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排骨的158种做法
定价:29.8元
作者:杨桃美食编辑部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3744865
字数:26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排骨是家常的食材,既美味又方便运用。不论是香酥的炸排骨,还是酸甜下饭的糖醋排骨,又或是吮指回味的烤肋排,还有清爽香醇的排骨汤,都是令人回味无穷的家常菜。
更多精彩好书请点击这里:
href='#' target='_blank'>好评餐厅菜在家也能做(200 多道爆红餐厅菜,换着花样地享受美味!)
href='#' target='_blank'>肉类料理的194种做法(色香味俱全的肉类料理看这本就够了!)
href='#' target='_blank'>点菜率**的家常快炒(炒给全家人的美食!肉类、海鲜、蔬菜、炒饭、炒面一应俱全,分分钟上菜!)
href='#' target='_blank'>电饭锅做菜一本就够(218款家常美味,汤粥饭,鱼虾肉,时令菜,主食、甜点、创意食品,全都一锅端。)
href='#' target='_blank'>
内容提要
排骨是平日做菜中常见的材料,如何用它烹调出美味呢?本书将教你如何正确选排骨以及排骨的各种料理方法等实用知识,还介绍了烧、炒、煎、炸、烤、蒸、炖、煮、卤各种方式烹调而成的排骨美味,种类丰富,做法详尽,你只须按照书中的操作步骤就成为排骨料理高手,让您为家人做出胃口大开的饕餮盛宴!
目录
作者介绍
杨桃美食一直华人健康饮食的风潮,将人们毫不在意的“泡面”“酱料”“电锅饭”“家常菜”“豆腐”等日常饮食题材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出人意料的美食,为世界各地的华人奉献饕餮盛宴。
文摘
糖醋排骨
材料
排骨 400克
青椒 1/2个
红椒 1/2个
菠萝片 80克
洋葱 1/2个
地瓜粉 2大匙
调料
番茄酱 1大匙
梅子酱 2大匙
盐 少许
冰糖 2大匙
水淀粉 1大匙
腌料
蒜末 10克
酱油 1/2大匙
白糖 1/2大匙
盐 1/2大匙
鸡蛋液 40克
胡椒粉 少许
做法
排骨斩块后洗净沥干,放入容器中,加入腌料拌匀腌制30分钟;青椒、红椒、洋葱均洗净切块备用。
2取出腌好的排骨,沾上一层薄薄的地瓜粉。
3热一锅,倒入适量色拉油烧热至170℃,放入排骨以中小火炸3分钟,改转大火再炸30秒钟,取出备用。
4另热锅放入2大匙色拉油,加入除水淀粉外所有调料和洋葱块炒香,加入青椒、红椒块及菠萝片拌炒一下,再加入炸好的排骨拌炒入味,倒入水淀粉勾芡即可。 炒辣味芥末排骨
材料
排骨 300克
甜豆荚 10克
圣女果 20克
玉米笋 5克
面粉 2大匙
鸡蛋 2个
高汤 200毫升
腌料
盐 1/4小匙
白糖 1/2小匙
米酒 1大匙
蒜末 1/2小匙
橄榄油 1/2小匙
辣椒末 1/2小匙
黄芥末酱 1大匙
做法
所有腌料混合均匀;甜豆荚洗净烫熟;圣女果洗净对切;玉米笋切片,备用。
2排骨洗净斩块,加入混合后的腌料腌制大约30分钟,备用。
3于排骨中再加入面粉、打散的鸡蛋液拌匀备用。
4热锅,倒入稍多的色拉油,待油温热至160℃时放入排骨,以中火将排骨炸熟,捞出沥油备用。
5在锅中留少许油,放入圣女果、玉米笋片炒匀。
6加入已炸熟的排骨、高汤,以小火熬煮约3分钟,再加入甜豆荚拌匀即可。 陈醋排骨
材料
排骨300克
调料
淀粉2大匙,全蛋液1大匙,盐1/8茶匙,米酒1茶匙 陈醋2大匙,白糖2大匙,酱油1茶匙, 水1大匙 水淀粉1茶匙,香油1大匙 做法
排骨洗净剁小块,以所有调料A抓拌均匀腌制约10分钟,备用。
2 热油锅,以大火烧热至油温约150℃,将腌好的排骨一块块下锅,转小火油炸约5分钟,起锅沥油备用。
3 另热一锅,加入所有调料B,以小火煮至滚沸后用水淀粉勾芡,再加入炸过的排骨块,迅速拌炒至芡汁完全被排骨吸收后熄火,洒上香油拌匀即可。 高升排骨
材料
小排骨600克
调料
米酒1大匙,白糖2大匙,醋3大匙,酱油4大匙, 水5大匙 做法
1排骨洗净后斩块。
2 将排骨块放入深锅中,再加入所有调料, 以中火煮开后,转小火焖煮至汤汁呈浓稠状即可。
美味多一点
高升排骨名称的由来,是因为调料的分量凑巧是逐项加一( 1 酒2 糖3 醋4 酱油5 水) , 有“ 步步高升”的含义,故以此为名。
红曲烧排骨
材料
大排骨300克,白萝卜300克,蒜末20克,姜末10克,水200毫升 调料
红曲酱5大匙,盐1/2茶匙,白糖1茶匙,米酒50毫升 做法
将白萝卜洗净去皮,大排骨洗净切小块,分别放入滚水中汆烫约1分钟,洗净沥干备用。
2热锅,倒入1大匙色拉油,转小火放入蒜末、姜末爆香,放入排骨块及米酒,以大火炒香。
3加入红曲酱炒香,加入其余调料及白萝卜块,煮至沸腾后盖上锅盖。
4转小火继续煮约50分钟至萝卜软烂即可。
双椒豆豉排骨
材料
小排300克,青椒100克,红椒50克,蒜片20克,鸡蛋液1大匙 调料
淀粉1大匙,料酒1/2大匙,盐1/8小匙 豆豉10克,蚝油2大匙,绍兴酒2大匙,水100毫升,水淀粉10毫升,香油1大匙 做法
小排剁小块洗净后裹上蛋液,以调料A拌匀腌制约5分钟;红椒、青椒分别洗净去籽切小片,备用。
2热锅,倒入2碗色拉油,待油热至约160℃时,将腌好的排骨下锅,以小火炸约8分钟后捞起沥干;锅中留少许油,放入蒜片、豆豉、辣椒、青椒炒香,再加入排骨及蚝油、绍兴酒、水。
3转小火煮约5分钟,用水淀粉勾芡,洒上香油即可。
序言
运用排骨做菜,丰盛又轻松
有哪些食材是家常,并且既美味又方便运用的?“排骨” 肯定是佳选择之一。不论是香酥的炸排骨,还是酸甜下饭的糖醋排骨,又或是吮指回味的烤肋排,还有清爽香醇的排骨汤,都是令人回味无穷的家常菜。这次我们集合了吃货必学的排骨菜,轻松利用烧、炒、炸、煎、蒸、烤、卤、炖、煮各种烹调方式,就可以让餐桌立刻丰盛起来。除此之外,本书还将教你如何正确选排骨、排骨的各种烹调方法等实用知识,你只须掌握简单的操作步骤就能成为排骨美食高手。
天呐,最近迷上了自己动手做饭,尤其对那些看似家常实则蕴含无数小窍门的菜肴情有独钟。我之前收藏了一本号称能涵盖各种烹饪技巧的烹饪大全,那本书的排版和内容组织实在不敢恭维,翻起来费劲,而且很多步骤描述得含糊不清,感觉作者就是把菜谱堆砌在一起,缺乏一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性。比如,讲到如何处理肉类去腥增香,它就只是简单地写“用料酒腌制”,却没告诉我料酒的最佳用量是多少,腌制的时间长短对最终口感有何影响。更别提对于火候的把控,几乎全凭个人经验,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灾难。我当时还特意去网上找了些视频教程来对照,才勉强把一些基础的红烧肉做明白。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一本专门针对某个食材的深度解析书籍时,我的内心是充满期待又略带谨慎的,毕竟市面上太多名不副实的“宝典”了。我希望找到一本真正能把“如何做出完美口感”这件事讲透的书,而不是仅仅罗列一堆食材和调料的比例。我期待的烹饪书,应该是能教会我原理,让我能举一反三,而不是死记硬背菜谱的工具书。
评分关于烹饪技巧的讲解,我一直认为“刀工”和“火候”是区分业余和专业的两大鸿沟。我曾在另一本烹饪书中,看到关于肉类切割的描述,用了诸如“顺着肌理斜切至三毫米厚”这样的描述,但对于如何判断“肌理”以及如何保持“三毫米”的均匀度,完全没有配图或视频辅助说明,导致我切出来的肉片厚薄不一,最终影响了整体的受热均匀度和口感。我非常看重那种能够提供细致入微的视觉指导的书籍。比如,讲解如何判断油温,到底是等到油面出现“涟漪”,还是等到放入筷子周围冒出细密气泡——不同的判断标准,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油炸效果。如果一本关于烹饪的书籍,只是给出了一个笼统的“中高火”概念,而不去细致解析不同炉灶功率下的实际表现,那它在实际应用中会大打折扣。我需要的是能帮我弥补经验不足的“教科书式”的、可量化的指导。
评分我一直对那种过于花哨的摆盘和夸张的烹饪手法持保留态度。对我来说,下厨的乐趣在于制作出美味、健康且适合家庭日常享用的食物。我之前买过一本非常注重“视觉冲击力”的美食杂志,上面的菜品精美得像艺术品,但仔细研究配料表和制作步骤,发现很多工序非常繁琐,耗时长久,对于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例如,为了达到那种晶莹剔透的质感,需要复杂的澄清和过滤过程,这在忙碌的工作日晚餐时间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我更欣赏那些能够将传统风味与现代生活节奏相结合的食谱。它们应该在保证风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不必要的步骤,突出食材本身的原味。我渴望的是那种“快速上手,好吃不腻”的秘诀,而不是那种一看就需要提前准备三天,动用十几种专业工具才能完成的“米其林挑战”。如果一本食谱写得让人望而却步,那它就失去了作为工具书的价值。
评分我的厨房工具相对基础,一个电磁炉、一口铸铁锅、一套基础的刀具,这就是我的全部“军火库”。因此,我特别反感那些动辄要求使用昂贵或小众设备的食谱。有一次我试着做一道低温慢煮的菜肴,结果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合适的恒温水浴设备,那本食谱似乎默认每个家庭都有价值不菲的专业厨具,这让我感到非常挫败。一本真正服务大众读者的食谱,其普适性是极其重要的。它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常见的、容易获得的厨具来完成美味。我希望看到的是,如何用一口普通的炒锅实现“扒”的技法,而不是非得要求一个专业平底锅。如果一本美食书的推荐食谱,其难度不仅体现在食材的获取上,还体现在对特定、昂贵设备的依赖上,那么它对于广大的普通家庭烹饪爱好者而言,其价值会大打折扣,更像是一本“设备宣传册”而非“美食指南”。
评分说起来惭愧,我家的厨房里堆了不少“半成品”的调味品,很多都是看到某个食谱上推荐就一时兴起买回来的,结果用过一次就束之高阁了。比如,上次尝试做一道东南亚风味的菜肴,被推荐使用一种我闻所未闻的香料,买回来后发现那香料的味道太过霸道,一不小心就破坏了整道菜的平衡。我需要的,是那种能清晰梳理常用调味料和特殊香料的特性,并明确指出它们在不同菜系和烹饪手法中的最佳搭配指南。我翻阅过一本号称是“厨房化学”的书,内容倒是专业,但术语太多,完全不接地气,看得我云里雾里,感觉自己像在读一篇学术论文而不是一本可以指导我日常下厨的书籍。真正好的美食书籍,应该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它不仅告诉你“放什么”,更要告诉你“为什么放这个”,以及“放多少”。如果一本菜谱只是简单地堆砌不同风味的食谱,却不提供系统性的调味逻辑,那它对我的帮助是极其有限的,最终只会让我的调味柜越来越拥挤,而我的厨艺却停滞不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