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四季的野餐篮
定价:15.00元
作者:穆菡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563529179
字数:
页码:3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春天的踏青便当、夏天的美味冰品、秋天的登山小吃、冬天的温暖美食、自制奶茶、番茄奶酪&油醋汁、圆白菜玉子烧、金枪鱼三明治…… KODI的美食绘馆:给亲爱的你——《四季の野餐篮》! 私家营养野餐食谱,给你甜蜜的外出美食!
目录
《四季的野餐篮》
一起去野餐
野餐食物如何选择
春天的踏青便当
豌豆饭团
三色饭团
穗米肉松饭团
圆白菜玉子烧
火腿蛋卷
生菜烤鸡肉卷&猪肉藕丸子
金枪鱼三明治
火腿奶酪三明治
水果奶油三明治
田园沙拉
焦糖布了
番茄奶酪&油醋汁
夏天的美味冰品
红豆冰山
芒果冰激凌
西瓜冰棒
.西瓜冰
一起去海边烤肉吧
秋天的登山小吃
栗饭
起司可乐球
奶香玉米棒
炖锅
冬天的温暖美食
烤地瓜
巧克力杯子蛋糕
微波炉蛋糕
铜锣烧
自制奶茶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是一个对美食文学要求比较高的人,很多作品要么过于矫揉造作,要么流于表面。而这本,它真正做到了“返璞归真”。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形容词堆砌,但每一个动词的选择都精准到位,充满了生命力。比如她描述制作果酱时,那种搅拌的力度和声音,以及糖分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微妙变化,让人感觉自己真的站在炉灶前,感受着那股热气。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透露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即便是最寒冷的冬天,在作者的笔下,依然有窖藏的根茎蔬菜散发出的温暖和希望。这种对季节更迭中“不变的坚持”的赞美,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鼓舞。它让我明白,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只要我们愿意为自己和所爱的人,用心去准备一餐饭,生活就永远不会失去它的色彩和温度。这是一本可以反复阅读的书,每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层次和新的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组织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的按季节顺序排列,而是在四季的轮转中,穿插了许多关于“等待”和“收获”的哲思。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食材变迁时的那种精确的观察力。例如,她提到夏季的番茄,从刚萌芽时的青涩到完全成熟时那种近乎爆裂的汁水感,每一步都蕴含着时间的秘密。这种对自然节奏的尊重,在如今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去思考作者提出的那些关于“慢下来”的观点。它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描述每一次精心准备的食物,来阐释“慢工出细活”的价值。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次深度的冥想,每一次翻页都伴随着内心的沉淀。它教会我,好的生活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懂得如何去品味那些已经拥有的,即便是最简单的面包和水,在恰当的时间和心境下,也能展现出它最本真的、最令人满足的味道。
评分我必须承认,刚开始我对这个书名有点不以为然,觉得“野餐篮”这个意象未免太轻盈了。然而,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个“篮子”其实是一个容器,装着的是四季的记忆、家人的爱,以及作者对土地的深深眷恋。这本书的行文节奏非常舒缓,带着一种老派的优雅感,像是娓娓道来的家族故事,而不是一篇篇独立散文的堆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最平凡的食材——比如一棵被遗忘在角落的白菜,或者一小撮自家种的迷迭香——描绘得如同珍宝一般。她没有刻意去宣扬什么精致的烹饪技巧,而是强调“关系”:人与食材的关系、人与季节的关系、人与时间的纵向关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吃”这件事的认知被拓宽了,它不再是满足口腹之欲的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一个通往更深层次的、关于生活美学的探索之路。这是一本读起来让人心安,读完后会让人更想好好生活的书。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故作成熟、故作深沉的文字感到不耐烦,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却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如同清泉流淌般的质感。它没有刻意去营造什么宏大的主题,反倒是聚焦于那些极小的、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瞬间。我记得有一章讲到秋日黄昏时,一家人围坐在木桌旁,分享一篮子刚从树上摘下的核桃,那种光线从窗棂间斜射进来,空气里弥漫着木头和泥土混合的味道,以及长辈不经意的几句闲谈,这些细节被作者捕捉得精准而富有诗意。这本书的文字密度不高,留白很多,这恰恰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去填充自己的记忆和情感。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童年记忆里那些模糊的、带着温度的画面。读完后,我不是被知识轰炸了,而是被一种温柔的力量浸润了。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待日常的疏忽,明白真正的“野餐”并非一定要去郊外,而是随时随地,只要用心准备,都能在一蔬一饭间找到与自然的连接和内心的宁静。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点睛之笔,那种复古又带着田园气息的插画风格,一下子就把人拉进了一个充满阳光和青草香气的夏日午后。我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翻开它的,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老生常谈的美食散文集,但读进去才发现,作者的笔触细腻得让人心惊。她描绘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食物背后承载的那份时光的重量和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感流动。比如,书中关于“初春第一口腌渍樱桃萝卜”的描述,那种酸甜的刺激感,配上清晨薄雾尚未散去的微凉,仿佛我真的能透过文字感受到那种清冽的气息。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对食材来源地的考究,那种对土地、对季节的敬畏之情,溢于言表。读着读着,我忍不住放下书,起身去厨房翻找那些被遗忘已久的香料,想要模仿那种将寻常日子过出仪式感的生活哲学。这本书成功地将“吃”这件事,从生理需求提升到了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对生活的热爱。它不喧哗,但力量很强,像春日里悄然绽放的野花,低调却芬芳四溢,让人在忙碌中找到一个可以短暂休憩的、充满自然气息的精神角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