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大锅菜——主食卷(名师制作,完美主食)
定价:100.00元
作者:李建国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1131559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940kg
编辑推荐
中国大锅菜共四册,包括热菜卷、凉菜卷、自助餐卷和主食卷,由中国烹饪大师李建国主编,北京全聚德饭店、钓鱼台大酒店、北京饭店等参编。本书既有日常所吃的馒头花卷,又有地方特色小吃、西式点心等,部分面点配有制作步骤图,如花卷拧花的做法就有几十种之多。为改善集体食堂品种单一,营养不均衡,本书是不错的选择。四色印刷,现场拍摄,共收录面点188道,足够厨师做半年不重样。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在主食制作上充满食品科学与艺术创意的实用大全书,包括各种馒头、花卷、烙饼、地方特色小吃、西式糕点的制作方法等。光花卷的做法就有几十种之多,可见厨师集艺术创造与面点制作集于一身,充分表现了中华大锅菜的博大精深。
本书四色印刷,现场拍摄,花式烦琐的面点均有详细的过程图,共收录面点188道。
目录
A
艾窝窝
B
白薯红豆饼
斑点狗
薄饼鲜鱼卷
菠汁竹炭球
菠汁花卷
菠汁四角卷
C
彩椒比萨
彩色单饼
彩色灌顶饺
彩色馄饨
彩色烧卖
彩色虾饺
彩色蒸饺
炒疙瘩
葱花饼
葱油卷
脆皮香芋卷
D
褡裢火烧
大汉肉饼
大馒头
担担面
刀削面
豆包
豆沙花卷
F
发面豆沙饼
法式三明治
腐乳葱香饼
G
咖喱角
咖喱卷
咖喱比萨
高庄馒头
枸杞卷
枸杞猪蹄卷
锅贴
H
河南煎饼
河南肉火烧
荷叶夹
黑芝麻卷
红方卷
红根卷
红根鸡心卷
红根盘卷
红根紫米卷
红油小笼包
胡萝卜丝饼
花生鸡心卷
花生碎卷
黄桥烧饼
黄油饼
黄油饼干
火腿鸡蛋夹馍
火腿四角卷
J
鸡蛋卷饼
酱香大包
椒盐紫米虎头卷
金瓜豆沙饼
金瓜枣泥卷
金银卷
金砖
韭菜鸡蛋盒子
菊花饼
菊花酥
K
开口笑
烤红豆酥包
苦瓜卷
L
腊肠卷
兰州拉面
烙饼
莲蓉虎纹卷
莲蓉青蛙卷
萝卜丝饼
驴打滚
绿茶薄饼卷
M
麻酱糖花卷
麻酱虎头卷
麻酱酥饼
麻团
蔓越莓酥饼
芒果慕斯
毛毛虫
玫瑰卷
蜜三刀
抹茶饼干
木耳卷
N
奶油银丝饼
南瓜饼
南瓜夹心糕
南瓜桃心
南瓜土司
牛奶菠萝
牛肉酥饼
糯米椰蓉饼
P
泡芙
培根芝士
葡式蛋挞
Q
麒麟饼
R
肉饼
肉丁大包
……
S
T
U
W
X
Y
Z
作者介绍
李建国,中国烹饪大师,获得1993年全国烹饪大赛,为弘扬大锅菜编撰图书,为保障群众的饮食健康作出贡献。
文摘
序言
阅读这本《主食卷》,我感觉仿佛上了一堂关于“谷物哲学”的课程。它不只停留在“做什么”的层面,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样做”。书中对于不同主食在膳食结构中的历史地位和营养价值的梳理,让我在制作食物时多了一份敬畏之心。它提到了很多关于“陈米新米”的处理技巧,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粗细的杂粮配比,来优化口感和消化吸收率。对我来说,最值得称道的是它在传统保存法上的详尽记录,比如如何正确地储存面粉以防生虫、如何处理不同季节湿度对和面配方的调整等,这些细节是零散的烹饪经验里最难获取的部分。它将这些“非正式知识”系统化、文本化了,让我的厨房经验不再是靠运气和直觉,而是建立在扎实的知识体系之上。读完后,我对“吃主食”这件事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不再是填饱肚子,而是一种对传统工艺和身体健康的尊重。
评分这本《中国大锅菜——主食卷》简直是烹饪界的“意外惊喜”!我原本以为“大锅菜”这个词听起来就土土的,充其量就是一锅乱炖,但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它巧妙地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却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主食——米饭、面条、馒头、饼子,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作者在介绍基础做法时,那种严谨和细致程度,简直像是在做科学实验,每一个克数、每一个火候的微小调整,都被标注得清清楚楚,让人一看就心领神会。最让我震撼的是关于“发酵”那一章,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把我对酵母的那点模糊认识彻底打通了。我试着做了书中一个“老面馒头”的方子,那是我有生以来发得最成功的一次,口感绵密,带着一丝淡淡的回甘,完全没有以前那种死面的干涩感。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片也极其考究,色彩搭配既有传统中式的沉稳,又不失现代烹饪的清新,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被这些诱人的图例引导着,一步步做出让人惊叹的作品。我感觉这不是一本简单的食谱,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面粉和谷物建立深刻连接”的教科书。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类宣称“名师制作”的烹饪书通常抱有几分怀疑,总觉得卖点大于实质。然而,这本《主食卷》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真正的价值不在于那些花里胡哨的创新,而在于对“基础功”的极致挖掘和提炼。这本书的论述结构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水与面的比例关系”讲起,层层递进,深入到不同地域气候对面团影响的微调策略。我特别欣赏它对“口感层次”的描述,比如如何通过不同的揉面手法,实现“筋道弹牙”和“松软细腻”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往我做面条,要么太硬,要么太容易断,但书中介绍的“三醒三揉法”,简直是神来之笔,最后煮出来的面条,根根分明,滑而不粘,即便是放凉了,口感依然在线。更别提那几款地方特色主食的还原度,比如川西的“叶儿粑”,以前总觉得那是只有老一辈人才做出来的绝活,结果按照书里的步骤,我居然成功做出了那种糯而不粘牙的完美质地。这套书的作者显然是真正下过苦功,将经验沉淀成了可以直接复制的智慧,而不是空洞的理论堆砌。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和“解惑”的地方,在于它对“家常”和“精致”的平衡把握。我们都知道,主食是家的味道,但总觉得要做出饭店那种水平,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然而,这本书却用一种极其亲切的方式,拉近了我们与“专业级主食”的距离。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读起来就像邻居家那位手艺超群的大姐在和你耳提面命。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速成”系列饼类的介绍,那些平日里我最容易放弃的家常烙饼、油酥烧饼,在这本书里变得触手可及。它没有要求你花费一整天时间来和面,而是提供了高效且不牺牲风味的中间方案。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个“快速发面法”配合特定的揉搓技巧,使得我能在工作日的晚上,也能轻松做出松软可口的葱油饼,那层次分明的酥皮,简直让人感动。这完全打破了我对“好的主食必须慢工出细活”的刻板印象,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效率与美味的结合。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有轻微强迫症的美食爱好者,很多食谱的关键步骤总是含糊其辞,让人抓狂。这本《中国大锅菜——主食卷》的“完美主食”名头,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它的“完美”体现在对每一个变量的精确控制上。举个例子,书中关于“米饭”的章节,不是简单地教你怎么煮饭,而是细致地分析了不同大米的吸水率差异,以及如何根据老式电饭煲和现代IH电饭煲的火力特性来调整水量。我按照它推荐的“浸泡法”煮了一次东北五常米,那米粒饱满、晶莹剔透的样子,简直像是艺术品,口感的Q弹度是我在家用普通方法煮出来的米饭无法比拟的。而且,它对“工具”的理解也十分到位,不像有些书那样盲目推崇最新科技产品,而是会告诉你,在没有高级工具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传统手段达到类似的效果。这种实用主义和科学精神的结合,让这本书的指导性极强,真正做到了把复杂的事情讲明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