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吃的大冒险
:34.00元
作者:[美]罗布沃尔什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080614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饮食界的印第安那·琼斯带你去寻找全世界那些奇奇怪怪的美食,品尝与众不同的味道。
内容提要
“饮食评论界的印第安纳·琼斯”之称的美食作家沃尔什,带领我们走进休斯敦的巷子、法国街头、拉丁美洲海边,甚至深入得州监狱,品尝外焦里嫩的烤肉、昂贵的牙买加蓝山咖啡、口感爽滑的生蚝,还有熟过头的乳酪、呛死人的辣椒、冲鼻子的榴梿。在品尝中讲故事,完成从食物到人文的勾勒、从味道到心灵的体察,并借此传达意念和情感,告诉大家要在美食中体会文化,以及那些情与意。
目录
自序 1
章 馋追踪 1
搜猎辣酱 1
注意:辣到极点! 8
特立尼达之夜 9
咖啡 19
卡布里多大王 23
古早味 29
野中之野 33
第二章 他吃的那个我也要41
臭水果 41
天国的滋味 45
仙人之果 57
玫瑰本色 63
摩根特爱鲜味红藻 67
奶酪新主张 71
化腐朽为神奇 76
饕客不怕死 79
第三章 乡土原味 85
狱中再尝乡土味 85
夏日烟云 91
乡土炸牛排 97
话说克里奥尔 101
解读测验 108
食的民间艺术 112
神爱吃的食物 116
行家吃蟹 121
炸鸡文化 125
第四章 欧洲人的怪癖131
乳酪的战争 131
泡菜 137
世界 144
鸡 154
寻找松露 158
第五章 市郊的印第安纳·琼斯 164
休斯敦尝鲜 164
正宗之味 169
珍奇“洛若可” 174
吃贝果活受罪 178
“速冲”新主张 183
当杰弗里遇到塞尔玛 187
越南的记忆 190
第六章 斯人而有斯食也196
一模两样 196
比辣决战 202
亡灵面包 207
普世的比萨真理 211
我的罗塞尼亚之歌 214
致谢 221
作者介绍
罗布·沃尔什(Robb Walsh),《休斯敦新闻》(Houston Press)餐馆评论家,不时在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周末特报”担任讲评人。曾任《自然史》(Natural History)饮食专栏撰稿人,《辣椒》(ChilePepper )杂志主编,有“饮食评论界的印第安纳·琼斯”称号,两度获得饮食界的诺贝尔奖“詹姆斯·贝尔德美食大奖”(James Beard Award)。著有《得州户外烧烤传奇食谱》(Legends of Texas Barbecue Cookbook)、《得墨菜食谱》(The Tex Mex Cookbook)等。现居美国休斯敦市。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拿到那本《古籍修复师的秘密笔记》时,内心是抱着一丝怀疑的。毕竟,关于文物修复这类题材的书籍,常常陷入枯燥的流程描述,让人昏昏欲睡。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预期!它不是一本技术手册,而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侦探小说。作者将修复一件破损唐代壁画的过程,写得如同解开一个跨越千年的谜团。每一个细节——从颜料的矿物成分分析,到纸张纤维的微观结构,甚至是修复师在工作时听的古典音乐——都被巧妙地融入叙事中,赋予了冰冷的技术以温度和故事。我看得手心直冒汗,生怕一个不小心,历史的碎片就永远消逝了。书中对“时间对物件的侵蚀”的描写,那种无力感和敬畏心,非常打动人。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守护,不仅是修补可见的裂痕,更是要留住逝去时光中的精神内核。如果你对历史的质感、对手工艺的虔诚抱有哪怕一丝兴趣,这本书都不容错过。它是一封写给时间的情书,细腻到每一笔都饱含深情。
评分我最近读完的《烹饪艺术与炼金术的边界》,简直要被它的广度和深度惊呆了。这本书表面上讲美食,但内核却探讨了“转化”这个哲学命题。作者将世界各地那些近乎失传的古老烹饪技法,与中世纪炼金术中对物质转化的追求放在了一起比较。我本来以为会是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没想到,作者的文字充满了烟火气和泥土的芬芳。他描述一道菜肴的诞生,不仅仅是调味料的混合,而是对食材生命力的一种尊重和引导。比如,书中详细解析了用特定温度和湿度发酵的酵母菌群,如何影响最终面包的“灵魂”,这种对微观世界的细致观察,简直让人醍醐灌顶。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进食行为,意识到每一口食物背后都蕴含着科学、历史和情感的复杂交织。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时而像一本严谨的学术论文,时而又像一位老厨师在炉火旁分享的人生智慧,读起来非常过瘾,让人忍不住想立刻走进厨房实践一番。
评分最近迷上了一本叫《迷雾之森的低语者》的书,天哪,那简直是纯粹的感官冲击。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极其破碎和跳跃,但正是这种破碎感,完美地模拟了主人公在极端环境下的精神状态。它不是那种有清晰起承转合的冒险故事,而更像是一连串感官碎片、模糊的记忆和直觉的集合体。你会感觉自己真的被困在那片永恒潮湿、弥漫着奇异植物芬芳的森林里。作者对环境的描摹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你能闻到苔藓腐烂的气味,能听到那些非人类生物发出的、无法辨识的声响,甚至皮肤上都能感受到湿冷空气的黏腻。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我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屏住呼吸,生怕打破了书中营造的紧张平衡。它探讨了人类心智在孤立和恐惧面前的极限,以及我们如何用虚构的故事来安抚内心深处的混沌。这是一本需要用全身心去感受的书,如果你追求的是那种让人不安却又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绝对能满足你。
评分天呐,我刚刚读完那本《宇宙之尘与星辰低语》,简直要为之疯狂!这本书的想象力简直突破了天际,作者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细腻的宇宙图景。它不像那些老掉牙的科幻小说那样充斥着生硬的技术术语,而是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时间涟漪”的设定,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在触摸一个活着的、呼吸着的历史,每一个选择都在无数个平行的现实中留下微不可察的印记。书中那个名叫‘织梦者’的主角,他的挣扎和成长,让我深切体会到个体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坚韧。我常常在阅读时停下来,凝视窗外,试图捕捉到一丝半点书中描绘的星光。这本书不仅仅是看故事,更像是一次灵魂深处的宇宙漫游,它挑战了你对存在、对意义的所有固有认知。读完后,你会觉得对日常生活的烦恼都变得轻描淡写起来,因为你已经窥见了更宏大、更深邃的奥秘。这本书绝对是那种读完后需要静坐几天才能缓过来的杰作,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未知充满好奇心的人!
评分关于那本《时间交易商的契约》,我想说,我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才从那个故事里抽离出来。这不是一本读完就能放下,然后去做别的事情的书。它营造的氛围过于浓烈和复杂,以至于它会渗透到你的日常思维中。故事设定在一个所有人都可以用“生命长度”来交换稀有资源的未来世界,这个设定本身就极其残酷而迷人。作者没有去歌颂或批判这种交易,而是冷静地展示了它如何彻底重塑了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我最佩服的是作者对“代价”的刻画,无论是交换了时间的富人,还是用未来换取当下满足的人,他们灵魂深处的空洞感被描绘得入木三分。书中那些关于“延迟满足”和“即时享乐”的辩论,放在今天来看,简直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它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消遣读物,而是一部需要带着批判和反思去阅读的深刻作品,它让你不断追问自己:我愿意为了什么,付出多少“时间”?读罢,我感觉自己对“浪费时间”这个概念都有了全新的、近乎恐惧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