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武术文化与修身-神州文化图典集成
定价:48.00元
作者:刘俊骧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8021158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神州文化图典集成》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饮食、服饰、民俗、宗教、建筑、艺术、中医、科技、经济、官制等数十个领域,系统地介绍了各领域的内容与特色,以及这些文化在中华大地的起源、发展的历史。该丛书均由各学术领域颇具实力的学者亲笔撰稿,并由该领域的专家亲自审定,语言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极具性和可读性,是面向大众的中国文化普及读本,是学者专家撰写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个为什么”。
内容提要
中华民族在长期与严酷的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融防守和进攻于一体的人体搏击术,并在后来的战争中进一步完善发展,本书立足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对中国武术与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现状做了全面介绍,并阐述了颇具实用价值的武术修身常识。
目录
章 中国武术的源流和文化内蕴
节 中国武术的定义与特性
第二节 武术起源的文化机制与先秦武术的特点
第三节 古代武术发展的分期
第四节 中国武术的分类与流派
第五节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蕴和魅力
第二章 武术文化与中国哲学
节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重视生命
第二节 武术与“知行一致”、“天人合一”
第三节 武术与阴阳辩证观
第四节 武术与“五行生克”、“八卦生化”
第五节 习武修文是体悟东方哲理的捷径
第三章 中国武术与传统伦理
第四章 武术文化与传统文学
节 神话传说与武术起源
第二节 先秦文学中的武与侠
第三节 《史记》开武侠文学之先河
第四节 建安才子的武学修持与文学成就
第五节 唐诗与传奇中的剑魂与豪魄
第六节 唐人小说中的隐侠
第七节 宋词与宋元话本中的武侠文采
第八节 明清小说中的武打艺术与侠者
第九节 当代武侠小说的新兴与崛起
第五章 武术文化与传统表演艺术
节 武术与杂技
第二节 武术文化与舞蹈艺术
第三节 武术文化与戏曲艺术
第四节 武术文化与讲唱艺术
第五节 武术文化与木偶、皮影艺术
第六章 武术文化与书画艺术
第七章 中国武术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
第八章 中国武术与宗教文化
第九章 中华武术与国学修身
跋:武术文艺学的开拓与实践
作者介绍
刘俊骧,笔名峻骧、惜今,生于193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杂志编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台湾东方人体文化艺术中心学术总监。曾任舞蹈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俗文学学会二、三届副会长,首届中国武术协会委员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对中国传统美学和生活方式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偶然间得知了这本《武术文化与修身-神州文化图典集成》。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美学不仅仅在于视觉的呈现,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身”的理念,正是我一直所向往的。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挖掘武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锻炼方式,更是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比如,武术中的“静”与“动”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相互转化和平衡的?“刚”与“柔”的辩证关系,又如何指导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做出选择?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武术与中国传统医学、养生学的结合,例如某些武术动作对身体经络的疏通作用,或是其对情绪的调节功效。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相关的历史传说或古代名医的记载,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这本《武术文化与修身-神州文化图典集成》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打破了我以往对武术的刻板印象。我曾经认为武术只是电影里那种打打杀杀的场面,是纯粹的体力比拼。然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武术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出拳出腿,更是关于如何理解身体、理解自然、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书中关于“修身”的论述,让我联想到了中国古代的士大夫阶层,他们往往文武双全,既能经邦济世,又能强身健体。我渴望在这本书中看到更多关于武术与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联系。例如,武术中的“礼”体现在何处?“信”又如何在习武过程中得到体现?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古代文人墨客与武术相关的轶事,或是将武术的某些理念与《论语》、《道德经》中的思想进行对照解读,那将极大地丰富我的阅读体验。
评分作为一名深耕中华武术多年的爱好者,我一直对“神州文化图典”系列抱有极大的兴趣,它如同一个知识宝库,不断刷新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这次拿到的是“武术文化与修身”卷,仅仅是翻阅目录,我就被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所震撼。它并非仅仅罗列各种拳种招式,而是将武术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从武术的起源、流派的演变,到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养生之道,再到武术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在文学艺术中的体现,几乎无所不包。尤其令我欣喜的是,书中对“修身”这一概念的探讨,将武术不仅仅视为一种技艺,更看作是个人品德、精神境界提升的途径。这种将外在的拳脚功夫与内在的道德涵养相结合的视角,正是传统文化中“文武兼备”精神的生动体现。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深入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著名武术家的传奇故事,或是某个武术流派是如何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这些细节将大大增强本书的可读性和启发性。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感兴趣的外国读者,我发现这本《武术文化与修身-神州文化图典集成》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虽然我对中文的理解尚有一定障碍,但书中丰富的图例和深入浅出的文字,为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的武术特色,比如北方的刚猛,南方的灵巧,以及各门派独有的技艺和训练方法。同时,“修身”这一概念对我来说尤其新颖,我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的锻炼如何与精神的提升紧密相连。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修身方法,例如通过特定的呼吸技巧、冥想方式,或是特定的武术套路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身体的健康,那将是非常实用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图解,展示一些基础的武术动作,并配以文字解释其背后的文化寓意和修身作用。
评分我是一名对中国古代历史和哲学着迷的普通读者,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这本《武术文化与修身-神州文化图典集成》。虽然我并非武术习练者,但书名中“文化”和“修身”这两个词立刻吸引了我。我一直认为,任何一种传统技艺的背后,都蕴含着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人生智慧。这本书似乎正是一次深入挖掘这种基因和智慧的尝试。我尤为关注的是书中对武术的“修身”层面的解读。在当今社会,许多人追求效率和物质,而遗忘了内心的宁静和品格的培养。如果武术能够提供一种途径,帮助人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自律,那将是多么宝贵的价值。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武术中的哪些哲学思想,例如道家的“以柔克刚”,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如何体现在拳法招式和训练过程中的。同时,如果能有对不同武术流派在修身养性方面侧重点的对比分析,那就更妙了,这样我可以从中找到与自己心性最契合的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