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断裂与重构——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研究
定价:48.00元
作者:钟秉枢,张建会,刘兰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222665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身为现代人,如果身上没贴一个大大的“忙”字标签,总觉得对不起旁人,也对不住自己。
因为一直“忙”着,所以忽略了自己,
因为一直“忙”着,所以疏远了亲人,
因为一直“忙”着,所以陌生了家乡。
城市中的人因为来自五湖四海,人与人之间陌然已经逐渐被习惯,
乡村中那些令人艳羡的邻里和亲缘关系却也逐步淡化,甚至濒临灭绝。
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篮球,成为了牵系外出务工的人与家乡的纽带,
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篮球,让已经淡漠的亲情、友情重燃“爱”火。
初读《断裂与重构》文中收录的的采访手记就印象颇深,
再读采访手记,还是会被那些人、那些事所感动,
如果你也怀念那份久违的亲情,不妨翻开《断裂与重构》,
回味下那些熟悉又陌生的人和人、事与事、血浓于水的味道。
内容提要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这项覆盖全省的农村基层赛事如何在社会转型期的农村重新构建起新的价值认同与社会秩序。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赛事,它的兴起与普及有着深刻的社会学、人类学价值。因此本研究采用跨界整合的研究思维,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运动进行多方探讨。
目录
**章 谁来拯救断裂的乡村
**节 问题的提出2
第二节 研究综述7
第三节 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与创新13
第四节 田野调查点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19
第五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22
第六节 本书主体结构26
第二章 时空交错中的广西文化
**节 空间表述:地理环境29
第二节 时间叙事:历史追叙32
第三节 文化阐释:人文特征36
第三章 万村农民篮球赛在这里兴起
**节 赛事举办情况47
第二节 各地市行政村参赛规模48
第三节 各地市比赛场次52
第四节 各地市经费投入57
第五节 相关媒体宣传61
第四章 为什么是篮球?为什么在这里?
**节 篮球规则:乡村秩序重构的价值基础65
第二节 篮球魅力:村民价值认同的核心68
第三节 体育传统:万村比赛形成的根基71
第四节 篮球赛事:价值认同与秩序重构的平台83
第五章 它们通过篮球整合到了一起
**节 主导,协调整合87
第二节 共建共享,群众参与89
第三节 组织管理,五位一体103
第六章 价值认同就这样被建构起来
**节 仪式符号111
第二节 赛事符号116
第三节 媒介符号119
第七章 乡村社会秩序重构的意义
**节 实践了的管理理念132
第二节 搭建了伦理秩序的平台135
第三节 吸引了民间资本赞助138
第四节 传承并创新了村规民俗文化143
第五节 激发了村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147
第六节 创新了基层农村社区管理模式150
第七节 创设了民族“想象的共同体”153
第八节 塑造了和谐的新农村风貌157
第八章 断裂后的重构162
参考文献165
附录采访手记173
作者介绍
钟秉枢,首都体育学院,校长,教育学博士,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教练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大体联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传播学会体育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学校体育》主编、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教授。特殊津贴、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多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及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专家,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体育总局运动训练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高教管理方面的研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标题《断裂与重构——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研究》让我充满了好奇心。它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研究的标题,更像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开端。我尝试去理解“断裂”所指代的含义,这是否意味着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一些传统的乡村生活模式、社区结构,甚至是价值观念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瓦解?或许是经济的转型导致了生产方式的改变,或许是城市文化的渗透改变了年轻人的生活追求,又或许是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使得乡村的凝聚力面临考验。而“重构”二字,则在我心中点燃了希望。它暗示着,在这些“断裂”之后,乡村社会并非一蹶不振,而是积极地寻找新的生存之道,去适应变化,去建立新的秩序。我猜想,这场“农民篮球赛”就是这种“重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体现,一个具体的切入点。通过对这场赛事的观察和研究,作者或许能够揭示出,村民们是如何在集体体育活动中,重新找回社区的归属感,重塑人际关系,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新的乡村文化和发展模式。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给我关于广西乡村社会最真实、最生动的图景,让我看到那些在基层默默耕耘、努力生活的普通人的智慧和韧性。
评分当我看到《断裂与重构——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研究》这个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画面。我想象着在广袤的广西田野上,村庄之间因为一场篮球赛而热闹非凡的景象。这个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张力,“断裂”二字似乎暗示了乡村社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比如传统文化的流失、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而“重构”则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信号,表明在这些挑战面前,乡村社区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积极地寻找新的出路,通过某种形式来重塑自身。篮球赛,作为一个看似简单却充满活力的集体体育活动,或许正是这种“重构”的重要载体。我好奇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的深入研究,来阐释“断裂”与“重构”这两个核心概念的。书中是否会描绘出那些为了比赛而努力训练的农民身影?是否会探讨篮球赛在增强村民凝聚力、促进社区交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窗口,让我看到那些被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所忽视的,但却依然充满生命力的乡村生活场景。
评分我一直对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的本土化研究特别感兴趣,总觉得最真实、最动人的故事往往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这本书的题目《断裂与重构——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研究》瞬间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想象着,在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村落里,一场农民篮球赛是如何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既保持着原有的纯粹与热情,又可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变化。“断裂”二字,暗示了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可能是年轻人对体育娱乐方式的改变,可能是经济发展对村民生活节奏的影响,又或者是外来文化对乡村社区的渗透。而“重构”则更显积极,它意味着一种适应、一种新生,可能是社区通过篮球赛重新凝聚力量,可能是新的组织形式的出现,也可能是价值观的重新塑造。广西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地域文化特色的省份,其万村农民篮球赛的研究,一定能展现出独特的在地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那些鲜活的案例,那些在赛场内外发生的,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关于社区认同、关于乡村生活变迁的生动叙事,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当代中国乡村的复杂肌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那种朴实又带着力量感的视觉冲击,让人立刻联想到广袤的田野和挥洒汗水的身影。我常常在想,在那些偏远的山村里,体育活动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集体归属感的源泉。这本书的标题《断裂与重构》更是引发了我无限的遐想。究竟是怎样的“断裂”让万村农民的篮球赛得以在这种背景下存在?是经济的变迁、社会的转型,还是传统的冲击?而“重构”又是指什么?是新的规则、新的组织形式,还是新的精神内涵?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深入到这些村落,去捕捉那些隐藏在赛场背后的故事,去挖掘那些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闪光点。这本书似乎不单单是一份学术研究,更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中国乡村在现代化浪潮中的独特面貌,感受那份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我期待能从中看到那些鲜活的人物,听到那些淳朴的声音,理解那些在球场上奔跑跳跃的村民们,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坚持与梦想。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断裂与重构”这几个字,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国农村发展的人,我深知城乡差距、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对乡村社区带来的深刻影响。而“农民篮球赛”这样一个具体的切入点,更是让我觉得新颖且充满现实意义。我猜想,这本书一定不是简单地描述一场场比赛,而是试图通过篮球赛这个载体,去揭示更深层次的社会现象。这种“断裂”可能体现在传统乡村价值观与现代消费主义的碰撞,可能体现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拉扯,也可能体现在乡村社会组织结构的瓦解与重塑。而“重构”则可能意味着,在这些断裂中,村民们如何利用篮球赛这样的集体活动,重新寻找 community 的凝聚力,重塑身份认同,甚至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的社区模式。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详实的田野调查数据、生动的个体访谈,以及作者深刻的理论分析,能够帮助我理解在广西这样一个地域,农民们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通过这项充满活力的运动,去应对挑战,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活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