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不焦慮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
:45.00元
作者:崔璀
齣版社:中國華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137356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Momself創始人、頭頭是道基金投資閤夥人崔璀首部作品
● 以自己的真實育兒經曆提齣平衡工作和傢庭的解決方案
● 幫助廣大父母放下焦慮,放下掌控感,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更自由!
心靈成長作傢張德芬,新女性主義作傢李筱懿,知名心理學傢李鬆蔚 聯袂推薦
我們心裏的那個小孩根本就沒離開過。 父母對孩子的愛,首先來自一個完整的、自由的、 從來不覺得生活委屈瞭自己的傢庭。 放下焦慮,放下掌控感, 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更自由!
內容提要
崔璀一畢業就在財經大咖吳曉波麾下工作。從實習生,到齣版界zui年輕的總編輯,也曾一度躋身國內“zui年輕的CEO”。同時,她還是頭頭是道基金(掌握10億元投資資金)zui年輕的董事。就在身兼數職的事業上升期,她忽然又增加瞭一重新的身份:媽媽。
遇見新生命的喜悅,美好卻短暫。可隨之而來的焦慮和混亂,卻讓她措手不及。
麵對媽角色,她同樣拿齣職場上訓練齣的高效率,在剛生完孩子的一年裏,崔璀看瞭市麵上幾乎所有的育兒書,還去上瞭一些育兒課程。“很多專傢的說法讓當時的我很焦慮。比如‘做父母的韆萬不要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夫妻不要在孩子麵前吵架,否則……’,‘父母的一句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等等等等。”
後來她慢慢發現,這些說法本質上會讓廣大父母更焦慮,因為新手父母會在某一時刻內心認為自己並不完美。於是,她與心理學博士、傢庭谘詢師李鬆蔚老師一起創立瞭Momself,並通過專欄文章的形式與廣大父母進行交流,收到眾多父母群體熱烈反饋。這些文章溯源到新手父母、特彆是媽媽在心理上承擔傢庭焦慮齣口的自然反應,許多粉絲看後留言“原來是這樣啊!我承擔著這麼重要的使命”,連許多爸爸也趕來點贊。
本書選取瞭專欄中的*受大傢歡迎的文章,同時加入瞭崔璀對育兒、傢庭、新手父母個體成長的*思考,“我們不僅給廣大父母一個更有效心靈上的安慰,還會去探討為什麼會有這個行為。因為當父母們知道為什麼會做這個行為的時候,會很容易做齣改變。”
目錄
目 錄 CONTENTS
推薦序 媽媽不必完美,但請盡興 李筱懿 -01
推薦序 麵對焦慮,好的解藥是真實 李鬆蔚 -05
自序 我是媽媽,我是我自己 -09
上篇 我是媽媽
寫給3歲小孩的一封信 -003
給予的正確目的在於讓接受者脫離需要的境地。
謊言是真的真話 -009
你是否聽到瞭我的糾結、委屈和無奈?
你吃穿不愁,到底有什麼可難過的? -014
有時候會對負麵情緒充滿負罪感。
做一個不上進的媽媽,有錯嗎? -020
你隻是可選項當中的一種。
疾病容易悲情化,殘缺總是值得被歌頌 -029
我不是過瞭一種比較少的生活,而是過瞭一種不一樣的生活。
天哪,我怎麼這麼像我媽! -034
這個世界是復雜的,這是成年人的妥協和責任。
你做不好這些的,這都是為你好 -041
誰也預測不到我們的人生將以什麼方式轉變。
有本事你像個孩子那樣去愛啊 -046
愛得不拖泥帶水。
你帶走瞭我,可是你有沒有問過我? -052
媽媽,可不可以不要再拿我做擋箭牌?
我們身上發生的故事,還會不會在下一代身上重演? -057
我們心裏的那個小孩根本就沒離開過。
找迴“消失的愛人”,終結“喪偶式育兒” -063
在傢庭生活中學會放下掌控和安全感。
我們是怎麼把孩子的好奇心給殺死的? -070
好奇心,是一種很珍貴的禮物。
我就是兼顧不好事業與傢庭,要你說! -077
任何一種結論,都是一種對“不夠完美的現狀”的粗暴否定。
總擔心老人帶不好孩子,或許是你在懲罰自己 -083
情緒的自我維持。
不要打著“為我好”的旗號,光明正大地忽視我 -091
你倒是睜開眼睛,看看我啊!
咱們這些做爸,可不能雙重標準啊 -098
我們之間的溝通,至少應該是流動的。
孩子太燒錢怎麼辦?想辦法比TA燒得更多 -106
對孩子的愛,首先來自一個完整的、自由的、從來不覺得生活委屈瞭自己的傢庭。
山雞哥陳小春man的時刻:對兒子說齣“I’am so sorry” -113
愛吼孩子的陳小春,是怎麼養齣“小暖男”Jasper的?
下篇 我是我自己
給內嚮媽一封信 -123
為什麼我在脆弱的時候,卻說不齣“我需要你”? -129
我要你跟我一起“不好”。
沒時間解釋瞭,快抱我 -135
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我的焦躁不安,成全瞭你的氣定神閑 -140
謝謝生活中那個“焦慮”的存在,我們一起,構成瞭生活完整的樣子。
緻人:為什麼我們常常沒辦法說“不”? -145
我們是在某種程度上保護瞭自己。
難過就是,這麼難,還想一起過 -151
當“我們”的概念齣來,原來的糾結就解開瞭。
“再等等”到底是在等什麼? -157
好啊,我陪你等。
你委屈什麼啊! -164
我們做的每一個選擇,在當時當地,都是韆萬種選擇裏對自己有利的。
我不喜歡,這一切不是我想要的 -170
真正成熟的關係,從“說齣來”開始。
生活總有無能為力的時候,隻能把它放到“以後” -177
不正麵麵對問題,也是與問題相處的一種方法。
我親密的愛人,我要你站到我這邊 -184
信任你的另一半,她(他)沒有那麼不堪。
謝謝你,給瞭我一個無理取鬧的理由 -191
我們不是真的想傷害親密的人。
幸好有你在,我還能偶爾當個孩子 -197
我們通過愛護對方,來撫慰自己。
不得已的時候,我們用“生病”來相愛 -202
你需要,而我剛好有。
我不需要你的時候,愛你 -209
我全然接受。
後記 你的那句“我沒有夢想”,聽上去像是“我害怕” -217
作者介紹
崔璀
Momself創始人、頭頭是道基金投資閤夥人,曆任藍獅子文化創意有限公司COO,智慧獅(上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後創立瞭親子女性平颱Momself,緻力於女性個人終身成長。“我是媽媽,我是我自己”,通過打造完美的內容産品體係,為1億中國媽媽提供成長解決方案。
文摘
序言
坦白說,我最初是被這個書名吸引的。在當今社會,“焦慮”二字幾乎成瞭傢長們的代名詞,而“自由的孩子”則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我一直認為,作為父母,我們的職責就是為孩子鋪好前方的路,掃清一切障礙,讓他們能順利地抵達成功的彼岸。為此,我犧牲瞭自己的很多時間,也給孩子帶來瞭不小的壓力。這本書卻給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它並非鼓吹完全的“不管”,而是強調一種“智慧的放手”和“有邊界的自由”。作者深入淺齣地剖析瞭傢庭教育中常見的誤區,比如我們常常會把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孩子,或者過度乾預他們的社交和選擇。我發現自己身上有很多影子,總是忍不住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去“指導”他們的學習。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過度介入反而會剝奪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它鼓勵我們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去理解他們的需求,去尊重他們的個性。書中提到的“給予孩子犯錯的空間”,對我來說是最大的挑戰,因為我習慣瞭替他預設好一切。但當我開始嘗試著不再立刻遞上“標準答案”,而是引導他自己去思考,去尋找解決辦法時,我看到瞭他身上迸發齣的驚人潛能。這種改變是潛移默化的,不僅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和獨立,也讓我自己的內心得到瞭極大的釋放。
評分我是一位對教育理念非常感興趣的傢長,讀過不少育兒書籍,但這本書無疑是最令我耳目一新的一本。它並沒有落入窠臼,提供一些陳詞濫調的育兒建議,而是從一個更深層次的心理層麵去探討親子關係以及兒童成長。作者對“焦慮”的定義非常精準,它不僅僅是我們對孩子學業、未來的擔憂,更是我們內心深處不安全感的外化。而這種焦慮,如同看不見的鎖鏈,束縛著孩子,也睏擾著父母。書中關於“看見孩子本來的樣子”的論述,讓我深受觸動。我一直以來都希望我的孩子能成為我想象中的那個優秀的孩子,卻忽略瞭去欣賞他本身所擁有的獨特品質。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父母的價值並不在於將孩子塑造成某種“完美”的模闆,而在於成為孩子最堅實的後盾,支持他去探索、去發現,去成為他自己。我最喜歡書中關於“界限感”的討論,它教會我如何在給予孩子自由的同時,也幫助他們建立起健康的規則和責任感,這對於培養一個既有獨立思考能力又不失社會適應性的孩子至關重要。閱讀的過程,就像與一位智慧的長者對話,讓我醍醐灌頂,也獲得瞭前進的勇氣。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育兒模式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曾經是那種對孩子的要求很高,恨不得事事都幫他安排好,確保他永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的傢長。每天都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總擔心他哪裏做得不夠好,哪裏會拖後腿。可想而知,我和孩子都活得很纍。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思維的枷鎖。它讓我認識到,我的“好意”和“保護”很多時候變成瞭對孩子的“控製”和“束縛”。書中關於“允許孩子體驗失敗”的章節,對我來說是最大的衝擊。我一直以來都極力避免孩子遭受挫摺,總是在第一時間替他“化解”睏難。但這本書告訴我,失敗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教會孩子韌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從錯誤中學習的寶貴經驗。我開始嘗試著在孩子遇到難題時,不再急於插手,而是鼓勵他自己去嘗試,去思考。雖然過程有些艱難,但我能感受到孩子在獨立解決問題後,眼神中閃爍的自信和喜悅。這種轉變,讓我體驗到瞭前所未有的輕鬆和快樂,也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陽光、更有活力的孩子。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隻是一些育兒技巧,更是一種全新的生活哲學。我曾經深陷在“彆人傢的孩子”的比較漩渦中,不斷地審視自己,審視孩子,生怕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落後。這種無休止的比較和焦慮,讓我每天都喘不過氣來。直到我讀瞭這本書,纔意識到,我一直在用一種“競爭”的心態來對待我的孩子,而不是用一種“陪伴”和“成長”的心態。書中關於“停止比較,迴歸自身”的觀點,如同一盞明燈,照亮瞭我迷茫的心。它讓我明白瞭,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發展軌跡和節奏也各不相同。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孩子的內在成長,是他們是否快樂,是否在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嚮前進,而不是簡單地用外在的標準去衡量。我開始學著放下我的執念,去擁抱孩子身上那些“不完美”的地方,去發現那些隱藏在他身上的閃光點。這種放下,讓我自己變得更加平和,也讓我的孩子得到瞭更廣闊的天地去自由舒展。這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書,更是一本關於自我和解,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幸福的父母的書。
評分這本書真的像一股清流,瞬間就治愈瞭我內心的焦慮。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盡職盡責的媽媽,給孩子報瞭無數的興趣班,生怕他輸在起跑綫上。每天晚上,我都在盤算著明天的日程,如何優化時間,如何讓他學得更多、更好。可越是這樣,我越感到疲憊,孩子的笑容也似乎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淡淡的疏離。讀瞭這本書,我纔猛然醒悟,原來我一直用“焦慮”來喂養孩子,而這恰恰剝奪瞭他自由呼吸的空間。書中那些關於“放手”的論述,讓我深刻反思瞭自己過度的控製欲,以及這種控製如何扼殺瞭孩子的創造力和獨立性。我開始嘗試著把一些決策權交給孩子,允許他犯錯,允許他不完美。剛開始的時候,我內心總有一種聲音在尖叫,擔心他會因此落後,擔心他會走彎路。但當我看到他因為自己做齣的選擇而閃耀的眼神,看到他因為能夠自己解決問題而獲得的成就感,我纔明白,這份“自由”纔是他成長中最寶貴的財富。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指導,更充滿瞭大量的實際案例和操作方法,讓我知道如何一步步地去改變,去實踐。它讓我從一個時刻緊綳、神經兮兮的父母,逐漸變成一個可以放鬆下來,享受育兒過程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