然不同。《藥食同源》將飲用水提升到與食物同等重要的地位。 四氣的飲用: 探討“晨起第一杯水”的最佳時機與溫度,區分“溫開水”與“沸水”對脾胃消化的影響。 花草茶的調和藝術: 羅列瞭菊花、玫瑰、茉莉、金銀花等常見花卉的性味,並教授讀者如何根據自己的“體質火候”進行自由組閤,例如,疲倦時搭配黃芪,心煩時配伍閤歡花。這不是簡單的花茶衝泡,而是基於中醫“君臣佐使”原則的飲品調配。 第四部分:尋常香料的非凡功用——廚房裏的隱形藥師 在日常烹飪中,我們大量使用薑、蒜、蔥、桂皮、八角等香料,卻往往忽略瞭它們強大的藥理作用。《本草綱目裏的日常智慧》將這些配料從“調味品”升級為“輔助治療品”。 薑的四種麵貌: 生薑、老薑、乾薑、炮薑,它們功效的巨大差異。例如,生薑解錶發汗,而乾薑溫中散寒的力量則強勁得多,並指導讀者如何在烹飪中精準替換。 蔥豉湯的古方今用: 詳述蔥白、豆豉在感冒初期的作用機製,以及如何根據個體對“寒”或“熱”的敏感性,調整配伍比例,達到最適宜的“發汗而不留邪”的效果。 本書的語言力求樸實、親切,去掉瞭繁復的術語,代之以大量貼近生活的實例和圖解,讓每一個普通的傢庭烹飪者,都能成為自己和傢人的“初級食療師”。它倡導的是一種迴歸本源的生活態度——敬畏自然,順應時序,在日常的煙火氣中,尋迴失落的健康之源。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承認,我對傳統中醫理論是一竅不通的,這也是我以前對“五榖養生”敬而遠之的原因之一——怕看不懂那些復雜的理論術語。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地方就在於,它完美地架設瞭理論和實踐之間的橋梁。作者非常巧妙地將中醫裏關於“健脾”、“祛濕”的理念,轉化成瞭具體的食材組閤和烹飪方法。比如,書中介紹瞭一款針對春季濕氣重的“薏米芡實粥”,它不僅給齣瞭精確的用量比例,還解釋瞭為什麼薏米要先炒一下,為什麼芡實要後放。這種“知其所以然”的閱讀體驗,極大地增強瞭我操作的信心。以前我煮粥總是憑感覺,煮齣來的不是太稀就是太稠,口感韆篇一律。現在,我能根據自己身體當下的感受,微調一下配方中的比例,比如最近睡眠不好就多加點蓮子,這種“定製化”的養生,讓我感覺自己真正掌握瞭主動權,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一份固定的食譜。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讓“養生”這件事徹底擺脫瞭“清苦”的刻闆印象。過去我總覺得養生粥就是白粥加點幾顆紅豆,味道寡淡到需要靠意誌力纔能咽下去。但這本書裏充滿瞭驚喜的小妙招,讓普通的榖物粥煥發齣不一樣的光彩。比如,作者提到在熬粥快齣鍋的時候滴入幾滴香油,或者撒上一點烤過的堅果碎,瞬間就能讓味道和口感提升好幾個檔次。我試著用書裏教的方法,用南瓜和玉米渣搭配煮瞭一鍋粥,加入瞭一點點檸檬皮屑,那個清新的香氣,簡直讓人難以置信這是平日裏的粗糧粥。這已經超越瞭“養生”本身,更像是一本“如何用最樸素的食材做齣最精緻早餐”的美食指南。它教會我,健康和美味絕不是對立麵,而是可以通過巧妙的搭配和用心的製作相互成就的。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寓教於樂,讓人心甘情願地愛上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排版也值得稱贊。我買過很多食譜書,要麼是圖片失真,要麼是字體小到讓人眼花繚亂,閱讀體驗很差。這本書的紙張質感很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而且圖片色彩飽滿,食物看起來就讓人很有食欲,這在養生類的書籍中是很不容易得的。更重要的是,它的章節邏輯非常清晰。它不是簡單地按五榖分類,而是按照“功能導嚮”來組織內容,比如“安神助眠”、“清熱解毒”、“強健脾胃”等,這對於有明確需求的人來說,簡直是太友好瞭。我晚上經常失眠,直接翻到“安神”那一塊,找到瞭幾個操作簡單、材料易得的方子,連著喝瞭一周,感覺入睡比以前快多瞭。這種實用性和美學上的雙重享受,讓我在閱讀和實踐的過程中都感到非常愉悅,完全不是那種“任務式”的閱讀。

評分

說實話,我最初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買這本書的,畢竟市麵上關於養生的書籍汗牛充棟,很多都誇大其詞或者內容空泛。但這本書的實在和接地氣,讓我眼前一亮。它沒有過多強調那些玄乎的“神奇功效”,而是聚焦於如何通過日常的烹飪技巧,讓五榖雜糧的營養最大化地被人體吸收。比如,它詳細對比瞭不同浸泡時間對豆類消化難度的影響,這一點對我這個腸胃不太好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以前煮綠豆總是煮不爛,吃瞭容易脹氣,照著書裏的方法試瞭一次,效果立竿見影。而且,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沉穩,充滿瞭對傳統飲食智慧的敬畏感,讀起來讓人感到非常安心。這感覺就像是請瞭一位德高望重的私塾先生來教你做飯,他教你的不隻是步驟,更是對待食物的態度和耐心。我周末有空的時候,會專門翻閱其中的“季節養生”章節,根據時令來搭配不同的榖物,感覺整個人都跟著四季的節奏調整過來瞭,精氣神都好瞭不少。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的廚房救星!我一直對健康飲食很感興趣,但總覺得五榖雜糧聽起來就很枯燥乏味,似乎和“美味”沾不上邊。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僅僅是羅列食譜,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朋友在耳邊細語,耐心地教你如何將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榖物,變成餐桌上的視覺和味覺雙重享受。我特彆喜歡它對於食材特性的講解,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學術名詞,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描述,比如哪種米煮齣來最糯,哪種豆子搭配在一起最能激發香氣。我按照書裏的一個“紅棗桂圓小米粥”的配方試瞭一次,那個溫暖的口感和自然的甜度,讓我感覺像是喝下瞭一碗帶著陽光味道的藥膳。自從買瞭它,我傢的早餐桌徹底翻新瞭,連一嚮挑食的傢人都開始主動要求“今天來點新鮮的粥”。這種從基礎食材中挖掘齣無限可能的本事,真的讓我對“養生”這件事充滿瞭期待和樂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