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21
中國藏學大傢王堯先生親自講解藏傳佛教
帶你探尋一個由活佛、精靈、藏王、大師和虔誠的藏民組成的神秘世界
這裏有《西藏生死書》中未涉及的其他重要教派,
這裏有《藏地密碼》中傳奇故事的發生背景
隻有瞭解藏傳佛教,纔能瞭解西藏的傳統文化,纔能理解藏民的言行和內心,否則隻是霧裏看花。
藏傳佛教不能稱為“喇嘛教”,漢傳佛教不叫“和尚教”
藏傳佛教,它不僅傳入我國藏族地區,還傳入濛古族地區、裕固族地區、土傢族地區。我們曾經接受瞭日本人的稱呼,稱它為“喇嘛教”,但藏傳佛教界不承認這一稱呼。早期,在北京成立藏傳佛教研究會時,有人建議叫“喇嘛教研究會”,就有一位大師上颱發言,認為不能叫“喇嘛教研究會”。實際上,在藏地,不是所有齣傢人都可以叫喇嘛,隻有一些有知識的、有轉世等級的,方可稱為喇嘛。漢人不瞭解這一情況,見到穿紅袍者就叫喇嘛,甚至還有什麼“老喇嘛”、“小喇嘛”之類的稱呼,這樣的稱呼是不妥的。日本人所謂的喇嘛教,是從英文Lamaism套過來的,但我們不應采用這一稱呼。一些藏族朋友私下裏也說過,你們叫我們的宗教為“喇嘛教”,你們的齣傢人稱“和尚”,我們稱你們的宗教為“和尚教”,可以嗎?因此,我們不取“喇嘛教”之名,而稱其為“藏傳佛教”。學過藏語文的知道,其藏語名稱為bod-brgyod-nang-pavi-chos,它是指在藏區傳播的,或通過藏區傳播的佛教。
“佛教占領舞颱,上演苯教節目”
我們知道,在藏區它是全民信仰的一種宗教,可能會有人說,在藏區至少有兩種宗教,即佛教和苯教(bon-chos),怎麼可以說藏傳佛教是全民信仰的宗教呢?不錯,藏地確實有苯教這麼一種宗教。根據文獻記載,佛教傳入藏區是公元7世紀的事,在此之前流傳於藏地的宗教即是苯教,藏語稱為bon。但當佛教傳入後,二者經過長期的摩擦、融閤,今天,苯教幾乎已成為佛教的一部分而存在。在苯教典籍中保留瞭西藏大量的傳統文化和曆史,四川藏區就是苯教盛行的地區,今日的旅遊勝地九寨溝、黃龍正是苯教的活動中心。德國宗教學者H·霍夫曼曾經說過:“在藏區,似乎是佛教占領瞭舞颱,可是上演的是苯教節目。”見於他的著作《西藏的宗教》(The Religions of Fibet)的序言。
鬆贊乾布的“贊”原來是一種惹不起的精靈
鬆贊乾布有一個“贊”,墀鬆德贊、墀德鬆贊、墀祖德贊、墀德祖贊都有個“贊”,這個“贊”是什麼呢?“贊”(btsan)是一種精靈,這是原來藏族當中自然崇拜的一個精靈,就是我們常說的“成精”瞭。這個“贊”什麼地方都有,比方一棵大樹它年代久瞭,這個大樹就有“贊”瞭,就要對它特彆尊敬;又比如一個石頭,一個大的岩石,很突齣,樣子像個老虎或者像熊,那它也是一個“精靈”,也是一個“贊”。大傢念過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詩,裏麵就有這樣的句子,叫“klu-btsan-dmar-po” (音“魯贊瑪波”),意為“紅色凶龍”。
我個人有過一次經曆,當時我在後藏日喀則地區工作,很早瞭,上世紀50年代末,我在那兒工作,住在村子裏。因為我這個人喜歡跟農民打交道,嚮他們學習民間的藏族文化、風俗、心理狀態,包括他們的語言,假如長期呆在拉薩、日喀則這些大城市裏,就不同瞭,學語言在農村最好,在大城市裏,人們更願意跟你講漢語,因為他要鍛煉他的漢語,他見麵就講漢語,我感覺有點失望,所以我喜歡在農村住。我住的那個村子離日喀則大概有200公裏的樣子,拉孜縣的,我們這個在路邊上的自然村叫孜龍(rdzi-lung)。那天從孜龍翻山過去做調查,一位老農民陪我一起去,我們兩人都牽著馬,先騎著馬,快要走到山底下,要翻山瞭,他本來一路跟我聊天聊得很好的,忽然不說話瞭,我怎麼問他也不開腔瞭。他嚮我擺擺手,意思是彆說話,後來我看著他,把帽子拿下來,馬牽著走,不騎瞭。噢,前麵是一個大岩石,這岩石是塗上紅瞭,他人走到那邊,就兩個手這樣(作閤什胸前狀),他不敢背朝著它,一路退,繞過這岩石,我跟他這樣學習瞭,繞過這石頭以後,走瞭很遠,他迴過頭來說:“好危險啊。”我說:“什麼事好危險啊?”他說:“你不知道,這就是'贊',你隻能對它恭敬、敬禮、供養,必須伺候它,不能夠得罪它,得罪它你就麻煩瞭。這個贊你能不怕?!贊的威力大得很呐,你跑到哪裏也跑不脫的呀。”這個時候我纔知道是怎麼迴事。
從那次起我就感覺到藏王的名字有一部分叫“贊”是獨有的,如鬆贊乾布、墀鬆德贊、墀德鬆贊等,這個“贊”代錶最權威的力量,也許這個風俗來自古老的苯教的信仰,或者更原始的崇拜。藏人有很多曆史悠久的傳統習俗,我們要好好嚮當地老鄉學習,纔能真正瞭解。
“用鼻血畫的佛像”
阿底峽大師後來在1054年圓寂瞭。圓寂以前,因為流鼻血,流得很厲害,他就用一塊布接住,接瞭以後,他用他的小指頭蘸著他的鼻血畫瞭一幅釋迦牟尼像做成唐卡,這個唐卡叫做“香察估唐”(shangs-khrag-sku-thang),就是用鼻血畫的佛像,“香”(shangs )就是“鼻子”,是藏語裏麵恭敬的話,對阿底峽這樣的大師用的是敬語,這個佛像成為熱振寺的鎮寺之寶,後來他們就帶到印度去瞭,這個是有記載的。阿底峽大師最重要的成就是在西藏提倡恢復戒律,這是他後來建立的噶當派的一個主要特點。
“第二佛陀”
噶當派遵循瞭阿底峽的教導,阿底峽大師以為,在西藏不缺乏有學問的人,也不缺乏典籍,缺乏的是戒律。缺乏戒律,沒有人實踐,也不重視,在他和仁欽桑波談話當中就流露這一點,因此他寫瞭一本書《菩提道燈論》,實際上就是告誡西藏的人,從一個凡夫如何纔能成佛的修行的道路,實際上強調的是戒律。這是他的一個經典性著作,對藏區的影響很大,特彆是對於後來的格魯派,--是持戒比較謹嚴的一個教派。格魯派能夠在藏區發展那麼快,甚至於到瞭清代的時候,格魯派就掌握瞭政權,達賴喇嘛、班禪喇嘛兩大喇嘛係統能夠掌權的重要原因,就是得到瞭朝廷的支持,還有就是因為取得瞭人民的信仰。要獲得信仰,首先得群眾尊重你,因為你是戒律謹嚴的齣傢人。“守戒”這一點是阿底峽大師對藏區的一種建設。後來就有人稱阿底峽大師為“第二佛陀”(Shava-kya-mu-ne gnyis-pa)。
……
走近藏傳佛教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走近藏傳佛教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書是正版很好很不錯
評分好書。
評分值得靜下心來仔細看看
評分京東圖書送貨非常快捷!
評分因為是旁人根據王教授的錄音講義整理而成,故此文章口語化明顯。藏傳佛教博大精深,講義者的功底也足夠深厚,但本書絲毫未體現齣來。
評分京東購物,質量可靠,物流很快
評分寫得很詳細,通俗易懂,不錯。
評分寫的非常一般,個人建議不要買,內容扯得很多,但是往往不扣題
評分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
走近藏傳佛教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