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美国加州酒庄赏鉴
:68.00元
作者:(英)布鲁克,王叶青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47820322
字数:250000
页码:19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作者,是Decanter和The World of Fine Wine杂志加州葡萄酒专栏的作家,已出版酒类专著15本,并荣获4项酒类图书大奖。
本书荣获路易王妃2010年度**葡萄酒图书奖,是介绍美国加州**酒庄与佳酿**、*的指南。
内容提要
《美国加州酒庄赏鉴》是世界酒庄指南丛书中的一本,并荣获路易王妃2010年度佳葡萄酒图书奖。本书介绍了具有独特个性与风格的加州葡萄酒,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葡萄酒,加州葡萄酒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州葡萄酒是加州整体形象的真实写照:悠闲的、享乐的、豪放的、象征新时代的自由与无拘无束。《美国加州酒庄赏鉴》的核心内容是介绍加州50位的葡萄酒生产商,详述他们的酒庄历史、葡萄园管理、酿酒理念、酿酒技术等。此外,作者还对每个酒庄所品尝过的葡萄酒给出了详细描述与评价。斯蒂芬布鲁克认为质量是重要的,但并不是的选择标准。相比那些小规模专卖店,他对那些酿制出大量葡萄酒并能持续保持品质如一的酒庄更为青睐。因此,《美国加州酒庄赏鉴》介绍的葡萄酒生产商都是有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目录
作者介绍
斯蒂芬 布鲁克毕业于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从事出版社编辑多年的他,于1982年成为了一名专门发表旅游与酒类文章的自由撰稿人,目前是Decanter和The World of Fine Wine杂志加州葡萄酒专栏的作家。他获奖无数,包括安德烈-西蒙年度佳酒类图书奖、格兰菲迪克年度佳酒类图书奖、郎松香槟年度佳葡萄酒图书奖和凯歌香槟年度佳葡萄酒图书奖。他已出版15本酒类专著,其中的一本书是Bordeaux and California.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说,封面那种微哑光的质感,搭配着烫金的字体,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对得起这个价位的期待感。我尤其喜欢它在色彩运用上的克制,不是那种俗气的、大红大紫的酒庄照片堆砌,而是大量留白,偶尔点缀一些深沉的勃艮第红或者纳帕谷的霞多丽金色,营造出一种古典又现代的氛围。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看得出是用心了,铜版纸的细腻度让印刷的细节,比如那些葡萄藤的纹理和酒窖石墙的质感,都呈现得非常清晰。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品读内容,但光是翻阅目录和那些精美的插图,就已经能感受到编辑团队在视觉呈现上下的功夫。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或者导览手册,它更像是一件可以放在客厅茶几上,随时翻阅,都能带来愉悦视觉享受的艺术品。它的重量和质感,让我觉得这投入是值得的,能带给人一种安静、优雅的阅读体验,非常符合我对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让人忍不住想立刻规划一次去加州品酒的行程,去对照着书里的介绍去实地感受一番。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大胆和个人化,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传统旅游指南的刻板和说教感。作者似乎完全抛弃了教科书式的介绍,而是采用了类似游记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笔法。我读到一些章节时,感觉自己就像是坐在那个阳光明媚的露台上,听着庄主本人在讲述他们如何与土地抗争,如何跟气候谈判的故事。那种亲历者的口吻,让冰冷的年份数据和复杂的酿酒工艺瞬间鲜活了起来。特别是他对“风土”(Terroir)的阐释,没有用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通过描述清晨雾气如何缭绕山谷,以及特定土壤中矿物质的味道如何渗入果实,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这种叙事的高低起伏处理得极好,有时是娓娓道来的哲学思考,有时又是对某款黑皮诺独特香气爆发时的激情描绘,让人读得心潮澎湃,仿佛鼻子也能捕捉到那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橡木桶气息。我喜欢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它让我对那些酒庄不再是简单的品牌认知,而是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联结。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信息呈现上,极度注重细节的精准度和实用性。如果说前面的叙述是诗意的,那么这部分的编辑就体现了工匠精神的严谨。我随便翻到其中一处关于特定酒庄导览的介绍,光是他们开放的参观时段、预约的难度、甚至停车位的布局都做了详细的标注,这种琐碎但关键的信息,往往是其他旅游书籍会忽略的。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似乎还融入了最新的市场动态,比如对一些新晋酒庄的关注,以及对一些传统酒庄在应对气候变化下葡萄品种调整的讨论,显示出作者的调研并非停留在几年前的资料上,而是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活跃度。读到这些内容,我感觉到作者不仅是爱好者,更是一个长期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它不仅仅指导我“去哪里”,更重要的是指导我“如何去”,以最高效、最尊重当地文化的方式去体验,这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大超越了单纯的“品鉴指南”范畴,简直就是一本为深度旅行者量身定制的贴身顾问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逻辑性极强,虽然内容庞杂,但层次分明,体现出作者对整个加州葡萄酒产区有着极其宏观的把握能力。它并非简单地按照纳帕、索诺玛这样的地理划分来堆砌信息,而是建立了一套更具深度和洞察力的分类体系。比如,书中专门开辟了一个板块,讨论了不同历史时期,哪些家族的迁徙和经营理念塑造了今天酒庄的风格,这比单纯介绍“哪家酒庄历史悠久”要深刻得多。此外,作者还巧妙地将不同酒庄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和“创新酿酒技术”作为横向对比的维度,让读者能清晰地看到不同酒庄在面对现代挑战时的不同哲学取向。这种多维度的比较分析,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对于我这种想要深入了解产业脉络而非走马观花的读者来说,这种精密的架构简直是如虎添翼,它为我提供了一张清晰的认知地图,让我知道在加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哪些关键节点是真正值得被关注和研究的。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所蕴含的文化思辨价值,它远超出了葡萄酒本身。作者在描述品酒体验时,常常会引用到美国西海岸的艺术思潮、加州的移民历史,甚至是对“新世界”葡萄酒哲学与“旧世界”传统观念冲突的探讨。这种跨学科的引用,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场关于身份认同、地域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深刻对话。例如,书中有一段关于加州梦的描述,将他们对自由和创新的追求如何映射到酿酒哲学中,读起来让人深思。它让我开始思考,当我们品尝一杯酒时,我们真正品味的究竟是葡萄的汁液、橡木桶的陈化,还是酿酒师背后所承载的一整套文化价值观?这本书成功地将严肃的文化批评融入到看似轻松的品鉴介绍之中,使得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进行一次智力上的小小的探险。它成功地提升了“品酒”这件事的层次,不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对地域文化深层内核的探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