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搭配相宜家常菜
定价:25.00元
售价:15.0元,便宜10.0元,折扣60
作者:《学做家常菜》编委会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384496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寻常百姓家的七件事,没有一件是离开吃的,因为吃是人活着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都要吃,很多人都喜欢吃,可是究竟有多少人,懂得吃的道理呢?这同样是一门生活的艺术。本书收录菜肴,均为选材普及,制作简单,营养美味的家常菜肴,在寻常家里,便能实现的营养保健;在寻常人家里,便能搭配的健康菜品:在寻常人家里,便能享用的滋补疗效……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就爱不释手。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雅致,那种温和的色调让人感觉很舒服,很适合放在厨房书架上。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厚实且不易反光,即便是光线不那么充足的厨房角落也能看得清楚。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文字描述上下的功夫,真的体现了对家常菜的深刻理解。每一道菜的步骤都分解得极其细致,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比如,关于基础的调味比例,作者没有采用一刀切的说法,而是根据食材的不同特性给出了灵活的参考范围,这在其他菜谱书中是很少见的。而且,配图的质量也高得出奇,那种自然光下的食物特写,简直是艺术品,让人看着就食欲大增,恨不得马上就动手试试。这种注重细节的打磨,让阅读体验从单纯的“学习做菜”提升到了“享受烹饪过程”的层面,绝对是值得珍藏的佳作。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选菜角度非常贴近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翻开目录,没有那些动辄需要稀有食材、耗费大半天时间的“大菜”,全是些真真切正在餐桌上频繁出现的家常味道。它完美地平衡了“快手”与“美味”的矛盾。比如,关于“番茄炒蛋”的几种不同做法,作者居然能从酸甜度的细微调整、到鸡蛋蓬松度的掌控,写出好几种变体,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侧重。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民间烹饪功底,她明白我们下班回家就想快速吃到一口热饭的急迫心情。而且,书里对食材的处理,例如肉类的腌制时长、蔬菜的焯水时间,都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理论,而是带着生活经验的总结。读起来感觉就像是跟一位经验丰富又和蔼可亲的邻家长辈在厨房里交流心得,亲切自然,毫无压力。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评估,这本书的创新点在于它对“厨房收纳与备餐”的思考。书中专门开辟了一个小章节,细致地讲解了如何提前准备基础调味料包,以及如何利用周末时间对常用蔬菜进行预处理以应对工作日的忙碌。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对现代都市人生活节奏的精准洞察。它不仅仅停留在“教你做菜”,更延伸到了“如何更有效率地管理你的厨房后勤”。比如,作者推荐的几种香料的储存方法,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有效延长了香料的保质期,避免了浪费。这种全方位的服务思维,让这本书不再是一个静态的食谱集合,而是一个动态的、能融入我日常生活流程的工具书。它的价值,在于帮助我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让做饭从一项负担变成了享受。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一点,是它对于“食材搭配的哲学”的探讨。它不仅仅是罗列菜谱,更像是在传授一种整体的膳食理念。作者在引言部分就强调了季节更替对食材选择的影响,这一点在其他只顾着堆砌菜谱的书里是很少被深入提及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特别注重营养的均衡性,比如在讲解荤菜时,总会巧妙地引导读者如何用时令蔬菜来“解腻”或“提鲜”。这种“形神兼备”的烹饪观,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饮食结构,不再是孤立地看待一道菜,而是将其置于一天的膳食整体中去考量。这种由点到面的启发,远比单纯的食谱更有价值,它教会我如何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可持续的健康烹饪体系,而不是被动地跟随某一个食谱的指挥。
评分坦白讲,我是一个对文字敏感的人,很多菜谱书的语言都太死板、太像说明书了。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极其活泼且富有感染力,读起来有一种流畅的叙事感。作者善于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描述烹饪状态,比如形容面糊的浓稠度时,会说“像初春的溪水那样缓缓流淌”,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描述,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理解门槛。此外,作者在介绍一些传统技法时,还会穿插一些关于这道菜的历史渊源或者家庭小故事,虽然与烹饪步骤本身无关,但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趣味性,让做菜的过程也充满了文化气息。这使得即使是等待汤汁收浓的间隙,我也能沉浸在文字中,而不是焦躁地盯着锅子,阅读体验简直是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