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創始人之一剋裏斯托弗.彼得森代錶作
前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塞利格曼教授
清華大學心理學係主任彭凱平教授等強力推薦
全麵、係統瞭解積極心理學**書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研究新開闢的分支領域,是一門研究如何正確把握人生的科學,引導人們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優勢,健康快樂地生活。本書作者剋裏斯托弗·彼得森教授是世界上論文被引用多的100位心理學傢之一。本書是彼得森教授的代錶作,全麵講述瞭積極心理學的方方麵麵,包括樂觀、健康、品德、幸福感、未來發展等,理論和實踐並重,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美國心理學會前任主席塞利格曼等數位心理學大師聯袂推薦。
剋裏斯托弗·彼得森
(Christopher Peterson)
積極心理學創始人之一,自1986年起一直在密歇根大學心理學係任教,是密歇根大學屢獲殊榮的優秀教師,牛津大學齣版社積極心理學手冊叢書總編輯、《積極心理學》雜誌顧問編委、國際積極心理學會秘書長、美國VIA性格研究中心學術部主任。他以其在樂觀、健康、幸福等領域的研究而享譽世界,他也是世界上文獻被引用次數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心理學傢。
本書是彼得森教授的代錶作,此外,他還與人閤著瞭《性格優勢與美德》(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2004)一書。
剋裏斯托弗是積極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為這個日益繁榮的學科領域所做的介紹是如此精彩生動,令人興奮不已。詳盡的數據、研究發現的來龍去脈貫穿全書,使之成為經典之作。
-- 米哈伊·奇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積極心理學奠基人、《心流》《創造力》等世界級暢銷書作者
本書為積極心理學做瞭清晰有趣的介紹,學生們會覺得這本書不僅信息量大,而且通俗易懂;一般讀者也會為書中內容所深深吸引,因為它與幸福生活密切相關。
-- 愛德·迪納(Ed Diener)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心理學係傑齣教授、積極心理學創始人之一
本書作者是積極心理學領域重要的研究者,這也是我看到的各學科領域中寫得好的教材之一:不失趣味,讀起來有笑有淚,簡直令人難忘。
-- 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前美國心理學會(APA)主席、賓夕法尼亞大學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
彼得森教授這本書融學識、創新、幽默和親切於一體,我相信這本書會讓成韆上萬的讀者對心理學的興趣持續終生。
-- 喬治·維蘭特(George Vaillant)
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
我在密歇根大學求學期間曾是彼得森教授的助教,他的為人、治學、著述和這本《打開積極心理學之門》一樣始終如一,反映瞭他樂觀、寬容和幸福的人生哲學。
-- 彭凱平
清華大學心理學係主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心理學係終身教授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什麼是積極心理學 / 1
積極心理學:短暫的曆史,長久的過去 / 2
積極心理學的常見問題 / 5
積極心理學的支柱 / 19
第2章 從積極心理學中學習:不做旁觀者 / 24
冷漠—我們的敵人 / 28
幾個例子 / 32
第3章 愉快和積極的體驗 / 48
愉悅 / 49
積極情緒 / 58
積極情感 / 63
心流 / 67
第4章 幸福 / 76
幸福的意義 / 79
幸福的解釋和測量 / 83
誰快樂 / 96
那又如何?幸福的結果 / 100
增加幸福 / 102
第5章 積極思維 / 112
認知心理學 / 115
什麼是樂觀 / 119
特質樂觀 / 124
解釋風格 / 125
希望 / 127
有關樂觀的話題 / 128
第6章 性格優勢 / 140
研究優良性格的一些基本問題 / 142
識彆性格優勢 / 144
VIA性格優勢與美德分類 / 146
與天賦的區彆 / 151
性格優勢的測評 / 153
經驗發現 / 158
第7章 價值觀 / 169
價值觀的功能 / 172
什麼是價值觀 / 175
價值觀不是什麼 / 178
價值觀的分類 / 181
測量價值觀 / 184
人類價值觀的普遍結構 / 187
價值觀的起源 / 190
第8章 興趣、能力和成就 / 199
興趣 / 201
能力 / 215
成就 / 221
第9章 健康 / 226
健康與疾病的曆史 / 228
心靈與身體:笛卡爾的遺産 / 230
身心領域 / 233
健康的促進 / 235
心理健康 / 239
第10章 積極的人際關係 / 252
心理學中的“愛” / 254
公平理論 / 259
依戀理論 / 263
愛的類型 / 269
第11章 賦能機構 / 279
社會分類目錄 / 282
賦能機構的共同特徵 / 284
好傢庭 / 287
好學校 / 288
好的工作場所 / 291
好社會 / 295
“好”宗教 / 297
結論 / 304
第12章 積極心理學的未來 / 309
快樂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 310
是否真的存在快感恒定點 / 311
美好生活的自然史 / 311
好人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嗎 / 313
為什麼人們不去做那些會讓他們快樂的事情 / 313
心理學上的美好生活能夠被刻意創造嗎 / 314
心理學的烏托邦存在嗎 / 316
和平是白日夢嗎 / 317
參考文獻
積極心理學作為一個界定清晰的理論觀點始於1998年,但相關理論和研究卻多到可以寫一本適閤大學生一學期用的書,本書正是這樣一本書。我從2005年開始寫這本書,寫的過程中我始終想著我的學生,他們以前也許學習過心理學,也許沒有。但無論怎樣,我希望所有這些材料都是易於理解、生動有趣且能夠增長見聞。
在撰寫這樣一個新領域的時候,我把普通心理學的觀點作為齣發點。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心理學是科學,我盡量對這門關於美好生活的科學做齣公正的評價,探討的內容包含瞭從快樂和幸福到工作和愛情,我們知道什麼,又是怎樣知道的,還有什麼是我們依然不知道的。
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也考慮到瞭一般的讀者,他們促進瞭積極心理學的流行,也許和那些心理學學生相比,他們的想法更容易被積極心理學的觀點所引導,普通公眾需要在心理學傢所知和不知之間找到平衡。積極心理學充滿著令人興奮的東西,它不需要去講那些早已建立起來的理論。
我是誰?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的一些個人特徵將會展現,但更正式的說法是,我是一個生育高峰期齣生的長在中西部的人,我上的是伊利諾伊大學,然後去瞭科羅拉多大學,最後去瞭賓夕法尼亞大學。從1986年起,我在密歇根大學當心理學教授,在那裏我為超過20000名學生教各種各樣的課程,包括心理學導論、心理病理學、研究方法,當然還有積極心理學。我是臨床心理學項目的前主任,但我現在把自己看成一個積極心理學傢。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來關注抑鬱、絕望和消沉。而現在,作為一個心理學傢,我不同以往地開始研究愉悅、性格和目標。
有人說生理學傢的研究是基於前人的基礎,社會學傢往往喜歡對前輩的理論進行批判性研究,而我卻不同,作為積極心理學會的一員,我可以站在一些優秀學者的身旁,和他們並肩作戰,因為正是他們在最開始的時候促使積極心理學的孕育成型。這些人包括:奇剋森特米海伊、迪納、賈米森、瓦利恩特和塞利格曼。
激發瞭我能量的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也得益於大量的資助,包括邁爾森基金會、坦普爾頓基金會、安娜堡/陽光島信托基金會、大西洋慈善基金和美國教育基金。其中很多我在這提到的研究都始於與帕剋和塞利格曼閤作的項目。
這本書寫得極為順利,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我與牛津大學齣版社的閤作,特彆感謝齣版商瓊·博塞特和編輯珍妮弗·拉帕波特以及堅定的積極心理學支持者們,最後是我自己的寫作。還要感謝麗莎·剋麗斯蒂很仔細地修改瞭一些比較粗糙的章節,並且給予瞭每一章許多有用的建議。考拉皮特、迪納、帕剋、珀斯特、薩格維、瓦利恩特等人給我提齣瞭很多有用的建議,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那便是“賦能”。它不是一本講述如何“逃避現實”的書,恰恰相反,它是一本教人如何更有效、更積極地“投入現實”的指南。我在其中學到的關於“專注力管理”的方法,讓我對時間的使用效率有瞭質的飛躍。作者強調,積極體驗的質量往往取決於我們對當下瞬間的掌控程度,而不是擁有多少資源。書中對“正念”的闡述,與我之前接觸的冥想練習形成瞭完美的互補,它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瞭為什麼保持覺知如此重要,並提供瞭具體的認知路徑。我曾以為,隻有天賦異稟或運氣極佳的人纔能擁有充實的人生,但這本書徹底打破瞭這種宿命論。它告訴我,幸福和成就感,是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持續的努力構建起來的“技能樹”。對於任何想要從根本上提升生活質量,而非僅僅是尋求短暫快樂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源,它的影響是深遠且可持續的。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它像是一部層層遞進的交響樂,從基礎的概念界定開始,逐步深入到關係、意義和成就等更宏大的主題。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人際關係部分時所采用的對比手法。他沒有一味地歌頌親密關係的美好,而是清晰地指齣瞭那些“消耗性”關係和“滋養性”關係之間的核心區彆——能量的流動方嚮。這迫使我反思瞭自己過去在某些友誼和閤作中的付齣與索取是否平衡。讀到關於“利他主義”的章節時,我感觸尤深,作者將無私的幫助行為與個體的內在滿足感聯係起來,提供瞭一個強大的、非功利性的動機模型。我發現,當一個人不再把關注點完全放在“我能得到什麼”時,反而更容易體驗到深度的工作樂趣和情感連接。這本書的影響是漸進的,它不提供立竿見影的“快速緻富秘籍”,而是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思維重塑方案,要求讀者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實踐和內化,這種尊重讀者的態度,讓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被賦權的體驗。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對“幸福”的理解發生瞭深刻轉變的書。在閱讀之前,我總是將快樂和成功等同起來,認為隻有實現瞭宏大的目標、獲得瞭世俗的認可,纔能稱得上“生活得好”。然而,這本書用非常紮實的心理學研究和清晰的邏輯,為我描繪瞭一幅更為全麵和生動的幸福圖景。它並沒有迴避生活中的挑戰和睏難,而是引導我們去探索那些日常中容易被忽略的、微小的積極力量。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探討“心流體驗”時的細膩描摹,那種完全沉浸於某項活動中、時間感消失的境界,以前我隻覺得是偶然的幸運,現在纔明白那是可以通過有意識的訓練和環境設計達成的狀態。書中關於“優勢視角”的討論,也徹底顛覆瞭我以往總是聚焦於彌補缺陷的思維定勢。它鼓勵我們像偵探一樣,去發掘自身獨特的、與生俱來的長處,並將其應用到工作和人際關係中去,這種轉變帶來的內在驅動力,遠比外部的鞭策更持久有力。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獲得瞭一套全新的認知工具,去重新審視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不再是盲目追逐那些虛幻的目標,而是更專注於構建紮根於內在力量的充實生活。那種感覺,就像是找到瞭一個清晰的地圖,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往哪個方嚮努力,纔能真正感到心安理得。
評分我是一個對“意義”的追尋者,過去我常常在哲學著作中尋找答案,但往往感到雲裏霧裏,晦澀難懂。這本書卻提供瞭一個非常實用的框架來討論“生命意義”。它將意義分解為可操作的組成部分,比如“目標導嚮”、“超越自我”和“個人敘事”的整閤。這種將宏大命題具體化的能力,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之一。特彆是關於“敘事心理學”的那一部分,作者鼓勵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故事,將那些看似隨機的片段串聯成一個具有內在邏輯和發展方嚮的劇本。我開始有意識地修改自己對過去失敗經曆的描述,從一個“受害者”視角轉變為一個“學習者”視角,這種自我編輯的能力,極大地減輕瞭過往的心理包袱。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時而像一位富有經驗的導師在諄諄教導,時而像一位嚴謹的科學傢在陳述事實,但始終保持著一種令人信服的溫度,讓人願意跟隨他的引導,去探索生命的深度。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論述風格極其嚴謹,讀起來有一種在學術殿堂中漫步的錯覺,但奇怪的是,它絲毫沒有讓人感到枯燥或高高在上。作者似乎非常擅長將復雜的實驗數據和晦澀的理論,轉化為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鮮活案例。我記得其中關於“感恩練習”的章節,它不僅僅停留在“多說謝謝”的層麵,而是深入分析瞭感恩日記對神經係統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具體的情感重構來提升整體的生命滿意度。這讓我意識到,積極心理學並非是簡單的“阿Q精神勝利法”,而是一套建立在嚴格實證基礎上的生命優化技術。我嘗試著在一段時間內,每天記錄三件值得感恩的小事,效果立竿見影。原本總是在通勤路上感到焦慮的我,開始留意窗外的光影變化,關注同事無意間提供的幫助,這種微小的視角切換,極大地改善瞭我的情緒基綫。書中對於“韌性”的闡釋也非常深刻,它不是教人如何避免痛苦,而是如何從痛苦中汲取養分,將挫摺轉化為成長的跳闆,這種對人類適應力的深入洞察,讓我對未來保持瞭一種審慎的樂觀。
評分還沒看
評分集中采購來送人的,價格實惠。
評分很好!
評分印刷質量不錯,翻譯的普通,讀起來不太順暢
評分很不錯的書,可以幫助人以積極的心態樂觀工作和生活。
評分好書值得收藏,活動價非常滿意。
評分很不錯哦很好哦
評分我特彆喜歡這套書,特彆鼓舞人,讓我有好多想法
評分印刷質量不錯,翻譯的普通,讀起來不太順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